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拉曼光谱技术在聚合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胡成龙 陈韶云 +2 位作者 陈建 张卫红 陈旭东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45,共16页
拉曼光谱可以提供分子的振动信息,对于聚合物分子链的构象和链间的相互作用非常敏感,能够提供聚合物固体、薄膜或溶液的物理化学特性信息,如聚合物的结构单元、空间构型、晶态结构、分子链的物理构象或分子链子链和侧基在界面间或在各... 拉曼光谱可以提供分子的振动信息,对于聚合物分子链的构象和链间的相互作用非常敏感,能够提供聚合物固体、薄膜或溶液的物理化学特性信息,如聚合物的结构单元、空间构型、晶态结构、分子链的物理构象或分子链子链和侧基在界面间或在各向异性材料中的排列等链取向信息等。因此拉曼光谱作为一种原位无损检测技术,其衍生出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变温拉曼光谱技术、共焦显微拉曼光谱技术(Confocal Raman Microscopy,CRM)、拉曼Mapping成像技术和共振拉曼散射技术(Resonance Raman scattering,RRS)等,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本文从拉曼光谱的基本理论基础、拉曼光谱技术及其在聚合物研究中的最新应用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探索扩展拉曼光谱技术在高分子物理与化学领域中许多问题,如分子链的构象结构、分子链的结晶行为、分子链的扩散运动和共混体系相态结构变化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构象结构 结晶行为 分子扩散 相态结构
原文传递
热塑性复合材料原位成型过程铺层间结合强度 被引量:4
2
作者 宋清华 刘卫平 +3 位作者 刘小林 刘奎 杨洋 陈吉平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9-267,共9页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自动铺放原位成型可以实现结构件在制造过程中一次成型,而不需进入热压罐后处理,属于"非热压罐"制造技术,故原位成型过程中铺层间的结合强度将直接决定最终结构件的性能。通过建立铺层间紧密接触...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自动铺放原位成型可以实现结构件在制造过程中一次成型,而不需进入热压罐后处理,属于"非热压罐"制造技术,故原位成型过程中铺层间的结合强度将直接决定最终结构件的性能。通过建立铺层间紧密接触模型及高温高压下分子链扩散模型,预测原位成型过程中铺层间的结合强度与成型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对原位成型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通过试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试验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通过计算发现,压辊压力达到1 500N时,铺层间的紧密接触度才能达到1;通过提高升温速率的方式缩短分子链的扩散时间;原位成型试片的层间剪切强度(ILSS)仅达到热压罐成型的70%左右,因此还需对原位成型试片性能的其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复合材料 原位成型 紧密接触 分子扩散 结合强度
原文传递
聚乙烯高温熔体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粒子的扩散及混溶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樊春华 冯建明 +1 位作者 谢邦互 杨鸣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7-111,共5页
在反应釜内确保聚合物不发生降解和氧化的条件下,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UHMWPE/HDPE)共混物进行较长时间的高温熔融,并与溶液共混物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共混物的相形态和熔体流变行为。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常规熔融共混物在高温... 在反应釜内确保聚合物不发生降解和氧化的条件下,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UHMWPE/HDPE)共混物进行较长时间的高温熔融,并与溶液共混物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共混物的相形态和熔体流变行为。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常规熔融共混物在高温熔融过程中,HDPE分子链对UHMWPE粒子的扩散作用大幅增强,粒子数量和两相的差别明显减少,相形态明显与溶液共混物趋于接近。低频下的动态流变结果表明,高温熔融共混物的黏度明显提高,并类似于溶液混合物,随UHMWPE含量增加出现加速上升的趋势;同时高温熔融共混物的损耗角正切值明显减小,并在UHMWPE含量达一定值出现类似于溶液混合物的平台区。说明HDPE高温熔体可以对高度自缠结的UHMWPE颗粒起到溶胀甚至部分溶解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高密度聚乙烯 极限高温 分子扩散
下载PDF
半晶聚乙烯局部和整体分子链运动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肖婷 姚叶锋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8-227,共20页
固体核磁共振技术是研究半晶聚合物的局部和整体分子链运动的一种非常独特的手段.该文对近年来半晶聚乙烯分子链运动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展示了如何应用先进的固体核磁共振技术获得半晶聚乙烯局部和长程分子链运动的详细... 固体核磁共振技术是研究半晶聚合物的局部和整体分子链运动的一种非常独特的手段.该文对近年来半晶聚乙烯分子链运动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展示了如何应用先进的固体核磁共振技术获得半晶聚乙烯局部和长程分子链运动的详细信息.这些分子层次上的信息对加深聚乙烯宏观机械性质的理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段运动 分子扩散 固体核磁共振
下载PDF
注塑成型制品熔接痕强度预测方法的研究
5
作者 詹春毅 冯胜山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6-138,141,共4页
分析了注塑制品熔接痕的结构特点,确定弱黏结是影响熔接痕强度的最重要因素;利用Fick扩散定律描述两聚合物熔体前沿接触界面处的分子链扩散运动,用SL格子流体理论计算两聚合物熔体的混合自由能,用Guggenheim经验公式计算两熔体前沿接触... 分析了注塑制品熔接痕的结构特点,确定弱黏结是影响熔接痕强度的最重要因素;利用Fick扩散定律描述两聚合物熔体前沿接触界面处的分子链扩散运动,用SL格子流体理论计算两聚合物熔体的混合自由能,用Guggenheim经验公式计算两熔体前沿接触界面的表面自由能,建立了无定型聚合物注塑制品的熔接痕的强度预测模型。哑铃试样的强度实验表明:用该数学模型计算的熔接痕的黏结度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所建立的模型可作为在实际生产中有效的预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接痕 黏结度 弱黏结 分子扩散
下载PDF
利用FRET技术探究水性聚氨酯成膜过程中粒子间分子链相互扩散过程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驰 李韦东 +4 位作者 张莹双 尹龙 张淼 耿武松 王武生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2-30,38,共10页
以芘丁酸与缩水甘油为原料,合成了芘丁酸甘油单酯,作为二羟扩链剂,成功制备了含有荧光能量共振转移(FRET)功能的荧光探针的水性聚氨酯。将含有荧光探针聚氨酯与常规水性聚氨酯混合成膜,采用稳态荧光光谱测试涂膜,计算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 以芘丁酸与缩水甘油为原料,合成了芘丁酸甘油单酯,作为二羟扩链剂,成功制备了含有荧光能量共振转移(FRET)功能的荧光探针的水性聚氨酯。将含有荧光探针聚氨酯与常规水性聚氨酯混合成膜,采用稳态荧光光谱测试涂膜,计算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率,追踪成膜过程中粒子间分子链扩散的过程。采用这种技术研究了水性聚氨酯成膜过程,研究发现:粒径、成膜温度、交联度对成膜过程粒子间分子链相互扩散有非常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能量共振转移 荧光探针 水性聚氨酯 成膜过程 粒子间分子扩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