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娩镇痛专家共识(2016版) 被引量:249
1
作者 沈晓凤 姚尚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16-818,共3页
为降低产妇的分娩疼痛,提高分娩质量,在确保母婴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实施分娩镇痛的临床规范化操作及管理,制定如下共识,以指导临床应用。一、分娩镇痛原则分娩镇痛遵循自愿、安全的原则,以达到最大程度地降低产妇产痛,最... 为降低产妇的分娩疼痛,提高分娩质量,在确保母婴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实施分娩镇痛的临床规范化操作及管理,制定如下共识,以指导临床应用。一、分娩镇痛原则分娩镇痛遵循自愿、安全的原则,以达到最大程度地降低产妇产痛,最小程度地影响母婴结局为目的。分娩镇痛首选椎管内分娩镇痛(包括连续硬膜外镇痛和腰-硬联合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连续硬膜外镇痛 分娩疼痛 产痛 运动神经阻滞 专家共识 氯普鲁卡因 规范化操作 穿刺操作 产科医师
下载PDF
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9
2
作者 郭建荣 姜虹 崔健君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研究进展 分娩疼痛 产生机制
原文传递
分娩镇痛的现状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116
3
作者 徐铭军 吴新民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48-550,共3页
关键词 临床应用 分娩镇痛 疼痛指数 医学领域 产程延长 胎儿窘迫 情绪紧张 宫缩乏力 过度通气 低氧血症
原文传递
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1
4
作者 刘继云 李荣胜 +4 位作者 吴为玲 佘守章 张玉洁 杨美英 邓玲红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00-701,共2页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分娩镇痛 临床研究 止痛效果 Μ受体 静脉镇痛 鞘内 神经细胞 家族 激动剂
原文传递
全产程分娩镇痛与第一产程分娩镇痛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程的影响 被引量:99
5
作者 韩斌 徐铭军 白云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比较全产程分娩镇痛与第一产程分娩镇痛用于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5年3~11月于北京妇产医院分娩的产妇196例,年龄22~35岁,ASAⅠ或Ⅱ级。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单胎和足月妊娠,诊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目的比较全产程分娩镇痛与第一产程分娩镇痛用于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5年3~11月于北京妇产医院分娩的产妇196例,年龄22~35岁,ASAⅠ或Ⅱ级。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单胎和足月妊娠,诊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随机将入选产妇分为全产程分娩镇痛组(T组)和第一产程活跃期分娩镇痛组(F组)。T组在出现子宫规律收缩后进行分娩镇痛,持续应用镇痛泵至第三产程结束;F组在出现子宫规律收缩且进入第一产程活跃期(子宫口开至3cm)后进行分娩镇痛,子宫口开全后,由生理盐水代替泵内麻醉药物至第三产程结束。记录镇痛前、镇痛后10、60min、宫口开全、第二产程屏气用力和胎头娩出时的MAP和VAS评分;记录应用缩宫素例数和第二产程屏气用力时Bromage评分;记录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子痫和产后出血情况。结果第二产程屏气用力时,T组MAP明显低于F组[(106.0±7.0)mm Hg vs.(115.4±7.3)mm Hg,P<0.05],VAS评分明显低于F组[(2.0±1.1)分vs.(5.1±1.2)分,P<0.05];胎头娩出时,T组MAP明显低于F组[(106.2±7.2)mm Hg vs.(116.0±7.6)mm Hg,P<0.05],VAS评分明显低于F组[(1.9±1.2)分vs.(5.2±1.3)分,P<0.05];T组应用缩宫素例数明显多于F组[50(51%)vs.35(35%),P<0.05]。两组Bromage评分、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相关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产程分娩镇痛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产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分娩镇痛 产程 新生儿
下载PDF
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对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95
6
作者 吴超英 任利容 王泽华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9-371,共3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行0.1%罗哌卡因+芬太尼(1μg/ml)硬膜外阻滞的190例健康、单胎、足月临产初产妇为镇痛组。另选择同期222例条件相似、未行任何镇痛措施的自然...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行0.1%罗哌卡因+芬太尼(1μg/ml)硬膜外阻滞的190例健康、单胎、足月临产初产妇为镇痛组。另选择同期222例条件相似、未行任何镇痛措施的自然临产产妇为对照组。记录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1分钟和5分钟Apgar评分。结果(1)产程时间比较:镇痛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分别为(426±161)min、(54±27)min、(489±166)min;对照组分别为(364±167)min、(37±22)min、(409±170)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分娩方式比较:镇痛组阴道器械助产率为20.0%(38/1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14/22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镇痛组剖宫产率及阴道顺产率分别为20.0%(38/190)、60.5%(115/190),对照组分别为28.4%(63/222)、65.8%(146/22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Apgar评分比较:镇痛组新生儿1分钟及5分钟Apgar评分<7分者分别为7.9%(15/190)、2.6%(5/190),对照组分别为4.5%(10/222)、0.5%(1/22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有延长作用及增加阴道器械助产率,但对新生儿出生结局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方式 分娩镇痛 Apgar评分 器械助产率 产妇产程 1%罗哌卡因 回顾性分析 硬膜外阻滞 总产程时间 阴道顺产率 统计学 新生儿 足月临产 临产产妇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方式比较 剖宫产率 评分比较 出生结局 对照组 芬太尼
原文传递
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与管理 被引量:90
7
作者 刘兴会 吴连方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2-364,共3页
关键词 分娩镇痛 临床应用 SIMPSON 管理 妇产科医生 分娩期保健 分娩疼痛 产痛
原文传递
不同时机实施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程和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89
8
作者 宋佳 王冬雪 +1 位作者 王冰冰 申健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76-479,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时机实施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住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6901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分娩镇痛组和对照组。其中,分娩镇痛组产妇3687... 目的分析不同时机实施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住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6901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分娩镇痛组和对照组。其中,分娩镇痛组产妇3687例,根据分娩镇痛时机的不同进一步分为分娩镇痛Ⅰ组(宫口<2 cm,648例)、Ⅱ组(宫口为2~<3 cm,1670例)、Ⅲ组(宫口为3~<4 cm,803例)、Ⅳ组(宫口≥4 cm,566例);对照组产妇3214例,未实施分娩镇痛。回顾性分析5组产妇的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的差异。结果(1)产程:各分娩镇痛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分娩镇痛组内,Ⅰ组的第一产程时间最长、第二产程时间最短,Ⅳ组的总产程时间最长。(2)分娩方式:分娩镇痛组的总中转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分娩镇痛组内的Ⅰ、Ⅱ组的剖宫产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镇痛组Ⅰ、Ⅱ、Ⅲ、Ⅳ组及对照组新生儿的1分钟Apgar评分、5分钟Apgar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口扩张≥3 cm行分娩镇痛,虽稍延长总产程时间,但并未增加剖宫产率,也不影响母儿预后,为较适宜的无痛分娩时机,同时应结合产妇的个体情况,综合考虑利弊选择最佳的镇痛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APGAR评分 新生儿结局 新生儿评分 无痛分娩 不同时机 宫口扩张 第二产程
原文传递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分娩镇痛对产妇产间发热的影响 被引量:89
9
作者 曹家刚 李胜华 +2 位作者 冯迪 陈原丽 吕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注射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产间发热及致热因子的影响。方法适合阴道分娩、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20例,孕37~41周,年龄20~35岁,ASA I或Ⅱ级,随机分为三组:0.075%罗哌卡因组(A组)、0.1%罗...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注射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产间发热及致热因子的影响。方法适合阴道分娩、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20例,孕37~41周,年龄20~35岁,ASA I或Ⅱ级,随机分为三组:0.075%罗哌卡因组(A组)、0.1%罗哌卡因组(B组)和0.125%罗哌卡因组(C组),每组40例。宫口扩张至3 cm时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A组0.07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μg/ml;B组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μg/ml;C组0.12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μg/ml。记录镇痛后1、2、3、4和5 h、胎儿娩出即刻、分娩后2 h产妇鼓膜温度;分别在镇痛前、胎儿娩出即刻及分娩后2 h采集产妇静脉血,测定血清IL-1β、IL-6、TNF-α浓度;记录产程时间;采用改良Bromage法评定三组产妇在镇痛后1 h及胎儿娩出即刻的运动神经阻滞程度。结果与镇痛前比较,镇痛后5 h及胎儿娩出即刻三组鼓膜温度明显升高,C组发热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与镇痛前比较,胎儿娩出即刻三组血清IL-1β、IL-6、TNF-α浓度明显升高(P<0.05)。C组第二产程和镇痛时间明显长于A组和B组,B组第二产程和镇痛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三组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注射用于分娩镇痛均能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低浓度罗哌卡因分娩镇痛产妇发热率低,产妇分娩期间发热与致热因子水平升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产间发热 致热因子 罗哌卡因
下载PDF
分娩期镇痛方法的选择及应用 被引量:83
10
作者 刘楠 闻良珍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2-274,共3页
关键词 镇痛方法 分娩 分娩镇痛 美国妇产学院 1992年 剧烈疼痛 顺利分娩 委员会 产妇 痛苦
原文传递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持续硬膜外麻醉对无痛分娩镇痛效果及母婴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75
11
作者 王鑫 夏涵 +2 位作者 李斌 池叶楠 王秋育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7期1293-1296,共4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持续硬膜外麻醉对无痛分娩镇痛效果及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产科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足月妊娠初产妇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90)和对照组(n=90),治疗组采用4μg舒芬太尼复合3 mg罗...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持续硬膜外麻醉对无痛分娩镇痛效果及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产科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足月妊娠初产妇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90)和对照组(n=90),治疗组采用4μg舒芬太尼复合3 mg罗哌卡因持续硬膜外麻醉进行分娩镇痛,对照组按阴道分娩常规处理,未用任何止痛措施。观察镇痛5 min、10 min、30min、60 min时VAS评分,比较两组产妇的阴道出血量、产程、顺产率、剖宫产率,观察两组镇痛显效时间、镇痛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镇痛5 min,两组患者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VAS评分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镇痛后10 min、30 min及60 min时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妇镇痛显效时间、阴道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程、镇痛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顺产率和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产妇的顺产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持续硬膜外麻醉镇痛对于无痛分娩镇痛效果较好,减轻疼痛,减少出血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硬膜外麻醉 镇痛效果
原文传递
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程的影响 被引量:72
12
作者 曹莉园 周盛萍 +2 位作者 龚云辉 朱彩蓉 周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86-291,共6页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经阴道分娩的1367例自然临产的初产妇资料。按是否实施分娩镇痛,分为镇痛组和非镇痛组,比较组间产程时限及宫口扩张等指标的差异,并...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经阴道分娩的1367例自然临产的初产妇资料。按是否实施分娩镇痛,分为镇痛组和非镇痛组,比较组间产程时限及宫口扩张等指标的差异,并进行分层分析以排除待产过程中其他干预措施(人工破膜及缩宫素使用)对产程的影响。结果:1367例自然临产初产妇,各产程的平均值及上限值分别为第一产程8.3小时和16.0小时,第二产程44分钟和106分钟、总产程9.1小时和16.9小时;宫口扩张至6 cm时产程加速,产程曲线呈平滑上升趋势,无明显减速期。镇痛组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总产程的平均时间均较非镇痛组显著延长(P<0.05);镇痛组、非镇痛组分别于宫口扩张至6 cm、5 cm时产程加速。分层分析显示,产程干预组及非干预组中,分娩镇痛均可延长第一产(潜伏期、活跃期),但对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的影响不一致。结论:实施分娩镇痛会减慢宫口的扩张,并延长第一产程。自然分娩产妇的产程曲线呈平滑上升趋势,无明显减速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自然临产 产程 宫口扩张
下载PDF
低浓度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5
13
作者 武庆平 姚尚龙 +1 位作者 张小铭 陈鹏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52-654,共3页
目的 对比低浓度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 (PCEA)的效果。方法 5 2例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 0 1%罗哌卡因 -芬太尼组和 0 0 75 %布比卡因 -芬太尼组。采取双盲法进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 (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 (MBS)... 目的 对比低浓度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 (PCEA)的效果。方法 5 2例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 0 1%罗哌卡因 -芬太尼组和 0 0 75 %布比卡因 -芬太尼组。采取双盲法进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 (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 (MBS)。记录产程时间、生产方式、胎儿心率(FHR)及新生儿SpO2 。结果 两组产妇分娩镇痛效果良好且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中无运动神经阻滞者分别为 96 2 %和 30 8%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布比卡因组器械助产率达到 30 8%。结论 低浓度罗哌卡因分娩镇痛效果优于布比卡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PCEA 无痛分娩 分娩镇痛
原文传递
不同质量浓度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71
14
作者 唐慧 陈佳 何虹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35-1038,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质量浓度的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脊膜外腔阻滞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对产程的影响,探讨舒芬太尼用于硬脊膜外腔阻滞分娩镇痛的合适浓度配方。方法选择足月妊娠初产妇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级,年龄22~36岁... 目的观察不同质量浓度的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脊膜外腔阻滞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对产程的影响,探讨舒芬太尼用于硬脊膜外腔阻滞分娩镇痛的合适浓度配方。方法选择足月妊娠初产妇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级,年龄22~36岁。根据舒芬太尼的质量浓度随机分为4组:0.1%罗哌卡因组、舒芬太尼0.2μg/mL+0.1%罗哌卡因组、舒芬太尼0.4μg/mL+0.1%罗哌卡因组、舒芬太尼0.6μg/mL+0.1%罗哌卡因组。每组各30例,均采用持续硬脊膜外腔阻滞。分别记录硬脊膜外腔阻滞分娩镇痛前及镇痛后10、20、30min及宫口开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观察产程进展、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4组间产妇在镇痛前疼痛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镇痛后10min,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组、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6μg/mL组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0.1%罗哌卡因组(P值均<0.05);镇痛后20min,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组、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6μg/mL组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0.1%罗哌卡因组,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6μg/mL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2μg/mL、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组(P值均<0.05)。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6μg/mL组尿潴留、瘙痒的发生率显著高于0.1%罗哌卡因组、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2μg/mL组及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组(P值均<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镇痛用于硬脊膜外腔阻滞分娩镇痛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0.1%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最好,且不良反应少,对第一、二产程、产后出血以及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等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自然分娩 硬脊膜外腔 分娩镇痛
下载PDF
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与持续背景输注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 被引量:68
15
作者 方向东 谢雷 陈先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57-760,共4页
目的比较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programmed intermittent epidural bolus,PIEB)和持续背景输注(CEI)两种模式联合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自愿接受分娩镇痛足月、单胎和头位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在宫口... 目的比较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programmed intermittent epidural bolus,PIEB)和持续背景输注(CEI)两种模式联合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自愿接受分娩镇痛足月、单胎和头位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在宫口扩张2~3 cm时采用硬膜外阻滞行分娩镇痛。PIEB组背景输注剂量为8 ml/h,给药速度为6 ml/min,每小时给药一次;CEI组以8ml/h的速度持续给药。观察产妇镇痛前(T0)、镇痛后10 min(T1)、30 min(T2)、1 h(T3)、2 h(T4)、宫口开全时(T5)、分娩时(T6)、分娩后1 h(T7)BP、VAS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PCEA追加次数、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的用量、宫缩情况、胎心率、产程时间、镇痛时间、分娩方式、产妇使用催产素、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满意度评分。结果 T4~T6时PIEB组VAS评分明显低于CEI组(P〈0.01)。PIEB组PCEA追加次数、药物用量明显少于CEI组(P〈0.05),PIEB组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CEI组(P〈0.05)。两组产妇的血压、宫缩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胎心率、产程、镇痛时间、分娩方式、使用催产素比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采用CEI+PCEA模式比较,PIEB+PCEA模式的PCEA追加率更低、用药量更少、VAS评分更低、产妇的满意度更高,而不良反应并没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 硬膜外阻滞 分娩镇痛
下载PDF
我国分娩镇痛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被引量:68
16
作者 孙伟杰 曲元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6-120,共5页
好的产科镇痛管理模式应为:医院可以随时提供完成全身或区域阻滞麻醉的合格人员和设备。分娩镇痛的有效完成是产科与麻醉科通力合作的结果,双方都应该认识到有必要为所有患者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共同创建分娩镇痛医疗服务体系。
关键词 分娩镇痛 麻醉 医疗服务体系
原文传递
从“无痛分娩中国行”看中国的分娩镇痛 被引量:66
17
作者 胡灵群 李韵平 +2 位作者 夏云 陶为科 赵培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5-208,共4页
“无痛分娩中国行”为2006年由美国西北大学发起的公益性医疗活动,旨在推行安全有效的椎管内分娩镇痛,改变中国高剖宫产率和低分娩镇痛率的现状,提高产妇、胎儿及新生儿的安全性。计划在10年内,帮助建立10个以上培训基地,将椎管内... “无痛分娩中国行”为2006年由美国西北大学发起的公益性医疗活动,旨在推行安全有效的椎管内分娩镇痛,改变中国高剖宫产率和低分娩镇痛率的现状,提高产妇、胎儿及新生儿的安全性。计划在10年内,帮助建立10个以上培训基地,将椎管内分娩镇痛率提高10%,每年让150万产妇受益。已在10家医院产房一线工作1080h,讲课百场,累计170多人次参加。以下是笔者对中国的分娩镇痛发展的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无痛分娩 中国 医疗活动 剖宫产率 椎管内 安全性 公益性
下载PDF
程控硬膜外脉冲式注射或连续硬膜外输注复合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 被引量:66
18
作者 王朝辉 冯善武 +3 位作者 徐世琴 张盼盼 王楠 沈晓凤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55-759,共5页
目的评价不同间隔时间行程控硬膜外脉冲式注射(programmed intermittent epidural bolus,PIEB)或连续硬膜外输注(continuous infusion epiduaral,CEI)复合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有分娩镇痛要求的足月初产妇186例,ASAⅠ或Ⅱ级... 目的评价不同间隔时间行程控硬膜外脉冲式注射(programmed intermittent epidural bolus,PIEB)或连续硬膜外输注(continuous infusion epiduaral,CEI)复合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有分娩镇痛要求的足月初产妇186例,ASAⅠ或Ⅱ级,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2例。三组均使用首次剂量(0.125%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10 ml,镇痛泵均使用(0.08%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100ml。PIEB1组(P1组):5ml/30min,首次剂量注入30min后开始脉冲给药;PIEB2组(P2组):10 ml/60 min,首次剂量注入60 min后开始脉冲给药;CEI组(C组):10ml/h,首次剂量注入后立即开始持续给予背景剂量。三组均设置PCA量5ml,锁定时间30min。记录镇痛期间宫缩疼痛VAS评分、运动阻滞程度Bromage评分、VAS评分>3分的例数和(MBS)评分>1分的例数;记录最高感觉阻滞平面、镇痛药物用药总量、催产素使用量、PCEA按压次数,第一次追加药物时间、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产间发热的例数;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在分娩镇痛开始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镇痛前,P2组VAS>3分的比率明显低于P1组和C组(P<0.05)。镇痛期间,P1组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明显高于P2组和C组,P2组单侧阻滞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P2组镇痛药物用药总量、PCEA按压次数明显少于,第一次追加药物时间明显长于P1组和C组(P<0.05)。P1组与P2组器械助产与产间发热的例数明显少于C组(P<0.05)。结论在分娩镇痛中给予首次剂量后,间隔60min行PIEB模式注射技术,是一种更有效的给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硬膜外注射 持续输注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阻滞加硬膜外阻滞与单纯硬膜外阻滞对产程进展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64
19
作者 张渺 杨慧霞 +2 位作者 李海燕 史彗星 曲元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5-368,共4页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加硬膜外阻滞与单纯硬膜外阻滞对产妇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22例阴道分娩健康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分娩镇痛及分娩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1)腰麻加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组),共259例;(2)...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加硬膜外阻滞与单纯硬膜外阻滞对产妇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22例阴道分娩健康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分娩镇痛及分娩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1)腰麻加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组),共259例;(2)单纯硬膜外阻滞(硬膜外组),共215例;(3)未采用任何镇痛方法的对照组,共248例。比较3组产妇产程时间及Friedman产程图进展变化特点。结果(1)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比较:联合麻醉组分别为(272±127)min、(57±36)min及(9±6)min;硬膜外组分别为(305±133)min、(59±39)min及(8±6)min;对照组分别为(188±110)min、(45±32)min及(9±6)min。联合麻醉组及硬膜外组的第一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1);3组间第三产程时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产程图特点比较:联合麻醉组及硬膜外组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宫缩曲线位于产程图Friedman曲线右侧,对照组则位于其左侧;联合麻醉组和硬膜外组产程图宫口曲线较Friedman曲线倾斜角度小,即第一产程活跃期进展缓慢;对照组第一产程活跃期进展较快。联合麻醉组产妇平均每小时宫口开大1.5cm,硬膜外组产妇为1.4cm,对照组产妇为1.8cm。联合麻醉组及硬膜外组产妇平均每小时宫口开大程度较对照组缩小,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麻加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及单纯硬膜外阻滞镇痛后,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进展减慢,总产程时间延长;镇痛后的产程处理不应单纯按照Friedman产程图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阻滞 产程进展 单纯 Friedman 第一产程活跃期 第三产程时间 联合麻醉 硬膜外阻滞镇痛 第二产程时间 镇痛方法 对照组 健康初产妇 回顾性分析 产程图 临床资料 阴道分娩 分娩镇痛 变化特点 宫缩曲线 倾斜角度
原文传递
椎管内分娩镇痛对足月初产妇产程进展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62
20
作者 谢星 张丽芳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5-376,380,共3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进展及分娩结局的影响,为临床分娩镇痛的广泛开展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分娩的184例足月初产妇,其中92例接受分娩镇痛(研究组),92例未接受分娩镇痛(对照组)。... 目的:探讨椎管内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进展及分娩结局的影响,为临床分娩镇痛的广泛开展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分娩的184例足月初产妇,其中92例接受分娩镇痛(研究组),92例未接受分娩镇痛(对照组)。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产时发热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96%vs 1.09%,P<0.05)。研究组的第一、二产程及总产程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的第三产程、2h出血量、24h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产后出血率分别为13.04%和5.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例产妇接受分娩镇痛后发生产后尿潴留。结论:分娩镇痛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第一、二产程,出现产时发热的情况,但对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分娩方式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足月初产妇 产程进展 分娩结局 历史性队列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