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5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产程标准实施后产程中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及母儿预后分析 被引量:79
1
作者 郑媛媛 邹丽颖 范玲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45-249,共5页
目的研究新产程标准实施后,产程中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及母儿预后。方法对2014年8月至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按新产程标准阴道试产的3290例孕妇(新产程组),分析产程中中转剖宫产的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及母儿... 目的研究新产程标准实施后,产程中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及母儿预后。方法对2014年8月至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按新产程标准阴道试产的3290例孕妇(新产程组),分析产程中中转剖宫产的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及母儿预后指标,并与2014年5月至7月新产程标准实施前阴道试产的2987例孕妇(原产程组)的产程中中转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及母儿预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新产程组孕妇产程中中转剖宫产率为6.20%(204/3290),明显低于原产程组的8.50%(254/29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0,P〈0.01)。原产程组孕妇的剖宫产指征:潜伏期延长18例(7.1%,18/254),活跃期停滞82例(32.3%,82/254),相对头盆不称44例(17.3%,44/254),胎儿窘迫80例(31.5%,80/254),宫内感染23例(9.1%,23/254),社会因素7例(2.8%,7,254);新产程组分别为:活跃期停滞16.2%(33/204),相对头盆不称34.8%(71/204),胎儿窘迫35.8%(73/204),宫内感染10.8%(22/204),社会因素2.5%(5/204);两组剖宫产指征存在差异,原产程组中产程时限异常(包括潜伏期延长及活跃期停滞)是剖宫产的首位指征,而胎儿窘迫成为新产程组剖宫产的首位指征。新产程组产程中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原产程组[分别为6.9%(14/204)、1.6%(4/254);χ2=8.38,P〈0.05],两组产程中剖宫产孕妇的产褥病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新产程标准实施后,产程中剖宫产率明显下降,但新产程组产程中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增加,需做好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过程 剖宫产术 妊娠结局 分娩并发症
原文传递
子宫压迫缝合术:过去、现在和将来 被引量:63
2
作者 应豪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75-377,389,共4页
子宫压迫缝合术是20世纪末期兴起的产后出血保守性手术方法,虽然取得很好的效果,但仍不断有改良的子宫压迫缝合术或子宫压迫缝合术结合其他方法治疗产后出血的报道。通过介绍子宫压迫缝合术适应证的扩展、以及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阐述... 子宫压迫缝合术是20世纪末期兴起的产后出血保守性手术方法,虽然取得很好的效果,但仍不断有改良的子宫压迫缝合术或子宫压迫缝合术结合其他方法治疗产后出血的报道。通过介绍子宫压迫缝合术适应证的扩展、以及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阐述子宫压迫缝合术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外科手术 产后出血 分娩并发症 前置胎盘 子宫压迫缝合术
下载PDF
阴道手术助产指南(2016) 被引量:62
3
作者 漆洪波 杨慧霞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65-567,共3页
阴道手术助产(operative vaginal delivery)是指术者利用产钳或胎头吸引器帮助产妇于第二产程快速娩出胎儿的过程,是处理难产的重要手段,操作时应确保母儿安全、减少分娩并发症。
关键词 阴道手术助产 指南 胎头吸引器 分娩并发症 第二产程
原文传递
自由体位分娩对产妇产痛、分娩控制感、母婴结局及盆底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9
4
作者 杨胜晗 王倩 田玲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1年第2期168-174,共7页
目的分析自由体位分娩对产妇产痛、分娩控制感、母婴结局及盆底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12月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采用自由体位分娩的48例产妇作为研究组,按1∶1选取同期采用坐式分娩的48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妊... 目的分析自由体位分娩对产妇产痛、分娩控制感、母婴结局及盆底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12月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采用自由体位分娩的48例产妇作为研究组,按1∶1选取同期采用坐式分娩的48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妊娠结局,观察两组产程时间,统计出血量;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分娩控制量表(LAS)评价产妇分娩2 h后疼痛及分娩控制感;采用新生儿Apgar评分对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评定;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产妇分娩后6周的焦虑、抑郁状态;比较两组产妇产后6周盆底肌功能,并统计两组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中转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4.17%(2/48)比16.67%(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9,P=0.045)。研究组第一、二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及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472.69±55.24)min比(515.25±67.26)min、(43.26±5.23)min比(52.34±5.56)min、(535.24±38.22)min比(582.68±40.16)min、(179.12±25.65)ml比(195.34±24.3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分娩后2 h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言语反应量表(VRS)、现实疼痛强度量表(PPI)、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6.24±1.21)分比(7.68±1.32)分、(21.25±2.98)分比(27.95±3.75)分、(2.78±0.29)分比(3.49±0.85)分、(6.35±0.18)分比(7.54±0.16)分、(4.38±0.12)分比(5.54±0.25)分],LAS评分高于对照组[(175.18±15.64)分比(122.65±14.8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分娩1、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盆底肌肌力异常、肌力疲劳度及阴道压力异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分娩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3.04%(6/46)比35.00%(1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分娩可降低中转剖宫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体位 分娩过程 分娩疼痛 分娩并发症
原文传递
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6
5
作者 傅爱萍 周红 +1 位作者 周临 雷霞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28期3560-3563,共4页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方法选择190例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名。观察组产妇采用会阴无保护助产技术,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助产技术。比较两组产妇会阴切开情况、会阴裂...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方法选择190例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名。观察组产妇采用会阴无保护助产技术,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助产技术。比较两组产妇会阴切开情况、会阴裂伤程度、新生儿窒息、产后会阴水肿及排尿困难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为10.5%,对照组为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73,P<0.05);两组产妇均未出现会阴Ⅲ度裂伤,观察组产妇的会阴完整率和会阴Ⅰ度裂伤率分别为9.4%和61.0%,对照组分别为4.2%和31.5%,观察组产妇的会阴裂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82,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水肿发生率7.3%,对照组为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6,P<0.05)。观察组产妇排尿困难发生率为2.1%,对照组为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8,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为(3462.4±412.3)g,对照组为(3416.2±323.4)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4,P>0.05)。观察组发生新生儿窒息1例,对照组发生新生儿窒息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9,P>0.05)。结论会阴无保护助产技术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会阴损伤,减少产后会阴水肿及排尿困难,提高产妇舒适感,促进自然分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产学 自然分娩 分娩并发症 无保护会阴助产
原文传递
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异常的处理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3
6
作者 刘淑芸 刘洴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62-464,共3页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异常者的分娩方式 ,及其与产妇并发症和围产儿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足月单胎头位分娩产妇第二产程中胎心率 (FHR)正常的 111例 (对照组 )和胎心率异常的 12 1例 (观察组 )的资料。结果 FHR异常...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异常者的分娩方式 ,及其与产妇并发症和围产儿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足月单胎头位分娩产妇第二产程中胎心率 (FHR)正常的 111例 (对照组 )和胎心率异常的 12 1例 (观察组 )的资料。结果 FHR异常的发生率为 5 2 2 % (12 1/ 2 32 ) ,异常胎心率类型包括中、重度变异减速 (VD) 81例 ,占 6 6 9% ;晚期减速 (LD) 2 7例 ,占 2 2 3% ,其中仅 1例发生连续LD ;延长减速 (PD) 4例 ,占 3 3% ;VD合并LD 2例 ,占 1 7% ;VD合并PD 3例 ,占 2 5 % ;基线变异减弱 4例 ,占 3 3%。对照组中 ,阴道助产 13例 (11 7% ) ,顺产 98例 (88 3% ) ;观察组中 ,顺产 86例(71 1% ) ,阴道助产 35例 (2 8 9% ) ,其中 2 9例 (82 9% )为FHR异常而施术者 ,两组间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分别为 5 0 %、1 8% )及产伤的发生率 (14 3%、15 4 % )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观察组中有 1例产妇会阴Ⅲ度撕伤。结论 第二产程中FHR异常的发生率高 ,多为产程中胎头受压或脐带受压而引起的迷走神经反射或暂时性子宫胎盘血流减少 ,并非缺氧所致 ,不必急于干预 ,以免造成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产程 胎心监护 临床意义 分娩并发症 围产儿结局
原文传递
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时机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4
7
作者 段宝敏 洪凡真 +5 位作者 徐永萍 辛刚 孙文娟 陈丽宇 肖娟 刘娣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28-531,共4页
目的:分析硬膜外分娩镇痛时机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孕妇共502例。根据硬膜外分娩镇痛时的宫口扩张程度分为3组Ⅰ组(宫口<2cm,49例),Ⅱ组(2≤宫口&l... 目的:分析硬膜外分娩镇痛时机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孕妇共502例。根据硬膜外分娩镇痛时的宫口扩张程度分为3组Ⅰ组(宫口<2cm,49例),Ⅱ组(2≤宫口<3cm,284例),Ⅲ组(宫口≥3cm,169例)。分析3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及分娩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中转剖宫产率I组>Ⅱ组>Ⅲ组(P=0.009)。宫口<2cm行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率明显升高(OR>1,P=0.012)。3组孕妇产程中或产后发热、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程中缩宫素使用率Ⅰ组>Ⅱ组>Ⅲ组,产程中使用缩宫素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P=0.029)。结论:宫口扩张≥2cm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率、产程中缩宫素使用率相对较低,为较为适宜分娩镇痛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分娩镇痛 初产妇 镇痛时机 分娩方式 分娩并发症
下载PDF
旋后肩法在肩难产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8
作者 尤爱军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18-1321,共4页
总结旋后肩法处理354例肩难产患者的临床应用经验。为了尽可能减少肩难产时母体及胎儿的损伤,助产士在助产过程中发现肩难产时,采用顺时针或逆时针螺旋式向下牵引,使后肩向前肩方向旋转,将嵌顿在耻骨联合处的前肩旋动135°至骨盆斜... 总结旋后肩法处理354例肩难产患者的临床应用经验。为了尽可能减少肩难产时母体及胎儿的损伤,助产士在助产过程中发现肩难产时,采用顺时针或逆时针螺旋式向下牵引,使后肩向前肩方向旋转,将嵌顿在耻骨联合处的前肩旋动135°至骨盆斜径处,再向下牵引娩出胎儿后肩,迅速复位胎头,后常规方法娩出胎儿。结果:305例使用旋后肩法成功娩出胎儿双肩,4例因胎儿腹围>380mm及45例因耻骨弓过低患者单独使用旋后肩法失败,再联合应用其他方法娩出胎儿双肩。354例患者中18例发生产后出血,采用联合方法分娩的49例中有1例软产道Ⅲ度裂伤、1例新生儿上肢肌张力轻度减弱、1例锁骨骨折、1例死胎无法判断是否有胎儿产伤存在。旋后肩法简单有效,易于操作,母儿产伤及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产 母婴护理 分娩并发症
原文传递
阴道分娩97例初产妇产后尿潴留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被引量:22
9
作者 杨彩霞 唐淑稳 +1 位作者 兰淑海 陈金铃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700-703,共4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分娩产后尿潴留(postpartum urinary retention,PUR)的危险因素,为降低PUR发生率、减少产后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我院)2016年1—12月经阴道分娩PUR患者97例为观察组[A组,其中分娩镇痛... 目的:探讨经阴道分娩产后尿潴留(postpartum urinary retention,PUR)的危险因素,为降低PUR发生率、减少产后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我院)2016年1—12月经阴道分娩PUR患者97例为观察组[A组,其中分娩镇痛者83例(A1组),无分娩镇痛者14例(A2组)],随机选择同期经阴道分娩无尿潴留者88例为对照组[B组,其中分娩镇痛者59例(B1组),无分娩镇痛者29例(B2组)]。记录2组患者一般信息、妊娠期合并症及妊娠期并发症、产时情况、产后出血情况及新生儿体质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组产妇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孕次、胎膜早破、枕左前(LOA)胎位、第三产程时间和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孕周、分娩镇痛、产钳助娩、侧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生PUR的危险因素有孕周增大(OR=1.619,95%CI:1.121~2.339)、产钳助娩(OR=4.981,95%CI:2.184~11.361)、产后出血(OR=3.429,95%CI:1.024~11.488)和侧切(OR=2.419,95%CI:1.058~5.531)。PUR危险因素的ROC曲线分析:年龄最佳临界值为26.50岁,孕周最佳临界值为40.36周,新生儿体质量最佳临界值为3 372.50 g,分娩镇痛第一产程最佳临界值为402.50 min,分娩镇痛第二产程最佳临界值为61.50 min,无分娩镇痛第一产程最佳临界值为230.00 min,无分娩镇痛第二产程最佳临界值为34.50 min。结论:对孕周、分娩镇痛、产钳助娩、侧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诸因素适当干预,可减少PU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并发症 尿潴留 自然分娩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子痫前期-子痫相关问题近十年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2
10
作者 段涛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8-271,共4页
产科学的重点归纳起来可以用“5P”来代表,即:preeclampsia(子痫前期)、preterm birth(早产)、postpartum hemorrhage(产后出血)、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birth(分娩并发症)、prenatal diagnosis and therapy(产前诊断与... 产科学的重点归纳起来可以用“5P”来代表,即:preeclampsia(子痫前期)、preterm birth(早产)、postpartum hemorrhage(产后出血)、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birth(分娩并发症)、prenatal diagnosis and therapy(产前诊断与治疗)。就单一疾病来讲,其中研究最多、发病机制理论最多,但是依然没有解决的产科难题还是子痫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HEMORRHAGE diagnosis 分娩并发症 产后出血 产前诊断 发病机制 产科学
原文传递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发生情况及其分娩并发症与产妇年龄的关系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振宇 李映桃 +4 位作者 郭慧 钟彩娟 陈佳 梁黎璇 龙土红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糖尿病(GDM)的发生情况及其分娩并发症与产妇年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住院分娩产妇29 604例,分析GDM发生情况。观察≤24岁、25~29岁、30~34岁、35~39岁、≥40岁产妇分娩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糖尿病(GDM)的发生情况及其分娩并发症与产妇年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住院分娩产妇29 604例,分析GDM发生情况。观察≤24岁、25~29岁、30~34岁、35~39岁、≥40岁产妇分娩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25~29岁为对照,发生风险设为1,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其他年龄段分娩并发症发生的相对危险度(OR)及95%CI。结果 GDM发病率为13.59%(4 025/29 604),≤24岁181例、25~29岁1 209例、30~34岁1 521例、35~39岁875例、≥40岁239例,随着孕产妇年龄的增长,GDM的发病率逐渐上升(P=0.000)。30~34岁、35~39岁、≥40岁产妇剖宫产OR(95%CI)分别为1.508(1.295~1.756)、2.354(1.97~2.814)、3.459(2.559~4.674),前置胎盘OR(95%CI)分别为1.530(1.080~2.167)、1.883 (1.294~2.740)、2.302(1.368~3.874),随年龄呈增高趋势。≥40岁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小于胎龄儿OR(95%CI)分别为2.61(1.287~5.295)、3.186(1.306~7.774)、2.356(1.101~5.042),其他年龄段与对照相比无统计学差异。≤24岁、35~39岁、≥40岁产妇子痫前期OR(95%CI)分别为2.435(1.461~4.06)、1.436(1.008~2.046)、2.056(1.267~3.335),早产OR(95%CI)分别为1.56(1.05~2.317)、1.338(1.056~1.694)、1.647(1.161~2.335),在各年龄段呈U形分布。结论高龄妊娠易发生GDM,易出现剖宫产、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小于胎龄儿、子痫前期、早产等分娩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糖尿病 高龄产妇 分娩并发症
下载PDF
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1
12
作者 邓新琼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10期980-982,共3页
关键词 分娩并发症 产后出血 宫缩乏力 综述
下载PDF
无痛分娩对产程及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13
作者 任冉 卜秀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908-1909,共2页
目的:研究无痛分娩镇痛的疗效和对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300例在产程中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的产妇作为试验组,同期未采取任何分娩镇痛药物分娩的3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尿潴... 目的:研究无痛分娩镇痛的疗效和对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300例在产程中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的产妇作为试验组,同期未采取任何分娩镇痛药物分娩的3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产后出血的影响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间产妇发生尿潴留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娩方式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无痛分娩安全可靠,可缩短产程,对分娩方式和产后出血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分娩 产程 分娩方式 分娩并发症
原文传递
抗凝剂在妊娠及分娩并发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4
作者 陈敦金 余琳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0-172,共3页
关键词 妊娠末期 抗凝剂 分娩并发症 血浆凝血因子 纤溶酶原活化素 纤溶抑制物 临床应用 纤溶活性 抗凝作用 高凝状态
原文传递
宫颈扩张球囊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孕妇对分娩情况 促宫颈成熟和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陈静 刘琼花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615-617,共3页
目的探究宫颈扩张球囊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孕妇对分娩情况、促宫颈成熟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足月妊娠引产孕妇12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催产素静脉滴注引产,观察组采用一次... 目的探究宫颈扩张球囊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孕妇对分娩情况、促宫颈成熟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足月妊娠引产孕妇12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催产素静脉滴注引产,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对比2组分娩情况、促宫颈成熟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产至临产时间、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膜早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出血、排尿不畅、宫缩过频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扩张球囊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孕妇可有效改善分娩结局,提高促宫颈成熟效果,且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扩张球囊 妊娠 引产 分娩并发症
下载PDF
产钳术在降低剖宫产率方面的作用 被引量:19
16
作者 曹永利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 探讨产钳术在第二产程阻滞和第二产程急性胎儿宫内窘迫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住院产钳分娩 10 0例 ,对其并发症与同样指征而行剖宫产的 10 0例做对照分析。结果 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死亡率、产妇宫颈裂伤率、产后大出血率... 目的 探讨产钳术在第二产程阻滞和第二产程急性胎儿宫内窘迫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住院产钳分娩 10 0例 ,对其并发症与同样指征而行剖宫产的 10 0例做对照分析。结果 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死亡率、产妇宫颈裂伤率、产后大出血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与剖宫产相比较 ,第二产程产钳术的应用不会增加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的死亡。只要操作者产钳指征明确 ,技术熟练 ,可以及时结束分娩 ,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钳术 第二产程 剖宫产 分娩并发症 胎儿窘迫
下载PDF
高龄孕产妇妊娠与分娩结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张爱荣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高龄孕产妇妊娠与分娩的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安庆市两家三甲医院住院分娩的高龄孕产妇230例和同期单胎孕产妇2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高龄组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病、前置胎盘、早产、过期妊娠、子宫肌瘤... 目的:探讨高龄孕产妇妊娠与分娩的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安庆市两家三甲医院住院分娩的高龄孕产妇230例和同期单胎孕产妇2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高龄组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病、前置胎盘、早产、过期妊娠、子宫肌瘤、糖尿病、以及心脏病等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龄组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等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孕产妇妊娠、分娩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率高,因此要加强高龄孕产妇的孕产期保健,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孕产妇 妊娠合并 妊娠并发症 分娩并发症
下载PDF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与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妊娠结局对照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贾颖洁 姚勤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3期323-326,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孕妇与合并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孕妇的妊娠结局。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接受产检并分娩的孕妇400例,其中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孕妇200例纳入A组行... 目的对比分析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孕妇与合并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孕妇的妊娠结局。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接受产检并分娩的孕妇400例,其中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孕妇200例纳入A组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孕妇200例纳入B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情况。结果两组孕妇的受孕情况、分娩方式、胎儿窘迫(2.5%vs.3.5%)、低出生体重新生儿(2.5%vs.2.0%)、前置胎盘(0.5%vs.1.0%)、胎盘早剥(1.0%vs.1.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孕妇的胎膜早破(1.0%vs.8.5%)、早产(0.5%vs.9.5%)、产后出血率(0.5%vs.8.0%)、产后出血量(249.35±30.75 ml vs.352.41±26.98 ml)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的子宫肌瘤数量、子宫肌瘤类型、盆腔粘连发生率(22.5%vs.17.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孕妇的子宫肌瘤径线高于B组(72.65±5.39mm vs.57.69±7.98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预后的分娩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孕妇,但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孕妇的胎儿发育与前者相比无显著差异;建议高龄且有生育要求的合并子宫肌瘤的女性,可以考虑保守治疗和带瘤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 妊娠结局 分娩并发症
下载PDF
引产对剖宫产后阴道分娩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伍绍文 刘晓巍 +2 位作者 陈奕 王欣 张为远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5期1979-1982,共4页
目的探讨引产对剖宫产后阴道分娩(VBAC)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452例进行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TOLAC)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VBAC孕妇共计331例,按照临产方式分为自然... 目的探讨引产对剖宫产后阴道分娩(VBAC)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452例进行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TOLAC)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VBAC孕妇共计331例,按照临产方式分为自然临产组(280例)及引产组(51例);引产组根据不同引产方法分为小剂量缩宫素组(35例)及其他方法组(16例,包括球囊促宫颈成熟9例及与缩宫素联合7例)。分析引产对VBAC孕妇产程时限及母婴并发症的影响。结果331例VBAC孕妇中,无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76例(23.0%)使用产钳助产,50例(15.1%)发生产后出血,81例(24.5%)发生胎儿窘迫。引产组的孕次、分娩孕周及新生儿体重分别为2.0(2.0~3.0)次、39.0(38.0~40.0)周、(3467±372)g,明显高于自然临产组的2.0(1.0~2.0)次、38.0(37.0~39.0)周、(3168±538)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548、-3.892、-3.813,均P<0.01)。引产组第二产程时限为43(26~60)min,明显长于自然临产组的30(17~4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45,P<0.05);而两组在第一产程时限、总产程时限、产钳助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会阴切开率及胎儿窘迫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缩宫素引产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限分别为260(210~435)、450(355~620)min,明显短于其他方法组的325(250~490)、523(370~668)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001、-1.913,均P<0.05);而两组的第二产程时限、分娩方式、会阴损伤、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充分评估后,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孕妇可以引产,虽延长产程时限,但不影响母婴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后阴道分娩 引产 分娩过程 分娩并发症
原文传递
女性用避孕节育器进展 被引量:16
20
作者 彭坤 罗彦风 +2 位作者 甘晓玲 李永刚 王远亮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658-1659,共2页
关键词 节育器 避孕 分娩并发症 非意愿妊娠 女性 死亡原因 生殖健康 生育调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