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出血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6
1
作者 孟佳雪 贺帅 +4 位作者 谢惠芳 宿爱山 黎凯锋 颜振兴 王勇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595-1597,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情况及发生出血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80例急性脑梗死并符合溶栓条件患者的住院病例,记录使用阿替普酶溶栓后是否发生出血不良反应的情况、溶栓治疗前后及出血前后血液、凝血指标的... 目的回顾性分析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情况及发生出血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80例急性脑梗死并符合溶栓条件患者的住院病例,记录使用阿替普酶溶栓后是否发生出血不良反应的情况、溶栓治疗前后及出血前后血液、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共597例,80例(13.40%)符合溶栓条件,其中53例(66.25%)使用阿替普酶治疗,27例患者为常规治疗。阿替普酶溶栓后发生出血不良事件16例(30.19%),其中颅内出血10例(18.87%),常规治疗组发生出血2例(7.41%)。溶栓组在出血后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升高,国际标准化比值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P<0.05),其他血液和凝血指标无显著变化,变化幅度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使用阿替普酶溶栓后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国际标准化比值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可能与出血不良反应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 溶栓治疗 出血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出血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郭未艳 吕娟 +4 位作者 王园姬 李亚美 吴松笛 王芳 蔺雪梅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0年第4期222-22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记录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CI患者溶栓后是否发生出血不良反应。对比出血患者和未出血患者之间的临床资料,分析出血不良反应的...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记录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CI患者溶栓后是否发生出血不良反应。对比出血患者和未出血患者之间的临床资料,分析出血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42例患者溶栓后发生出血,与未出血患者年龄、高血压史、心衰病史、基线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34,95%CI:1.000~1.068)、高血压史(OR=2.918,95%CI:1.056~8.062)、基线血糖(OR=1.168,95%CI:1.031~1.324)是发生出血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高血压史、基线血糖是ACI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出血不良反应
下载PDF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出血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3
作者 卢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06-0009,共4页
分析应用的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施治的意义。方法 收录样本的时间制定为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实验样本制定为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电脑抽号法分为2组,一组接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一组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前组命名研究组,... 分析应用的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施治的意义。方法 收录样本的时间制定为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实验样本制定为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电脑抽号法分为2组,一组接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一组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前组命名研究组,后组命名常规组,例数均为25例,对比两组差异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效果更明显(p均<0.05);其中包括: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凝血功能改善效果、满意度。研究组患者的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提供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这种方式获得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 急性脑梗死 治疗效果 出血不良反应
下载PDF
基因多态性对替格瑞洛出血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谢小云 黄爱文 +2 位作者 李莉 江彦 蔡佳松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3年第4期850-855,共6页
目的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开展替格瑞洛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以期发现能预测替格瑞洛出血不良反应个体差异的遗传学因素。方法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2018年收治的75例本地区汉族符合入排标准的ACS患者,进行SLC... 目的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开展替格瑞洛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以期发现能预测替格瑞洛出血不良反应个体差异的遗传学因素。方法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2018年收治的75例本地区汉族符合入排标准的ACS患者,进行SLCO1B1、UGT2B7、P2Y12、PEAR1、ITGA2B、ITGB3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同时收集并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症、患病类型、吸烟状况、饮酒状况、生化指标以及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及出血事件。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替格瑞洛出血不良反应与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SLCO1B1 rs4149056、PEAR1 rs12407843、PEAR1 rs77235035与替格瑞洛出血风险显著相关,而调整混杂因素后的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基因型与替格瑞洛出血不良反应没有显著相关性,均不能作为预测替格瑞洛出血不良反应的独立遗传因素(P>0.05)。结论未发现替格瑞洛转运受体、作用靶点以及血小板膜受体相关的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替格瑞洛导致的出血不良反应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替格瑞洛 基因多态性 出血不良反应 LOGISTIC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宫宁颗粒对置宫内节育器出血不良反应者子宫内膜不同区域ER、PR、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盼盼 徐丽 +2 位作者 张芳 李彦楠 师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6-189,I0020,I0021,共6页
目的:观察宫宁颗粒对置宫内节育器(IUD)出血不良反应者子宫内膜不同区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子宫内膜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标准纳入IUD出血不良反应患者,宫宁颗粒... 目的:观察宫宁颗粒对置宫内节育器(IUD)出血不良反应者子宫内膜不同区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子宫内膜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标准纳入IUD出血不良反应患者,宫宁颗粒和消炎痛进行干预,宫腔镜下观察并定点获取IUD压迫区、移行区、远器区子宫内膜,免疫组化检测ER、PR、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宫宁颗粒临床疗效优于消炎痛组(P〈0.05);内膜损伤程度与距离IUD远近成反比,治疗前ER、PR、VEGF在不同区域表达不同步(P〈0.05或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VEGF在IUD出血不良反应患者中表达显著升高(P〈0.05),ER表达在压迫区降低远器区升高,治愈或好转后,较之治疗前,VEGF表达降低,PR表达升高,且表达趋于同步。结论:内膜周期性修复障碍是IUD出血不良反应患者的病理基础,宫宁颗粒防治IUD出血不良反应(瘀热型)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ER、PR、VEGF同步表达,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节育器(IUD)出血不良反应 宫宁颗粒 子宫内膜 剥脱/修复机制 ER PR VEGF
下载PDF
宫宁颗粒治疗宫内节育器出血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及对子宫内膜形态学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彦楠 李盼盼 +7 位作者 张芳 王领弟 杨蕾 李澄 孙梦瑶 于航 师伟 徐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35-1138,I0008,I0009,共6页
目的:探讨宫宁颗粒在宫内节育器(IUD)出血不良反应治疗中的干预作用。方法:将IUD出血不良反应患者随机分为宫宁颗粒组和消炎痛组,同时设空白对照组,观察疗效,并采用宫腔镜观察子宫内膜的IUD压迫区、移行区和远器区,进行定点取材,从... 目的:探讨宫宁颗粒在宫内节育器(IUD)出血不良反应治疗中的干预作用。方法:将IUD出血不良反应患者随机分为宫宁颗粒组和消炎痛组,同时设空白对照组,观察疗效,并采用宫腔镜观察子宫内膜的IUD压迫区、移行区和远器区,进行定点取材,从显微、超微结构方面的组织形态学角度比较其治疗前后及与空白对照组的异同。结果:宫宁颗粒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消炎痛组(P〈0.05或P〈0.01)。结论:宫宁颗粒可以纠正异常子宫血管构筑,改善瘀热型IUD出血不良反应患者的子宫内膜剥脱/修复障碍,从而起到防治IUD出血不良反应的作用,且显微、超显微结构方面的组织形态比较提示了宫宁颗粒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宁颗粒 IUD出血不良反应 临床疗效 子宫内膜 形态学
下载PDF
宫内节育器出血不良反应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8
7
作者 岳恒学 师伟 +1 位作者 刘瑞芬 徐丽 《山东中医杂志》 2012年第10期767-769,共3页
中医学认为宫内节育器(IUD)出血不良反应发病原因为环卧胞宫、金刃所伤;瘀血阻滞,冲任不固,血不循经,经血从胞宫非时而妄行为主要病机,血瘀为其核心病机。西医学认为:育龄妇女宫内放置节育器后,会造成子宫内膜局部激素、激素受体、内膜... 中医学认为宫内节育器(IUD)出血不良反应发病原因为环卧胞宫、金刃所伤;瘀血阻滞,冲任不固,血不循经,经血从胞宫非时而妄行为主要病机,血瘀为其核心病机。西医学认为:育龄妇女宫内放置节育器后,会造成子宫内膜局部激素、激素受体、内膜各种血管活性物质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异常,从而造成子宫内膜和血管发育不良、功能异常,进而导致子宫异常出血。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综述了IUD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病机制。参考文献22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节育器出血不良反应 发病机制 研究现状
下载PDF
2018—2019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利伐沙班治疗老年非瓣膜性房颤的合理性分析和不良反应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智俊娜 王振山 +1 位作者 曲国红 谈震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1年第1期128-132,共5页
目的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给予利伐沙班的临床合理性与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使用利伐沙班的103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参照其说明书和相关指... 目的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给予利伐沙班的临床合理性与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使用利伐沙班的103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参照其说明书和相关指南进行合理性分析,对出血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时间和临床表现、凝血指标等进行分析统计。结果103例病例中,剂量不足62例(60.19%)、严重肾功能不全用药5例(4.85%)、联合用药不合理2例(1.94%)和活动性出血用药2例(1.94%)。共随访78例资料完整患者,发生出血相关不良反应的有1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皮下血瘀、瘀斑4例(5.13%),消化道出血2例(2.56%),泌尿道出血2例(2.56%)。所收集不良反应中发生时间最短的3 d,最长的128 d。随口服利伐沙班剂量增加,标准剂量与低剂量相比出血事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栓塞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与服药前相比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明显升高,D-二聚体(D-D)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老年房颤患者应用利伐沙班存在不合理情况,其中剂量不足和严重肾功能不全所占比例较大。临床工作中多数老年房颤患者服用利伐沙班10 mg/d,在降低出血事件的同时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非瓣膜性房颤 合理性分析 出血相关不良反应 凝血指标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出血5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寇彩云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11期238-238,共1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放置IUD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采用吲哚美辛肠溶片及安络血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成药制剂安坤胶囊(方中共有牡丹皮、栀子、墨...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放置IUD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采用吲哚美辛肠溶片及安络血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成药制剂安坤胶囊(方中共有牡丹皮、栀子、墨旱莲、当归、女贞子、白芍、白术、茯苓、益母草九味药材)。两组均观察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0例,有效2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5.9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放置IUD出血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节育器 出血不良反应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