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李寿墓石刻壁画与坐、立部伎的出现年代 被引量:18
1
作者 秦序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7-15,共9页
唐代宫廷音乐制度中引人注目的坐部伎、立部伎的区分,究竟出现于何时,因古代文献记载有不同,历来有不同看法。1973年发掘的陕西三原县唐淮安郡王李寿墓,其石椁内壁上有三幅阴刻乐舞壁画,发掘简报认为它们分别是舞伎图、坐部乐伎图和立... 唐代宫廷音乐制度中引人注目的坐部伎、立部伎的区分,究竟出现于何时,因古代文献记载有不同,历来有不同看法。1973年发掘的陕西三原县唐淮安郡王李寿墓,其石椁内壁上有三幅阴刻乐舞壁画,发掘简报认为它们分别是舞伎图、坐部乐伎图和立部乐伎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现年代 音乐制度 唐代宫廷 壁画 发掘简报 文献记载 墓石 引人注目的 三原县 不同看法
原文传递
良渚文化玉器刻符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9
2
作者 朱乃诚 《华夏考古》 1997年第3期41-47,60,共8页
In the light of archaeological typology,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 main incised symbols of twelve Liangzhu jades. It suggests that the first group, including those on jade bi-disk from Ansi in Yuha... In the light of archaeological typology,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 main incised symbols of twelve Liangzhu jades. It suggests that the first group, including those on jade bi-disk from Ansi in Yuhang county, No’ 2 bi-disk ofthe Freer Gallery of Art etc. portrayed the ritual temple of the Liangzhu Culture. The second group, represented by the nineteen jionts cong-tube stored in the Museum of Chinese History are believed to be the symbols of the sun and the moon. The third group, represented by the No. 1 bi-disk of the Freer Gallery of Art, reflect the mixture of the two different motifs. The author still explores the relative chronology of those ja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渚文化 刻符 首都博物馆 历史博物馆 相对年代 玉器 大汶口文化 福泉山 故宫博物院 出现年代
原文传递
关于汉语中的名量式复合词 被引量:10
3
作者 董志翘 《汉语学报》 CSSCI 2010年第2期37-46,共10页
名量式复合词是汉语中极具特色的一类复合词,它是随着汉语复音词的大量产生以及汉语中量词的趋向成熟而形成的。目前学界对此类词已讨论很多,但在这类词的界定鉴别及出现年代上,却存在很多不同看法。现就结合《汉语大词典》所收的几个&q... 名量式复合词是汉语中极具特色的一类复合词,它是随着汉语复音词的大量产生以及汉语中量词的趋向成熟而形成的。目前学界对此类词已讨论很多,但在这类词的界定鉴别及出现年代上,却存在很多不同看法。现就结合《汉语大词典》所收的几个"名量式复合词"进行探讨,基本结论是:"名量式复合词"在六朝后期已有萌芽,唐五代略有发展,但大量、成规模的出现却应在宋元甚至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量式复合词 界定鉴别 出现年代
下载PDF
青铜三棱镞与三翼镞出现年代考 被引量:3
4
作者 石岩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16,共2页
本文用出土材料 ,考证了青铜三棱镞、三翼镞在商代二里岗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纠正了过去对二者出现年代在春秋或战国时期的说法。
关键词 青铜镞 三棱镞 三翼镞 出现年代 商代
原文传递
河南杞县鹿台岗遗址出土陶中柱盂试释 被引量:3
5
作者 魏兴涛 《华夏考古》 1999年第3期84-86,共3页
In199O, in the excavation of the Lutaigang site in Qixian county, Henan province, a ceramic vessel of the tongshan culture called yu with a post in the ndddle was found. The yuvessel was popular in the Shang-Zhou peri... In199O, in the excavation of the Lutaigang site in Qixian county, Henan province, a ceramic vessel of the tongshan culture called yu with a post in the ndddle was found. The yuvessel was popular in the Shang-Zhou period. This paper, based on typological studies and ethnological materials, argues that the vessel is not a common container, a lid, a cooker or a lantern, but an insectproof vessel by employing water surmunding the post in the container. It is believed that this kind of vessel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tongshan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台岗 龙山时代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遗址 中柱 发掘报告 杞县 文物研究 战国时期 出现年代
原文传递
鎏金工艺研究——从洛阳发现的战国鎏金铜器谈起 被引量:2
6
作者 高西省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23-26,共4页
由于在西周、春秋时期秦人较多使用了黄金饰品并可能掌握了提炼水银工艺,因而可能这一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鎏金工艺,而后随着秦人东迁传播到中原地区。战国时期的王畿洛阳地区已经比较多地使用了鎏金工艺,是鎏金工艺的发达地区。我国鎏金... 由于在西周、春秋时期秦人较多使用了黄金饰品并可能掌握了提炼水银工艺,因而可能这一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鎏金工艺,而后随着秦人东迁传播到中原地区。战国时期的王畿洛阳地区已经比较多地使用了鎏金工艺,是鎏金工艺的发达地区。我国鎏金工艺最早出现的历史可上推400年左右,在世界上是最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 鎏金铜器 出现年代
下载PDF
丝绸之路考察中发现的问题——古代竖笛出现年代新论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金旋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3-116,共14页
作为边棱类单管气鸣乐器的竖笛,在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但历代史书经传对竖笛或笛的记载太过模糊,且有互相抄袭的可能,以致于到了后世已无从辨明其真相。从演奏姿势、持笛姿态来判断乐器吹口的特点可以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因而完全... 作为边棱类单管气鸣乐器的竖笛,在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但历代史书经传对竖笛或笛的记载太过模糊,且有互相抄袭的可能,以致于到了后世已无从辨明其真相。从演奏姿势、持笛姿态来判断乐器吹口的特点可以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因而完全可以通过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对其展开新一轮的探索和讨论。笔者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结合丝绸之路上的竖笛图像,对中国古代竖笛展开全面深入的调研和考察,运用调查、分类、比较、分析的方法,重新解密中国古代竖笛的历史出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笛 吹口 演奏形态 出现年代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透镜的出现年代、来源及名称 被引量:1
8
作者 洪震寰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0年第4期350-356,共7页
我国迄今有否古代透镜实物出土,透镜出现在什么时代、它的来源如何,它叫什么名称,透镜是不是"阳燧"。对这一系列问题,学术界存在不同意见,本文通过对出土文物的实验研究与文献的考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凸透镜 中国古代 透明体 出现年代 取火 我国古代 名称 论衡 来源 聚焦
下载PDF
从文献的使用看“哩”的出现年代
9
作者 任晓彤 胡宇慧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68-71,共4页
"哩"是唐代出现的语气词,最早写作"裏",随后又有"里"、"俚"、"哩"等几个不同的书面形式,而以"哩"最为常见。学者多认为"哩"的书写形式出现于宋元时期,通过比较... "哩"是唐代出现的语气词,最早写作"裏",随后又有"里"、"俚"、"哩"等几个不同的书面形式,而以"哩"最为常见。学者多认为"哩"的书写形式出现于宋元时期,通过比较宋元明时期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白话文献可以认定,"哩"应该是明代才出现的书面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书写形式 出现年代
下载PDF
简牍书出现年代考证及其历史文化背景
10
作者 刘淑梅 《兰台世界(上旬)》 2015年第3期103-104,共2页
一种新的文献载体的产生,不仅有其技术上、经济上的有力因素作支撑,同时也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辅相成。简牍书的出现就有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这就是春秋学术的兴盛繁荣。
关键词 简牍书 出现年代 考证 历史文化 背景
下载PDF
《四元玉鉴》中的授予动词“给”
11
作者 曹小云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5-56,共2页
成书于元代初年(1303)的数学名著《四元玉鉴》中有四例表授予义的动词“给”,这一发现提前了授予动词“给”的始见年代。
关键词 《四元玉鉴》 授予 出现年代
下载PDF
“哈尔滨”一词的来源及出现年代
12
作者 高晓燕 《学习与探索》 1986年第1期61-61,共1页
关于啥尔滨名称的由来,历史上众说纷纭,曾有俄语的“大坟墓”、蒙古语的“平地”、满语的“晒网场”等多种解释。近日出版的《哈尔滨考》一书中,关成和先生认为,哈尔滨这个词既不是来自俄语,也不是来自蒙古语和满语,而是金代“阿勒锦”... 关于啥尔滨名称的由来,历史上众说纷纭,曾有俄语的“大坟墓”、蒙古语的“平地”、满语的“晒网场”等多种解释。近日出版的《哈尔滨考》一书中,关成和先生认为,哈尔滨这个词既不是来自俄语,也不是来自蒙古语和满语,而是金代“阿勒锦”村的音转。早在公元十一世纪,满族先祖女真人就称这里为“阿勒锦”。“阿勒锦”作为哈尔滨的最早名称,至今已有八百八十多年的历史。由“阿勒锦”最终音转为今日的哈尔滨,关先生认为是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其依据为是年官印的《黑龙江舆图》上标有“大哈尔滨”的字样。并认为哈尔滨一词“从此即成了该城名称的定译”。关先生的考证,已为多数人所接受。近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 蒙古语 黑龙江 俄语 满语 名称 女真人 音转 城名 出现年代
下载PDF
闲话扇子
13
作者 刘剑菁 《山西老年》 2003年第10期49-49,共1页
扇子究竟产生于什么年代,尚无确切论证,但见文献记载,早在西汉《淮南子》中就有周武王替一位中暑的病人扇风取凉的故事。
关键词 《淮南子》 闲话 折扇 《图画见闻志》 文献记载 《春秋繁露》 周武王 出现年代 白鹅毛 商店橱窗
原文传递
《牛津英语大词典节本》
14
作者 陈正康 《辞书研究》 1980年第4期147-147,共1页
英国《牛津英语大词典节本》(The 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两卷本,初版于1933年。1936年出了第二版,1944年第三版。其后又印过十六次,并有所订正或增补。1977年出了新三版。本书把《牛津英语大词典》节缩到十分之一,但尽量... 英国《牛津英语大词典节本》(The 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两卷本,初版于1933年。1936年出了第二版,1944年第三版。其后又印过十六次,并有所订正或增补。1977年出了新三版。本书把《牛津英语大词典》节缩到十分之一,但尽量保持原书的特色。对各词各义的出现年代以及废词的最后例证出现年代均有注明。新三版全面修改了词源部分和订正补遗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和 牛津英语 出现年代 词典 节本 订正 初版 增补 节缩 英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