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到海
1
作者 王玉珏 《十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32,共21页
1事情不大,放到每天晚上的饭桌上说一说刚好合适。下午接到的电话,大姑父没了,后天出殡,父亲问他回不回去。父亲也就是那么一问,知道他肯定回不去,开车一趟两个多钟头呢,一来一回得两天假。再说了去年大姑死也没回。对于尤亮来说,不回去... 1事情不大,放到每天晚上的饭桌上说一说刚好合适。下午接到的电话,大姑父没了,后天出殡,父亲问他回不回去。父亲也就是那么一问,知道他肯定回不去,开车一趟两个多钟头呢,一来一回得两天假。再说了去年大姑死也没回。对于尤亮来说,不回去,于情于理一点问题没有,但该问还是得问一下。这是两件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殡 说一说 后天
原文传递
大王的面子
2
作者 公周 《学习之友》 2023年第7期58-59,共2页
公元前319年冬,魏惠王去世了。出殡这天下起了大雪,史书上说“至于牛目”,也就是雪快堆到牛的眼睛了,现在算来,至少也有一米深。于是,大家纷纷向当时还是太子的魏襄王提意见:“雪实在是太大了,按期出殡的话,成本会很高,老百姓也受不了折... 公元前319年冬,魏惠王去世了。出殡这天下起了大雪,史书上说“至于牛目”,也就是雪快堆到牛的眼睛了,现在算来,至少也有一米深。于是,大家纷纷向当时还是太子的魏襄王提意见:“雪实在是太大了,按期出殡的话,成本会很高,老百姓也受不了折腾,要不咱们改一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惠王 魏襄王 出殡 老百姓
原文传递
济宁地区丧葬仪式中乐人演出研究与思考--以“点戏”“吹棚”为例
3
作者 刘庭萱 《音乐天地》 2022年第7期36-39,共4页
在济宁部分地区保留着婚俗、丧葬仪式的传统,仪式中主家会请乐班进行演出。在济宁地区的丧葬仪式中,乐班参与的部分主要是“开丧”后的程序,包括“吊喧”“装箱”“点戏”“吹棚”“路祭”以及“出殡”等仪式都需要乐班艺人在一旁演奏... 在济宁部分地区保留着婚俗、丧葬仪式的传统,仪式中主家会请乐班进行演出。在济宁地区的丧葬仪式中,乐班参与的部分主要是“开丧”后的程序,包括“吊喧”“装箱”“点戏”“吹棚”“路祭”以及“出殡”等仪式都需要乐班艺人在一旁演奏或歌唱。济宁地区的乐班在仪式中以唢呐为主奏乐器,笙、笛、打击乐器等为伴奏乐器,演出传统乐曲、流行歌曲、戏曲以及戏法表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丧葬仪式 传统乐曲 伴奏乐器 出殡 打击乐器 婚俗 主奏乐器 济宁地区
原文传递
马王堆一号汉墓T形帛画
4
作者 喻燕姣(解说) 《文史知识》 2022年第6期1-1,F0002,共2页
湖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T形帛画,1972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墓主人辛追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第一代轪侯利苍的妻子,公元前163年前后去世。T形帛画长205厘米,上宽92厘米,下宽47.7厘米。帛画由三块单层细绢拼成,顶端横裹一根竹竿,... 湖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T形帛画,1972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墓主人辛追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第一代轪侯利苍的妻子,公元前163年前后去世。T形帛画长205厘米,上宽92厘米,下宽47.7厘米。帛画由三块单层细绢拼成,顶端横裹一根竹竿,上系丝带,可以张举,中部和下部四角各缀有青黑色麻质绦带。因画有辛追肖像,被当作“魂幡”,出殡时作前导,入葬时放置在内棺盖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初期 墓主人 辛追 湖南省博物馆 出殡 轪侯利苍 镇馆之宝
原文传递
双出殡
5
作者 于琇荣 《边疆文学》 2019年第11期69-81,75-80,共13页
七月,一场大雨后的凌晨。夜尚未褪去,一抹淡橘色的光线在天际若隐若现。空气湿润清爽,新鲜的泥土气味混杂着粗粝的鼾声在村庄上空弥漫。零星几滴雨,顺着牛棚顶上的芦苇席滑落下来,打在康子赤裸的手臂上。他猛地打了个激灵,寒意一下子从... 七月,一场大雨后的凌晨。夜尚未褪去,一抹淡橘色的光线在天际若隐若现。空气湿润清爽,新鲜的泥土气味混杂着粗粝的鼾声在村庄上空弥漫。零星几滴雨,顺着牛棚顶上的芦苇席滑落下来,打在康子赤裸的手臂上。他猛地打了个激灵,寒意一下子从心底沿着血管在全身游走。他特意用心体味了一下,确认那是冷,不是凉,虽然现在是炎热的三伏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殡 滑落 鼾声
原文传递
略论甘南藏区天葬习俗
6
作者 张可吉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第7期7-8,共2页
天葬,是藏族地区流传至今的一种较为普遍且又具有独特性的丧葬仪式。本文主要讲述甘南藏区殡尸习俗、出殡、葬后习俗等一系列天葬习俗。
关键词 甘南藏区 天葬 出殡 秃鹫
下载PDF
老舍小说中的北京风俗描写二题
7
作者 傅桂禄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1992年第2期23-26,35,共5页
本文论析了老舍小说《牛天赐传》和《正红旗下》两部作品中关于满族风俗礼仪的描写。例如洗三、抓周、办丧事、送礼、过春节等,老舍通过这些风俗礼仪的描写,反映了旧时代人情的冷暖,生动地记录了具有民族特点的社会风尚,构成了老舍小说... 本文论析了老舍小说《牛天赐传》和《正红旗下》两部作品中关于满族风俗礼仪的描写。例如洗三、抓周、办丧事、送礼、过春节等,老舍通过这些风俗礼仪的描写,反映了旧时代人情的冷暖,生动地记录了具有民族特点的社会风尚,构成了老舍小说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这也是老舍小说受到广大读者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朝礼 抓周 出殡 尊卑长幼 送礼 春节 庙会
下载PDF
闵家庄轶事
8
作者 闵凡利 《中国铁路文艺》 2020年第10期21-36,共16页
石头背棺在闵家庄,人死不能说死,只能说老、仙游。那是对死者的尊重,尸首放在正屋,鲁南这儿也叫堂屋,一家人围着哭,这叫守灵。三天后入殓。然后,择个黄道吉日出殡。殡时,要由一壮汉扛起棺头,把放在正屋的棺材背出来,放在大门外的棺架上... 石头背棺在闵家庄,人死不能说死,只能说老、仙游。那是对死者的尊重,尸首放在正屋,鲁南这儿也叫堂屋,一家人围着哭,这叫守灵。三天后入殓。然后,择个黄道吉日出殡。殡时,要由一壮汉扛起棺头,把放在正屋的棺材背出来,放在大门外的棺架上,这叫背棺。背棺有说法:从正屋到棺架不论有多远,都要一气呵成,中间不得停放。否则,犯忌。就是丧主家的人一个接一个的死,就像鞭炮,一个一个的炸掉。有钱人都想活得久,对这个特别讲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殡 守灵 鲁南
原文传递
用课程致敬袁隆平
9
作者 王成莲 蔡文敏 危菲菲 《当代教育家》 2021年第8期34-35,共2页
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落花时节,天地动容。5月24日袁隆平爷爷出殡,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前往吊唁,无数的人们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含泪送别袁老,鞠躬致敬英魂。联合国发文悼念:“袁隆平... 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落花时节,天地动容。5月24日袁隆平爷爷出殡,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前往吊唁,无数的人们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含泪送别袁老,鞠躬致敬英魂。联合国发文悼念:“袁隆平院士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生做出了杰出贡献!国士无双,一路走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杰出贡献 一路走好 粮食安全 出殡 消除贫困 联合国
原文传递
出殡
10
作者 曹启章 《群文天地》 2020年第3期39-45,共7页
近日,参加了一位老友的葬礼,感触颇深:葬礼上,听不见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唢呐声和锣鼓声;看不到烟熏火燎,纸灰飞舞的烧纸的情景;没有了陪葬的形形色色、稀奇古怪的纸品。有的只是分发给前去吊唁的人胸前佩戴的小白花、静静地放置在桌子... 近日,参加了一位老友的葬礼,感触颇深:葬礼上,听不见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唢呐声和锣鼓声;看不到烟熏火燎,纸灰飞舞的烧纸的情景;没有了陪葬的形形色色、稀奇古怪的纸品。有的只是分发给前去吊唁的人胸前佩戴的小白花、静静地放置在桌子上的比较精巧的骨灰盒和阵阵低沉的哀乐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品 锣鼓声 出殡
原文传递
浅谈晋中地区丧葬习俗
11
作者 苗顺健 《文物世界》 2016年第4期52-53,57,共3页
丧葬习俗是处理死者遗体,寄托子孙哀思的文化习俗,中国历来重视丧葬礼仪,特别是长辈的丧葬礼仪,它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文明史中的一部分。本文对晋中一带的丧葬习俗作了详细描述,从中可以了解近现代晋中丧葬文化风俗及其相... 丧葬习俗是处理死者遗体,寄托子孙哀思的文化习俗,中国历来重视丧葬礼仪,特别是长辈的丧葬礼仪,它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文明史中的一部分。本文对晋中一带的丧葬习俗作了详细描述,从中可以了解近现代晋中丧葬文化风俗及其相关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丧葬习俗 入殓 盖棺 出殡
下载PDF
唐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应为“出殡吊唁图”之我见
12
作者 王维坤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9-26,共8页
20世纪70年代发掘的唐章怀太子李贤墓,其墓道东西两壁各绘有一幅由六人组成的“客使图”。自壁画发表以来,学界对其内容题材与人物身份做过诸多讨论,得出众多结论。根据《新唐书》《旧唐书》等相关专著对唐代礼制、服饰、边疆文化的描... 20世纪70年代发掘的唐章怀太子李贤墓,其墓道东西两壁各绘有一幅由六人组成的“客使图”。自壁画发表以来,学界对其内容题材与人物身份做过诸多讨论,得出众多结论。根据《新唐书》《旧唐书》等相关专著对唐代礼制、服饰、边疆文化的描写和国内外的考古发现,在对“东客使图”和“西客使图”中人物身份界定和穿着表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唐代皇帝“遣使吊祭”新罗王等内容的文献记载,认为学界历来争论的“东客使图”和“西客使图”实为唐章怀太子的“出殡吊唁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章怀太子墓 壁画客使图 礼宾图 迎宾图 出殡吊唁图
下载PDF
从“可卿出殡”看《红楼梦》大情节的叙事艺术——《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之四 被引量:2
13
作者 俞晓红 《学语文》 2020年第4期6-9,共4页
"可卿出殡"是《红楼梦》的大关键情节之一。细读这一情节的叙述进程,可以感知作者关目设置的整体意识和小说虚实相生的叙事理念,有助于拓展中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思想维度,增强对名著主旨及其表达艺术的深层认识,进而促进中学生... "可卿出殡"是《红楼梦》的大关键情节之一。细读这一情节的叙述进程,可以感知作者关目设置的整体意识和小说虚实相生的叙事理念,有助于拓展中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思想维度,增强对名著主旨及其表达艺术的深层认识,进而促进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可卿出殡 关键情节 整体构建
下载PDF
关中西部土葬习俗之“出殡安葬”仪式考察
14
作者 仵军智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90-93,共4页
作为人生四大仪礼之葬礼的最后环节,入土为安不仅是逝者最后的哀荣,也是儿孙孝顺的体现。关中西部农村的葬礼仪式较为传统,且传承较好。随着社会转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这种传统土葬仪式将难以为继,改变在所难免。立足出殡安葬环节,对起... 作为人生四大仪礼之葬礼的最后环节,入土为安不仅是逝者最后的哀荣,也是儿孙孝顺的体现。关中西部农村的葬礼仪式较为传统,且传承较好。随着社会转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这种传统土葬仪式将难以为继,改变在所难免。立足出殡安葬环节,对起灵、送丧及安葬流程进行描述,将一些行将消失的细节和讲究呈现,以示对这种传统习俗的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西部农村 出殡安葬 起灵 送丧
下载PDF
怀念鲁迅
15
作者 龚景林(译) 《上海鲁迅研究》 2002年第1期161-163,共3页
哀悼鲁迅先生,他是我们民族灵魂,他是新时代的号声,唤起大众来争生存;他反抗帝国主义,他反抗黑暗势力,一生到老不屈,始终为着革命而努力。哀悼鲁迅先生我们底导师。这是鲁迅出殡日送葬者们的挽歌。有九十多个团体参加了出殡的行列。蔡... 哀悼鲁迅先生,他是我们民族灵魂,他是新时代的号声,唤起大众来争生存;他反抗帝国主义,他反抗黑暗势力,一生到老不屈,始终为着革命而努力。哀悼鲁迅先生我们底导师。这是鲁迅出殡日送葬者们的挽歌。有九十多个团体参加了出殡的行列。蔡元培、宋庆龄、内山完造等执绋,举行了上海空前未有的盛大的国民葬礼。成都、北海等接连发生各起事件,抗日人民战线纵横扩展。他作为文艺作家的重要领导者被广泛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葬礼 内山 战线 领导者 号声 送葬者 出殡 来争
原文传递
大王的面子
16
作者 公周 《特别关注》 2022年第10期50-50,共1页
公元前319年冬,魏惠王去世了.出殡这天下起了大雪,史书上说"至于牛目",也就是雪快堆到牛的眼睛了,现在算来,至少也有一米深.整个都城大梁白茫茫一片,连北都找不到,更别说拉车走路了.按说这是唱赞歌的好时机:惠王功德盖世,去... 公元前319年冬,魏惠王去世了.出殡这天下起了大雪,史书上说"至于牛目",也就是雪快堆到牛的眼睛了,现在算来,至少也有一米深.整个都城大梁白茫茫一片,连北都找不到,更别说拉车走路了.按说这是唱赞歌的好时机:惠王功德盖世,去世也能感天动地,你看老天爷都哭成这样子了.但这帮当官的完全顾不上,最要紧的是出殡这件事还能不能如期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天动地 魏惠王 唱赞歌 出殡 王功德
下载PDF
王世英:“出殡”智救同志
17
作者 虢安仁 《时代邮刊》 2021年第23期58-58,共1页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学生中人才济济,其中就包括王世英,中央特科最后一位负责人。1931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在上海、南京的情报网因叛徒出卖而暴露。1931年底,王世英临危受命,以特派员身份到南京开展工作,进行秘密斗争。出发前,王世英...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学生中人才济济,其中就包括王世英,中央特科最后一位负责人。1931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在上海、南京的情报网因叛徒出卖而暴露。1931年底,王世英临危受命,以特派员身份到南京开展工作,进行秘密斗争。出发前,王世英被告知,目前形势非常严峻,紧急联络暗号是"伍豪之剑"。王世英了解到,联络点中,金源车行已成为敌人严密监控的"诱饵",里面的同志难以脱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特科 出殡 世英 特派员 秘密斗争 情报网
原文传递
拳拳之心为民谋
18
作者 刘攀 鲁梦琪(整理) 沈鑫 《党员生活(湖北)》 2021年第24期60-60,共1页
1999年,我从部队退役后,南下广州经商创业。2004年,时任白谷洞村主任的父亲,因一场意外不幸去世。出殡那天,前来送别的乡亲们排了一里路。那时,我就在心里默默立下誓言:“父亲,您没走完的路,儿子继续走!”
关键词 拳拳之心 出殡 誓言
原文传递
三姐,钱够吗?不够问我要,开心最重要--文徵明《致妻札》
19
作者 关月 《艺术品鉴》 2021年第2期56-56,共1页
这是文徵明写给妻子“三姐”的一封家书。文虽不长,却颇絮叨,絮叨中见得对家事的关心和担当,处处体现对妻子的关爱呵护。细碎又温厚,正是文徵明的口吻。家中不知何人出殡,询问棺椁有没有砌好、银两够不够用,还劝告莫与大哥计较。凡此细... 这是文徵明写给妻子“三姐”的一封家书。文虽不长,却颇絮叨,絮叨中见得对家事的关心和担当,处处体现对妻子的关爱呵护。细碎又温厚,正是文徵明的口吻。家中不知何人出殡,询问棺椁有没有砌好、银两够不够用,还劝告莫与大哥计较。凡此细琐小事,让人更觉其形象顿时生动。这只是一封家常书信,却也写得规矩整肃、一丝不苟,显示出文徵明的严谨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徵明 出殡 家书
原文传递
T形帛画
20
《新湘评论》 2020年第14期F0002-F0002,共1页
1972年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T形帛画,整个画面呈"T"形,上宽下窄,通长205厘米,上宽92厘米,下宽47.7厘米。帛画用三块单层细绢拼成,顶端横裹一根竹竿,上系丝带,可以张举,中部和下部四角各缀有青黑色麻质绦带,为出殡... 1972年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T形帛画,整个画面呈"T"形,上宽下窄,通长205厘米,上宽92厘米,下宽47.7厘米。帛画用三块单层细绢拼成,顶端横裹一根竹竿,上系丝带,可以张举,中部和下部四角各缀有青黑色麻质绦带,为出殡时引作前导、入葬时覆盖在内棺上的"铭旌"。帛画用笔墨和重彩绘制,从上至下分天上、人间和地下三部分:天上描绘金乌(大阳)、蟾蜍(月亮)、烛龙、飞龙和司阍(天国守门神)等;人间描绘轪侯夫人的家人在祭祀,而轪侯夫人在三个侍女簇拥下缓缓升天;地下描绘巨人托举大地。整幅帛画用浪漫手法表现了古人对天国的想象和永生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铭旌 出殡 轪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