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贸易便利化、产业集聚与中国企业出口关系稳定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凤 邓倩倩 王蕾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21年第5期21-32,共12页
构建贸易便利化、产业集聚与企业出口持续期之间关系的理论机制框架,基于企业数据,采用Probit、Logit和Cloglog模型探讨贸易便利化、产业集聚对企业出口持续期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提升会显著促进企业出口持续期,且高贸易便利化... 构建贸易便利化、产业集聚与企业出口持续期之间关系的理论机制框架,基于企业数据,采用Probit、Logit和Cloglog模型探讨贸易便利化、产业集聚对企业出口持续期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提升会显著促进企业出口持续期,且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分组及分指标中的海关环境对企业出口持续期的影响最大;产业集聚对企业出口持续期的影响呈倒“U”型;总体上,目前中国产业集聚处于倒“U”型的右侧,削弱了贸易便利化对企业出口持续期的正向影响;中国不同地区集聚程度差异较大。中国应积极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尤其要促进涉外贸易制度改革和海关现代化,持续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推动产业从东部和中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同时完善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为西部地区发展输送人才和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发挥产业集聚与贸易便利化的协同互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 产业集聚 企业出口持续期 出口关系稳定
下载PDF
“雪中送炭”抑或“锦上添花”:地方金融发展、金融脆弱度与出口关系稳定度 被引量:6
2
作者 铁瑛 何欢浪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2-53,共12页
在后危机时代国际逆全球化浪潮涌动的国际背景下,本文基于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和"稳外贸"的政策背景,在高度细化的微观层面上探讨了地方金融发展、金融脆弱度与出口关系稳定度之间的关系。本文使用银监会金融许可证查询... 在后危机时代国际逆全球化浪潮涌动的国际背景下,本文基于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和"稳外贸"的政策背景,在高度细化的微观层面上探讨了地方金融发展、金融脆弱度与出口关系稳定度之间的关系。本文使用银监会金融许可证查询系统,手工收集并整理了地级市级别的银行信息,同时将观察窗口拓展至金融危机后,基于海关数据库,识别出企业-HS6位码产品-目的国级别的出口关系稳定度。基准结果表明,对于金融脆弱度越高的企业,地方金融发展越能促进其出口关系的稳定;进一步的讨论还指出了上述机制体现在地方金融发展通过改善融资帮助企业对抗来自目的国市场的"坏运气"冲击。拓展性的研究则发现,地方金融发展的影响更多表现为"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具体来说,首先,地方金融发展未能对亟需融资支持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试探性出口萌芽"雪中送炭",对其出口关系稳定度未能通过改善融资表现出更强的作用;其次,地方金融发展对于退出企业的挽救作用明显弱于它对产品转换的抑制作用。仅有当面临如金融危机等整体性负面冲击时,地方金融发展才对出口关系稳定度的保护作用更强。本文的研究结论从"稳外贸"的角度为我国下一步的银行业结构性改革的深化给出了政策性建议,即在进一步推动银行结构性竞争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引进多种形式的金融主体,推动融资渠道的多样化,降低对银行融资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金融发展 金融脆弱度 出口关系稳定 银行业结构性改革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信息不对称缓解与出口关系稳定性
3
作者 杨继军 李艳丽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0-86,共17页
本文使用2006—2016年中国海关数据与上市公司数据,识别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关系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强了企业出口关系的稳定性,这种正向作用是信息不对称缓解的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基准回归结果仍... 本文使用2006—2016年中国海关数据与上市公司数据,识别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关系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强了企业出口关系的稳定性,这种正向作用是信息不对称缓解的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基准回归结果仍然显著;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关系稳定性的影响在企业、产品以及规模方面存在差异;外部冲击导致原有企业出口关系被破坏,数字化转型有利于及时止损,推动企业出口关系转换,这虽然破坏了原有出口关系的稳定,但降低了企业损失,有利于企业出口长期增长。本文认为:企业应该根据自身能力将数字技术嵌入其生产、销售的各环节;政府应该助力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并加强数字技术方面的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信息不对称缓解 出口关系稳定
原文传递
人民币汇率、“事前筛选”与出口关系稳定性
4
作者 刘逸群 铁瑛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7-74,共18页
本文从汇率的“事前”效应这一新视角出发,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与中国出口关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提出并验证了汇率变动的“事前筛选”机制,为“汇率调整之谜”提供了新的解释。本文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均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提高了新... 本文从汇率的“事前”效应这一新视角出发,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与中国出口关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提出并验证了汇率变动的“事前筛选”机制,为“汇率调整之谜”提供了新的解释。本文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均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提高了新生出口关系中持续性出口的发生概率,通过“事前筛选”促进了出口稳定。进一步讨论发现,汇率升值的“事前筛选”作用主要在高生产率企业中起效,而且会阻碍新企业出口关系的建立。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事前筛选”虽然促进了出口稳定,但却以牺牲更多潜在出口关系的建立为代价,从而可能对出口增长潜力产生长期危害。这意味着,政府需要在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基础上,缓解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事前筛选” 出口关系稳定
原文传递
异质性产品有效汇率与出口贸易关系稳定性——基于生存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冯等田 杨素婷 邹宗森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1-154,共24页
本文使用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三版5位码层面出口数据,采用生存分析方法,考察了1999—2015年中国出口贸易关系的稳定性;进一步设定Cloglog模型,检验了异质性产品有效汇率对出口贸易关系稳定性的影响。... 本文使用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三版5位码层面出口数据,采用生存分析方法,考察了1999—2015年中国出口贸易关系的稳定性;进一步设定Cloglog模型,检验了异质性产品有效汇率对出口贸易关系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区间内中国出口贸易关系的平均持续时间仅为2.96年,且贸易关系稳定性不高;异质性产品有效汇率升值会增加出口贸易失败的风险,不利于出口贸易关系稳定;研究还发现产品特征变量和目的地特征变量对出口贸易的稳定性均有显著影响。本文还进行了变量内生性、样本代表性、模型设定偏误等稳健性检验,均支持异质性产品有效汇率升值会降低出口贸易关系稳定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产品有效汇率 出口贸易关系稳定 生存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