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AO⁃CCP的双智能反射面辅助的鲁棒性波束设计
被引量:
2
1
作者
龙文尧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2年第2期276-283,共8页
5G在带来更多通信场景的同时,使得硬件布置成本和功耗急剧上升。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因其在重塑无线通信环境、降低系统功耗及设备开销等方面的潜力而备受关注。为提高网络的鲁棒性和能效...
5G在带来更多通信场景的同时,使得硬件布置成本和功耗急剧上升。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因其在重塑无线通信环境、降低系统功耗及设备开销等方面的潜力而备受关注。为提高网络的鲁棒性和能效,在非完美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前提下提出了双IRS辅助的点对点毫米波(mmWave)无线通信算法。建立了一个在用户服务质量(QoS)、IRS相移约束下的功耗最小化优化模型。采用交替优化(AO)方法对发射波束赋形矢量(TBFV)和反射波束赋形矢量(RBFV)解耦,引入松弛变量和凸凹过程(CCP)方法对非凸问题进行转换分解,最后使用CVX工具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与最大比传输(MRT)点对点通信的方案相比,所提优化模型使AP的功耗降低25%,同时降低了10%的中断概率,验证了在能量利用率、鲁棒性、覆盖范围等方面的实际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交替优化算法
凸凹
过程
方法
鲁棒性
毫米波通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AO⁃CCP的双智能反射面辅助的鲁棒性波束设计
被引量:
2
1
作者
龙文尧
机构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2年第2期276-283,共8页
文摘
5G在带来更多通信场景的同时,使得硬件布置成本和功耗急剧上升。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因其在重塑无线通信环境、降低系统功耗及设备开销等方面的潜力而备受关注。为提高网络的鲁棒性和能效,在非完美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前提下提出了双IRS辅助的点对点毫米波(mmWave)无线通信算法。建立了一个在用户服务质量(QoS)、IRS相移约束下的功耗最小化优化模型。采用交替优化(AO)方法对发射波束赋形矢量(TBFV)和反射波束赋形矢量(RBFV)解耦,引入松弛变量和凸凹过程(CCP)方法对非凸问题进行转换分解,最后使用CVX工具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与最大比传输(MRT)点对点通信的方案相比,所提优化模型使AP的功耗降低25%,同时降低了10%的中断概率,验证了在能量利用率、鲁棒性、覆盖范围等方面的实际优势。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交替优化算法
凸凹
过程
方法
鲁棒性
毫米波通信
Keywords
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
alternative optimization
convexconcave process method
robustness
mmWave communication
分类号
TN929.5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AO⁃CCP的双智能反射面辅助的鲁棒性波束设计
龙文尧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