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古代的九拜礼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建国
-
出处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4-37,共4页
-
文摘
我国古代的礼制繁多,大略言之,可分五类,即发轫于《周礼·春官·大宗伯》上所说的吉、凶、宾、军、嘉五礼。吉礼就是祭祀的典礼。古人认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
-
关键词
吉礼
大宗伯
空首
国之大事
肃拜
再拜稽首
成公
拜手
凶拜
褒拜
-
分类号
K892.9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跪拜礼”的起源和消亡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姚荣涛
-
出处
《文史知识》
1982年第2期71-73,共3页
-
文摘
原始社会中,人们常常有意无意地用一些象征性动作,来表示他们的意向、感情。这些动作,有的后来成为社会生活的习惯,并常常被用作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社会组织和加强部落之间联系的手段。进入阶级社会以后。
-
关键词
辛亥革命前
社会秩序
封建统治阶级
褒拜
凶拜
中国皇帝
直立行走
社会生活
弯腰曲背
王平民
-
分类号
K209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吉拜”“凶拜”舊説平議
- 3
-
-
作者
于少飛
-
机构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
-
出处
《经学文献研究集刊》
2022年第1期140-152,共13页
-
基金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禮圖學史研究”(18BZS018)階段性成果
-
文摘
關於《周禮》“九拜”中“吉拜”與“凶拜”的拜儀,鄭玄認爲“吉拜”是“拜而後稽顙”,“凶拜”是“稽顙而後拜”。然考諸禮書,喪禮中拜賓僅稽顙而已,有男女拱手尚左尚右之别,並無先拜後拜之分。實際上,鄭氏此論僅適用於服喪者受問、受賜的情況,並不具有普遍意義。且鄭氏將這兩種拜儀與殷、周喪拜相關聯,亦無實據。而關於吉、凶二拜的施用情況和劃分依據,鄭氏認爲應以齊衰不杖期和三年喪爲界,孔穎達則認爲應以齊衰杖期爲界。二氏皆以喪服等級作爲劃分此二拜的依據,實則也僅適用於上述特殊情況。清人關於這一問題有兩種觀點值得肯定:一是《周禮》辨“九拜”以“享右祭祀”,故此二拜最初當與祭禮相關,吉祭時拜尸用吉拜,凶祭時拜賓用凶拜,胡承珙因而以拜之對象作爲劃分吉、凶二拜的依據;二是莊存與等人不局限於祭禮和喪禮,以所遇之事的吉凶作爲劃分依據,吉事用吉拜,凶事用凶拜。這兩種觀點的討論範圍不同,但皆有其適用之處。
-
关键词
鄭玄
孔穎達
吉拜
凶拜
-
分类号
K892.9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古代大礼中的“九拜”不是连续拜九次
- 4
-
-
作者
郭灿金
-
出处
《晚晴》
2017年第9期60-60,共1页
-
文摘
“三叩九拜”是古代的大礼,在一般的理解中,“九拜”就是连续拜九次,而礼法上真实的“九拜”却是另外的样子。“九拜”是古代行礼时的九种礼拜方式。这九种礼拜方式分别叫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稽首的基本要领如下:跪,拜手,然后手至地,首亦至地。稽首是拜礼之中最敬的方式,臣子对君主用此礼,为吉事之拜的最重者。
-
关键词
九拜
褒拜
凶拜
肃拜
空首
吉事
拜手
吉拜
动作要领
稽颡
-
分类号
G852.11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
-
题名“九拜”摭谈
- 5
-
-
作者
枝叶
-
机构
江苏
-
出处
《文史杂志》
1991年第4期60-60,共1页
-
文摘
今人交往,多以握手为礼,但在我国古代,却是以头和腰的一定动作表示尊敬和客气,这也就是所谓“拜”。拜礼的具体作法纷繁复杂,而且随着时空环境的不同又有变通,约略说来有九种拜礼,即“九拜”。它们是:顿首、稽首、空首、肃拜、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 顿首:又称“稽额”,即叩头。行顿首拜时,身体呈跪姿,先拱手下至于地,然后引头至地,触地就立即举起。因为触地,故称“顿首”,顿首常用作居丧的凶礼,在凶礼中顿首拜是最隆重的礼节,俗称“磕响头”。后来“顿首”也渐演变为一般的寒喧语,尤其是在书信往来中,古人常以“顿首”来表示向对方的敬意。
-
关键词
九拜
凶拜
褒拜
肃拜
凶礼
摭谈
空首
书信往来
时空环境
吉拜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K207
[历史地理—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