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周原遗址凤雏建筑群的新认识 被引量:10
1
作者 宋江宁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61,共7页
本文利用周原遗址2014年发掘的凤雏三号基址(F3)和以前的凤雏甲组建筑、云塘—齐镇建筑群、召陈建筑群,从建筑组合的类型学分析,三大建筑群在周原遗址聚落变迁中的位置,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创新等角度出发,论证凤雏甲组的始建年代应为西周... 本文利用周原遗址2014年发掘的凤雏三号基址(F3)和以前的凤雏甲组建筑、云塘—齐镇建筑群、召陈建筑群,从建筑组合的类型学分析,三大建筑群在周原遗址聚落变迁中的位置,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创新等角度出发,论证凤雏甲组的始建年代应为西周早期。指出周人的早期大型建筑基址(凤雏建筑群)应是对商代建筑形式的模仿与学习。结合西周铜器铸造的学习与发展过程,可发现大型建筑也遵循着同样的过程,即西周早期的凤雏建筑群秉承商代建筑特征,中期的召陈建筑群体现周文化特征,晚期的云塘—齐镇建筑群,此后秦马家庄宗庙建筑延续其风格。最终推测凤雏建筑群的设计者的族属为商人,而其使用者身份的为周王或其在周原的代理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雏建筑群 聚落结构变迁 专业知识 学习与创新
原文传递
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凤雏六号至十号基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10
2
作者 宋江宁 种建荣 +9 位作者 雷兴山 李宏斌(插图) 冯文丽(插图) 齐丽华(插图) 李弈晗(插图) 张淙洲(插图) 冯妮(插图) 李清清(插图) 冯一凡(插图) 赵勇(摄)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18,共16页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组成的周原考古队,自2014年9月重启田野考古工作以来,基于对周原作为先周时代晚期和西周时期都邑性聚落的理解,主要在两个学术方向开展工作并取得了重要收获。...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组成的周原考古队,自2014年9月重启田野考古工作以来,基于对周原作为先周时代晚期和西周时期都邑性聚落的理解,主要在两个学术方向开展工作并取得了重要收获。一是在贺家北区域,以凤雏建筑群和城墙为中心,了解该区域在先周时代晚期和西周时期的聚落结构和布局,探索其在周原遗址中的性质与地位。二是以厘清周原遗址内的池渠、城墙等大体量“框架性遗迹”为目标,了解周原遗址的聚落结构和功能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宝鸡市 周原遗址 凤雏建筑群 建筑基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