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簇的几何随机信道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兵 张晓艺 +2 位作者 曾文波 韩睿 何怡刚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78,共7页
随着智能交通系统(ITS)的不断发展,车载通信作为其关键技术日益受到关注。无线信道作为车载通信的传播途径,其特性分析十分重要。针对移动轿车经过基站时的信号传播模型进行研究,在散射簇的理论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 随着智能交通系统(ITS)的不断发展,车载通信作为其关键技术日益受到关注。无线信道作为车载通信的传播途径,其特性分析十分重要。针对移动轿车经过基站时的信号传播模型进行研究,在散射簇的理论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的窄带单环模型。通过设置符合实际场景的散射簇参数来模拟和分析信道,模型会更加符合实际信道特征,比经典单环模型有更好的评估效果。在仿真模型中,主要研究了信道的时间自相关函数(ACF)、空间互相关函数和频率互相关函数(FCF)等特性。同时,对不同的散射簇场景进行了对比分析,证明本模型更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通信 几何随机 散射簇 信道模型 相关函数
下载PDF
高速公路场景中车用自组织网络的节点度 被引量:5
2
作者 熊炜 李清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33-2038,共6页
该文基于大尺度路径损耗无线传播模型将高速公路场景中的车用自组织网络(VANET)建模为几何随机图,提出了VANET有效组网面积的概念,分析说明了VANET的准线性拓扑特点,并基于交通流理论关于自由流条件下的车头时距分布,推导得出了无线传... 该文基于大尺度路径损耗无线传播模型将高速公路场景中的车用自组织网络(VANET)建模为几何随机图,提出了VANET有效组网面积的概念,分析说明了VANET的准线性拓扑特点,并基于交通流理论关于自由流条件下的车头时距分布,推导得出了无线传输范围内至少存在k个邻居的概率计算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概率描述思想是一种适合计算高速公路场景中车辆网络节点度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用自组织网络 移动自组织网络 车-X通信 几何随机 节点度
下载PDF
基于几何的高速铁路协作MIMO信道建模 被引量:6
3
作者 陶成 赵振桥 周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44-1351,共8页
协作MIMO技术通过协作发射或协作接收的方式可以将干扰信号转变为有用信号,在高铁无线通信中引入该技术,能解决回波信道响应和提高系统容量。为了掌握协作MIMO技术在高铁场景中的信道特性,该文基于几何随机散射理论,提出一个高速铁路协... 协作MIMO技术通过协作发射或协作接收的方式可以将干扰信号转变为有用信号,在高铁无线通信中引入该技术,能解决回波信道响应和提高系统容量。为了掌握协作MIMO技术在高铁场景中的信道特性,该文基于几何随机散射理论,提出一个高速铁路协作MIMO信道模型,简单调整该模型中的几个关键参数即可适用于高速铁路的多种场景。基于该模型计算信道冲激响应,推导多链路空间相关函数,进行数值计算、仿真分析和实测数据验证。仿真结果显示,直射分量越强,散射分量的角度扩展越小,多链路的空间相关性越强。散射次数越少,散射分量空间相关性越强。使用北京-天津高铁段LTE专网的实测数据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这些结论有助于认知协作MIMO信道和进行有效的测量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协作MIMO信道 几何随机模型 多链路空间相关性
下载PDF
面向应急通信的多无人机协同信道建模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白露 孙铭然 +2 位作者 黄子蔚 冯涛 程翔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8-50,共13页
为了更好地进行应急通信的系统设计和技术研发,从而大力提升我国的安全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面向应急通信场景开展了多无人机协同信道建模研究。首先,构建了城市地震和郊区暴雪两大典型应急环境中多无人机协同救援通信场景信道数据集... 为了更好地进行应急通信的系统设计和技术研发,从而大力提升我国的安全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面向应急通信场景开展了多无人机协同信道建模研究。首先,构建了城市地震和郊区暴雪两大典型应急环境中多无人机协同救援通信场景信道数据集,并据此对多无人机协同应急通信信道参数及其统计特性进行深度分析。其次,针对多无人机协同应急通信提出了一种更加通用的基于随机统计建模的信道模型,计算了多无人机协同应急通信下的信道冲激响应,并联合建模了多无人机高速移动和协同通信带来的协同时间-空间非平稳特性。最后,经过仿真实验,充分分析了多无人机协同应急通信在城市地震和郊区暴雪场景下的信道特性,为多无人机协同应急通信的实际实施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所提信道模型的统计特性与在城市地震和郊区暴雪场景下的信道数据的统计特性拟合良好,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通信 多无人机协同通信 射线追踪 几何随机信道模型 协同时间-空间非平稳特性
下载PDF
基于轨迹的车对车无线信道建模及硬件模拟 被引量:5
5
作者 黄文清 李伟东 +3 位作者 郭放 朱秋明 陈小敏 马田源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5-62,共8页
针对车对车通信信道场景复杂多变且不易用硬件模拟复现的特点,通过引入车辆行驶速度及方向二维参数,构建了一种基于几何随机方法的非平稳多输入多输出信道简化模型,该模型可支持移动发射端和移动接收端任意运动轨迹。在此基础上,设计并... 针对车对车通信信道场景复杂多变且不易用硬件模拟复现的特点,通过引入车辆行驶速度及方向二维参数,构建了一种基于几何随机方法的非平稳多输入多输出信道简化模型,该模型可支持移动发射端和移动接收端任意运动轨迹。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器件硬件平台的车车信道模拟器方案,并给出了离散化信道参数的计算和硬件模拟方法。实测结果表明,该模拟器输出的时延功率谱和多普勒功率谱能够有效模拟车车动态场景下信道的非平稳特性,并且与理论仿真结果相吻合,因而可用于车载通信设备的方案验证、算法优化和性能测试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对车 多输入多输出 信道建模 几何随机模型 硬件模拟
下载PDF
基于几何随机的无人机空地信道模型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亚文 朱秋明 +2 位作者 陈小敏 仲伟志 成能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针对传统无人机空地信道模型不支持三维飞行轨迹和三维天线的问题,通过引入空间旋转矩阵和轨迹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随机的无人机空地三维信道改进模型。该模型结合无人机对地通信场景的特殊性,利用时变布尔变量描述视距路径、地面... 针对传统无人机空地信道模型不支持三维飞行轨迹和三维天线的问题,通过引入空间旋转矩阵和轨迹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随机的无人机空地三维信道改进模型。该模型结合无人机对地通信场景的特殊性,利用时变布尔变量描述视距路径、地面反射径和散射路径的动态生灭过程。同时,文中还给出了二维角度、时延和功率等模型参数的时间演进算法,用于复现无人机对地信道的时变统计特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模型输出的空时相关特性和多普勒功率谱均与理论值吻合,并且自相关特性与实际测量结果基本一致,该模型可应用于辅助无人机空地无线通信设备的方案优化、算法验证和性能评估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信道建模 几何随机信道模型 三维任意轨迹
下载PDF
高速移动环境大规模MIMO信道建模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邹劲柏 谢浩 +1 位作者 艾渤 郭爱煌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73,共6页
基于几何随机分布模型GBSM的信道建模方法,建立高速铁路系统中深沟堑场景下大规模MIMO的三维3D信道模型。模型中实际散射体等价为随机分布在接收端的虚拟圆柱体表面的等效散射体,使用虚拟的球体表征Massive MIMO的不平衡特性;分析信道... 基于几何随机分布模型GBSM的信道建模方法,建立高速铁路系统中深沟堑场景下大规模MIMO的三维3D信道模型。模型中实际散射体等价为随机分布在接收端的虚拟圆柱体表面的等效散射体,使用虚拟的球体表征Massive MIMO的不平衡特性;分析信道统计特性中的时空特性,得出空时相关函数STCF的闭式表达式。通过对STCF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相应的多普勒频谱密度。仿真表明,闭式表达式正确,3D模型比2D模型更好地反映了实际的电磁波传播场景,影响STCF绝对值的主要是移动台天线阵列的仰角,基站侧天线阵列仰角的改变几乎不影响STCF绝对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三维信道模型 高速环境 几何随机分布信道模型
下载PDF
基于几何QSR-耗散性和线性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的非线性随机离散系统的几何镇定
8
作者 杨帆 温鑫湲 +1 位作者 任院红 白雪洁 《理论数学》 2024年第5期377-393,共17页
本文研究了非线性随机离散系统的几何镇定问题。 首先,引入了非线性随机离散系统的几何随机增量QSR耗散的概念,并给出了该概念的线性矩阵不等式(LMI)表示形式;其次,基于几何随机 增量QSR耗散性和线性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提出了该系统的... 本文研究了非线性随机离散系统的几何镇定问题。 首先,引入了非线性随机离散系统的几何随机增量QSR耗散的概念,并给出了该概念的线性矩阵不等式(LMI)表示形式;其次,基于几何随机 增量QSR耗散性和线性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提出了该系统的概率意义下的几何均方增量稳定的 充要条件。 最后,通过进行数值模拟,展示了所得结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随机增量QSR耗散 几何均方增量稳定 线性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
下载PDF
基于3GPP信道模型框架的低轨卫星时变信道仿真方法
9
作者 熊正 田磊 +4 位作者 张建华 唐盼 黄磊 夏亮 姜涛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6-853,共8页
低轨卫星通信网络具有高动态、广覆盖、大带宽的特点,是未来6G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低轨卫星宽带信道模型在卫星通信系统设计与性能评估中至关重要。为了解低轨卫星高速移动引起的信道参数时变特性,基于3GPP信道标准的几何... 低轨卫星通信网络具有高动态、广覆盖、大带宽的特点,是未来6G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低轨卫星宽带信道模型在卫星通信系统设计与性能评估中至关重要。为了解低轨卫星高速移动引起的信道参数时变特性,基于3GPP信道标准的几何随机统计建模框架,提出了一种低轨卫星时变信道仿真方法,通过引入信道参数的空间一致性和簇生灭过程,刻画了不同仰角范围之间的过渡现象,支持低轨卫星连续移动下时变信道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固定仰角范围内,簇角度和时延等小尺度信道参数随着低轨卫星仰角的连续变化而平稳变化;在不同仰角范围之间过渡时,呈现出簇生灭现象。该方法具有3GPP标准信道模型的优点,能够以较低的复杂度精确描述低轨卫星信道的时变特性,支持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通信 几何随机统计建模 时变信道仿真
下载PDF
基于连续渗流的WSN非规则通信模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涂朴 赵全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66-68,共3页
在连续渗流理论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非规则通信模型,减小邻居节点的半径,实现网络稀疏性,通过随机加长某些拓扑边提高网络连通性,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通信模型在稀疏性和连通性方面均优于UDG通信模型,减少节点能耗,... 在连续渗流理论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非规则通信模型,减小邻居节点的半径,实现网络稀疏性,通过随机加长某些拓扑边提高网络连通性,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通信模型在稀疏性和连通性方面均优于UDG通信模型,减少节点能耗,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几何随机 随机过程 连续渗流理论 网络拓扑控制 非规则通信
下载PDF
高速公路场景中车用自组织网络节点平均度的快速计算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清泉 熊炜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01-904,共4页
推导得出了高速公路场景中车用自组织网络节点平均度的快速计算方法,结合车辆运动的约束性,在简化计算复杂度的同时,建立了其与宏观交通特征参数之间的联系,并得出网络的节点平均度随交通密度或通信距离线性增加的结论。
关键词 车用自组织网络 几何随机 节点平均度
原文传递
几何随机图大连通分支覆盖面积及其在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蕊 姚昌龙 郭田德 《应用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27-1035,共9页
随机网络中的大连通分支能体现一个网络的连通情况,是几何随机图研究的一个热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利用渗流理论,研究了几何随机图大连通分支覆盖面积所具有的性质,并将理论结果应用到大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研究了无线... 随机网络中的大连通分支能体现一个网络的连通情况,是几何随机图研究的一个热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利用渗流理论,研究了几何随机图大连通分支覆盖面积所具有的性质,并将理论结果应用到大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研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节点服从泊松分布的大型无线传感器网络,其大连通分支覆盖区域大小与总区域大小的比值趋于一个常数,且并估计出了2维空间中没有被大连通分支所覆盖的连通区域(本文称为空洞)的大小.这些结果为衡量无线传感器网络性能提供了理论基础,对实际布网和网络优化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几何随机 大连通分支 连续渗流 覆盖
原文传递
股票内在价值的随机估价模型
13
作者 王若平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3年第2期31-32,共2页
本文主要是对一组新型的投资估价模型即附加随机估价模型和几何随机估价模型给出基本的叙述和一些实证结果。
关键词 股票内在价值 股票市场 随机估价模型 附加随机估价模型 几何随机估价模型
下载PDF
采用随机移动模型的无线自组织仿真网络连通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宴涛 汪博 +1 位作者 安建平 刘珩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6A期287-290,314,共5页
以无线自组织网络的连通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几何随机图中最小度原理,结合均匀分布、泊松分布、随机点模型网络、随机方向模型网络等几种网络的节点概率分布,计算网络中节点的最小度,得到网络1-连通度与节点数和通信半径的定量关系,证... 以无线自组织网络的连通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几何随机图中最小度原理,结合均匀分布、泊松分布、随机点模型网络、随机方向模型网络等几种网络的节点概率分布,计算网络中节点的最小度,得到网络1-连通度与节点数和通信半径的定量关系,证明网络连通性按照均匀网络、随机方向模型网络和随机点模型网络的次序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自组织网络 移动模型 几何随机 连通性
下载PDF
基于几何随机图模型的传感器网络拓扑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琼方 王东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90-92,共3页
针对随机部署的传感器网络节点位置不规则的问题,根据网络中节点所在的区域、节点的半径和数目建立的几何随机图模型,分析了在节点服从均匀分布的监测区域中,忽略边界效应和考虑边界效应的影响下,节点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节点平均度与... 针对随机部署的传感器网络节点位置不规则的问题,根据网络中节点所在的区域、节点的半径和数目建立的几何随机图模型,分析了在节点服从均匀分布的监测区域中,忽略边界效应和考虑边界效应的影响下,节点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节点平均度与节点的数目、半径的关系。由此得到了节点数目和感知半径与网络覆盖率的关系,通过配置的网络参数估计网络预期能达到的服务质量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网络 几何随机 均匀分布 覆盖
下载PDF
城市环境下基于几何随机模型的车对车信道建模 被引量:1
16
作者 毛景民 韦再雪 +2 位作者 邢冰倩 刘凯桢 赵屹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4-130,共7页
城市环境中的通信信道会受到各种障碍物的干扰,交叉路口场景下的散射体往往不是单一均匀分布的.对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交叉路口的Y形随机模型.基于最大时延限定的椭球范围,建立了道路上车辆散射体和道路旁边楼房散射体的几何随机模型.... 城市环境中的通信信道会受到各种障碍物的干扰,交叉路口场景下的散射体往往不是单一均匀分布的.对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交叉路口的Y形随机模型.基于最大时延限定的椭球范围,建立了道路上车辆散射体和道路旁边楼房散射体的几何随机模型.在此模型中,假设道路两侧的静态散射体在楼房区域呈指数分布,移动散射体在车道区域均匀分布.为了贴近真实环境,采用离散马尔可夫过程模拟散射体的时变特性.推导并仿真了不同分支夹角场景下的到达角、时延功率谱、时间自相关函数、空间互相关函数、多普勒功率谱密度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几何的随机信道模型具有通用性,可通过调整信道参数,用于各种城市环境中的通信场景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街道 Y型模型 几何随机模型 信道特征
原文传递
高速移动下U型槽的时变信道建模 被引量:1
17
作者 廖勇 胡异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735-2741,2747,共8页
随着国内高速铁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在高速铁路上要求移动办公、娱乐的客户需求与日俱增,而现有的蜂窝移动通信以及针对铁路的移动通信铁路全球系统(GSM-R)均不能很好地满足客户对宽带无线通信的服务质量(Qo S)需求。高铁在实际的行驶过程... 随着国内高速铁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在高速铁路上要求移动办公、娱乐的客户需求与日俱增,而现有的蜂窝移动通信以及针对铁路的移动通信铁路全球系统(GSM-R)均不能很好地满足客户对宽带无线通信的服务质量(Qo S)需求。高铁在实际的行驶过程中,会经历各种复杂的场景,U型槽是常见的场景,然而目前尚未有充分针对高速移动下U型槽的时变信道建模的研究。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高速移动下U型槽的时变信道建模方法。首先,采用几何随机分布理论,针对高铁典型场景U型槽建立几何分布模型,分析散射体簇的变化规律,推导视距(LOS)分布、时变角度扩展、时变多普勒扩展等参数的表达式,并给出了信道冲击响应的闭式解。其次,分析了信道的时变空时域互相关函数、时变自相关函数以及时变空域多普勒功率谱密度的表达式。最后,对所提模型进行了统计性能的仿真,验证了该模型具有时变性以及较高的相关性,体现了高铁信道的非平稳性,满足高速无线信道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移动 信道模型 U型槽 时变信道 几何随机分布
下载PDF
几何随机分布模型的高速铁路山地信道建模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翠然 季一凡 +1 位作者 吕安琪 段宝峰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3-411,共9页
目前,高速铁路(简称高铁)山地地形的无线信道模型构建主要基于部分测量数据,缺乏一定的普适性。针对该缺陷,以山地场景的多输入多输出信道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几何随机分布模型(geometry-based stochastic model,GBSM)的3D建模方法... 目前,高速铁路(简称高铁)山地地形的无线信道模型构建主要基于部分测量数据,缺乏一定的普适性。针对该缺陷,以山地场景的多输入多输出信道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几何随机分布模型(geometry-based stochastic model,GBSM)的3D建模方法。考虑了散射体对无线信号的反射和散射作用,利用基站与移动台为焦点的椭圆柱面和以移动台为球心的球面分别模拟远端散射体和近端散射体,构建3D信道模型;利用冯·米塞斯(VMF)分布模型表征散射体的有效分布,分析散射体的方位角和仰角对信道统计特性的影响,推导出3D信道模型的空时相关函数(space-time correlation function,STCF),空间互相关函数(cross correlation function,CCF)和时间自相关函数(auto correlation function,ACF)的数学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基于GBSM的3D模型具有较低的空间CCF和时间ACF值,能更真实地表征高铁山地地形下无线电波的空间多样性,山地地形信道建模的普适性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山地地形 几何随机分布模型 三维建模 多输入多输出
下载PDF
三维非平稳车载信道建模及其空-时相关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莉芬 张鹤鸣 +2 位作者 何怡刚 刘韬 束海星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0-80,共11页
针对车载(V2V)通信系统无线传播场景的非平稳特性且无线信号三维传播时俯仰角(EAs)与水平角(AAs)非独立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规则几何的新型三维非平稳V2V信道参考模型及其相应的仿真模型。为了刻画信道的非平稳特性,考虑了信号收发车辆... 针对车载(V2V)通信系统无线传播场景的非平稳特性且无线信号三维传播时俯仰角(EAs)与水平角(AAs)非独立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规则几何的新型三维非平稳V2V信道参考模型及其相应的仿真模型。为了刻画信道的非平稳特性,考虑了信号收发车辆以任意方向和速度运动而引起的多时变参数。针对EAs、AAs角度谱服从VMF联合分布的情形推导了模型的部分统计特性,并深入研究了车辆行驶环境、非平稳性以及收发端行驶状态对信道空-时相关函数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信道模型可以捕捉车辆行驶方向变化对信道空-时相关性的影响,多普勒功率谱密度理论值与实测值的基本一致、仿真模型与参考模型统计特性的高度拟合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和模型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通信 规则几何随机模型 非平稳特性 统计特性
下载PDF
3D non-stationary geometry-based stochastic model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air-to-ground multi-input multi-output channels
20
作者 Yan Feng Zhou Tianxiang +4 位作者 Li Hao Pang Jingming Ding Kai Xia Weiwei Shen Lianfeng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22年第4期323-331,共9页
A three-dimensional non-stationary geometry-based stochastic model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air-to-ground 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channels is proposed.The scatterers surrounding the UAV and ground station... A three-dimensional non-stationary geometry-based stochastic model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air-to-ground 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channels is proposed.The scatterers surrounding the UAV and ground station are assumed to be distributed on the surface of two cylinders in the proposed model.The impact of UAV rotations and accelerated motion is considered to describe channel non-stationarity.The computational methods of the corresponding time-variant parameters,such as UAV antenna array angles,time delays,and maximum Doppler frequencies,are theoretically deduced.The model is then used to derive channel statistical properties such as space-time correlation functions and Doppler power spectral density.Finally,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run to validate the channel s statistical properties.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increasing the UAV and ground station accelerations can reduce the time correlation function and increase channel non-stationarity in the time domain.Furthermore,the UAV s rotation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function,with rolling having a greater influence than pitching.Similarly,the different directions of UAV movement significantly impact the Doppler power spectral den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 geometry-based stochastic model(GBSM) air-to-ground channel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