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和核酸是构成生命体最为重要的两类生物大分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也是许多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一种全新的超低场生物力谱技术,以凝血酶蛋白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凝血酶与其对应的核酸...蛋白质和核酸是构成生命体最为重要的两类生物大分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也是许多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一种全新的超低场生物力谱技术,以凝血酶蛋白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凝血酶与其对应的核酸适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凝血酶蛋白与核酸适配体之间的结合力大小约为80 p N。同时,在分子水平上获得了凝血酶蛋白与核酸适配体之间的解离动力学信息。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D二聚体(D-D)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调节蛋白(TM)对乳腺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并发DVT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目的探讨联合检测D二聚体(D-D)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调节蛋白(TM)对乳腺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并发DVT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未发生DVT患者8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D-D、aPTT和TM水平变化及分析其与乳腺癌术后并发DVT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前D-D、aPTT、T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24 h和48 h D-D和T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aPT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D-D、TM和aPTT组的特异性、阳性率和敏感性显著高于单一检测;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实验组患者血清D-D、TM和aPTT水平与乳腺癌术后并发DVT的发生呈正相关。结论联合检测对D-D,TM和aPTT水平对乳腺癌术后下肢DVT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展开更多
文摘蛋白质和核酸是构成生命体最为重要的两类生物大分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也是许多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一种全新的超低场生物力谱技术,以凝血酶蛋白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凝血酶与其对应的核酸适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凝血酶蛋白与核酸适配体之间的结合力大小约为80 p N。同时,在分子水平上获得了凝血酶蛋白与核酸适配体之间的解离动力学信息。
文摘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儿童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TM)和D-二聚体(D-D)的变化及其在儿童MP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52例MPP患儿,其中表现为大叶性肺炎者30例作为大叶性肺炎组,表现为间质性肺炎者22例作为间质肺炎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TM和D-D水平。结果大叶性肺炎组、间质性肺炎组、对照组血浆TM水平(中位数)分别为23.83、15.56、8.78μg/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大叶性肺炎组和间质性肺炎组血浆TM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大叶性肺炎组血浆TM水平高于间质性肺炎组(P<0.05)。大叶性肺炎组和间质性肺炎组血浆D-D水平(中位数)均明显高于参考值中位数(P<0.01);大叶性肺炎组血浆D-D水平明显高于间质性肺炎组(0.35μg/mL vs 0.13μg/mL,P<0.01),且大叶性肺炎组血浆D-D升高比例明显高于间质性肺炎组(87%vs 59%,P<0.05)。结论血浆TM和D-D水平在MPP患儿中存在不同程度升高,表现为大叶性肺炎者升高更明显,提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参与了MPP的发病机制。
文摘目的探讨联合检测D二聚体(D-D)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调节蛋白(TM)对乳腺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并发DVT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未发生DVT患者8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D-D、aPTT和TM水平变化及分析其与乳腺癌术后并发DVT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前D-D、aPTT、T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24 h和48 h D-D和T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aPT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D-D、TM和aPTT组的特异性、阳性率和敏感性显著高于单一检测;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实验组患者血清D-D、TM和aPTT水平与乳腺癌术后并发DVT的发生呈正相关。结论联合检测对D-D,TM和aPTT水平对乳腺癌术后下肢DVT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