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高血压疾病妇女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5
1
作者 叶智良 邝绍钧 +2 位作者 杨晓明 赵新 陈珮琦 《医学综述》 2016年第11期2215-2217,共3页
目的分析妊娠高血压疾病妇女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诊治妊娠晚期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5例(A组)、正常妊娠晚期孕妇25例(B组)以及同时期体检非妊娠健康妇女25例(C组)共同进... 目的分析妊娠高血压疾病妇女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诊治妊娠晚期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5例(A组)、正常妊娠晚期孕妇25例(B组)以及同时期体检非妊娠健康妇女25例(C组)共同进行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结果 A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B组和C组[(0.76±0.05)mg/L比(0.40±0.07)mg/L;(0.14±0.04)mg/L;(5.79±0.42)g/L比(4.18±0.46)g/L、(3.43±0.38)g/L],B组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凝血酶原时间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短于B组和C组[(10.15±0.32)s比(12.42±0.56)s,(13.12±0.55)s;(26.42±3.12)s比(31.04±3.24)s,(34.68±3.48)s],B组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妇女与妊娠合并高血压妇女的凝血指标均较高,在妊娠前对孕妇进行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检测有助于减少妊娠并发症,提高孕妇的安全,可以加入产妇分娩前的检测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晚期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D-二聚体 凝血指标检测
下载PDF
血小板与凝血指标检测对肝硬化患者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郭苒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3期440-441,共2页
目的探究血小板与凝血指标检测对肝硬化患者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接收的肝硬化患者120例,按照Child-pugh肝功能评分分级标准分成三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各40例。采集三组患者血液样本并进行血小板... 目的探究血小板与凝血指标检测对肝硬化患者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接收的肝硬化患者120例,按照Child-pugh肝功能评分分级标准分成三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各40例。采集三组患者血液样本并进行血小板与凝血指标检测,对比三组检测结果分析出血小板与凝血指标检测与肝硬化患者病情程度的关系。结果血小板指标中,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的血小板(PLT)、血小板比容(PCT)指标依次降低,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指标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指标中,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标依次升高,纤维蛋白原含量(FIB)指标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与凝血指标在不同严重程度的肝硬化患者中表现差异明显,可以作为诊断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血小板 凝血指标检测 病情程度评估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患者凝血指标检测价值分析
3
作者 马桂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51-0154,共4页
了解肾病综合征患者凝血指标检测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60例为观察组,选择6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全部受试者均做凝血指标检测,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 D-二聚体, FDP, FIB均较对照组高(P<0.05)... 了解肾病综合征患者凝血指标检测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60例为观察组,选择6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全部受试者均做凝血指标检测,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 D-二聚体, FDP, FIB均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二聚体在观察组中的阳性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凝血五项指标能较好地反映肾病综合征患者体内的凝血状态和疾病的进展状况,对临床诊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凝血指标检测 检测价值
下载PDF
溶血和脂血标本对凝血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田硕 《黑龙江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905-907,共3页
目的:研究溶血和脂血标本对凝血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6例溶血标本作为溶血组,24例脂血标本作为脂血组。对2组标本再次抽血进行复检,对比2组2次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目的:研究溶血和脂血标本对凝血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6例溶血标本作为溶血组,24例脂血标本作为脂血组。对2组标本再次抽血进行复检,对比2组2次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等凝血指标检测结果。结果:复检结果显示,2组首次与第2次PT、TT、APTT、Fbg等凝血指标检测结果均有明显差异,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检测对标本的要求较高,而溶血和脂血标本2组首次与第2次凝血指标检测结果均有明显差异,可能对诊断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应对有疑问的血液标准进行复检,从而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 脂血 凝血指标检测
下载PDF
研究溶血和脂血标本对凝血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邓先平 周南南 +2 位作者 王汝微 孙鹏 白光亮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第23期141-143,共3页
目的:观察、研究在对凝血指标的检测结果中脂血标本与溶血标本产生的影响情况。方法:分别从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本院收集的临床血液标本中抽取80例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7例为溶血标本组,剩下43例则为脂血标本组。分别针对溶血标本组... 目的:观察、研究在对凝血指标的检测结果中脂血标本与溶血标本产生的影响情况。方法:分别从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本院收集的临床血液标本中抽取80例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7例为溶血标本组,剩下43例则为脂血标本组。分别针对溶血标本组和脂血标本组再进行第二次的复检工作,最后比较分析两组的凝血指标检测结果,例如:TT(凝血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Fbg(纤维蛋白原)以及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结果:溶血标本组和脂血标本组第二次的复检结果和第一次的凝血指标的检测结果都有较为明显的偏差,这也说明脂血标本与溶血标本都会对凝血指标结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两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关凝血指标检测工作人员在针对一些有疑问的血液标准时要再次进行复检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凝血指标检测结果的真实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 脂血 标本 凝血指标检测
下载PDF
深静脉血栓患者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赵生霞 宋金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S01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凝血指标检测的作用意义。方法研究对象103例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筛选同期在本院做健康检查的体检者103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酶(Fib)、D-二聚体(...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凝血指标检测的作用意义。方法研究对象103例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筛选同期在本院做健康检查的体检者103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酶(Fi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酶降解产物(FDP)、抗Xa,对比检测结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结果观察组的APTT、Fib、D-D、FDP、抗Xa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中占比最高的三项原因为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瘀滞和血液长时间处于高凝状态;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凝血指标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凝血纤溶系统存在异常,开展凝血指标检测能够为疾病的筛查以及后续的治疗提供参考,同时有助于尽早防御并发症,保障患者的安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凝血指标检测 临床应用
下载PDF
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检测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马海燕 唐文波 《现代实用医学》 2019年第5期629-630,共2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检测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价值。方法收集接受治疗的100例妊娠晚期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A组,将正常妊娠晚期孕妇100例作为观察B组,并选取同期正常非妊娠晚期的健康孕妇100例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检测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价值。方法收集接受治疗的100例妊娠晚期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A组,将正常妊娠晚期孕妇100例作为观察B组,并选取同期正常非妊娠晚期的健康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孕妇均进行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A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且观察B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A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均低于其他两组(均P<0.05),且观察B组低于对照组(P<0.05)。3组凝血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与B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A组和B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妇女的凝血指标较高,在妊娠之前对孕妇进行D-二聚体和凝血指标检测可有效减少妊娠并发症,保障孕妇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妊娠晚期 高血压疾病 凝血指标检测
下载PDF
HBV阳性孕妇开展Pre-S1与凝血指标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董文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10期54-56,共3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阳性孕妇开展前S1抗原(Pre-S1)与凝血指标检测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398例HBV阳性孕妇作为阳性组,400例HBV阴性孕妇作为阴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空腹外周血标本,检测Pre-S1和凝血指标。比较两组孕妇的PreS1...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阳性孕妇开展前S1抗原(Pre-S1)与凝血指标检测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398例HBV阳性孕妇作为阳性组,400例HBV阴性孕妇作为阴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空腹外周血标本,检测Pre-S1和凝血指标。比较两组孕妇的PreS1阳性率、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分析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与PreS1、凝血因子的相关性。结果阳性组孕妇的PT、APTT、TT长于阴性组,FIB高于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孕妇PreS1阳性率为73.4%,高于阴性组的2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水平与PreS1、PT、APTT、TT呈正相关(r=0.41、0.36、0.74、0.37,P<0.05),与FIB水平呈负相关(r=-0.15,P<0.05)。结论HBV阳性孕妇接受PreS1和凝血指标检查,可以帮助制定预防异常出血策略,减少孕妇产后大出血等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阳性 孕妇 前S1抗原 凝血指标检测
下载PDF
尿毒症患者透析治疗的观察及凝血指标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晓磊 宿明李 秦怡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1期123-124,共2页
目的了解尿毒症患者透析结果以及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为尿毒症透析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尿毒症透析患者42例,采用血液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选择同期42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透析... 目的了解尿毒症患者透析结果以及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为尿毒症透析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尿毒症透析患者42例,采用血液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选择同期42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透析效果和凝血指标结果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透析后Cr、BUN、UA各指标明显下降,于透析前相比,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存在问题,透析后情况并未得到改善,透析前后FIB、APTT、PT、TT指标相比,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毒症患者经过透析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体内的代谢产物堆积的情况,但是透析患者的凝血功能的紊乱不能跟随透析的到缓解,透析患者进行监测凝血功能可以随时了解患者的发生血栓和出血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血液透析 凝血指标检测 治疗效果观察
下载PDF
深静脉血栓患者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王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11期260-261,共2页
探讨深静脉血栓患者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样本共有100例,均为一个年度在本院进行凝血功能检测的患者,样本选取的时间段为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间。其中100例患者中有50例健康人群,将其列为对照组,有50例患有深静脉血... 探讨深静脉血栓患者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样本共有100例,均为一个年度在本院进行凝血功能检测的患者,样本选取的时间段为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间。其中100例患者中有50例健康人群,将其列为对照组,有50例患有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将其列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凝血指标检测情况。结果:对比两组的APTT、PTA、TT、PT、INR凝血指标水平,两组患者的检测数值没有太大的差别(P>0.05)。而对比两组的FIB、TAT、D-D凝血指标水平,观察组的检测数值均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别明显(P<0.05)。对比手术前后的FIB凝血指标,观察组患者的检测值数据没有太大的差别(P>0.05)。而对比手术前后的PT、INR、APTT凝血指标,观察组患者手术后检测值数据均大于手术前,数据差别明显(P<0.05)。结论:凝血指标检测对于临床对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从而为患者提早制定防护计划,可以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凝血指标检测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 被引量:6
11
作者 惠奕(综述) 曲东(审校)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0年第7期472-476,共5页
脓毒症是以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为特征的可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为PICU收治患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脓毒症时炎症、凝血反应相互促进,从而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普遍存在,在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 脓毒症是以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为特征的可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为PICU收治患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脓毒症时炎症、凝血反应相互促进,从而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普遍存在,在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脓毒症的最终转归至关重要。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非单一途径驱动,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因子等均起重要作用,故针对单一途径进行治疗难有良好效果。故该文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对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发病机制、临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对临床寻找有效治疗方法及最佳干预时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指标检测方法 儿童
原文传递
血浆凝血指标检测在肝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12
作者 程小桐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22期168-169,共2页
目的通过对肝病患者的血浆凝血指标进行分析,探究血浆凝血指标在肝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治疗的136例肝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利用院内的全自动血凝仪对肝病患者进行血液检测,把所有患者的血浆凝血指标... 目的通过对肝病患者的血浆凝血指标进行分析,探究血浆凝血指标在肝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治疗的136例肝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利用院内的全自动血凝仪对肝病患者进行血液检测,把所有患者的血浆凝血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设立由50名健康体检人员组成的对照组,对照组成员进行与实验组患者相同的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两组患者之间的对比,发现对肝脏患者进行血浆凝血指标检测可以对患者所患肝病的种类和严重程度进行判断,有很大的临床应用意义。结论通过对血浆凝血指标的检测可以直观地反映肝病患者的肝脏功能损坏状况和衰竭情况,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医师临床诊断的概率,有很大的临床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凝血指标检测 肝病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联合凝血五项指标检测在败血症患儿并发DIC早期诊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波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11期2573-2576,共4页
目的血栓弹力图联合凝血五项指标检测在败血症患儿并发DIC的早期诊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于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脓毒症患儿90例进行研究观察,并依据有无并发DIC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无并发DIC,观察组45例并发... 目的血栓弹力图联合凝血五项指标检测在败血症患儿并发DIC的早期诊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于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脓毒症患儿90例进行研究观察,并依据有无并发DIC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无并发DIC,观察组45例并发DIC,所有患儿予以凝血五项指标以及血栓弹力图测定,并对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凝血五项指标对比,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比较其PT、APTT、TT明显延长,FIB与D-D明显升高,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血栓弹力图指标对比,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比较其R、K指标明显升高,α角、MA、CI指标显著降低,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五项指标与血栓弹力图检测相关性分析,R值与各凝血指标呈正相关,K值与PT、APTT、TT、FIB、D-D各指标呈正相关,α角、MA、CI与PT、APTT、TT、FIB各指标呈负相关,与DD指标呈正相关。结论应用血栓弹力图联合凝血五项指标检测能够对脓毒症患儿并发DIC进行早期诊断,准确提示同时也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提高败血症患儿并发DIC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测定 凝血五项指标检测 脓毒症患儿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早期诊断
原文传递
标本放置时间对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建兰 《甘肃科技》 2016年第19期120-121,共2页
分析标本放置时间对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影响。选取国营长风机器厂职工医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采集的抗凝静脉血标本90例,所有标本均无溶血、脂血以及黄疸情况,采集之后立即进行离心,3000r/min,持续10min,使乏血小板血浆分离。采... 分析标本放置时间对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影响。选取国营长风机器厂职工医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采集的抗凝静脉血标本90例,所有标本均无溶血、脂血以及黄疸情况,采集之后立即进行离心,3000r/min,持续10min,使乏血小板血浆分离。采集之后立即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并且在温度-4°C条件下于采集后2h、4h、6h、24h分别对凝血功能指标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比较检查结果。与立即测定相比,4h后TT、APTT、6h后PT、APTT和TT、24h后各项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与2h后相比较,4h后TT、6h和24h后各项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4h后比较,6h后APTT、24h后各项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和6h后比较,24h后各项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为保证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结果更为精准,检测时间必须控制在采血后2h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放置时间 凝血功能指标检测 检测时间 检测结果
下载PDF
检验凝血四项指标对肝硬化患者的诊断价值观察
15
作者 彭娟 孟霞 +2 位作者 苏德美 兰梅芳 周春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94-0097,共4页
观察检验凝血四项指标对肝硬化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文纳入对象为(2022.10-2023.11)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共计150例,以此为患病组。选取同一时段我院接收的健康体检人员50例进行分析,以此为健康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经过检测后,患... 观察检验凝血四项指标对肝硬化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文纳入对象为(2022.10-2023.11)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共计150例,以此为患病组。选取同一时段我院接收的健康体检人员50例进行分析,以此为健康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经过检测后,患病组的凝血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均长于健康组,且纤维蛋白原较低(P<0.05),对比可见差异。肝功能分级Child B级的凝血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均长于Child A级,且纤维蛋白原较低(P<0.05),对比可见差异。结论 将凝血四项指标检测运用到肝硬化患者检验中,可反映患者机体凝血状态,便于判断肝功能损伤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建议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四项指标检测 肝硬化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经阴道超声结合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对早孕期先兆流产的诊断价值
16
作者 梁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09-012,共4页
针对妊娠早期先兆流产给予阴道超声联合凝血因子测定,对其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在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挑选了48例正在经历孕早期先兆流产的孕妇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组),同一时间另选48例健康的早孕期孕妇作为对比(对照组),这两... 针对妊娠早期先兆流产给予阴道超声联合凝血因子测定,对其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在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挑选了48例正在经历孕早期先兆流产的孕妇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组),同一时间另选48例健康的早孕期孕妇作为对比(对照组),这两组孕妇都进行了经阴道超声和凝血功能;比较两组的临床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的黄体流血RI和PI值均更高,PSV值则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 <0.05 );观察组的雌孕激素及HCG水平均比对照组更低(P <0.05);观察组比对照组的子宫动脉、子宫螺旋动脉指标及孕酮值均更高(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TT、PT、APTT指标均较低,而FIB指标更高(P <0.05)。结论 当孕妇在孕早期有流产的征兆时,医生使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和凝血功能检查这两种方法一起评估,可以清楚地知道子宫里血流的情况,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血的严重程度。这样做不仅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还能帮助医生更早地采取措施进行治疗,保护孕妇和胎儿的安全。方法 非常有用,值得在医疗实践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超声 凝血功能指标检测 早孕期先兆流产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降低标本前处理时间对凝血功能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星起 虞成超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379-1380,1383,共3页
目的评估缩短离心时间和加大离心速度对临床检验中常用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51例来自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和泌尿外科患者的枸橼酸盐抗凝的血浆分为2组:第一组新鲜标本4 600×g离心2 min后检测;第二组新鲜标本2 500×g离心1... 目的评估缩短离心时间和加大离心速度对临床检验中常用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51例来自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和泌尿外科患者的枸橼酸盐抗凝的血浆分为2组:第一组新鲜标本4 600×g离心2 min后检测;第二组新鲜标本2 500×g离心15 min后检测。2种方案处理样品后均采用SymexCA8000全自动凝血仪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4 600×g离心2 min以及2 500×g离心15 min的2种离心方式对新鲜血浆PT、APTT、INR、TT、FIB的凝血功能检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大离心速度至4 600×g并减少离心时间至2 min对凝血功能PT、APTT、INR、TT、FIB常见指标检测没有影响,此种方法可以显著缩短凝血功能指标的前处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前处理 离心时间 离心速度 凝血功能指标检测
原文传递
血栓弹力图评价多发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
18
作者 岳彩娟 《黑龙江中医药》 2020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评价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对多发伤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检测作用。方法:纳入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78例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情况将患者分为ISS评分<16分组(A组)与ISS评分≥16分组(B组)... 目的:评价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对多发伤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检测作用。方法:纳入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78例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情况将患者分为ISS评分<16分组(A组)与ISS评分≥16分组(B组),同期纳入非多发伤、凝血功能正常患者40例建立对照组。对比3组受检者血常规、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水平以及TEG检测情况。结果:凝血试验中,A组患者PT、INR指标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A组患者APTT、FBG、D-D指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A组、B组患者PLT指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B组患者FBG指标相比A组与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A组患者R时间、K时间相比对照组出现明显降低(P<0.05);B组患者R时间、K时间相比对照组出现明显升高(P<0.05);A组患者α角、CI值相比对照组升高(P<0.05);B组患者α角、CI值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A组、B组患者MA值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常规凝血指标试验难以对多发伤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进行有效评估,临床上结合进行TEG检测可更准确对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进行评估并指导对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干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多发伤患者 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指标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