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离子电池用聚合物电解质的最新进展II.含液聚合物电解质 被引量:2
1
作者 石桥 周啸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42-45,共4页
由于干态聚合物电解质目前还不能满足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要求,人们致力于开发含液体增塑剂的聚合物电解质,包括凝胶型和微孔型两类体系。本文综述了含液聚合物电解质的最新进展,重点论述了各种新体系和新方法。
关键词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微孔聚合物电解质 液体增塑剂
下载PDF
PAMS基凝胶型聚合物锂电池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表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周艺峰 谢松 陈春华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37-841,共5页
将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按一定的摩尔比同电解液LB-302(1mol/LLiPF6的1∶1EC∶DEC溶液)进行混合制成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前驱体,将此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前驱体同电极材料和隔膜一起组装成扣式CR2032锂电池,再将此电池经γ射线... 将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按一定的摩尔比同电解液LB-302(1mol/LLiPF6的1∶1EC∶DEC溶液)进行混合制成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前驱体,将此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前驱体同电极材料和隔膜一起组装成扣式CR2032锂电池,再将此电池经γ射线原位辐照聚合制得三元共聚物(PAMS)为基体的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可充电锂电池.用傅里叶红外和差示扫描量热对原位辐照聚合所制得的PAMS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并用交流复阻抗谱、循环伏安法和恒流充放电等技术对PAMS基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锂电池进行了电化学性能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凝胶型聚合物锂电池不仅工艺简便,而且所制得的电池的充放电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PAMS γ射线原位辐照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周代营 卢雷 +2 位作者 左晓希 刘建生 李伟善 《电池工业》 CAS 2006年第6期417-420,共4页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是由聚合物基体、增塑剂和锂盐形成的凝胶态体系,它具有质轻、安全、易加工等优点,在锂离子电池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综述了凝胶聚合物体系中各组分的作用及研究进展,介绍了凝胶聚合物新体系和制备新方法,展望了凝胶...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是由聚合物基体、增塑剂和锂盐形成的凝胶态体系,它具有质轻、安全、易加工等优点,在锂离子电池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综述了凝胶聚合物体系中各组分的作用及研究进展,介绍了凝胶聚合物新体系和制备新方法,展望了凝胶聚合物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增塑剂 锂盐 无机添加剂
下载PDF
光能转换与器件
4
《中国光学》 EI CAS 2008年第2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太阳电池 染料敏化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面聚光器 太阳能学报 光能转换 图象处理 重点实验室 密度分布 聚硅氧烷
下载PDF
一种新型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9
5
作者 唐定国 刘建红 +1 位作者 慈云祥 其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63-1268,共6页
采用一种新型胶联剂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noepentylglycoldiacrylate,NPGDA)和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oly(vinylidenefluoride-co-hexafluoropropylene),PVDF-HFP),液态电解液组成电解质混合溶液,然后加入引发剂并加热引发聚合反应制备了... 采用一种新型胶联剂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noepentylglycoldiacrylate,NPGDA)和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oly(vinylidenefluoride-co-hexafluoropropylene),PVDF-HFP),液态电解液组成电解质混合溶液,然后加入引发剂并加热引发聚合反应制备了一种具有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的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可以用于制备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考察了不同PVDF-HFP/NPGDA质量比对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DF-HFP/NPGDA质量比可以影响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结构形貌、电化学特性以及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性能.研究发现,当m(PVDF-HFP)/m(NPGDA)=1:1时制备的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化学稳定窗口,室温下分别为6.99×10-3S·cm-1和4.8V(vsLi+/Li),以其为电解质制备的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 互穿聚合物网络 聚合 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
下载PDF
纳米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新型制备方法及其性能 被引量:7
6
作者 邱玮丽 杨清河 +3 位作者 马晓华 陆震 付延鲍 宗祥福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20,共5页
以含有纳米SiO2 的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为单体, 加入液态电解质, 通过紫外光辐射固化制备了凝胶态纳米复合聚合物电解质(NCPE)。含有纳米SiO2 的PEGDA单体是以水性硅溶胶为原料, 通过一个溶剂交换过程制备的, 与此同时纳米SiO2 ... 以含有纳米SiO2 的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为单体, 加入液态电解质, 通过紫外光辐射固化制备了凝胶态纳米复合聚合物电解质(NCPE)。含有纳米SiO2 的PEGDA单体是以水性硅溶胶为原料, 通过一个溶剂交换过程制备的, 与此同时纳米SiO2 的表面通过加入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APTMS)进行改性, 使其表面具有可以参与光固化的丙烯酸酯基团。与用不含纳米粒子的PEGDA单体制备的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相比, 纳米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更高, 尤其是电化学稳定性和界面稳定性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纳米SIO2 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 紫外光辐射固化 水性硅溶胶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下载PDF
辐照交联法制备锂离子电池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性能 被引量:6
7
作者 宋兆爽 其鲁 +1 位作者 邱景义 马建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32-1936,共5页
采用λ-射线辐照交联法制备了具有网络结构的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PVDF-HFP/NPGDA)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考察了不同辐照剂量对凝胶电解质形貌结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辐照剂量和不同温度下电... 采用λ-射线辐照交联法制备了具有网络结构的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PVDF-HFP/NPGDA)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考察了不同辐照剂量对凝胶电解质形貌结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辐照剂量和不同温度下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辐照剂量的增加,凝胶电解质的固化程度提高,电导率下降.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符合VTF方程.当辐照剂量为5kGy时,制备的凝胶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化学稳定窗口,室温下分别为7.8×10-3S·cm-1和4.7V(vsLi/Li+).以其为电解质制备的LiMn2O4GPELi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λ-射线辐照 交联网络结构 VTF方程
下载PDF
共混改性的PEO/TPU/PVDF-HFP基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5
8
作者 吴勰 薛照明 +1 位作者 周莉 杨锦福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5-161,共7页
通过相转化法制备基于聚氧化乙烯(PEO)/热塑性聚氨酯(TPU)/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3种高聚物共混形成的电解质隔膜,将其浸泡在浓度为1 mol/L六氟磷酸锂(LiPF6)的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三者体积比为1∶... 通过相转化法制备基于聚氧化乙烯(PEO)/热塑性聚氨酯(TPU)/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3种高聚物共混形成的电解质隔膜,将其浸泡在浓度为1 mol/L六氟磷酸锂(LiPF6)的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三者体积比为1∶1∶1)电解液中形成一种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GPE)。采用SEM、EDS、FTIR、XRD、TG、DSC、万能拉力机和交流阻抗法对隔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PEO)∶m(TPU)∶m(PVDF-HFP)=3∶1∶4的隔膜具有均匀的多孔形貌,结晶峰面积最低,拉伸强度达到15 MPa左右,离子电导率为7.9×10^(–3)S/cm,综合性能最佳。将该隔膜装配成CR2032纽扣电池进行电池循环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0.2C倍率下电池的充放电比容量分别达到了164和161mA·h/g,在15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仍能保持在152 mA·h/g左右,库伦效率保持97%以上,表明该GPE是一种优异的电池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转化法 聚氧化乙烯 热塑性聚氨酯 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有机电化学与工业
下载PDF
不同热引发剂对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9
作者 唐定国 慈云祥 其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26-830,共5页
采用热重/差热分析方法研究了两种热聚合引发剂:AIBN和BPO.它们通常用于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采用不同引发剂制备的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具有不同的特性并影响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性能,例如倍率性能,高低温性能和循... 采用热重/差热分析方法研究了两种热聚合引发剂:AIBN和BPO.它们通常用于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采用不同引发剂制备的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具有不同的特性并影响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性能,例如倍率性能,高低温性能和循环性能.为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体系选择了一种合适的热引发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引发剂 聚合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锂离子聚合物电池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PVDF-HFP基凝胶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合成与锂离子电池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如亮 高兴远 +1 位作者 尹伟 杨乃涛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77-2081,共5页
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被认为是解决锂电安全性问题的一种有前途的固态电解质。然而,目前报道的是凝胶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由于含有大量易燃物质,安全性仍然无法保证。因此,本文合成制备基于PVDF-HFP的新型凝胶... 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被认为是解决锂电安全性问题的一种有前途的固态电解质。然而,目前报道的是凝胶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由于含有大量易燃物质,安全性仍然无法保证。因此,本文合成制备基于PVDF-HFP的新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使用丁二腈(SN)作为塑化剂,双三氟甲基磺酰胺亚锂(LiTFSI)作为锂盐,利用热交联法原位制备了高热稳定性的新型凝胶固态聚合物电解质(GSPE)。优化后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在25℃时可高达3.7×10^(−3)S/cm,电化学窗口室温下可达4.5 V。此外,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与电极具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组装的磷酸铁锂电池在1 C下循环80次,容量保持率为89%。本项研究工作展示了高性能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对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与安全性具有较大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凝胶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PVDF-HFP 塑化剂
下载PDF
醋酸纤维素改性的P(VDF-HFP)-PEO基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锦标 薛照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4-118,共5页
通过相转化法制备了一种由醋酸纤维素(CA)改性的P(VDF-HFP)-PEO聚合物隔膜,并将隔膜浸入锂盐溶液中得到凝胶态电解质(GPE)。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示差扫描量热分析仪(DSC)、热重分析仪(TGA)、交流阻抗仪、电化学工作站对隔膜及GPE... 通过相转化法制备了一种由醋酸纤维素(CA)改性的P(VDF-HFP)-PEO聚合物隔膜,并将隔膜浸入锂盐溶液中得到凝胶态电解质(GPE)。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示差扫描量热分析仪(DSC)、热重分析仪(TGA)、交流阻抗仪、电化学工作站对隔膜及GPE的相关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CA改性后的聚合物隔膜相比改性前具有更好的孔结构、更优异的热学性能和吸液效果。这些特点赋予了GPE更高的离子电导率(室温下2.68×10^-3 S/cm),同时电化学窗口也达到4.25 V(vs.Li+/Li)。使用所制备的GPE组装电池进行测试,表现出了较好的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醋酸纤维素
下载PDF
凝胶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及性能
12
作者 邓耀明 宋晓娜 +1 位作者 蔡卓弟 张新河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21-224,共4页
向1 mol/L LiPF6/EC+EMC+DEC(体积比3∶4∶3)电解液加入交联剂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和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通过加热引发聚合反应,制备锂离子电池用凝胶态聚合物电解液(GPE)。研究交联剂单体含量、反应温度和压力等对... 向1 mol/L LiPF6/EC+EMC+DEC(体积比3∶4∶3)电解液加入交联剂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和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通过加热引发聚合反应,制备锂离子电池用凝胶态聚合物电解液(GPE)。研究交联剂单体含量、反应温度和压力等对GPE性能的影响。在70℃反应温度和0.6 MPa压力的条件下,加入1%PETA可制备具有高倍率和良好循环性能的电池。在3.00~4.35 V循环,1.00 C常温放电容量为0.20 C时的93%,0.50 C循环280次的容量保持率为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聚合物锂离子蓄电池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被引量:8
13
作者 汪国杰 周震涛 潘慧铭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0-65,共6页
较详细地介绍了聚合物锂离子蓄电池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两种主要组成 :聚合物和增塑剂 ,着重阐述了其各组分的结构和组分间相互作用对其性能的影响。综述了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几个主要性能———离子传递性能 ,电化学稳定性 ,热稳定性... 较详细地介绍了聚合物锂离子蓄电池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两种主要组成 :聚合物和增塑剂 ,着重阐述了其各组分的结构和组分间相互作用对其性能的影响。综述了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几个主要性能———离子传递性能 ,电化学稳定性 ,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等 ,以及影响其有关性能的结构因素。还详述了改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力学性能的三种方法 :交联 ,添加填料和采用两相结构。最后介绍了由其制备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性能、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增塑剂 聚合物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基础科学问题(Ⅸ)——非水液体电解质材料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亚利 吴娇杨 李泓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4年第3期262-282,共21页
电解质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在正负极之间传输Li+的作用。因此,电解质的研究与开发对锂离子电池来说至关重要,然而综合性能优异、满足不同应用的电解液并不容易开发。本文简介了非水液体电解质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性质,然后... 电解质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在正负极之间传输Li+的作用。因此,电解质的研究与开发对锂离子电池来说至关重要,然而综合性能优异、满足不同应用的电解液并不容易开发。本文简介了非水液体电解质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性质,然后分别从锂盐、溶剂和添加剂方面进行论述,最后介绍了离子液体、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和高电压电解质,认为未来锂离子电池电解质要解决的问题有:电解液和电池的安全性、提高电解质的工作电压、拓宽其工作温度范围、延长电池寿命和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非水有机液体电解质 离子液体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高电压电解质
下载PDF
纳米SiO_2/LiClO_4/PVDF-HFP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8
15
作者 韩坤明 鲁道荣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7-62,共6页
为了解决液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以偏氟乙烯和六氟丙烯的共聚物(PVDF-HFP)为基体,通过加入高氯酸锂(LiClO4)、增塑剂(碳酸丙烯酯和碳酸二甲酯)、纳米二氧化硅等,制备出了具有高电导率的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用X射线衍... 为了解决液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以偏氟乙烯和六氟丙烯的共聚物(PVDF-HFP)为基体,通过加入高氯酸锂(LiClO4)、增塑剂(碳酸丙烯酯和碳酸二甲酯)、纳米二氧化硅等,制备出了具有高电导率的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用X射线衍射仪测试聚合物电解质的结构,用交流阻抗法测定其电导率,用线性伏安扫描法研究了该聚合物电解质体系的电化学稳定性,并以其为电解质制备成锂离子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在20℃时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最高可达7.56×10-3S/cm,该电解质在4.6 V以下电化学窗口稳定,以其为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说明纳米SiO2/LiClO4/PVDF-HFP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能满足锂离子电池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HFP 纳米SIO2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电导率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聚合物电解质 被引量:9
16
作者 于明昕 周啸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4-242,233,共10页
本文主要依据最近 5年来的相关文献 。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聚合物电解质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微孔聚合物电解质 材料
原文传递
锂电隔膜研究及产业技术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操建华 于晓慧 +2 位作者 唐代华 吴敏 吴大勇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25-1149,共25页
隔膜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在极片间起绝缘和提供离子通道的作用.本文以如何构建耐高温的隔膜、如何提高隔膜的离子电导率为重点,介绍了锂电隔膜研究及产业化技术进展,内容主要包括隔膜性能的影响因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拉伸法制... 隔膜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在极片间起绝缘和提供离子通道的作用.本文以如何构建耐高温的隔膜、如何提高隔膜的离子电导率为重点,介绍了锂电隔膜研究及产业化技术进展,内容主要包括隔膜性能的影响因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拉伸法制备隔膜及其改性、隔膜制造的新方法和新材料.最后展望了隔膜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膜 锂离子电池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聚偏氟乙烯 聚酰亚胺
原文传递
锂离子电池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关红艳 连芳 +1 位作者 仇卫华 孙加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8-181,共4页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既具有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良好的力学加工性能和安全性能,又具有传统液态电解质较高的室温离子电导率。但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由于室温离子电导率低、力学强度较差的缺点限制了其在锂离子电池上的应用。结合目前研究的最新进...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既具有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良好的力学加工性能和安全性能,又具有传统液态电解质较高的室温离子电导率。但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由于室温离子电导率低、力学强度较差的缺点限制了其在锂离子电池上的应用。结合目前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针对几种常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体系聚氧化乙烯、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和聚乙烯醇缩醛进行了综述,对其制备方法以及通过聚合物调控、加入无机填料和复合离子液体进行改性处理做了较全面的介绍,并探讨了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稳定窗口 离子电导率
下载PDF
季铵盐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惠昱晨 马晓燕 +3 位作者 陈智群 张皋 宋颖 侯秀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2-928,共7页
本论文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并将氧化石墨烯用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进行修饰,得到1227非共价改性的氧化石墨烯(GO-1227)。用拉曼光谱、漫反射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光电子表面能谱技术表征了其化学结构;... 本论文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并将氧化石墨烯用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进行修饰,得到1227非共价改性的氧化石墨烯(GO-1227)。用拉曼光谱、漫反射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光电子表面能谱技术表征了其化学结构;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与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其剥离情况和微观形貌;分析了它们在不同溶剂中的分散性。结果表明,季铵盐改性后,1227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插入到GO片层之间,使GO片层进一步剥离,且在极性较弱的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增加。热失重分析表明,GO-1227的初始分解温度提高了约70℃。将GO-1227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乙烯的嵌段共聚物(PMMA-b-PS)凝胶聚电解质复合,制备了纳米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NGPE),并用交流阻抗法测试其电性能,发现占聚电解质总质量2‰的GO-1227可以将其离子电导率提高8.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改性 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离子电导率
下载PDF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存国 何丽霞 +5 位作者 董献国 王怡臻 赵树高 孙琳 林琳 肖红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373-2376,共4页
以丙烯腈(AN)、丙烯酸甲酯(MA)和衣康酸锂(IALi)为自由基共聚反应的主要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方法,合成轻度交联的P(AN-MA-IALi)聚合物电解质膜.通过FTIR,DSC和SEM等测试方法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方法对... 以丙烯腈(AN)、丙烯酸甲酯(MA)和衣康酸锂(IALi)为自由基共聚反应的主要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方法,合成轻度交联的P(AN-MA-IALi)聚合物电解质膜.通过FTIR,DSC和SEM等测试方法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方法对该膜的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交联聚合物的室温电导率达到10^-5~10^-4S/cm,当IALi的质量分数为3%时,所制备的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电导率最大可达到1.89×10^-4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聚(丙烯腈-丙烯酸甲酯-衣康酸锂) 溶液共聚合 离子电导率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