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榱桷之下,作木生奇(下)——江南园林建筑木作人视景观意趣初探 被引量:4
1
作者 钱晓冬 陈曦 《古建园林技术》 2019年第2期25-27,共3页
奇而不怪,肆而不离,趣而不俗。园林之外,榱桷之下,连屋草架,重椽复水,花篮减柱,泼水山雾,木作匠艺,三分生奇。江南园林建筑常以亭台点缀的姿态呈现于园林,其木作体系较之官式建筑又显得内敛含蓄,其营造匠艺背后所蕴藏着的匠心其实有着... 奇而不怪,肆而不离,趣而不俗。园林之外,榱桷之下,连屋草架,重椽复水,花篮减柱,泼水山雾,木作匠艺,三分生奇。江南园林建筑常以亭台点缀的姿态呈现于园林,其木作体系较之官式建筑又显得内敛含蓄,其营造匠艺背后所蕴藏着的匠心其实有着更深意图——关照人视的景观意趣。文章通过四种典型的木作构造特征来说明人视景观如何影响营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架 重椽 山雾云 《园冶》 《营法原》 园林建筑
下载PDF
武侯祠桂荷楼穿斗木构架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娇 朱占元 +2 位作者 李静 邹祖银 梁危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1-219,共9页
为探究构造差异对穿斗式木构架结构性能影响,文中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在拟静力荷载作用下,桂荷楼标准横向、减柱造横向、纵向3种穿斗木构架的变形特性和抗震性能。研究表明:穿斗木构架侧向变形能力好,但节点受力复杂,各立柱受力不均... 为探究构造差异对穿斗式木构架结构性能影响,文中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在拟静力荷载作用下,桂荷楼标准横向、减柱造横向、纵向3种穿斗木构架的变形特性和抗震性能。研究表明:穿斗木构架侧向变形能力好,但节点受力复杂,各立柱受力不均,半榫、柱脚、直榫节点易滑移;穿斗木构架耗能能力优,耗能系数随加载位移增大而增大,地震能量主要由木结构底层承担;横向穿斗木构架底层刚度弱,一层的初始层间刚度为二层的65.94%,竖向刚度不规则,底层易损伤;纵向穿斗木构架二层刚度弱,二层的初始层间刚度为一层的60.82%,二层易变形;减柱造做法加剧节点滑移,使穿斗木构架一、二层刚度减小了19.36%、14.46%,底层承载能力降低20.60%。最后,根据骨架曲线,建立了穿斗木构架力学模型,提出了桂荷楼文物修缮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斗木构架 抗震性能 拟静力试验 武侯祠桂荷楼
下载PDF
民系背景下的传统民居比较研究——以赣中传统民居与闽北传统民居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高宸宇 李久君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11期240-242,共3页
历史上的几次大移民改变了中原人的生活习性,在我国南方地域也逐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活聚居体系——民系,特色各异的传统民居建筑由此而产生。文章从民系背景、建筑形制、结构细部和建筑装饰四个方面对赣中传统民居和闽北传统民居的异... 历史上的几次大移民改变了中原人的生活习性,在我国南方地域也逐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活聚居体系——民系,特色各异的传统民居建筑由此而产生。文章从民系背景、建筑形制、结构细部和建筑装饰四个方面对赣中传统民居和闽北传统民居的异同进行比对与分析,总结二者建筑风格与特色及其造成异同的原因,为当代传统民居建筑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提供方法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赣民系 闽海民系 三合天井 天门
下载PDF
元朝木结构建筑减柱造盛行原因及其历史地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邹存龙 李慧峰 《安徽建筑》 2014年第1期33-35,共3页
元朝木结构建筑减柱造是对刻板的殿堂结构范式的一次相对失败的尝试。文章从经济、文化、林木资源、民族精神等方面分析了元朝减柱造盛行的原因,并从空间形式入手,分析元朝减柱造在中国建筑内部空间结构中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 元朝 内部空间
下载PDF
会善寺大雄宝殿结构动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童丽萍 蒋浩 +1 位作者 刘应扬 王文华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0-227,共8页
为更好保护会善寺大雄宝殿,对会善寺大雄宝殿进行了现场调研,结合点云技术建立并验证其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大雄宝殿的动力特性及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1.82s,体现石木结构长周期特性;在纵向多遇地... 为更好保护会善寺大雄宝殿,对会善寺大雄宝殿进行了现场调研,结合点云技术建立并验证其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大雄宝殿的动力特性及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1.82s,体现石木结构长周期特性;在纵向多遇地震作用下,前檐木柱变形大于后檐石柱,结构除平动外还存在扭转;在横向多遇地震作用下,明间与次间木屋架有较大横向位移差,连接明间与次间木屋架的檩条和枋等纵向构件可能出现较大滑移并导致屋盖错位;在双向地震作用下,结构纵向和横向最大位移是单向地震作用下的1.1~1.2倍,扭转效应比单向地震作用下大。研究结果可为会善寺大雄宝殿及同类建筑的维修加固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善寺大雄宝殿 石木构架体系 动力性能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西安白马招觉院诸佛殿初考
6
作者 苏义鼎 《建筑与文化》 2013年第2期88-89,共2页
白马招觉院是西安地区建寺历史最为悠久的寺院之一,它的历史可以上溯至佛教初传汉地的东汉永平时期,因此极具历史与宗教意义。在历经了千年风雨之后,如今的白马招觉院已经难以得见往昔的辉煌盛景,殿宇林立的景象也不复存在,唯一值得庆... 白马招觉院是西安地区建寺历史最为悠久的寺院之一,它的历史可以上溯至佛教初传汉地的东汉永平时期,因此极具历史与宗教意义。在历经了千年风雨之后,如今的白马招觉院已经难以得见往昔的辉煌盛景,殿宇林立的景象也不复存在,唯一值得庆幸的便是"诸佛殿"这一元代木构遗存得以保留至今,这对于明以前木构建筑遗存极为缺乏的西安地区来说,是一笔十分宝贵文化资源。因此,该文章是以保护研究为目的,对于诸佛殿的建筑特点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袱 抹角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