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高度近视行SMILE、LASEK及LASIK术后远期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对照研究。对开封市眼病医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行角膜屈光手术的高度近视者103例(103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成3组:SMILE组,37例(37...目的比较高度近视行SMILE、LASEK及LASIK术后远期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对照研究。对开封市眼病医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行角膜屈光手术的高度近视者103例(103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成3组:SMILE组,37例(37眼);LASEK组,31例(31眼);LASIK组,35例(35眼)。记录术后3年时角膜最薄点、角膜顶点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变化量,对3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3年,3组角膜最薄点后表面高度变化量分别为:(-3.65±3.12)μm、(-4.59±3.07)μm、(-1.76±3.56)μ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02,P=0.017);角膜顶点后表面高度变化量为:(-2.82±2.17)μm、(-4.01±2.59)μm、(-0.95±3.07)μ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36,P<0.001);光学区直径4 mm 0°位处后表面高度变化量为:(1.92±2.39)μm、(-1.70±4.01)μm、(-0.21±3.29)μ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98,P<0.001)。结论三种手术方式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均下降,且均稳定,LASEK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下降量最大,稳定性最好,SMILE术后角膜稳定性优于LASIK。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比较高度近视行SMILE、LASEK及LASIK术后远期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对照研究。对开封市眼病医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行角膜屈光手术的高度近视者103例(103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成3组:SMILE组,37例(37眼);LASEK组,31例(31眼);LASIK组,35例(35眼)。记录术后3年时角膜最薄点、角膜顶点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变化量,对3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3年,3组角膜最薄点后表面高度变化量分别为:(-3.65±3.12)μm、(-4.59±3.07)μm、(-1.76±3.56)μ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02,P=0.017);角膜顶点后表面高度变化量为:(-2.82±2.17)μm、(-4.01±2.59)μm、(-0.95±3.07)μ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36,P<0.001);光学区直径4 mm 0°位处后表面高度变化量为:(1.92±2.39)μm、(-1.70±4.01)μm、(-0.21±3.29)μ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98,P<0.001)。结论三种手术方式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均下降,且均稳定,LASEK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下降量最大,稳定性最好,SMILE术后角膜稳定性优于LASIK。
文摘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制瓣上方蒂与鼻侧蒂对干眼形成和角膜组织重塑的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观察 LASIK 手术治疗122例(244眼)患者,根据手术制蒂方向的差异,随机分为鼻侧蒂组和上方蒂组,各122眼。观察指标包括术后半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干眼症状,荧光素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1试验,干眼仪检测,激光共焦显微镜下观察角膜再生情况等。结果干涩感:术后半个月,鼻侧蒂组和上方蒂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个月、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方蒂组患者干涩感明显高于鼻侧蒂组患者。荧光素钠染色:术后半个月、3个月时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点鼻侧蒂组少于上方蒂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UT:术后半个月、3个月时 BUT 时间鼻侧蒂组比上方蒂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两组间 BUT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泪液分泌量: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眼仪检查,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共焦显微镜下鼻侧蒂在各个时期神经生长均优于上方蒂。结论 LASIK 手术角膜瓣蒂位置对术后早期干眼的发生有不同的影响,鼻侧蒂优于上方蒂,对术后晚期干眼的恢复和加速神经纤维再生方面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