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理论视角下的当代中国内地粉丝现象及其发展分析
1
作者 李晓旻 《新闻传播》 2014年第9X期175-175,共1页
自从2005年"超女"走红开始,粉丝作为一个群体的崛起成为传播领域中的热点。本文将结合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中的三大理论分析当下中国的粉丝的典型现象及其发展。
关键词 粉丝 麦克卢汉 理解媒介 延伸 冷热 讯息
下载PDF
数字化语境下影视媒介硬件边缘的坍塌——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观的再审视 被引量:5
2
作者 胡易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8-60,共3页
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观是学术界否定倾向较强烈的论点,但同时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观点。早在尼克松与肯尼迪角逐总统的大选时刻,麦克卢汉就运用这一理论对选举结果进行过惊人的预见和解释。如今这一理论在传播界也依然广为运用。基于... 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观是学术界否定倾向较强烈的论点,但同时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观点。早在尼克松与肯尼迪角逐总统的大选时刻,麦克卢汉就运用这一理论对选举结果进行过惊人的预见和解释。如今这一理论在传播界也依然广为运用。基于这种用而不认,有必要对这一理论进行更为深入反思和理性分析。本文就“冷热”媒介观的焦点之争——电视与电影“冷热”两分的媒介学依据展开论述,并且,将这种依据置于今天的发展的媒介环境中看待。麦克卢汉的观点是否还具有解释力,是否还具有一些研究的价值,应当更为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媒介 技术构成 产业动因 社会对话补足 媒介融合
下载PDF
从冷热媒介论看坚持以“声”为媒的交通广播融媒体转型 被引量:1
3
作者 樊辉 《东南传播》 2024年第5期25-27,共3页
当前,交通广播的融媒体形态演进已经全面进入了“可视化”时代,图文并茂、长短视频齐飞在带来一定流量的同时,也使广播与其他媒介的差异性越来越小。本文认为,广播的可视化不是为了看见而看见,而是为了在融合创新中重建与用户的联系。... 当前,交通广播的融媒体形态演进已经全面进入了“可视化”时代,图文并茂、长短视频齐飞在带来一定流量的同时,也使广播与其他媒介的差异性越来越小。本文认为,广播的可视化不是为了看见而看见,而是为了在融合创新中重建与用户的联系。在车载收听场景发生巨大改变的背景下,如何着手构建符合广播特质并与新媒介深度融合的传播新场景是交通广播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麦克卢汉冷热媒介论入手,梳理交通广播的发展历程,探讨交通广播在媒介形态演变进程中与其他媒介之间复杂的互相交融影响的形态演化过程,考察其形态演进过程中的兴替得失与“冷热”变化的关系,提出交通广播的融媒体转型过程中坚持以“声”为媒,并利用广播的社群化优势,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升级“中枢神经系统”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媒介 交通广播 融媒体转型
下载PDF
从冷热媒介论看混合媒介艺术中的媒介杂交对人的解放
4
作者 王雨嫣 《广告大观》 2023年第30期7-9,共3页
混合媒介艺术有利于破除麻木状态,促使人们重新解读信息的整体。本文以传统媒介为手段反思新媒体局限性的混合媒介艺术作品,探讨混合媒介艺术中的媒介杂交对人的解放。
关键词 混合媒介艺术 冷热媒介 媒介杂交 解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