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性热力学观及实践 被引量:40
1
作者 肖小河 王伽伯 +2 位作者 赵艳玲 王永炎 肖培根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207-2213,共7页
中药药性理论一直是中医药基础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但至今尚未取得重要突破。寒热辨证为中医首要辨证,寒热药性是中药的首要药性,"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中医首要治则,但是究竟寒热药性是否客观存在?能否/如何建立一套客观可行... 中药药性理论一直是中医药基础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但至今尚未取得重要突破。寒热辨证为中医首要辨证,寒热药性是中药的首要药性,"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中医首要治则,但是究竟寒热药性是否客观存在?能否/如何建立一套客观可行的寒热药性评价方法体系?如何以寒热药性理论及其研究成果指导中医药实践?近年来课题组独辟蹊径,主要从热力学角度对中药寒热药性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研究,首次提出了"中医药(药性)热力学观"(thermodynam ic outlook of Ch inesem ed ic ine),建立了"源于临床,证于实验,回归临床"的中药药性研究模式,研制开发一套可用于中药寒热药性差异表征与评价的方法体系(包括冷热板差示法,微量量热法,药性循证医学分析),从体外到体内、从实验到临床,较系统地考察了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能量转移和热变化及其不同寒热药性中药的干预效果,揭示中药寒热药性差异的客观性以及"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科学性,为审视和研究中药药性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科技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性 寒热药性 中医药(药性)热力学观 冷热板 微量量热 药性循证医学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