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与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肠微小息肉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6
1
作者 翟春颖 柯小丽 +3 位作者 徐耀华 程晓荷 邱宇 王雪萍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1年第4期360-363,共4页
目的分析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与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肠微小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行结肠微小息肉切除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现息肉后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高频电凝电切组和冷圈套切除组,... 目的分析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与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肠微小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行结肠微小息肉切除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现息肉后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高频电凝电切组和冷圈套切除组,每组各30例。记录两组切除息肉数目,比较两组息肉一般情况、切除情况,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2年息肉复发情况。结果冷圈套切除组切除息肉52枚,高频电凝电切组相应为56枚。两组息肉大小、部位、大体形态、标本回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冷圈套切除组息肉切除时间短于高频电凝电切组,息肉完整切除率高于高频电凝电切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冷圈套切除组术后2年息肉复发率低于高频电凝电切组(P<0.05)。结论与高频电凝电切术相比,采用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肠微小息肉有助于提高息肉完整切除率,缩短息肉切除时间,降低术后息肉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微小息肉 圈套切除术 高频电凝电切
下载PDF
电子结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效果 被引量:34
2
作者 吴伟 王海浪 《安徽医学》 2020年第9期1077-1080,共4页
目的探讨电子结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221例结直肠小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息肉切除方法不同,分为电子结直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冷套圈组)和... 目的探讨电子结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221例结直肠小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息肉切除方法不同,分为电子结直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冷套圈组)和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高频电凝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息肉完整切除率、标本黏膜下小动脉是否损伤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冷套圈组手术时间(3.18±0.45)min,短于高频电凝组的(5.09±1.1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套圈组息肉完整切除率为100%(278/278),高于高频电凝组的86.84%(253/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套圈组及高频电凝组患者在息肉摘除数目、息肉方位、术中及术后出血率、息肉样本接收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息肉病理类型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套圈组标本黏膜下小动脉均没有出现毁损,而高频电凝组则有6例发生受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结直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相比高频电凝切除术在治疗结直肠小息肉方面,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手术标本完整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小息肉 圈套切除术 高频电凝切除术
下载PDF
三种圈套器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8
3
作者 吴杰雯 高飞 +3 位作者 何西 韩遵文 艾美娜 王煜晔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2-96,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圈套器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优选术式。方法从2017年8月—2018年2月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中筛选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间接冷圈套切除术(CSP)组30例(42枚息肉)、直接CSP组30例(41枚息肉)和热圈套切除术(HSP)组30例(5... 目的探讨内镜下圈套器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优选术式。方法从2017年8月—2018年2月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中筛选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间接冷圈套切除术(CSP)组30例(42枚息肉)、直接CSP组30例(41枚息肉)和热圈套切除术(HSP)组30例(54枚息肉)。间接CSP组采用黏膜下注射0.9%NaCl溶液抬举息肉后圈套器机械勒除息肉,直接CSP组采用圈套器机械勒除息肉,HSP组采用黏膜下注射0.9%NaCl溶液抬举息肉后圈套器高频电切除息肉。观察并对比3种手术方式的即刻出血发生率、迟发出血发生率、穿孔发生率、息肉切除时间、息肉完整切除率等。结果间接CSP组、直接CSP组和HSP组即刻出血发生率分别为43.3%(13/30)、46.7%(14/30)、16.7%(5/30),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直接CSP组即刻出血发生率最高。间接CSP组和直接CSP组均未发生迟发出血,HSP组迟发出血的发生率为10.0%(3/30),HSP组的迟发出血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值均<0.05)。间接CSP组内镜下息肉完整切除率为88.1%(37/42),直接CSP组为92.7%(38/41),HSP组为100.0%(54/54),HSP组的完整切除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值均<0.05)。结论 HSP具有较好的完整切除率,但有迟发出血的风险,CSP即刻出血风险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圈套切除术 圈套切除术
下载PDF
冷圈套切除术治疗≤1.0cm结直肠息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19
4
作者 曹婷婷 陶国全 +3 位作者 杨晓钟 张娟 孙素华 戴伟杰 《中国内镜杂志》 2021年第5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冷圈套切除术(CSP)与热圈套切除术(HSP)治疗直径≤1.0 cm结直肠息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因结直肠息肉(直径≤1.0 cm)行内镜下切除治疗的140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CSP... 目的探讨冷圈套切除术(CSP)与热圈套切除术(HSP)治疗直径≤1.0 cm结直肠息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因结直肠息肉(直径≤1.0 cm)行内镜下切除治疗的140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CSP组(n=213)和HSP组(n=1190),比较两组钛夹使用、出血穿孔发生率、术后内镜下止血率和组织学完整切除率等。结果HSP组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CSP组(4.9%和0.9%,P=0.003)。HSP组有5例发生术后迟发性穿孔,而CSP组无1例。CSP组息肉组织完整切除率为95.8%(204/213),与HSP组的97.6%(1162/11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SP治疗直径≤1.0 cm的结直肠息肉术后出血风险低,钛夹使用数少,术后内镜下止血率低,而组织学完整切除率与HSP接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圈套切除术 圈套切除术 出血 完整切除
下载PDF
电子结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与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6
5
作者 唐林 李朝阳 +1 位作者 支娟娟 苏红波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6期89-91,108,共4页
目的比较电子结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与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肠镜室收治的126例结直肠小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 目的比较电子结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与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肠镜室收治的126例结直肠小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电子结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息肉切除手术情况、息肉位置与NICE分型、息肉完全切除率与标本回收率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随访24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累计复发率。结果研究组的息肉切除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息肉切除数、息肉直径、术中出血率及迟发型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息肉位置与NICE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同直径的息肉完全切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息肉标本回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病理分型及异型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黏膜下累及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4个月,研究组患者的累计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直肠小息肉治疗中,电子结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较高频电凝切除术具有优势手术时间短、息肉完全切除率高、不损伤肠黏膜、复发率低等优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小息肉 电子结肠镜 圈套切除术 高频电凝切除术
下载PDF
冷圈套切除术在结肠息肉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梁丁保 蔡和利 +2 位作者 戴结 胡炳德 吕瑛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25-329,共5页
冷圈套切除术是近年来临床上开展的一种用于切除结肠小息肉的新技术,主要应用于直径≤10 mm的结肠息肉,其不需要黏膜下注射和电凝,对黏膜下层血管的损伤较小,有效性和安全性不逊于传统的热圈套切除术,还具有缩短结肠镜时间、降低治疗费... 冷圈套切除术是近年来临床上开展的一种用于切除结肠小息肉的新技术,主要应用于直径≤10 mm的结肠息肉,其不需要黏膜下注射和电凝,对黏膜下层血管的损伤较小,有效性和安全性不逊于传统的热圈套切除术,还具有缩短结肠镜时间、降低治疗费用等优点。由于冷圈套切除术的迟发性出血率较低,故特别适用于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未来冷圈套切除术的适应证有望扩大到>10 mm的无蒂息肉。该文就冷圈套切除术在结肠息肉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套切除术 结肠镜 结肠息肉 临床
下载PDF
冷圈套切除术应用于结直肠息肉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陈俊燃 陈敏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31-134,共4页
部分结直肠息肉有一定风险转变为结直肠癌,对结直肠息肉行内镜下切除可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息肉切除术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热圈套切除术、冷圈套切除术等,临床医师可根据息肉的大小、形... 部分结直肠息肉有一定风险转变为结直肠癌,对结直肠息肉行内镜下切除可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息肉切除术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热圈套切除术、冷圈套切除术等,临床医师可根据息肉的大小、形状、生长部位及病理类型选择合适内镜切除方式进行治疗。冷圈套切除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被广泛应用于10 mm以内的结直肠小息肉的内镜切除,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被很多研究充分证明。近年来,冷圈套切除术及相关技术也被运用于其他类型结直肠息肉的切除。本文就冷圈套切除术在临床应用方面的进展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套切除术 结直肠息肉 安全性 完全切除 内窥镜技
下载PDF
内镜下不同圈套器切除术治疗直径≤1.0 cm结直肠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孟香荣 韩轶 金凤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306-1309,共4页
目的探究内镜下不同圈套器切除术治疗直径≤1.0 cm结直肠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7月忻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8例直径≤1.0 cm的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热圈套切除术(HSP)组... 目的探究内镜下不同圈套器切除术治疗直径≤1.0 cm结直肠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7月忻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8例直径≤1.0 cm的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热圈套切除术(HSP)组与冷圈套切除术(CSP)组,各64例,分别采用HSP与CS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息肉情况(息肉数量、直径、位置)、治疗效果(息肉切除时间、息肉回收率、完整息肉切除率、完全切除率、钛夹使用例数)、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息肉数量、息肉直径、息肉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SP组息肉切除时间为(2.31±0.43)min,显著短于HSP组[(3.06±0.51)min],钛夹使用例数为9.38%(6/64),少于HSP组[21.88%(14/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息肉回收率、完整息肉切除率以及完全切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手术期发生的并发症包括术中出血、电凝综合征、迟发出血以及腹部不适,CSP组术中出血发生率为28.13%高于HSP组(10.94%),电凝综合征以及迟发出血发生率分别为0、0,均低于HSP组(9.38%、9.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部不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P与HSP治疗直径≤1.0 cm的结直肠息肉比较,前者可显著缩短手术切除时间并且降低电凝综合征、迟发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可用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圈套切除术 圈套切除术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直径≤10 mm的无蒂结直肠息肉患者应用冷圈套切除术与EMR治疗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黄祎诺 李帅 +1 位作者 杜娟 朱志元 《医药论坛杂志》 2022年第23期55-58,63,共5页
目的 探讨直径≤10 mm的无蒂结直肠息肉患者应用冷圈套切除术(cold snare polypectomy, CSP)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收治的120例无... 目的 探讨直径≤10 mm的无蒂结直肠息肉患者应用冷圈套切除术(cold snare polypectomy, CSP)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收治的120例无蒂结直肠息肉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CSP组51例和EMR组69例。CSP组接受CSP手术治疗,EMR组接受EMR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息肉组织学完整切除率、标本回收率、术中即刻出血率、术后延迟出血率;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回访6个月,统计两组息肉复发情况。结果 CSP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EMR组(P<0.05);CSP组息肉组织学完整切除率、标本回收率分别为94.81%、91.11%,与EMR组的96.69%、95.04%无显著差异(P>0.05);CSP组术后即刻出血率为3.91%,与EMR组的5.88%无显著差异(P>0.05);CSP组术后延迟出血率为5.88%,显著低于EMR组的18.84%(P<0.05);CSP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为9.80%、3.92%,与EMR组的11.59%、4.35%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与EMR术比,CSP治疗直径≤10 mm的无蒂结直肠息肉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延迟性出血,息肉组织学完整切除率高,复发率低,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蒂 直径1~10mm 结直肠息肉患 圈套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组织学完整切除 后延迟出血
原文传递
冷圈套切除术与热圈套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对比研究
10
作者 谷玺 曹燕雯 张园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1期119-122,128,共5页
目的比较冷圈套切除术(CSP)与热圈套切除术(HSP)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217例行CSP的结直肠小息肉(直径4~10 mm)患者纳入CSP组,另选取同期门诊收治的223例行HSP的结直肠... 目的比较冷圈套切除术(CSP)与热圈套切除术(HSP)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217例行CSP的结直肠小息肉(直径4~10 mm)患者纳入CSP组,另选取同期门诊收治的223例行HSP的结直肠小息肉(直径4~10 mm)患者纳入HSP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息肉参数(息肉大小、部位)、单个息肉切除所用时间、费用,治疗情况(术中出血率、术后迟发性出血率、钛夹使用率、标本回收失败率、息肉完全切除率、息肉整块切除率)及手术医师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单个息肉切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组单个息肉切除费用明显低于CSP组[(1008±97)元比(1160±79)元](P<0.01)。两组患者术后迟发性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组术中出血率明显低于CSP组[0比9.22%(20/217)],钛夹使用率明显高于CSP组[49.33%(110/223)比34.10%(74/217)](P<0.01)。两组患者标本回收失败率及息肉完整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组息肉整块切除率明显高于CSP组[98.21%(219/223)比94.47%(205/217)](P<0.05)。HSP组手术医师满意度评分高于CSP组[(3.6±0.5)分比(3.1±0.5)分](P<0.01)。结论HSP用于治疗直径4~10 mm的结直肠小息肉,术中出血率及手术费用较低,医师手术满意度较高,相较于CSP,其安全性及经济学效益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小息肉 圈套切除术 圈套切除术
下载PDF
门诊冷圈套切除术治疗老年结直肠小息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涛 俞文 +5 位作者 季大年 周鋆 李风 李正良 肖子理 项平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2年第1期129-134,共6页
目的探讨门诊冷圈套切除术(CSP)治疗老年结直肠小息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治疗该病症提供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8年10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消化内镜行大肠小息肉切除的325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C... 目的探讨门诊冷圈套切除术(CSP)治疗老年结直肠小息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治疗该病症提供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8年10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消化内镜行大肠小息肉切除的325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CSP(冷圈套切除术)组(n=186)、HSP(热圈套切除术)组(n=94)和EMR(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组(n=45);CSP组分为门诊亚组(n=68)和住院亚组(n=118)。评估并比较各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出血、穿孔和完整切除率等情况。结果 CSP组有较低术中出血率和较短的手术操作时间(P<0.05);3组术后出血穿孔率和病理分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SP门诊亚组和住院亚组相比的术中出血率、术后出血率及穿孔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门诊CSP切除老年患者结直肠小息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较高的完整切除率、较低的术中出血率、几乎为0的术后出血和穿孔率,手术时间更短,手术费用较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结直肠小息肉 门诊 圈套切除术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内镜下冷圈套切除术与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非随机对照研究
12
作者 张淼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3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冷圈套切除术与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对患者疼痛情况、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东亭分院收治的91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甲组(45例,... 目的探讨内镜下冷圈套切除术与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对患者疼痛情况、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东亭分院收治的91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甲组(45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乙组(46例,内镜下冷圈套切除术)。两组患者术后均定期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1 d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前列腺素E_(2)(PGE_(2))、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栓素B2(TXB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情况。结果乙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甲组,术后1 d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低于甲组(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1 d两组患者血清NGF、PGE_(2)、E、NE水平均升高,但乙组均低于甲组(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1 d两组患者血清VEGF、TXB2、IL-6、IL-12水平均升高,但乙组均低于甲组(均P<0.05);术后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和复发率组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比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结直肠息肉以冷圈套切除术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及应激反应,且手术创伤更小,炎症反应更轻,更利于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圈套切除术 黏膜切除术 疼痛 应激反应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电子结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3
作者 杜利朋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80-0083,共4页
探讨电子结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CSP)治疗结直肠息肉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结直肠息肉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活检钳切除术,实验组给予电子结肠镜下CSP,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 探讨电子结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CSP)治疗结直肠息肉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结直肠息肉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活检钳切除术,实验组给予电子结肠镜下CSP,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切除次数、切口大小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4.83±5.56)min、(3.14±0.64)次、(9.57±2.12)mm、(21.52±3.43)mL,均低于对照组的(75.34±10.72)min、(7.25±1.56)次、(15.89±5.44)mm、(32.49±7.76)mL;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21.67%);实验组手术治疗有效性(96.67%)高于对照组(85.00%);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结直肠息肉治疗中,采用电子结肠镜下CSP具有较好的疗效与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提升手术效率,减少手术风险,促进疾病治疗与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结肠镜 圈套切除术 结直肠息肉
下载PDF
冷圈套切除术在结直肠息肉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14
作者 韦柳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44-0147,共4页
结直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肠道良性病变,患者通常以腹泻、便血、腹痛等症状就诊。传统的结直肠息肉手术方法往往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并发症,如出血、肠穿孔等,同时手术创口也较大,患者恢复慢。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冷圈套切除术成... 结直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肠道良性病变,患者通常以腹泻、便血、腹痛等症状就诊。传统的结直肠息肉手术方法往往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并发症,如出血、肠穿孔等,同时手术创口也较大,患者恢复慢。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冷圈套切除术成为了一种比较常见的结直肠息肉治疗方法。冷圈套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在治疗结直肠息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因此,对于冷圈套切除术在结直肠息肉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探讨和总结,意义重大。本文旨在探讨冷圈套切除术在结直肠息肉治疗中的应用进展,总结该方法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为医疗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套切除术 结直肠息肉 治疗 进展
下载PDF
冷圈套切除术对≤10mm肠息肉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韦小兰 余细球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第8期1041-1044,共4页
目的探讨冷圈套切除术(CSP)对于≤10 mm肠息肉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5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10 mm息肉的CSP及热圈套器切除术(HSP)病例456例,分析其切除完整性、手术时间、手术费用、术后出血率、穿孔率... 目的探讨冷圈套切除术(CSP)对于≤10 mm肠息肉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5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10 mm息肉的CSP及热圈套器切除术(HSP)病例456例,分析其切除完整性、手术时间、手术费用、术后出血率、穿孔率、感染率,探讨CSP治疗疗效与安全性。结果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息肉部位、巴黎分型、病理类型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对于≤10 mm息肉切除完整性,CSP组为97.8%,HSP组为9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手术时间,CSP组切除时间为(97.06±7.67)s,HSP组为(130.27±11.6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手术费用,CSP组为(1306.82±74.88)元,HSP组为(1606.05±74.2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术中出血率,CSP组为2例(0.88%),HSP组为1例(0.44%),迟发性出血,CSP组为0例,HSP组为5例(1.6%);对于穿孔、感染病例,两者均为0。结论CSP组与HSP组对比,两组资料在完整切除率上没有差异,CSP组没有术后出血及感染病例,CSP组耗时更短,耗费更少。对于≤10 mm肠息肉,CSP组有较好的疗效,其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套切除术 肠息肉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电子结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丹丹 《医疗装备》 2021年第22期84-85,共2页
目的探究电子结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对结直肠息肉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7月天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冷圈组与活检组,每组42例。活检组实施热活检钳切除... 目的探究电子结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对结直肠息肉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7月天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冷圈组与活检组,每组42例。活检组实施热活检钳切除术治疗,冷圈组实施电子结肠镜冷圈套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手术时间、切除次数、切口大小及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个月后,计算两组复发率。结果冷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活检组,手术时间短于活检组,切除次数少于活检组,切口大小小于活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圈组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活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冷圈组复发率低于活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电子结肠镜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患者的效果确切,手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电子结肠镜 圈套切除术 安全性
下载PDF
128例结直肠小息肉患者临床治疗中电子结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62-64,共3页
说明针对结直肠小息肉患者通过电子结肠镜进行冷圈套切除术所能造成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集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于我院就结直肠小息肉接受医疗措施的患者128例作为我院本次研究的全部观察对象;通过患者意愿、治疗方式将患者均分为观察... 说明针对结直肠小息肉患者通过电子结肠镜进行冷圈套切除术所能造成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集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于我院就结直肠小息肉接受医疗措施的患者128例作为我院本次研究的全部观察对象;通过患者意愿、治疗方式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治疗结直肠小息肉采用冷圈套息肉切除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采用治疗措施的基础上采用电子结肠镜治疗结直肠小息肉;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之于对照组患者明显更高,并且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跟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状况、住院时间在数值指标上较之于对照组患者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对结直肠小息肉的治疗中,冷圈套切除术是必要措施,可以发挥关键价值,但是在治疗中结合电子结肠镜可以明显改善针对结直肠小息肉的治疗效果,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小息肉 电子结肠镜 圈套切除术 安全性
下载PDF
内镜下冷圈套切除对结直肠无蒂小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18
作者 曹司 晁漪澜 杨春敏 《北京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680-683,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冷圈套切除术(cold snare polypectomy,CSP)对结直肠无蒂小息肉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结直肠无蒂小息肉(直径5~9 mm)患者16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CSP组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 目的探讨内镜下冷圈套切除术(cold snare polypectomy,CSP)对结直肠无蒂小息肉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结直肠无蒂小息肉(直径5~9 mm)患者16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CSP组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组,每组8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金属夹使用数量、治疗费用、病变完整切除率、标本回收率、术中及术后迟发出血、一年后息肉复发情况。结果160例患者中,男95例,女65例,年龄36~79岁,平均(57.0±9.2)岁。CSP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金属夹使用数量、治疗费用、术后迟发出血发生率低于EMR组,术中出血发生率高于EM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变完整切除率和标本回收率均为100.00%;两组均无术后感染、穿孔发生,一年后复查肠镜均无息肉复发。结论与EMR相比,CSP在治疗结直肠无蒂小息肉的操作更简单且并发症少,可在保证息肉高完整切除率和极低复发率的情况下明显降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无蒂小息肉 圈套切除术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内镜下高频电凝术和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对比观察
19
作者 倪珊 马燕花 +1 位作者 陈晓琴 张其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70-73,共4页
探讨结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和高频电凝切除术对结直肠小息肉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20年9月-2021年6月住院的60例结直肠小息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30例为冷圈套切除组、30例为高频电凝切手术组。比较两组的息肉完全切除率... 探讨结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和高频电凝切除术对结直肠小息肉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20年9月-2021年6月住院的60例结直肠小息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30例为冷圈套切除组、30例为高频电凝切手术组。比较两组的息肉完全切除率、切除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高频电凝切相比,冷圈套切除术的全切率明显提高,手术所需的时间明显缩短,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结直肠小息肉的切除治疗中,采用冷圈套切除术与高频电凝法的治疗效果相似,但冷圈套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高频电凝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微小息肉 圈套切除术 高频电凝电切
下载PDF
消化内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
20
作者 赵维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54-57,共4页
探讨与分析消化内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到2023年8月在医院诊治的结肠息肉患者75例开展研究,结合试验方案,将组别设置为2,将他们中的38例设置为研究组,其余37例设置为对照组。每位患者在接受医治之前... 探讨与分析消化内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到2023年8月在医院诊治的结肠息肉患者75例开展研究,结合试验方案,将组别设置为2,将他们中的38例设置为研究组,其余37例设置为对照组。每位患者在接受医治之前开展消化内镜检查,对照组:消化内镜下热圈套器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消化内镜下冷圈套器切除术治疗,后总结两种方式成效差异。结果 每位患者的手术都顺利开展完成,从组织学完整切除率出发形成较比,研究组以100.0%居于优势地位(P<0.05)。术后1个月,从总有效率来看,研究组>对照组,其在数据上表现为97.4%>81.1%(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的肠穿孔、肠梗阻、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3%,对照组为21.6%,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 消化内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能提高对患者的组织学完整切除率,也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 圈套切除术 结肠息肉 组织学完整切除 并发症 总体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