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李四光教授的庐山第四纪冰川是对泥石流的误读 被引量:33
1
作者 施雅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83-692,共10页
李四光教授1933年提出庐山存在第四纪冰川,是否确实,长期处于争论之中,争论的焦点在于庐山较广泛分布的泥砾混杂堆积到底是冰期冰碛还是泥石流堆积。笔者经多年研究得知:(1)牯岭站海拔1165m,现代气候记录告知,7月之气温必须下降20℃,处... 李四光教授1933年提出庐山存在第四纪冰川,是否确实,长期处于争论之中,争论的焦点在于庐山较广泛分布的泥砾混杂堆积到底是冰期冰碛还是泥石流堆积。笔者经多年研究得知:(1)牯岭站海拔1165m,现代气候记录告知,7月之气温必须下降20℃,处此高度的庐山才具备积雪成冰的条件,从而判断中纬度山地冰期降温无此可能;(2)沉积物特征包括砾石组成、砾径変化、基质组成、沉积结构、色泽、粘土矿物、擦痕特点等表明主要是泥石流堆积而非冰碛;(3)包围砾石的网纹红土与孢粉组成表明,沉积时期为暖温带—亚热带湿热环境,而并非寒冷冰川环境;(4)借助何培元等著作中古地磁年代以及高价铁与低价铁元素之比值推算古温度,如上述推算古温度的方法正确,就可推断李四光所定庐山冰期、大姑冰期、鄱阳冰期及何培元定的大排冰期基本上在中国西部与北半球处于间冰期的时段内,排除了具有积雪成冰川的可能性。李四光的学术误解及其社会名望导致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研究走过了一段弯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冰川假说 泥砾混杂堆积 泥石流 冰期间冰期 庐山
下载PDF
古气候演化特征、驱动与反馈及对现代气候变化研究的启示意义 被引量:21
2
作者 任国玉 姜大膀 燕青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24-841,共18页
古气候与现代气候变化研究如何有效结合,特别是古气候研究如何为理解现代气候变化过程提供背景条件、边界约束和理论框架,值得深入探讨。文章以现代、历史时期、全新世、晚第四纪和新生代为时间基线,回顾阐述了过去气候演变特征、成因... 古气候与现代气候变化研究如何有效结合,特别是古气候研究如何为理解现代气候变化过程提供背景条件、边界约束和理论框架,值得深入探讨。文章以现代、历史时期、全新世、晚第四纪和新生代为时间基线,回顾阐述了过去气候演变特征、成因机制及其对现代气候变化研究的启示意义,探讨了过去与现代气候变化融合研究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过去气候演化过程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地球气候系统运行机制的理解。研究表明,各个时期中,地球气候经历了不同相位、幅度和速率的变化,气候系统各分量之间发生了复杂的相互作用,以地表温度为代表的地球表面热力环境演化是各不同阶段气候变化的基本表现形式。全球温度变化不仅受到太阳输出辐射、地球轨道参数和地球构造运动等的影响,而且与地球表层水圈中的海洋、冰冻圈中的大陆冰盖、生物圈中的海洋浮游生物和陆地植被,以及大气圈中的温室气体、粉尘气溶胶、水汽和云等活跃组分之间,存在着多尺度复杂反馈作用。在同一时间尺度上,气候系统分量的互馈通路可能是同向的、可比的,各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或具有一致性,研究结论对于预估未来气候变化有借鉴意义;但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气候系统各分量之间的相互联系机制可能难有一致性和可比性,古今互鉴,就需要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系统 尺度 气候反馈 气候变化 古气候 冰期-间冰期 新仙女木 全新世 中世纪暖期 冰期 温室气体 CO_(2)排放
原文传递
湖北三宝洞石笋生长速率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11
3
作者 董进国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6-154,共9页
石笋生长速率通常被作为反映古气候或古环境变化的有效代用指标。本文以湖北三宝洞22万年以来17支石笋为材料,实测了190个^(230)Th年龄,其生长曲线显示MIS 1和MIS 5阶段平均生长速率较大,超过70μm/a;MIS 2,MIS 3,MIS 4和MIS 6阶段生长... 石笋生长速率通常被作为反映古气候或古环境变化的有效代用指标。本文以湖北三宝洞22万年以来17支石笋为材料,实测了190个^(230)Th年龄,其生长曲线显示MIS 1和MIS 5阶段平均生长速率较大,超过70μm/a;MIS 2,MIS 3,MIS 4和MIS 6阶段生长速率较慢,均低于25μm/a,甚至停止生长。间冰期平均生长速率比冰期增加了1~2倍以上,且具有"爆发式"快速生长的特点。以5000年为步长的同一洞穴17支石笋生长频率支持平均生长速率的研究结果,说明在轨道尺度上较大的石笋生长速率能够有效地指示暖湿的气候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间冰期高海平面和强太阳辐射增强了研究区季风环流,提高了地表植被覆盖率,有利于洞穴岩溶水过饱和,从而导致间冰期多支石笋连续高速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笋 生长速率 冰期-间冰期 古气候 三宝洞
原文传递
崂山顶、涧、沟、坡、麓、滩、岬一带巨砾成因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兴永 石学法 +1 位作者 于洪军 李萍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13,共4页
崂山的地貌景观十分复杂 ,形成众多的奇山异石。研究发现 :更新世期间 ,崂山发生过多次古冰川作用 ,从水下到山巅都留下古冰川活动的印记。崂山的冰碛物具有不成层、无分选、杂乱无章、大小不一、由带有磨光面的、个体差别很大的和带有... 崂山的地貌景观十分复杂 ,形成众多的奇山异石。研究发现 :更新世期间 ,崂山发生过多次古冰川作用 ,从水下到山巅都留下古冰川活动的印记。崂山的冰碛物具有不成层、无分选、杂乱无章、大小不一、由带有磨光面的、个体差别很大的和带有棱角的岩块、砂等堆积而成 ,部分冰碛物伸入海下。崂山古冰川冰碛物的堆积地貌主要有终碛堤、冰碛丘陵和侧碛堤三种类型。崂山古冰川侵蚀地貌有 :(1)拖蚀 (拔蚀 )岩块 ;(2)磨光面 ;(3)古冰斗 ;(4)“刃脊”、角峰、哑口 ;(5)削断山嘴“U”型谷 ;(6)冰臼。崂山低海拔古冰川遗迹的发现 ,对研究崂山地貌演化和第四纪黄渤海陆架环境变迁 ,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崂山 古冰川 “U”型谷 终碛堤 冰期/间冰期 地理环境
下载PDF
近百万年来亚洲风尘在西菲律宾海的沉积物粒度记录 被引量:10
5
作者 于兆杰 万世明 +4 位作者 孙晗杰 黄杰 徐兆凯 李安春 李铁刚 《地球环境学报》 2012年第2期792-800,共9页
海洋沉积物中的风尘组分被认为可以用来建立陆地黄土和深海氧同位素记录之间的直接联系。前人研究表明中国内陆黄土可以通过东亚冬季风搬运而输送到西菲律宾海。本文运用粒级一标准偏差方法,对西菲律宾海国际海洋过去气候变化(IMAGES... 海洋沉积物中的风尘组分被认为可以用来建立陆地黄土和深海氧同位素记录之间的直接联系。前人研究表明中国内陆黄土可以通过东亚冬季风搬运而输送到西菲律宾海。本文运用粒级一标准偏差方法,对西菲律宾海国际海洋过去气候变化(IMAGES)MD06-3050岩芯400个样品的陆源沉积物粒度组成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过去一百万年以来东亚冬季风和亚洲内陆干旱程度的长期演化。通过对三个敏感粒度组分2.4~4.6μm,14~22μm和36~50μm百分含量、堆积速率的分析,讨论了不同粒级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并选用14—22μm陆源组分堆积速率作为东亚冬季风强度变化的指标。我们的结果结合以前的黄土和深海风尘记录表明了0.6Ma以来亚洲内陆干旱度和冬季风强度相对1.0~0.6Ma整体增强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尘 东亚季风 粒度 冰期-间冰期 西菲律宾海 国际海洋过去气候变化(IMAGES)
下载PDF
温度影响东北地区更新世植被变化的黄土记录 被引量:9
6
作者 鹿化煜 张红艳 +4 位作者 曾琳 吕安琪 张朝晖 陈英勇 弋双文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28-836,共9页
温度、降水(湿度)和大气CO2含量被认为是影响C3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大量的现代植物和土壤有机质碳稳定同位素(δ13C)研究表明,温度升高可使C3植物的碳同位素变重(正),降水增多(湿度增大)和大气CO2含量升高可使C3植物的碳同位素... 温度、降水(湿度)和大气CO2含量被认为是影响C3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大量的现代植物和土壤有机质碳稳定同位素(δ13C)研究表明,温度升高可使C3植物的碳同位素变重(正),降水增多(湿度增大)和大气CO2含量升高可使C3植物的碳同位素偏轻(负);同时,C4植物可明显地影响土壤的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基于这些认识,以前对黄土高原的黄土-古土壤序列有机质碳同位素和植被组成变化进行过不少研究.但是,相关的研究在我国东北地区的黄土中还未开展.本文对我国东北地区厚度36m的喀喇沁旗牛样子沟黄土-古土壤剖面进行了间隔10cm的采样和总有机碳含量(TOC)、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间冰期发育的古土壤有机质含量高、δ13C值偏正;反之,在冰期堆积的黄土有机质含量低、δ13C值偏负.通过分析表明,研究区的植被类型是以C3植物占主导地位,C4植物对土壤有机质δ13C变化的贡献有限,并且气候变化具有冰期-间冰期季风气候变化的特点,据此推断温度是决定东北地区植被碳同位素组成变化的主要因素,超过了降水(湿度)和大气CO2含量对植被(植物碳同位素组成)变化的反向影响.这一发现揭示了温度对我国东北地区长时间尺度植被变化的控制作用.这些认识对于在未来全球变暖背景下,东北地区的林木和小麦、大豆、水稻等C3作物的种植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植物 温度 冰期-间冰期 黄土 东北地区
原文传递
南海冰期陆架风化与碳循环 被引量:9
7
作者 万世明 秦琳 +12 位作者 杨守业 赵德博 张晋 矫东风 蔡观强 裴文强 龚红梅 徐兆凯 黄杰 于兆杰 靳华龙 李安春 李铁刚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32-1549,共18页
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中大气CO2浓度周期性演变的过程和机制是国际学术界长期争论的前沿科学问题。迄今研究大多强调大洋深部过程的调控,忽略了冰期-间冰期时间尺度上海平面巨大变化所引起的陆架风化的反馈作用。本研究基于末次冰盛期... 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中大气CO2浓度周期性演变的过程和机制是国际学术界长期争论的前沿科学问题。迄今研究大多强调大洋深部过程的调控,忽略了冰期-间冰期时间尺度上海平面巨大变化所引起的陆架风化的反馈作用。本研究基于末次冰盛期以来海南岛万泉河口、珠江口、台湾浊水溪口和南海北部台西南盆地4根岩芯沉积物粘土粒级组分的钕同位素和粘土矿物组成的分析,开展了南海及全球其他地区的风化和气候记录对比。南海西侧的东亚大陆化学风化强度在全新世明显高于末次冰盛期-冰消期,突显了末次冰期以来大陆风化演变的季风驱动;台湾则呈现较为稳定的化学风化模式,反映了高侵蚀速率条件下受限制的化学风化。台西南盆地的沉积物源持续来自台湾岛,显示出冰期的化学风化强度比全新世增强近1倍。类似记录在南海北部和南部陆坡-海盆,甚至西菲律宾海都有发现,推测为冰期低海平面时期陆架暴露风化增强所致。本研究表明,冰期热带陆架硅酸盐风化是影响冰期-间冰期碳循环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热带陆架 化学风化 粘土矿物 冰期-间冰期 碳循环
原文传递
南海北部海水氧同位素剩余值在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中的变化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贾国东 谢宏琴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9-204,共6页
氧同位素剩余值(Δδ)是指从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中扣除温度和全球冰量效应后得到的剩余值,它一般被用作海水古盐度变化的代用指标。文中给出了南海北部三个柱状样在氧同位素6期至5期(MIS6-5)和MIS2-1期间Δδ的变化曲线。末次冰期与全... 氧同位素剩余值(Δδ)是指从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中扣除温度和全球冰量效应后得到的剩余值,它一般被用作海水古盐度变化的代用指标。文中给出了南海北部三个柱状样在氧同位素6期至5期(MIS6-5)和MIS2-1期间Δδ的变化曲线。末次冰期与全新世和倒数第二次冰期与末次间冰期的对比表明,Δδ在冰期比随之而来的间冰期低。冰期海平面下降和海岸线前移可能是冰期Δδ及盐度相对降低的原因。但在定量了解海平面下降、珠江口前移及现代盐度的分布情况后,笔者否定了海平面下降对Δδ变化的主要影响。因此,冰期南海地区降水相对增大和气候变湿可能是导致冰期Δδ偏低的主要原因。末次间冰期与全新世相比,Δδ明显增大,表明海水盐度增加。这可能与末次间冰期期间由于表层海水温度较高,厄尔尼诺事件频繁和海水蒸发量较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同位素剩余值 海平面变化 盐度 降水 冰期-间冰期 南海北部
下载PDF
27万年来南海南部上部水体结构和古生产力变化的古海洋学记录 被引量:7
9
作者 杨策 徐建 +2 位作者 张鹏 余克服 王少鹏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2-462,共11页
浮游有孔虫属种的分布与表层海水温度和上部水体结构的变化以及古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其壳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也运载着诸多古海洋学信息。本文对南海南部TX05站(6°20.6'N,111°16.2'E;水深1750m)钻孔91个沉积物样... 浮游有孔虫属种的分布与表层海水温度和上部水体结构的变化以及古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其壳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也运载着诸多古海洋学信息。本文对南海南部TX05站(6°20.6'N,111°16.2'E;水深1750m)钻孔91个沉积物样品中的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ioides ruber、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和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壳体进行了氧、碳稳定同位素(δ ^18O和δ ^13C)分析,结合5个AMS ^14C测年数据点和5个氧同位素年龄控制点,重建了氧同位素期(Marine Isotope Stage,简称MIS)8期(大约27万年)以来该站温跃层深度和古生产力变化的历史。结果表明,G.ruber、G.sacculifer和P.obliquiloculata壳体δ 18O记录的冰期-间冰期温跃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大于表层海水,表层海水温差约为3.4℃、温跃层海水温差约为3.7℃。有孔虫温跃层与表层属种壳体的δ^18O差值(△δ^8O(P.obiliquloculata-G.ruber))表明温跃层整体上呈变浅的趋势,特别是自倒数第二个冰消期以来最为明显,且在间冰期时浅、冰期时深。在MIS 8来,上述所有壳体的δ 13C呈现逐渐变重的趋势,且在间冰期时相对其前一个冰期时重。3个属种壳体的碳同位素记录表明研究站位的初级生产力自表层向下逐渐增大,到水深50m左右达到最大值,再往深层则递减;其差值(△δ ^13C(G.ruber-P.obliquiloculata))、以及浮游有孔虫绝对丰度和高生产力属种的百分含量均显示古生产力水平以倒数第二个冰消期为界呈现阶段性的上升,且总体上在间冰期时较高、冰期时较低。温跃层深度和古生产力的变化可能主要与冰期-间冰期差异逐渐增大背景下的东亚冬、夏季风的强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碳同位素 温跃层 古生产力 冰期-间冰期 南海南部
原文传递
晚第四纪中北太平洋铁锰结壳Fe/Mn变化:对古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镕 陈天宇 凌洪飞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51-758,共8页
大洋铁锰结壳是沉积于海山硬质基岩上的“壳状”沉积物。水成型铁锰结壳被认为是从海水中直接沉淀出来的,并且,形成以后Fe,Mn等元素活化迁移程度很小。因此,铁锰结壳的Fe,Mn含量可以大致反映其生长沉积时的海水化学特征。由于结壳... 大洋铁锰结壳是沉积于海山硬质基岩上的“壳状”沉积物。水成型铁锰结壳被认为是从海水中直接沉淀出来的,并且,形成以后Fe,Mn等元素活化迁移程度很小。因此,铁锰结壳的Fe,Mn含量可以大致反映其生长沉积时的海水化学特征。由于结壳生长通常会受到许多因素(包括水动力环境)的影响而使其生长不够稳定,从而难以准确获取结壳元素在千年尺度上变化的规律。为了克服这一影响,本文选取了中北太平洋两块生长韵律较好,结构致密的结壳(MP3D07和CXD55)进行了高精度化学成分探针分析。结果表明,两块结壳的Fe/Mn比值都可以和~1Ma以来的深海底栖有孔虫氧同位素曲线很好地对应起来,冰期结壳的Fe/Mn比值比间冰期高。铁锰结壳的Fe/Mn比值在冰期一间冰期的显著变化,说明至少1Ma以来,铁锰结壳中Fe—Mn的含量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紧密相关。我们认为冰期结壳较高的Fe/Mn比值,是由于冰期风沙输入量增大带来大量的Fe和其它营养元素,加之亚北极水流的影响,使得太平洋表层的生物生产力增大,进而导致由生物颗粒向深水释放的Fe通量增高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锰结壳 中北太平洋 Fe/Mn 冰期-间冰期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九州-帕劳海脊北部KPR12岩芯40万年来有机碳来源、埋藏特征及其环境响应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钰莹 胡利民 +7 位作者 吴永华 姚政权 董智 Minoru Ikehara 白亚之 王湘芹 范迪 石学法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58-672,共15页
西北太平洋海陆相互作用强烈,受黑潮和亚洲大陆风尘输入影响显著,是研究海洋沉积物中有机碳埋藏与陆源输入、海洋初级生产力和海洋环境演化关系的理想靶区。本研究基于采自九州-帕劳海脊北部的重力活塞647 cm长的KPR12岩芯,分析了总有机... 西北太平洋海陆相互作用强烈,受黑潮和亚洲大陆风尘输入影响显著,是研究海洋沉积物中有机碳埋藏与陆源输入、海洋初级生产力和海洋环境演化关系的理想靶区。本研究基于采自九州-帕劳海脊北部的重力活塞647 cm长的KPR12岩芯,分析了总有机碳(TOC)、总氮(TN)、有机碳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TOC)、蛋白石(Opal)以及粒度等指标,初步探讨了近40万年来轨道尺度沉积有机碳的来源、埋藏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岩芯的TOC含量平均值为0.214%,呈冰期较高、间冰期较低的旋回特征。岩芯沉积物粒度的不同端元反映了研究区风尘输入大致呈冰期较高的趋势。岩芯的δ^13CTOC(-25.24‰^-21.04‰,平均值为-22.59‰)显示有机质以海源为主(约62%),海源有机碳含量趋势与TOC的变化一致。研究区不同时期陆源物质的输入受风尘输送和黑潮的综合控制,黑潮增强可能对该区间冰期陆源有机碳贡献的升高有一定影响。岩芯中TOC与Opal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海洋初级生产力可能不是控制该岩芯有机碳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冰期-间冰期旋回中的深层水通风条件、黑潮和北太平洋中层水的发育以及陆源细颗粒物质输入可能共同影响着本区沉积有机碳的降解与埋藏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埋藏 海洋初级生产力 风尘输入 黑潮 冰期-间冰期 西北太平洋
原文传递
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地层沉积物源特征及其对季风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扬扬 范代读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3-863,共11页
物源分析可以反演河流系统演化过程中,构造运动、气候变化与海平面升降等因素的影响。选择长江三角洲现代、中全新世和末次盛冰期3个代表性时代的沉积物样品,进行重矿物组合、锆石U—Pb年龄谱系等分析,以揭示不同气候条件下长江三角洲... 物源分析可以反演河流系统演化过程中,构造运动、气候变化与海平面升降等因素的影响。选择长江三角洲现代、中全新世和末次盛冰期3个代表性时代的沉积物样品,进行重矿物组合、锆石U—Pb年龄谱系等分析,以揭示不同气候条件下长江三角洲河口沉积物源的变化。与末次盛冰期相比,中全新世沉积物中榍石、锆石含量较低,重矿物GZi指数较大,古元古代锆石含量较高,但白垩纪、新元古代锆石含量较低。这些特征表明中全新世长江河口沉积物有更多源自上游地区的物质,这种变化可能与流域受夏季风影响的降雨量变化有关。初步分析认为,末次盛冰期研究区季风很弱,降雨量和径流量均下降,上游物质较少被搬运至河口;全新世季风加强后,降雨量和径流量均上升,此时河口沉积物更多源自上游,尤其是在中全新世夏季风最强盛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物源分析 重矿物 锆石U-Pb年龄 冰期-间冰期 夏季风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坡30 ka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平原 路剑飞 +4 位作者 夏真 甘华阳 倪玉根 王俊珠 常晓红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21,共8页
南海是西太地区最大的边缘海,汇集了周边陆地大量碎屑物质。这些陆源碎屑通过复杂的洋流系统经陆坡大量的输送到南海深海海盆中,使陆坡成为研究深海沉积物源汇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陆坡区域水深变化大,洋流体系复杂,加之冰期间冰... 南海是西太地区最大的边缘海,汇集了周边陆地大量碎屑物质。这些陆源碎屑通过复杂的洋流系统经陆坡大量的输送到南海深海海盆中,使陆坡成为研究深海沉积物源汇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陆坡区域水深变化大,洋流体系复杂,加之冰期间冰期海平面升降和季风的变化,使陆坡沉积环境一直成为研究的难点。为了研究陆坡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本文选用了南海北部陆坡中部和底部的两个重力柱开展元素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探讨陆坡区域近三万年以来的沉积环境特征。研究发现海平面和季风是影响区域沉积环境的两个重要因素:(1)海平面变化是控制陆坡陆源物质/深海钙质碎屑变化的主要因素;(2)研究区域地层发育有“碳酸盐稀释事件”与东亚夏季风在全新世初期(11.5~8.5 kaBP)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冰期-间冰期 海平面变化 碳酸盐稀释事件 南海北部陆坡
下载PDF
过去64万年以来湖北三宝洞石笋生长速率变化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莹 韦唯 +3 位作者 冯小艺 张晗 朱和 董进国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2-589,共8页
利用石笋平均生长速率变化来重建古气候环境变迁已成为洞穴古气候研究的重要领域。文章以湖北三宝洞横跨22~64万年的5支石笋167个230Th年龄数据为材料,结合过去的工作,重建了晚更新世64万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东亚夏季风降水变化过程。... 利用石笋平均生长速率变化来重建古气候环境变迁已成为洞穴古气候研究的重要领域。文章以湖北三宝洞横跨22~64万年的5支石笋167个230Th年龄数据为材料,结合过去的工作,重建了晚更新世64万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东亚夏季风降水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深海氧同位素(MIS)1,5.3,5.5,7.3,7.5,9,15.1,15.5阶段石笋生长速率显著增大,指示东亚夏季风强度增强,降水增多;相反,冰期阶段生长速率缓慢或者不发育,指示夏季风强度减弱,降水明显减少,但平均生长速率指标并不能定量指示夏季风强度变化。当石笋生长速率低于10μm·a^(−1)时,不能有效地指示冰期—间冰期旋回变化。在轨道尺度上,平均生长速率所揭示的冰期—间冰期波动可能归因于全球冰量和太阳辐射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笋 生长速率 冰期间冰期 东亚夏季风 三宝洞 湖北
下载PDF
西部黄土高原兰州黄土磁化率增强模式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昊 彭廷江 +5 位作者 李孟 于凤霞 叶喜艳 郭本泓 张军 李吉均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5-174,共10页
我国黄土高原第四纪风成黄土序列为研究不同时间尺度(构造和轨道尺度)的环境演变提供了理想材料,其中轨道尺度上冰期-间冰期气候变化是第四纪以来气候周期性演变的重要特征。粒度和磁化率分别作为冬季风和夏季风指标被广泛应用于亚洲内... 我国黄土高原第四纪风成黄土序列为研究不同时间尺度(构造和轨道尺度)的环境演变提供了理想材料,其中轨道尺度上冰期-间冰期气候变化是第四纪以来气候周期性演变的重要特征。粒度和磁化率分别作为冬季风和夏季风指标被广泛应用于亚洲内陆干旱化和古季风演化研究。然而,磁化率作为古气候代用指标在解释区域环境演化时存在差异性,并不能将其总视为暖湿信号。以黄土高原西部地区的兰州皋兰山和西津岩心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倒数第二次冰期以来的粒度和磁化率特征,并与洛川剖面进行空间对比。研究表明,间冰期的磁化率总体高于冰期,但在冰期向间冰期转换的过渡期,皋兰山和西津岩心磁化率值并没有降低到冰期水平,而与弱发育古土壤磁化率水平类似。我们推测该时段兰州黄土磁化率增加并非由成壤作用增强贡献,而是源区粗颗粒磁性矿物增加所致,其磁化率增强模式可能同阿拉斯加、新疆黄土类似。由此可见,磁化率增强模式不仅在冰期时黄土高原东西部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在同一区域的不同沉积时期也存在较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率 冰期-间冰期 兰州黄土 皋兰山岩心
下载PDF
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中古火灾的变化规律及其控制因子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恋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64-974,共11页
火对气候、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人类健康产生广泛影响,为了避开人类活动的干扰,在整体上把握古火灾、古植被和古气候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古火灾提供框架,本文聚焦冰期—间冰期时间尺度,整理了深海沉积、湖泊沉积、... 火对气候、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人类健康产生广泛影响,为了避开人类活动的干扰,在整体上把握古火灾、古植被和古气候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古火灾提供框架,本文聚焦冰期—间冰期时间尺度,整理了深海沉积、湖泊沉积、黄土等沉积物中的古火灾信息,并与对应的古气候、古植被情况结合讨论,总结归纳在冰期—间冰期尺度上不同地区的火灾机制情况,并分析其异同及原因。全球不同海域的深海沉积物中黑碳记录所指示的古火灾没有统一的规律和解释,自然火灾发生机制存在区域性差异。长时间尺度的湖泊记录反映的冰期—间冰期火灾活动情况较一致,今后更多长时间尺度的湖泊沉积物研究可以为火灾活动的轨道驱动研究增添有力证据。黄土中的冰期—间冰期的火灾演化规律存在不同观点,这可能是选用火灾代用指标不同导致,黄土中的黑碳沉积通量可能更准确的揭示古火灾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火灾 冰期间冰期 深海沉积 湖泊沉积 黄土
下载PDF
南海北部晚第四纪颗石藻生产力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7
作者 贺娟 李丽 +1 位作者 王慧 赵美训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16,共8页
通过对南海北部MD05-2904岩心进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以长链不饱和烯酮作为颗石藻生产力的替代性指标,讨论颗石藻生产力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60ka以来,颗石藻生产力有着明显的冰期/间冰期变化:冰期高,间冰期低;冰阶高,间冰阶低... 通过对南海北部MD05-2904岩心进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以长链不饱和烯酮作为颗石藻生产力的替代性指标,讨论颗石藻生产力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60ka以来,颗石藻生产力有着明显的冰期/间冰期变化:冰期高,间冰期低;冰阶高,间冰阶低;在轨道尺度上岁差周期明显,反映出太阳辐射、东亚季风对颗石藻生产力在长期尺度上起调控作用;而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河流输送的营养盐对本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可能也较大;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同时认为,在地质历史上沉积速率变化大的区域,对生物标记物的含量和堆积速率的对比讨论,更有利于反映生产力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产力 冰期/间冰期 东亚季风 岁差 南海北部
下载PDF
156 ka以来西菲律宾海陆坡沉积物的定量源-汇过程及其碳循环效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兆凯 张骞月 常凤鸣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27,共10页
通过对西菲律宾海大陆坡上MD06-3052岩芯沉积物中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_(org))的分析,结合该孔有机碳含量、总氮含量、沉积物不同组分通量以及陆源区风化剥蚀指标等数据,探讨了156 ka以来冰期-间冰期旋回中研究区有机质的定... 通过对西菲律宾海大陆坡上MD06-3052岩芯沉积物中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_(org))的分析,结合该孔有机碳含量、总氮含量、沉积物不同组分通量以及陆源区风化剥蚀指标等数据,探讨了156 ka以来冰期-间冰期旋回中研究区有机质的定量源-汇过程、主控因素及其碳循环效应。结果表明:δ^(13)C_(org)值在−27.4‰~−18.6‰波动,平均值为−22.2‰,且呈现出冰期相对偏负而间冰期相对偏正的变化特征,有机质的具体来源包括海洋生物和陆地C3植物,在冰期和间冰期阶段分别以陆源(平均约为67%)和海源(平均约为83%)有机质的贡献为主。陆源有机碳含量和通量的变化趋势与总有机碳相应指标非常一致,均具有冰期高而间冰期低的特征,表明研究区冰期阶段有机碳通量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海平面下降所引起的大陆架出露及其上松散硅酸盐沉积物的强物理剥蚀作用。再结合热带西太平洋其他岩芯的相似记录,认为当时热带广泛出露大陆架上的强硅酸盐风化剥蚀作用及与其相伴随的高海底有机碳埋藏通量在大气CO_(2)浓度降低和全球变冷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菲律宾海 有机质来源 海平面变化 冰期-间冰期 碳循环
下载PDF
两个冰期-间冰期旋回的黄土记录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39
19
作者 熊尚发 刘东生 丁仲礼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8-23,共6页
北京邻区枣沟、斋堂和赤峰黄土古土壤剖面粒度和磁化率变化在幅度和相位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在两个冰期 -间冰期旋回 ,磁化率记录具有冰量变化模式 ,而粒度记录具有轨道周期特点 ,粒度和磁化率之间的相位关系在从冰期向间冰期转换和冰期... 北京邻区枣沟、斋堂和赤峰黄土古土壤剖面粒度和磁化率变化在幅度和相位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在两个冰期 -间冰期旋回 ,磁化率记录具有冰量变化模式 ,而粒度记录具有轨道周期特点 ,粒度和磁化率之间的相位关系在从冰期向间冰期转换和冰期向间冰期过渡的过程中 ,既有滞后也有超前的表现 ,很难单纯以成土作用来解释。由于黄土粒度主要反映粉尘源区环境和古风场强度的变化 ,而磁化率主要记录的是沉积区的成壤作用 ,反映夏季风的强度变化 ,因此剖面粒度和磁化率变化的不协调说明古风场和粉尘源区变化与粉尘沉积区气候变化之间不统一。这可能意味着控制夏季风强度变化和控制冬季风强度变化的机制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黄土 冰期-间冰期旋回 粒度 磁化率 古环境 古气候
下载PDF
甘肃西峰黄土-古土壤剖面的碳酸盐与有机碳的碳同位素差值(△δ^(13)C)的变化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26
20
作者 宁有丰 刘卫国 安芷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828-1832,共5页
选取位于黄土高原中部的甘肃西峰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剖面末次间冰期以来土壤有机碳和全岩碳酸盐的碳同位素组成变化.该剖面的土壤有机碳同位素组成(δ^13CSOM)变化范围为-23.8‰~-20.2‰,间冰期偏高,冰期偏低.全岩碳... 选取位于黄土高原中部的甘肃西峰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剖面末次间冰期以来土壤有机碳和全岩碳酸盐的碳同位素组成变化.该剖面的土壤有机碳同位素组成(δ^13CSOM)变化范围为-23.8‰~-20.2‰,间冰期偏高,冰期偏低.全岩碳酸盐的碳同位素组成(δ^13CTc)变化范围为-8.5‰-3.6‰,但总体显示出与万δ^13CSOM值相反的变化趋势,即δ^13CTC值在冰期偏高,而在间冰期偏低.土壤无机碳酸盐碳同位素与有机碳同位素的差值(△δ^13C)的变化范围为14.1‰-19.4‰,△δ^13C值的大小反映了源区原生碳酸盐物质在全岩碳酸盐中所占相对比例的多少.据此,计算了西峰剖面源区碳酸盐的贡献:在黄土沉积阶段,△δ^13C值较大,源区碳酸盐与次生碳酸盐的相对比例最高可达6:4;而在古土壤(弱古土壤)阶段,△δ^13C值较小,原生碳酸盐物质的相对比例低.同时,由于风尘颗粒包含了原生碳酸盐物质,研究认为黄土沉积中的△δ^13C值变化指示了粉尘对黄土高原的贡献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古土壤 有机碳碳酸盐 碳同位素 末次冰期-间冰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