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二十世纪《聊斋志异》研究述评 |
王平
|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2
|
|
2
|
清代诸家批点《聊斋志异》述评 |
盛伟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1
|
|
3
|
《聊斋》评论的双璧──冯镇峦、但明伦评点衡估 |
陈洪
|
《蒲松龄研究》
|
1994 |
6
|
|
4
|
冯镇峦《聊斋志异》评点的理论建树 |
张稔穰
|
《蒲松龄研究》
|
2007 |
4
|
|
5
|
冯镇峦、但明伦等对《聊斋志异》思想内容的评点 |
张稔穰
|
《蒲松龄研究》
|
2005 |
4
|
|
6
|
冯镇峦的“涪陵”籍贯与《聊斋》评点 |
李胜
张勤
|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6
|
|
7
|
冯镇峦评骘《聊斋志异》的意义 |
段庸生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2
|
|
8
|
冯镇峦《聊斋志异》评点的学术价值 |
董玉洪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3
|
|
9
|
浅谈冯镇峦对《聊斋志异》的评点 |
孙树木
|
《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3
|
|
10
|
读《聊斋》札记──《聊斋》清人旧评刍议 |
赵伯陶
|
《蒲松龄研究》
|
1995 |
2
|
|
11
|
谈《聊斋志异》的文体 |
张载轩
|
《蒲松龄研究》
|
1993 |
1
|
|
12
|
试论《聊斋志异》冯评与但评的阐释价值 |
孙虎堂
|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
2003 |
2
|
|
13
|
“事则反复离奇,文则纵横诡变”——清人评《聊斋》的謀篇布局 |
蔡国梁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2 |
1
|
|
14
|
冯镇峦《聊斋志异》评点的理论贡献 |
曹成竹
|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15
|
《王批聊斋志异》评介 |
张菊如
|
《明清小说研究》
|
1988 |
2
|
|
16
|
明清小说评点中的“另类”——冯镇峦、但明伦等对《聊斋志异》艺术规律的发掘 |
张稔穰
|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17
|
论冯镇峦的两段《聊斋志异》评论 |
陈国学
|
《蒲松龄研究》
|
2007 |
2
|
|
18
|
冯镇峦评本《聊斋志异》初探 |
何金文
胡邦炜
|
《社会科学研究》
|
1984 |
2
|
|
19
|
冯镇峦评点《聊斋志异》浅述 |
李茂肃
|
《蒲松龄研究》
|
1986 |
1
|
|
20
|
冯镇峦的《聊斋志异》评点 |
曹成竹
|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