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可能的任务:晚清冤狱之渊薮——以杨乃武小白菜案初审官刘锡彤为中心的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郑定 杨昂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6-55,共10页
本文介绍了晚清名案杨乃武小白菜案,并指出了该案对清代法制史研究之重要价值。在对该案的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取法官责任制度为核心问题,通过分析在清代严厉的官僚责任制度下,初审官余杭县令刘锡彤敷衍了事、匆忙结案的心理过程,... 本文介绍了晚清名案杨乃武小白菜案,并指出了该案对清代法制史研究之重要价值。在对该案的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取法官责任制度为核心问题,通过分析在清代严厉的官僚责任制度下,初审官余杭县令刘锡彤敷衍了事、匆忙结案的心理过程,探讨了晚清有关法官责任规定实现的可能性及其对司法官员行为的激励作用与负面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杨乃武 晚清 初审 中心 冤狱 责任制度 具体分析 核心问题 心理过程 激励作用 司法官员 责任规定 法制史 可能性 清代 余杭
原文传递
宁古塔记略 被引量:16
2
作者 吴江 吴振臣 +1 位作者 南荣 张明 《黑龙江民族丛刊》 1986年第2期103-110,共8页
我父汉槎公②遭丁酉科场冤狱,遣戍宁古塔,以顺治戊戍八月出塞。我母葛孺人③日夕悲哭,也欲出塞省视,而以舅姑④在堂、两女稚弱,不敢显言。我大父⑤燕勤公微知之,以我父孤羁天末⑨,既无赎罪之资,而又孑身无可倚恃,我母既毅然肯行,哀而壮... 我父汉槎公②遭丁酉科场冤狱,遣戍宁古塔,以顺治戊戍八月出塞。我母葛孺人③日夕悲哭,也欲出塞省视,而以舅姑④在堂、两女稚弱,不敢显言。我大父⑤燕勤公微知之,以我父孤羁天末⑨,既无赎罪之资,而又孑身无可倚恃,我母既毅然肯行,哀而壮之。遂为料理出塞计:以大姊许字吴郡俊三阳公长子岵瞻,二姊就崑山李氏姨抚育。庚子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冤狱 月出 庚子 科场 将军 满洲 貂皮 乌龙江 固山 五国城
下载PDF
《窦娥冤》与元代法制的若干问题试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忠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S3期190-198,共9页
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与历史著述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一说法向为学者定评;以之探讨和论述历史,也为学者重视。然而,以之研讨中国传统法制文化,则不多见。本文试图以元代著名杂剧《窦娥冤》为例,来探讨元代法制的若干问题,以期... 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与历史著述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一说法向为学者定评;以之探讨和论述历史,也为学者重视。然而,以之研讨中国传统法制文化,则不多见。本文试图以元代著名杂剧《窦娥冤》为例,来探讨元代法制的若干问题,以期有补于中国传统法制文化的研究。在方法论上,本文拟以《窦娥冤》文本与元代法律资料相互释证以及叙述与评论结合的方法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娥冤 元代 法制 利率 威刑 冤狱 天人感应 法律观念
下载PDF
全球刑事无罪错案的实证研究(1900-2012) 被引量:12
4
作者 熊谋林 廉怡然 杨文强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57,共27页
转型时期,中国最近20年的无罪判决率已下降至0.26%,高达99.74%的定罪率可能隐藏着无罪案件。本文利用两大数据库(Forejustice和CWC)公布的5157个错罪案例,说明刑事无罪错案在全球的普遍性。从各国数据来看,英美国家似乎更多。研究发现,... 转型时期,中国最近20年的无罪判决率已下降至0.26%,高达99.74%的定罪率可能隐藏着无罪案件。本文利用两大数据库(Forejustice和CWC)公布的5157个错罪案例,说明刑事无罪错案在全球的普遍性。从各国数据来看,英美国家似乎更多。研究发现,法治进步虽有助于发现错罪,但没有彻底阻止错罪发生,全球近30年的无罪错案呈上升趋势;美国错罪受害人平均被监禁11.58年,错罪主要集中在杀人和性犯罪。研究指出,尽管有天价赔偿的少数案例,然而英美国家大量错罪赔偿无法律支持,美国97.1%的错罪受害者没有得到赔偿。中国1994年已出台国家赔偿法,并制定明确的赔偿标准。面对全球刑事错罪的普遍性,中国应勇于面对刑事错案,积极赔偿错罪受害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误定罪 全球普遍 冤狱 赔偿 定罪率
原文传递
试谈古代童谣 被引量:8
5
作者 江庆柏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75-78,共4页
古代童谣主要是民间的创作,它具有民间文学的一般特点,同时,由于产生童谣的特定背景,它又具有自己的一系列“个性”特点。清人杜文澜的《占谣谚》保存了大量的古代童谣,本文拟根据该书来探讨我国古代童谣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我国古代 五行志 劳动人民 清人 封建统治者 政治目的 汉书 元史 统治集团 冤狱
下载PDF
中国古代刑讯的目的与代价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蒋铁初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6-88,共13页
中国古代的刑讯在立法上有发现真实、消除疑罪、追求认罪口供及其他有罪证据的目的。在司法实践中还有追求有罪认定、徇私枉法、维护官威的目的。而被刑讯者受伤害、事实认定错误及司法者可能受惩罚则是刑讯的代价。目的的多样性及易实... 中国古代的刑讯在立法上有发现真实、消除疑罪、追求认罪口供及其他有罪证据的目的。在司法实践中还有追求有罪认定、徇私枉法、维护官威的目的。而被刑讯者受伤害、事实认定错误及司法者可能受惩罚则是刑讯的代价。目的的多样性及易实现性与代价的微薄导致了非法刑讯长期存在。刑讯目的的多样性及易实现性与代价的微薄在现今刑事司法中同样存在,欲使刑讯得到有效控制,应当在控制刑讯的目的多样性与易实现性的同时,加大刑讯的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讯目的 代价 冤狱 遏止刑讯
原文传递
明初魏观之狱试探 被引量:5
7
作者 房锐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4年第2期152-154,共3页
在明初魏观之狱中,苏州知府魏观及文人高启、王彝不幸罹难。此狱实际上是明太祖朱元璋为排斥异己、巩固皇权而兴起的一场冤狱。剖析这起典型案例,可以加深我们对明初历史的认识。
关键词 魏观 高启 王彝 朱元璋 冤狱
下载PDF
元代包公戏新探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春祥 《中州学刊》 1983年第3期64-68,共5页
一、元剧中的包公形象是元代人民理想化的清官 在文艺创作中,一些取材于历史人物或流传故事的作品,总是根据自己时代的要求和作家对这些人物、事件的认识来进行创作的。这些作品就当然不是某一具体历史人物活动的再现,而是作家的再创作... 一、元剧中的包公形象是元代人民理想化的清官 在文艺创作中,一些取材于历史人物或流传故事的作品,总是根据自己时代的要求和作家对这些人物、事件的认识来进行创作的。这些作品就当然不是某一具体历史人物活动的再现,而是作家的再创作,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产物。人们的愿望和理想被倾注在作品人物身上,这些人物也就成了穿着古代人的服装,而扮演着现实社会生活中某一类型人物的重要角色,元代包公戏中的包公形象,就是这一类型人物的代表人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公形象 元代包公戏 包待制 元剧 作品 类型人物 冤狱 污吏 合同文字 《后庭花》
下载PDF
清代司法的理念、制度与冤狱成因 被引量:4
9
作者 徐忠明 《中国法律评论》 2015年第2期97-106,共10页
作为传统中国司法理念的"哀矜"、"慎刑"和"中罚",起源于先秦时代,一直延续到清代,不但内容更加丰富,而且论述日趋精致。在清代中国,还发展出了相当完备的司法制度,包括程序管理、司法责任、裁判依据、疑... 作为传统中国司法理念的"哀矜"、"慎刑"和"中罚",起源于先秦时代,一直延续到清代,不但内容更加丰富,而且论述日趋精致。在清代中国,还发展出了相当完备的司法制度,包括程序管理、司法责任、裁判依据、疑案程序、冤狱平反等。这些司法的理念与制度对于消减和避免冤狱,本应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清代州县衙门的组织结构与科举取士造成的外行司法,使司法官员难以胜任繁重复杂的司法任务,影响了司法质量;又因为司法腐败、侦破案件和司法检验的技术手段落后、轻信证言、刑讯逼供等原因,从而导致冤狱层出不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司法 理念 制度 冤狱
原文传递
“清”——魏晋人物品藻中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克剑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85年第5期24-29,共6页
魏晋是死神主宰的时代,又是美神主宰的时代。死神在这里安排了无尽的兵燹、冤狱、屠戮和夭亡,美神却在这独特的悲剧氛围中成全了一代人的自觉的审美情趣。鲁迅说过,曹丕的一代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其实,推而论之,似也可以说:魏晋的一代是... 魏晋是死神主宰的时代,又是美神主宰的时代。死神在这里安排了无尽的兵燹、冤狱、屠戮和夭亡,美神却在这独特的悲剧氛围中成全了一代人的自觉的审美情趣。鲁迅说过,曹丕的一代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其实,推而论之,似也可以说:魏晋的一代是审美的自觉时代。当着礼教的规范骤然失去神圣的灵光,功利的角逐不再具有往时的诱惑时,魏晋士人——这个时代的文化人——多向艺术或审美的世界寻求心灵的慰藉或精神的解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士人 人物品藻 玄学 刘邵 历史文献 曹丕 人品 冤狱 审美范畴 至德
下载PDF
论《窦娥冤》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光荣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8期40-43,54,共5页
一、《窦娥冤》是一部普通市民的社会悲剧 《窦娥冤》是普通市民的社会悲剧,就是说,中国悲剧与西方悲剧有所不同,有自己的民族特点。西方悲剧的主人公都是英雄人物、王公贵族,普通平民,被认为是小人物,只能作喜剧的主人公,而不能作悲... 一、《窦娥冤》是一部普通市民的社会悲剧 《窦娥冤》是普通市民的社会悲剧,就是说,中国悲剧与西方悲剧有所不同,有自己的民族特点。西方悲剧的主人公都是英雄人物、王公贵族,普通平民,被认为是小人物,只能作喜剧的主人公,而不能作悲剧的主人公。中国悲剧一开始就没有这种限制。窦娥作为悲剧的主人公,既非王公贵族,也非英雄人物,不是大人物,而是小人物,是普普通通的市民。市民进入悲剧,作了悲剧的主角,体现了关汉卿进步的美学观。《窦娥冤》是普通市民的社会悲剧,它更接近元代下层人民的现实生活和斗争,与人民生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它反映了元代人民反抗黑暗,追求光明的时代呼声。元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黑暗的时代之一。元蒙贵族统治者除了武力镇压,实行种族歧视、种族压迫政策外,还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众多的冤狱。在元代,流氓恶棍横行,官吏贪赃枉法,吏治黑暗混乱,百姓无缘无故遭受横祸,弄得家破人亡,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窦娥冤》中的张驴儿、楚州太守桃杌,只不过是当时社会中许多这类人物中的代表人物罢了。作者善于解剖冤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娥冤》 西方悲剧 冤狱 美学思想 社会悲剧 中国悲剧 三桩誓愿 天人合 关汉卿 喜剧
下载PDF
评李善长之死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希哲 宋鸥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9-34,70,共7页
李善长之死,是明代最大的政治冤案,《明太祖实录》、《明史》等文献所列李善长得祸的原因.皆属欲加之罪,不实之词,不足为凭。但从李善长案发的前前后后,却能集中地反映出明初朱元璋滥杀开国功臣的方方面面,从中可见洪武年间皇权... 李善长之死,是明代最大的政治冤案,《明太祖实录》、《明史》等文献所列李善长得祸的原因.皆属欲加之罪,不实之词,不足为凭。但从李善长案发的前前后后,却能集中地反映出明初朱元璋滥杀开国功臣的方方面面,从中可见洪武年间皇权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基本特点及其对后世的深远的负面影响。而洪武朝那种极不正常的政治走向,与其说是君权与相权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如说是朱元璋的病态心理与雄猜好杀的个性起了主导作用。这是朱元璋与前代开国皇帝相比较最为逊色之处。这不但是李善长等开国功臣们的不幸,也是朱元璋本人的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善长 开国元勋 冤狱 主导作用
下载PDF
古代法制文学五大故事类型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春萌 吴龙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23-28,共6页
中国古代的法制文学内容丰富多彩,故事类型也多种多样。在众多的故事类型中,较为常见的故事类型有冤狱型、义侠型、清官型、复仇型和警世型等。每一种故事类型,都有其深刻的思想性。深入研究古代法制文学的故事类型及其发展流变,有利于... 中国古代的法制文学内容丰富多彩,故事类型也多种多样。在众多的故事类型中,较为常见的故事类型有冤狱型、义侠型、清官型、复仇型和警世型等。每一种故事类型,都有其深刻的思想性。深入研究古代法制文学的故事类型及其发展流变,有利于进一步探究古代法制文学的艺术特征,发掘这一文学形式的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文学 故事类型 冤狱 反贪护法 警世作用
下载PDF
乾隆五十九年参务案 被引量:2
14
作者 廖晓晴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35,共12页
人参是东北的三宝之一。清朝在开发人参资源的过程中,建立了相应的参务管理制度,对采参活动的形式、规模、进程,尤其是对人参利益的分配格局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乾隆五十九年,吉林将军恒秀为了弥补官银的巨大亏空,违规向参农之外的民... 人参是东北的三宝之一。清朝在开发人参资源的过程中,建立了相应的参务管理制度,对采参活动的形式、规模、进程,尤其是对人参利益的分配格局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乾隆五十九年,吉林将军恒秀为了弥补官银的巨大亏空,违规向参农之外的民户和铺户强行摊派民票,结果被告发,由此引起了当时震惊朝野的乾隆五十九年参务案。笔者在对本案的阐述过程中,进而上窥清初最高统治者的精神层面,指出清初诸帝在开发人参资源的问题上明显表露出急功近利的思想和与民争利的思想,在对待地方官员的问题上颐指气使,难以沟通,关系十分紧张。由此乾隆帝将本无大罪的吉林将军恒秀、吉林官参局协领诺穆三革职查办,并判以监候秋后处决的重刑,制造一起骇人听闻的冤狱,实乃乾隆帝平生的一大败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务案 冤狱 急功近利 与民争利
下载PDF
大辽皇后萧观音冤狱的多维视角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志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13-125,132,共14页
萧观音冤狱是学术界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专家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提出了一些有价值观点。文章基于萧观音冤狱研究学术史,分析了冤狱形成的始末,并基于多学科视角指出政治体制与政治权力家族化、利益驱动与物质贪欲、后族内耗与党争... 萧观音冤狱是学术界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专家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提出了一些有价值观点。文章基于萧观音冤狱研究学术史,分析了冤狱形成的始末,并基于多学科视角指出政治体制与政治权力家族化、利益驱动与物质贪欲、后族内耗与党争之祸、法律残酷与刑讯逼供、文化认同与文化冲突、心态失衡与心理素质欠缺是冤狱发生的原因。旨在探求历史真相,尽可能还原历史本来面貌,并在此基础上揭示辽代世家大族与辽代社会发展、兴衰的历史特点及其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朝 辽道宗 萧观音 冤狱 多维视角
下载PDF
试论监所检察监督的缺位与完善——以张高平、张辉叔侄“十年冤狱”案件为视角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祥福 《中国检察官》 2013年第18期41-43,共3页
[基本案情]2003年5月18日,张高平、张辉叔侄俩开大货车从安徽省歙县送货去上海,顺路搭载了一名17岁的小姑娘王冬到杭州.后因王冬被强奸致死,叔侄俩成了最大的嫌疑人,相继被立案侦查、逮捕、提起公诉.2004年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 [基本案情]2003年5月18日,张高平、张辉叔侄俩开大货车从安徽省歙县送货去上海,顺路搭载了一名17岁的小姑娘王冬到杭州.后因王冬被强奸致死,叔侄俩成了最大的嫌疑人,相继被立案侦查、逮捕、提起公诉.2004年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张辉死刑,张高平无期徒刑:张高平、张辉叔侄俩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改判张辉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张高平有期徒刑15年.随后,叔侄俩相继从浙江的监狱转调到新疆石河子监狱和库尔勒监狱服刑.服刑期间,张高平不服罪不服判,一直认为自己蒙冤而不断申诉,他的申诉书足足可以装满一麻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所检察 氏叔 侦查手段 张辉 监督 检察官 法律工作者 看守所 劳改机关 检察机关 司法机关 侦查机关 案件 张高 冤狱
原文传递
谈西汉“巫蛊之祸”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宇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75-78,共4页
汉武帝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发生一起震骇全国的大冤狱。这起冤狱共持续了两年的时间,从京师、三辅到郡国,株连所及,上至王储、公主,下至兵丁、百姓,“坐而死者前后数万人”(《汉书·江充传》)。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巫蛊之祸”。... 汉武帝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发生一起震骇全国的大冤狱。这起冤狱共持续了两年的时间,从京师、三辅到郡国,株连所及,上至王储、公主,下至兵丁、百姓,“坐而死者前后数万人”(《汉书·江充传》)。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巫蛊之祸”。所谓“巫蛊”,其实是汉代流行的一种诅咒人的巫术,它采用的方法,是取桐术制成偶人,埋在地下,女巫声称,只要用这种偶人对谁进行诅咒,谁就得死于非命。这种在今天看来纯属荒诞不经的鬼把戏,何以能在当时“演绎”成一场刀光剑影、人头落地、充满血腥气味的轩然大波呢?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蛊之祸 汉武帝 汉书 西汉 汉代 历史上 京师 三辅 冤狱 甘泉宫
下载PDF
岳飞冤狱与监察制度的异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建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0-128,共9页
岳飞与高宗、秦桧、张俊等的政见,尤其对战和的分歧,积怨甚深,成为冤案的根源。绍兴十一年,秦桧等利用台谏,制造岳飞冤狱,主要分四步走:一、四月份解除岳飞军事实权;二、八月份免去枢密副使;三、十月份送入大理寺监狱;四、十二月份杀害... 岳飞与高宗、秦桧、张俊等的政见,尤其对战和的分歧,积怨甚深,成为冤案的根源。绍兴十一年,秦桧等利用台谏,制造岳飞冤狱,主要分四步走:一、四月份解除岳飞军事实权;二、八月份免去枢密副使;三、十月份送入大理寺监狱;四、十二月份杀害岳飞等。在岳狱的形成中,台谏成为君相利益共同体下的工具,既是君主的耳目,也是宰相的鹰犬,背离了台谏纠察规谏的基本职能,是宋代台谏运作的一种特殊形式,更是台谏制度的异化。这种异化最为可怕的结局是,君相同流合污,居心叵测,手段残忍,后果悚然。这也是专制体制下台谏运作最需要注意的地方:权力合污,监察异化!可谓是传统政治智慧的妖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飞 冤狱 台谏 南宋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无罪推定及其现代价值
19
作者 蒋铁初 《证据科学》 2022年第5期533-545,共13页
中国古代的无罪推定是指当案件审理中出现某种有利于被告的情形时,司法者会推定被告可能无罪。无罪推定分为对被告的无罪推定与对犯罪事实的无罪推定两种。无罪推定可以预防冤狱的形成,亦能够平反已成冤狱。其文化基础有仁者司法理念及... 中国古代的无罪推定是指当案件审理中出现某种有利于被告的情形时,司法者会推定被告可能无罪。无罪推定分为对被告的无罪推定与对犯罪事实的无罪推定两种。无罪推定可以预防冤狱的形成,亦能够平反已成冤狱。其文化基础有仁者司法理念及以情折狱的司法传统。我国当代冤狱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司法者的有罪推定思维。借鉴古代司法传统,当代社会应当努力培育司法人员的无罪推定与以情折狱思维,实践中司法机关在保存及移送证据时还应将无罪与轻罪证据单列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罪推定 冤狱 以情折狱 证据
原文传递
熊廷弼冤狱述略
20
作者 谢源远 《江汉论坛》 1981年第5期117-119,共3页
明朝戕杀臣僚如草芥。熊廷弼就是被冤杀用封疆大臣之一。熊延弼(1569—1625年),字飞百,江夏(今湖北武昌)人,万历进士。他曾三次主持辽东军务,在抗击后金的斗争中功绩卓著。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熊廷弼首次巡按辽东。他刚正秉直,不畏权贵。
关键词 魏忠贤 辽东 冤狱 万历 萨尔浒之战 阉党 纪事本末 御史 军务 坐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