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与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32
1
作者 田仁富 潘轲 谭雪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年第6期701-703,共3页
目的比较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和外侧裂入路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中心医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5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 目的比较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和外侧裂入路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中心医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5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冠状缝前神经内镜手术,对照组采取外侧裂入路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术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降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和预后优于外侧裂入路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 神经内镜 外侧裂入路 开颅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人类颅顶骨缝的测量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高雨仁 杨桂姣 阎八一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30-333,共4页
本文采用一种新的颅骨骨缝鉴定方法,即以骨缝大小和形态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109例成人颅骨的冠状缝、矢状缝和人字缝进行了测量观察.三个缝之间及各缝不同部位缝的形态各异,呈现不均一性.冠状缝和人字缝左右侧的对应节段具有明显的对称性... 本文采用一种新的颅骨骨缝鉴定方法,即以骨缝大小和形态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109例成人颅骨的冠状缝、矢状缝和人字缝进行了测量观察.三个缝之间及各缝不同部位缝的形态各异,呈现不均一性.冠状缝和人字缝左右侧的对应节段具有明显的对称性.男、女性颅顶骨缝的大小和形态无明显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顶骨 冠状 矢状
下载PDF
新生儿Poland—Moebius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黄珊华 郭丽 +3 位作者 宋元宗 肖昕 李建文 柳国胜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18-719,共2页
患儿,男1h,因“生后反应差伴皮肤紫绀1h”于2008年1月25日人院。患儿系G5P2,孕足月于1h前在家中出生。出生时羊水发黄,生后哭声低弱,皮肤紫绀明显,拍打臀部10min后皮肤稍转红润,旧法断脐后即送我院治疗。查体:体重2800g,身长4... 患儿,男1h,因“生后反应差伴皮肤紫绀1h”于2008年1月25日人院。患儿系G5P2,孕足月于1h前在家中出生。出生时羊水发黄,生后哭声低弱,皮肤紫绀明显,拍打臀部10min后皮肤稍转红润,旧法断脐后即送我院治疗。查体:体重2800g,身长49cm,头围32cm。反应差,表情呆滞。全身皮肤紫绀,双下肢外侧及臀部大片淤青。头颅冠状缝、矢状缝未闭,宽约0.5cm;前囟平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ebius综合征 新生儿 皮肤 紫绀 孕足月 出生时 双下肢 冠状
原文传递
利用颅外缝推测年龄的可靠性
4
作者 曾金文 《刑事技术》 1982年第2期1-4,共4页
利用颅外缝推测年龄问题,作者观察研究了219例中国人颅骨,现将结果报导如下。一、材料来源已知年龄的科研颅骨和办案收集的颅骨共219例。其中男性203例,女性16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79岁。
关键词 人字 愈合情况 矢状 冠状
下载PDF
颅额鼻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郭小双 靳小雷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17-621,共5页
颅额鼻综合征(craniofrontonasal syndrome/dysplasia,CFNS/CFND)是一种因单侧或双侧冠状缝早闭所致的颅面部畸形.女性以冠状缝早闭、眶距增宽、额部瘤样膨凸、鼻背增宽、鼻尖分裂、指甲凹槽、胼胝体发育不良等为主要表现,而男性大多仅... 颅额鼻综合征(craniofrontonasal syndrome/dysplasia,CFNS/CFND)是一种因单侧或双侧冠状缝早闭所致的颅面部畸形.女性以冠状缝早闭、眶距增宽、额部瘤样膨凸、鼻背增宽、鼻尖分裂、指甲凹槽、胼胝体发育不良等为主要表现,而男性大多仅表现为眶距增宽、鼻背增宽、并指等.女性发病率远高于男性.其为X染色体相关遗传性疾病,多由EFNB1基因突变引起.由于其典型的临床表现、特有的遗传特点、复杂且序贯性治疗策略,让人们逐渐认识到颅额鼻综合征是一类较为独特的疾病.颅额鼻综合征诊疗报道有限,目前尚未得到业界的普遍认知.该文对颅额鼻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闭 冠状 眶距过宽
原文传递
颅缝再造术的护理1例
6
作者 范勇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年第1期128-128,F0003,共2页
关键词 再造术 护理 连接处 骨发育障碍 矢状 冠状 颅骨 颅盖骨
下载PDF
单侧冠状缝早闭症整复手术的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丽丹 杨斌 +3 位作者 倪健 李秉航 黄庆华 乔祥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7-123,共7页
目的建立单侧冠状缝早闭症的头颅、额眶前移截骨术以及额眶牵引的有限元模型,分析颅面、颅底及额眶前移术的力学特征,以期指导后期牵引器的应用。方法选取1例2015年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就诊的6岁单侧冠状缝早闭症男性患儿... 目的建立单侧冠状缝早闭症的头颅、额眶前移截骨术以及额眶牵引的有限元模型,分析颅面、颅底及额眶前移术的力学特征,以期指导后期牵引器的应用。方法选取1例2015年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就诊的6岁单侧冠状缝早闭症男性患儿,通过头颅CT扫描获得DICOM数据,将数据输入Mimics17.0中进行轮廓提取,重建完整的三维头颅骨组织,通过Mimics、GeomagicStudio12.0、Hypermesh12.0等软件处理后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对单侧和双侧额眶截骨牵引模型的额部截骨线近中点A和颞部截骨线近中点B施加3组不同的载荷:(1)A点50N,B点50N;(2)A点80N,B点50N;(3)A点100N,B点50N。在牵引力施加点进行力学分析。结果成功建立了患儿头颅、单侧及双侧额眶前移有限元模型。应力分析结果表明,术前患儿的前颅窝及中颅窝的应力分布比较集中。单侧额眶前移模拟截骨后,可见前颅窝尤其靠近患侧应力降低,双侧额眶截骨前移后前颅窝的应力降低。A点和B点施加载荷后,眶上切迹、眶上缘中点、额颞点与额颧缝点在三维平面方向的最佳偏差结果:X值偏差率分别为-29.4%、-20.5%、-8.6%、-9.3%,Y值偏差率分别为20.9%、31.5%、73.0%、539.4%,Z值偏差率分别为4.4%、1.9%、0.1%,11.8%,说明牵引力的施加可以使得骨瓣向内侧、下方、前方移动,初步得出最佳的牵引力为A点80N,B点50N。结论通过额眶前移截骨模拟有限元分析可以更加精细地进行术前手术模拟,明确额眶前移对颅面和颅底形态及发育的影响,也为后期牵引器的设计和植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 早闭 截骨术 骨生成 牵张 有限元法 生物力学分析
原文传递
简易榫卯成形骨瓣固定治疗单侧冠状缝早闭 被引量:1
8
作者 翁建彬 施旭聪 +2 位作者 王宁 林超 沈志鹏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2017年第9期681-685,703,共6页
目的总结简易榫卯成形骨瓣固定治疗单侧冠状缝早闭的经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间,采用额眶桥前移+额骨瓣榫卯成形骨瓣固定术治疗6例单侧冠状缝早闭患儿,运用计算机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0.01和Magics 19.0.1... 目的总结简易榫卯成形骨瓣固定治疗单侧冠状缝早闭的经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间,采用额眶桥前移+额骨瓣榫卯成形骨瓣固定术治疗6例单侧冠状缝早闭患儿,运用计算机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0.01和Magics 19.0.1)分析患儿术前、术后颅骨形态改变,测量头颅指数(CI)、颅顶不对称差值(CVAI)、前颅顶不对称差值(ACVAI)、后颅顶不对称差值(PCVAI)等数据,并随访结果,总结治疗经验.结果6例患儿中,男1例,女5例;年龄5~17个月;左侧2例,右侧4例,合并颅内高压2例。术前6例CI值均大于85%,均值为95.4%±8.9%,CVAI、ACVAI和PCVAI分别为10.1%±7.4%、17.1%±7.1%和7.5%±6.1%,均有不同程度增大。2例合并颅内高压患儿颅骨变形严重:CI〉100%,CVAI〉18.7%,ACVAI〉20%且PCVAI〉14%。术后1个月复测6例患儿头颅形态CI(92.7%±8.1%)、CVAI(3.7%±4.0%)、ACVAI(6.6%±3.2%)和PCVAI(5.2%±3.5%)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VAI和ACVAI改善尤为突出。本组患儿术后除术侧额眶部肿胀,3例贫血予以输血治疗外,未出现脑脊液漏、颅内外感染、头皮坏死等严重并发症。随访6~12个月,外观满意,无骨瓣移位及复发。结论应用简易榫卯成形骨瓣固定术治疗单侧冠状缝早闭,手术操作难度小,术后固定效果稳定,能明显改善颅面骨外观,扩大颅腔容积,近期效果良好,远期对大脑发育的影响及外观改善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闭 冠状 骨瓣
原文传递
生长发育期的颅底
9
作者 Von Kl.D.Ebel 漆剑频 《放射学实践》 1986年第4期139-142,共4页
儿童期于颅底可发生一些病理性改变,表1概括5类疾病组,这些疾病可出现重要的X线征象.本文根据病例,描述儿童颅底的一些典型表现及其与临床征象的相互关系.一般来说常规平片和特殊位置的投照足以作出诊断.破坏性病变和解剖结构难以显示时... 儿童期于颅底可发生一些病理性改变,表1概括5类疾病组,这些疾病可出现重要的X线征象.本文根据病例,描述儿童颅底的一些典型表现及其与临床征象的相互关系.一般来说常规平片和特殊位置的投照足以作出诊断.破坏性病变和解剖结构难以显示时,则可用CT代替断层摄影. 颅底整体发育完好和发育不良的新生儿,颅底硬化并不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 综合征 发育障碍 软骨发育不全 综合病症 颅骨 颅底 枕骨大孔 冠状 脑病 脑积水 蝶骨 蝶鞍 脑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 前颅窝
下载PDF
兔颅骨双侧冠状缝早闭后颅面骨的生长变化
10
作者 张力平 房伯君 +3 位作者 孙家和 张平 张昱 管宇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41-344,共4页
为从骨生长量和生长方向两个方面探讨免双侧冠状缝早闭后对颅面骨生长发育的影响,用牙科釉质粘和剂固定2周龄幼免双侧冠状缝,于冠状缝、鼻额缝和人字缝前后置入金属标记物,观察双侧冠状缝早闭后各骨缝及颅面长度、颅穹窿高度、长度和鼻... 为从骨生长量和生长方向两个方面探讨免双侧冠状缝早闭后对颅面骨生长发育的影响,用牙科釉质粘和剂固定2周龄幼免双侧冠状缝,于冠状缝、鼻额缝和人字缝前后置入金属标记物,观察双侧冠状缝早闭后各骨缝及颅面长度、颅穹窿高度、长度和鼻骨长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兔颅骨缝扩张性生长高峰期在2~8周龄。双侧冠状缝固定后,骨缝生长停止,鼻额缝补偿性生长加快。4周解除固定带后,冠状缝在8周前出现补偿性生长高峰期,8周解除固定带无补偿性生长高峰出现。另外鼻骨长度增加并向下移位,颅穹隆长度和颅面长度缩短。提示临床手术矫正颅骨畸形时,除考虑到手术年龄的安全性外,必须强调早期手术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面生长 早闭 冠状 颅面畸形 颅骨
原文传递
新生儿颅骨冠状缝静脉穿刺的体会
11
作者 庞素芝 郝雨生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8年第3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 冠状 颅骨 浅静脉穿刺 颅盖骨
下载PDF
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与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7
12
作者 董逸群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1503-1505,共3页
目的:对比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与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差异性进行分组。其中,60例患者采取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视为对照组;60例患者采取... 目的:对比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与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差异性进行分组。其中,60例患者采取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视为对照组;60例患者采取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预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ICU治疗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式选择,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不仅能缩减手术和ICU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还能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 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疗效对比
下载PDF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与显微镜外侧裂入路开颅术的近期疗效对比 被引量:3
13
作者 邢伟 李凯 娄平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5期43-45,共3页
目的比较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CH)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与显微镜外侧裂入路开颅术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郸城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20-12—2023-01收治的92例基底节区HCH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 目的比较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CH)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与显微镜外侧裂入路开颅术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郸城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20-12—2023-01收治的92例基底节区HCH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组(神经内镜组)及显微镜外侧裂入路开颅术组(显微镜组),每组46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第1天、5天的颅内压。评价术前及术后1个月时患者的神经功能(NIHSS)、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以及术后3个月时的预后。结果与显微镜组比较,神经内镜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手术时间短;术中总失血量、血肿残余量少,血肿清除率高;术后第1天、5天时的颅内压水平,以及术后1个月时的NIHSS评分低,BI评分高;术后3个月时的预后优良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HCH患者手术创伤轻及预后优良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内镜 冠状前入路 外侧裂入路
下载PDF
额部斜头畸形的整复手术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斌 张智勇 +6 位作者 唐晓军 石蕾 尹宏宇 尹琳 EricArnaud DanielMarchac DominiqueRenier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01-407,共7页
目的总结额部斜头畸形——单侧冠状缝早闭症的整复手术方法。方法应用浮动额骨瓣原理,采用额眶前移、额顶骨瓣、颞顶骨瓣替代畸形额骨并再造额眶3种术式修复斜头畸形,以可吸收板固定颅骨骨段。结果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临床应用... 目的总结额部斜头畸形——单侧冠状缝早闭症的整复手术方法。方法应用浮动额骨瓣原理,采用额眶前移、额顶骨瓣、颞顶骨瓣替代畸形额骨并再造额眶3种术式修复斜头畸形,以可吸收板固定颅骨骨段。结果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临床应用9例,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2年,颅骨眼眶形态得以重建,解除了早闭的颅骨缝对大脑发育的限制,避免受累颅骨缝再次早闭及颅面畸形复发。采用可吸收板固定,避免出现金属固定板陷入颅骨的远期并发症,亦不影响患儿颅脑的生长发育。结论额眶前移、额顶骨瓣、颞顶骨瓣替代额骨的术式可矫正斜头畸形,获得较为满意的颅眶形态,且这3种手术技术近期效果良好,对于颅面骨发育生长、大脑和视觉功能的远期影响,尚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头畸形 单侧冠状早闭 额眶前移 浮动额骨瓣 可吸收板
原文传递
以健侧为镜像治疗单侧冠状缝早闭症疗效分析
15
作者 吴水华 梁大中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单侧冠状缝早闭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27例单侧冠状缝早闭症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年龄均大于3个月,头颅外观均呈不同程度前斜头畸形,均经头面部CT... 目的探讨婴幼儿单侧冠状缝早闭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27例单侧冠状缝早闭症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年龄均大于3个月,头颅外观均呈不同程度前斜头畸形,均经头面部CT平扫加三维重建明确诊断,行3D打印设计骨瓣,根据颅骨畸形特点、畸形程度及就诊年龄制定手术方案。手术均以健侧为镜像行患侧眼眶重塑整形、以成形眶骨瓣为基线与额骨瓣契合成为"新额部"。观察患儿前斜头畸形改善情况以及颅腔容积变化。结果27例单侧冠状缝早闭症患儿术后平均随访2.4年(3个月至4年),双侧前额与双侧眼眶均位于同一冠状面,前斜头畸形与患侧额叶发育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无一例再次手术病例。结论对于大于3月龄的单侧冠状缝早闭患儿,采取以健侧为镜像重塑患侧眼眶,以成形眶骨瓣为基线重塑额骨瓣形成"新额头"的颅骨重塑整形手术,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闭 冠状早闭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儿童
下载PDF
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与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
16
作者 申学明 何超 +2 位作者 张天祥 冯要钦 常波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9期6-9,共4页
目的比较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与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抽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基底节区HICH患者78例,依据手术入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 目的比较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与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抽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基底节区HICH患者78例,依据手术入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观察组给予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和预后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6 h血肿余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3 d颅内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3 d 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半年期疾病复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比较,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HICH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术后血肿余量少,ICU入住时间短,有助于短期内改善患者的颅内压、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且术后半年疾病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基底节区 高血压 冠状前入路 神经内镜 外侧裂入路
原文传递
经冠状缝-额中回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标准化流程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陶肆才 熊忠伟 +3 位作者 曹长军 周建军 孙宗汉 陈劲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3期174-177,181,共5页
目的总结一种简单实施、有效的、标准的经冠状缝-额中回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标准化流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按统一标准实施的经冠状缝-额中回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48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 目的总结一种简单实施、有效的、标准的经冠状缝-额中回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标准化流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按统一标准实施的经冠状缝-额中回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48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资料。术中未使用神经导航及3D-slicer等软件辅助定位。结果术后24 h内复查头CT显示残余血肿量中位数为2.4(1.1~3.9)ml;血肿清除率中位数为94.0%(90.0%~98.0%)。无术后再出血。出院时GCS评分中位数为13(11~14)分。术后随访6~30个月(中位数15个月),mRS评分0~2分35例,3~4分10例,5~6分3例。结论神经内镜下经冠状缝-额中回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手术方式,无需神经导航及3D-slicer等软件辅助定位,可以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基底节区 神经内镜 冠状-额中回入路 血肿清除术 标准化流程
下载PDF
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与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对比
18
作者 曹廷亮 吴恒浩 +1 位作者 张圣旭 张万宏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8期905-906,共2页
目的对比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与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和B组(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手术),比较两组的手... 目的对比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与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和B组(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神经功能、并发症。结果A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的NIHSS评分、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B组,血肿清除率高于B组(P<0.05)。结论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HICH患者可明显提高血肿清除率,改善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 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手术 基底节区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CT引导下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屈浙 王东 +4 位作者 张金峰 田军 宋春旺 檀浩鹏 李建华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立体定向...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观察组予以CT引导下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手术疗效、再次出血率、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再出出血率、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与偏瘫恢复时间,有助于保护患者正常脑组织,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冠状前入路 神经内镜 血肿清除术
下载PDF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行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19期34-36,共3页
目的 研究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 目的 研究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总失血量、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87.93±51.47)min、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5.45±1.67)d均短于对照组的(312.38±51.98)min、(7.80±1.36)d,总失血量(111.37±12.87)ml少于对照组的(143.87±14.6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 高血压脑出血 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 冠状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