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踝关节的横及冠状断层影像解剖学 被引量:11
1
作者 董炜疆 马兆龙 +5 位作者 杨月鲜 杨广夫 刘国强 宫惠琳 冯改丰 张峰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 :为踝关节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①观测 15例干性胫、腓及距骨的关节面。②成年男尸右足标本 7例 ,先依骨性标志画线 ,新鲜 2例画线后 ,各行轴位CT、MRI扫描及冠状位MRI扫描后冻硬 ,再切制横断层 4例 ,冠状断层 ... 目的 :为踝关节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①观测 15例干性胫、腓及距骨的关节面。②成年男尸右足标本 7例 ,先依骨性标志画线 ,新鲜 2例画线后 ,各行轴位CT、MRI扫描及冠状位MRI扫描后冻硬 ,再切制横断层 4例 ,冠状断层 3例。结果 :①距骨上关节面前、后宽为 3 0 .2、2 3 .5mm ;距骨内、外踝关节面矢状径与垂直径分别为 3 0 .8、14 .9mm与 2 7.5、2 3 .7mm ;外踝关节面前缘至距骨颈后缘间距为 9.3mm。胫骨内踝与腓骨外踝关节面矢状径与垂直径分别为 2 1.8、14 .7mm和 16.9、2 1.6mm。②观察了每一断层内关节及周围结构的形态、毗邻及其在连续断层的变化规律 ,并匹配相应CT及MRI。距骨滑车上关节面前宽 3 2 .9mm ,距骨上、胫骨下关节面软骨厚 1.7mm与 1.8mm ,胫距关节、内踝处及腓距关节腔径值分别为 2 .4、2 .8、1.4mm ,骨间韧带长 1.8mm。结论 :踝关节的断层解剖 ,为影像学诊断及关节镜技术等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断层解剖 冠状断层解剖 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海绵窦外侧壁的冠状断层解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武志兵 李富德 +3 位作者 李德明 刘学敏 李建斌 李和平 《解剖学研究》 CAS 2008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通过对海绵窦外侧壁冠状断层观察,了解海绵窦外侧壁的毗邻关系。方法选择30个成人尸颅,采用火棉胶包埋技术制作海绵窦冠状薄层切片,利用数码相机获取数字资料,观察其内部结构和毗邻结构。结果①海绵窦外侧壁为两层结构,外层是硬脑膜... 目的通过对海绵窦外侧壁冠状断层观察,了解海绵窦外侧壁的毗邻关系。方法选择30个成人尸颅,采用火棉胶包埋技术制作海绵窦冠状薄层切片,利用数码相机获取数字资料,观察其内部结构和毗邻结构。结果①海绵窦外侧壁为两层结构,外层是硬脑膜,内层是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三叉神经分支的神经鞘膜;②56%海绵窦外侧壁的内层不完整,发生在Parkinson三角后部或Mullan三角前部。结论冠状断面能清晰显示海绵窦外侧壁的毗邻结构,对该区域的神经外科手术和影像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 冠状断层解剖 神经外科
下载PDF
海绵窦的巨微冠状断层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武志兵 崔慧先 +2 位作者 李富德 刘学敏 李建斌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1-354,共4页
目的:为海绵窦的影像诊断学和神经外科学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火棉胶包埋技术制作海绵窦冠状薄层切片并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两侧海绵窦间距为(12.90±1.28)mm;海绵窦外侧壁为两层结构,外层是硬脑膜,内层是动眼神经、滑车神... 目的:为海绵窦的影像诊断学和神经外科学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火棉胶包埋技术制作海绵窦冠状薄层切片并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两侧海绵窦间距为(12.90±1.28)mm;海绵窦外侧壁为两层结构,外层是硬脑膜,内层是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三叉神经分支的神经鞘膜;海绵窦内侧壁为薄层的结缔组织,与颈内动脉之间有纤维小梁连接;海绵窦的静脉间隙出现率表现各异。结论:冠状断面能清晰显示海绵窦的详细解剖,对该区域的神经外科手术和影像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 冠状断层解剖 神经外科
下载PDF
中鼻甲连续冠状位断面解剖及3D数字重建 被引量:1
4
作者 栾宁 安凤杨 +5 位作者 孙健斌 王玉辉 李丽娟 骆岩林 李涛 朱丽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37-643,共7页
目的探讨中鼻甲连续冠状位断面解剖特点,结合薄层CT扫描及3D数字重建,为自后向前的鼻窦手术提供结构解剖学基础。方法4具(8侧)成人尸头标本,行鼻窦螺旋CT扫描获取图像后,行连续冠状位断面解剖,并对相应层面的CT图像进行结构标注,观察中... 目的探讨中鼻甲连续冠状位断面解剖特点,结合薄层CT扫描及3D数字重建,为自后向前的鼻窦手术提供结构解剖学基础。方法4具(8侧)成人尸头标本,行鼻窦螺旋CT扫描获取图像后,行连续冠状位断面解剖,并对相应层面的CT图像进行结构标注,观察中鼻甲3部分的形态学特点及与CT影像的对应关系;通过薄层鼻窦CT进行3D立体数字重建中鼻甲。结果连续冠状位断面解剖自后向前观察中鼻甲各部分形态特点为,中鼻甲水平部内侧游离端为球状并以板状结构附着于鼻腔外侧壁;板状结构向前分为前后骨板,前为筛泡基板,后为中鼻甲基板,斜行向前向上附着于脑板;在筛泡基板与中鼻甲基板之间为前组筛窦;中鼻甲垂直部自中鼻甲水平部以矢状位向上呈扇形附着于额鼻嵴及脑板;以冠状位断面解剖中鼻甲3部分典型形态标注鼻窦CT图像;完成了中鼻甲形态数字三维重建。结论从冠状位断面形态观察,可以归纳出自后至前中鼻甲形态变化规律,为自后向前的手术径路提供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鼻甲 连续冠状断层解剖 高分辨率CT 3D数字重建 鼻内镜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