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较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段爱梅 何绍飞 李金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4期73-74,共2页
目的:比较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22例初诊疑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对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所... 目的:比较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22例初诊疑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对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在检查前均未服用β受体阻滞剂。结果:检查后,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阳性例数要多于冠状动脉造影,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准确率更高,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诊断提供了较好的帮助,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率都较高,但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以更快速的检查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情况,为诊断提供了更好的帮助,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检查方式,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6层螺旋CT血管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下载PDF
MSCT增强扫描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啸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7期81-83,共3页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765例临床疑为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先后进行MSCT增强扫描及常规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CAG),分析MSCT冠脉造影对...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765例临床疑为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先后进行MSCT增强扫描及常规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CAG),分析MSCT冠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CAG冠脉造影共检测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45例,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220例;MSCT增强扫描共检测出阳性524例,阴性241例。MSCT冠脉造影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38%、94.13%、95.00%、97.90%、86.72%,与CAG冠脉造影Kappa一致性为087。针对其中11段显影效果较好冠状动脉节段进行观察研究,符合要求的共有5916个研究节段,CAG诊断结果显示包括正常节段2856个,轻度狭窄1736个,中度狭窄1005个,重度狭窄319个;MSCT增强扫描包括正常节段2717个,轻度狭窄1857例,中度狭窄913例,重度狭窄429个。MSCT增强扫描诊断轻.度冠状动脉.狭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9.00%、92.87%、9.173%,中度狭窄分别为79.40%、96.03%.、93.20%,重度狭窄分别为83.39%、98.20%、97.40%,MSCT增强扫描与CAG冠脉造影诊断轻度.、中度.、重度.冠状动脉狭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80、0.76、0.76。结论MSCT增强扫描诊断轻、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结果可靠,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多层螺旋CT 增强扫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造影的深度学习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韩丹 杨正汉 +2 位作者 徐岩 罗南 陈疆红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77-83,共7页
目的:评价人工智能(AI)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20年6月至12月,先后行CCTA和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的1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的CCTA图像作为训练数据集,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训练,识... 目的:评价人工智能(AI)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20年6月至12月,先后行CCTA和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的1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的CCTA图像作为训练数据集,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训练,识别斑块类型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另外50例CAD患者作为测试数据集,以ICA图像为参考标准,采用ROC曲线分析方法,比较CCTA-AI与ICA和传统人工CCTA在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和斑块特征方面的差异。结果:在鉴别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时,CCTA-AI的诊断准确率优于传统人工方法(AUCAI=0.870,AUC传统CCTA=0.781,P<0.001)。在识别斑块类型方面,CCTA-AI的准确度与传统的人工方法相比表现中等(AUC=0.750,P<0.001)。结论:与传统的CCTA相比,CCTA-AI在识别≥50%狭窄和分析斑块类型方面是相对准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合并阻塞性狭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4
作者 刘丹丹 张向明 +1 位作者 张小兵 夏思良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264-1268,共5页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冠脉)痉挛合并阻塞性狭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支架植入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取南京江北医院2009年6月至2021年6月入院诊断冠脉痉挛综合征(CASS)的患者44例,根据冠脉造影(CAG)检查结果中,痉...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冠脉)痉挛合并阻塞性狭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支架植入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取南京江北医院2009年6月至2021年6月入院诊断冠脉痉挛综合征(CASS)的患者44例,根据冠脉造影(CAG)检查结果中,痉挛冠脉是否存在直径≥50%的狭窄,分为冠脉痉挛合并阻塞性狭窄组(n=24)和冠脉痉挛无阻塞性狭窄组(n=20),观察药物治疗或联合支架植入的疗效,随访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或死亡情况。结果 冠脉痉挛合并阻塞性狭窄组与不合并阻塞性狭窄组性别、年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酗酒、吸烟)、实验室检查指标[血糖(Glu)、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射血分数(EF)、心电图下壁ST段抬高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痉挛合并阻塞性狭窄24例中,5例(20.83%)药物治疗,19例(79.17%)行PCI [其中15例(78.95%)在痉挛伴狭窄冠脉实施,4例(21.05%)在非痉挛冠脉实施]。痉挛冠脉无狭窄20例中,16例右冠脉(RCA)痉挛(其中13例RCA完全正常伴痉挛,3例伴20%~30%狭窄),4例左前降支(LAD)痉挛(2例完全正常,2例伴30%~40%狭窄),仅1例(5.00%)在非痉挛冠脉行PCI。冠脉痉挛合并阻塞性狭窄组随访24~129(64.13±29.80)个月,心绞痛复发4例,支架内狭窄1例,1例支架极晚期血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行紧急PCI。冠脉痉挛无狭窄组随访30~168(64.75±32.54)个月,心绞痛复发7例,死亡1例,两组MACE的发生率(25.00%vs 4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脉痉挛合并阻塞性狭窄患者可选择药物联合支架植入治疗,能取得良好预后,但应在腔内影像指导下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痉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原文传递
CTA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程度及其高危因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烨 王耀彬 +3 位作者 陈天金 温友信 韩向东 杨立 《武警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666-668,671,共4页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确定有高危因素且非糖尿病无冠心病症状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oronary atherosclerotic,CA)管腔狭窄程度,评价其与高危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在非糖尿病无冠心病症状健康...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确定有高危因素且非糖尿病无冠心病症状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oronary atherosclerotic,CA)管腔狭窄程度,评价其与高危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在非糖尿病无冠心病症状健康查体的人群中,收集有高危因素(性别、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者,并将其分为单项高危因素组、多项高危因素(2项及以上高危因素)组。统计有高危因素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程度。结果单项及多项高危因素各组,管腔狭窄程度为Ⅰ级的发病率最高,随年龄的增长,管腔狭窄程度为Ⅱ级、Ⅲ级的发病率也增长。有高危因素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50%者与对照组对比,单项高危因素且>40岁组及多项高危因素各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50%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011,P=0.048,P=0.020);单项高危因素且<40岁组,管腔狭窄>50%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6013)。结论在非糖尿病无症状人群中,冠状动脉CTA在预测冠状动脉病粥样硬化严重程度方面提供重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 CT血管成像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冠状动脉双源CT成像及造影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舒大翔 游峙仪 万能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A01期144-147,共4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双源CT成像及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12月该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42例,分别给予冠状动脉双源CT成像扫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双源CT成像及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12月该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42例,分别给予冠状动脉双源CT成像扫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情况。结果共检查扫描168支冠状动脉,其中可评估的冠状动脉161支,冠状动脉双源CT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不同程度狭窄的灵敏度均大于92.0%,特异性均大于98.0%,阳性预测值均大于90.0%,阴性预测值均大于98.0%,准确性均大于98.0%。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6,P>0.05)。结论应用冠状动脉双源CT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诊断符合率较高,且无创,性价比较高,有利于早期确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双源CT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诊断
下载PDF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春阳 黄山 刘志琴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24期3634-3636,共3页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相关性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19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狭窄组86例,非冠心病狭窄组64例,冠状动脉正常对照组47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各组与对照...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相关性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19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狭窄组86例,非冠心病狭窄组64例,冠状动脉正常对照组47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各组与对照组间临床基线资料和CT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差异,采用Spearman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与CTGF的相关性,并绘制CTGF的ROC曲线,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冠心病与非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组在吸烟、年龄、性别、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细胞因子CTGF、TGF-β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TGF与Gensini积分相关(r=0.713,P=0.000),通过分析CTGF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ROC曲线:诊断临界值、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503.65pg/mL、0.973、92%、94%。结论 CTGF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相关,血清CTGF水平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狭窄及严重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相关性
下载PDF
冠状动脉痉挛合并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诊治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吴鹏 李平 +3 位作者 缪绯 张秀丽 黄翠娟 林蓓佑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5期537-541,共5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痉挛(coronary artery spasm,CAS)合并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依患者的病情特点选择个体化诊治策略。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且被确定为存在CAS同时合并...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痉挛(coronary artery spasm,CAS)合并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依患者的病情特点选择个体化诊治策略。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且被确定为存在CAS同时合并粥样硬化性狭窄(固定狭窄)的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其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心电图表现、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等情况,以及经药物治疗或联合支架植入术后的疗效。结果 36例患者中有30例(83.3%)存在长期大量吸烟习惯,15例(41.7%)血液中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浓度偏高于正常范围值,3例(8.3%)存在血压偏低或处于临界值状态。36例患者中15例(41.6%)胸痛表现明显,且其症状出现时心电图有典型的ST段抬高或明显压低的缺血表现;18例(50%)胸闷胀;3例(8.3%)无明显症状。冠状动脉造影提示CAS明显且同时合并严重狭窄(固定狭窄≥75%)8例,此8例患者均为男性,其中2例年龄<40岁、5例年龄>60岁;8例中有7例(包括2例年龄<40岁)长期大量吸烟;此8例患者均于首次冠状动脉造影后予植入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常规药物治疗,随访半年随访显示治疗均有效。CAS合并轻-中度狭窄(20%≤固定狭窄<75%)28例,综合考虑均无需植入冠状动脉支架但均尝试药物治疗,观察半年显示治疗有效26例,而其中2例(1男,1女)合并中度狭窄治疗无效,且半年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原固定狭窄程度较前加重,遂予植入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继续药物治疗,随访半年显示治疗有效。结论对于CAS合并狭窄患者,吸烟为其重要的危险因素,hs-CRP亦为重要的预测因子,而病变严重需植入支架者则与其同时存在年老、糖尿病等其他高危因素有较大关系。药物仍是治疗的有效手段,对于血管痉挛且合并较明显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患者,选择药物联合支架植入可获得较良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痉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药物治疗 支架植入 疗效
下载PDF
血清GHbA1c、Cys C、NLR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海燕 顾崇怀 +2 位作者 朱贤关 朱仁欢 乔锐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6期44-47,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中GHbA1c、Cys C、NLR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即病例组98例,将同期住院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狭窄者设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血清中GHbA1c、Cys C、NLR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即病例组98例,将同期住院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狭窄者设为对照组,共80例。将病例组根据Gensini评分进行分组,对比分析血清糖化血红蛋白(GHbA1c)、胱抑素C(Cys 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结果:病例组的血清GHbA1c和NLR水平高于对照组,但Cys 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重度组的血清HbA1c和NLR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但Cys C均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度组的Cys C低于轻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GHbA1c及NLR与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与Cys C呈负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有高血压病史和、糖尿病病史、高水平的TG、TC、GHbA1c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GHbA1c、Cys C和NLR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有极大的相关性,也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糖化血红蛋白 胱抑素C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原文传递
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新秀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36期126-127,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防治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研究对象选择就诊于我院的120例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 目的研究分析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防治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研究对象选择就诊于我院的120例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分析总结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特点,再将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作为因变量,将年龄、性别、高血压、血脂水平、Noble分级作为自变量,对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年龄段分布集中于老年人(≥60岁),男性与女性的发病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心绞痛发生率、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为75.83%、49.17%。经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年龄、高血压、Noble分级。结论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群,多伴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其危险因素主要为年龄、高血压、Noble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壁冠状动脉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猝死1例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政权 李艳明 李桢 《中国司法鉴定》 2012年第4期173-173,共1页
1案例 1.1案情摘要 顾某,男,36岁。2010年8月某日被人发现在某厂工棚内死亡。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心肌桥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猝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