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7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田防护林生态作用特征研究 被引量:78
1
作者 范志平 曾德慧 +2 位作者 朱教君 姜凤岐 余新晓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30-133,140,共5页
农田防护林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农田生态系统的屏障,对生态安全与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围绕农田防护林对风速结构及风蚀驱动力的影响、林网体系边界层气流物理特征以及对作物生长环境的调节作用等方面,综述了农... 农田防护林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农田生态系统的屏障,对生态安全与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围绕农田防护林对风速结构及风蚀驱动力的影响、林网体系边界层气流物理特征以及对作物生长环境的调节作用等方面,综述了农田防护林生态作用特征及其研究现状与发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田防护林生态作用特征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农田防护林生态作用特征研究重点与研究热点,对农田防护林学这一学科的深入研究与发展方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生态作用 风速结构 风蚀驱动力 边界层交流物理特征
下载PDF
土地整治过程中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景观设计 被引量:59
2
作者 刘文平 宇振荣 +2 位作者 郧文聚 肖禾 张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33-240,共8页
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景观效益是土地整治绿色基础建设中亟待探讨的命题。该文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定量计算了现有防护林带的疏透度、有效防护距离和占地面积,并基于农田防护林生态化建设标准,分析了现有林带乔灌木... 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景观效益是土地整治绿色基础建设中亟待探讨的命题。该文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定量计算了现有防护林带的疏透度、有效防护距离和占地面积,并基于农田防护林生态化建设标准,分析了现有林带乔灌木结构配置、林带间距以及林带宽度的合理性,且对不合理的林带结构进行了生态化设计。同时,定性分析了项目区现有防护林带的优势景观空间、景观节点、重要景观轴线和功能区的景观建设需求。最后,结合生态化和景观化两个过程进行了防护林带空间结构和植物景观配置的综合设计。结果表明,综合了生态化和景观化的土地整治农田防护林设计,提高了项目区林带生态和景观结构的合理性。该研究为实现快速化农田防护林生态景观设计提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治 规划 农田防护林 生态设计 景观设计
下载PDF
荒漠绿洲农田防护树种二白杨生长季节树干液流的变化 被引量:43
3
作者 常学向 赵文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436-1441,共6页
热脉冲技术已经成为确定林木耗水的有力工具。利用澳大利亚 GREENSPAN技术公司 SF- 30 0热脉冲树干液流仪 ,在生长季节对荒漠绿洲区农田防护树种二白杨树干液流速率进行了连续观测 ,结果表明 :二白杨树干液流速率的日变化规律为 ,夜间... 热脉冲技术已经成为确定林木耗水的有力工具。利用澳大利亚 GREENSPAN技术公司 SF- 30 0热脉冲树干液流仪 ,在生长季节对荒漠绿洲区农田防护树种二白杨树干液流速率进行了连续观测 ,结果表明 :二白杨树干液流速率的日变化规律为 ,夜间液流速率较低 ,其中最低值出现在 2 :0 0~ 3:0 0 ,7:0 0~ 8:30开始升高 ,1 3:0 0~ 1 4 :0 0达到最大值 ,1 6 :0 0~ 1 8:30开始下降 ;树干液流速率日平均值介于 1 0 .1± 4 .9g/ (cm2· h)~ 2 3.3± 8.2 g/ (cm2· h)之间。二白杨树干液流速率 8月份最高 ,7月份次之 ,5月与 9月份基本一致。树干液流与边材面积、叶面积指数呈显著线性相关 ,而与胸径、胸径平方与树高之积呈复合指数函数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液流 叶面积指数 生长季节 二白杨 农田防护林 荒漠绿洲
下载PDF
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4
作者 李春平 关文彬 +2 位作者 范志平 苏繁星 汪西林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2037-2043,共7页
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结构决定着生态功能 ,其时空结构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 ,旨在探讨形成结构的完整性、稳定性、持久性的组件间的相互关系 .将其分为树体结构、林带结构、林网结构、景观结构 4个层次 ,针对各层次中结构研究的原理、方法... 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结构决定着生态功能 ,其时空结构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 ,旨在探讨形成结构的完整性、稳定性、持久性的组件间的相互关系 .将其分为树体结构、林带结构、林网结构、景观结构 4个层次 ,针对各层次中结构研究的原理、方法及成果进行了综述 .通过树木个体的形态、质态结构研究 ,应用分形图形学的手段可实现动态结构的可视化 ,以研究林带树体结构的生成机理 ;精确界定林带结构的分维疏透度 ,探讨农田防护林带最佳结构理论 ,以构建防护林带最佳结构计算机生成模型 ;确立多物种、多层次的窄林带小网格的林网优化模式 ;评价农田防护林景观的合理性、稳定性、持续性 ,是今后的重要研究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树体结构 林带结构 林网结构 景观结构
下载PDF
陕北榆林风沙区农田防护林结构配置与效益研究 被引量:34
5
作者 封斌 高保山 +2 位作者 麻保林 符亚儒 杨伟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8-124,共7页
采用选点调查与常规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榆林风沙区农田防护林的林带结构配置特征、防护效益、树种选择以及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区域划分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榆林风沙区农田防护林体系具有显著降低风速和调节农田小气候的作用,能有效促... 采用选点调查与常规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榆林风沙区农田防护林的林带结构配置特征、防护效益、树种选择以及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区域划分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榆林风沙区农田防护林体系具有显著降低风速和调节农田小气候的作用,能有效促进农业高产稳产;林带结构选择应以稀疏型为主,林带总平均疏透度控制在30%~50%,主林带间距以150~200 m为宜,副林带间距200~300m为宜,林带树种选择应主要考虑生态适应性、防护性和经济效益,选择长效速生的杨树、常绿的樟子松、抗病虫性能好的新疆杨和经济效益好的梨、苹果、桑树等;同时还将榆林风沙区划分为3个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类型区,提出把农田同整个环境联系在一起,以农田为中心,把各种防风固沙和保护农田的单项措施整体考虑,综合应用,形成系统高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通过对不同类型区的客观评价分析,提出了适合榆林风沙区不同地类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的10种最佳结构配置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区 农田防护林 结构配置 模式 效益研究
下载PDF
我国平原农区复合农林业小气候效应研究概述 被引量:26
6
作者 张劲松 孟平 +1 位作者 宋兆民 高峻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4年第3期52-55,62,共5页
通过对近 5 0年来我国平原农区复合农林业小气候效应总结 ,指出农田防护林及农林间作等复合农林业模式具有降低风速、调节气温和改善农田水分状况等小气候效应 。
关键词 平原农区 复合农林业 小气候效应 农田防护林
下载PDF
东北地区农田防护林高效多功能经营的指标体系及标准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范志平 关文彬 +2 位作者 曾德慧 姜凤岐 上官周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701-705,共5页
从单条林带和林网两个尺度出发 ,建立了农田防护林高效多功能经营的指标体系 ,并通过分析各个指标之间的机理关系 ,提出了 9个主要评价指标 .对于单条林带 ,用林带疏透度、有效防护距离、初始防护成熟龄、防护成熟期、林带产投比、更新... 从单条林带和林网两个尺度出发 ,建立了农田防护林高效多功能经营的指标体系 ,并通过分析各个指标之间的机理关系 ,提出了 9个主要评价指标 .对于单条林带 ,用林带疏透度、有效防护距离、初始防护成熟龄、防护成熟期、林带产投比、更新方式等可作为度量林带经营状态的指标 ;对于林网体系 ,用林网带斑比、林网连接度、环度、林网优势度等可作为度量林网经营状态的指标 ;依据主要指标的数量化界定 ,提出了农田防护林高效多功能经营的标准 ,可进行综合评价 .这些评价指标及其标准 ,在宏观上确定了主要林网体系的布局 ,在微观上确定了单条林带的结构 ,成为衡量是否可持续经营的依据 ,为其高效多功能经营提供了导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高效多功能经营 指标体系 标准
下载PDF
农田防护林体系的效益及评价方法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秀江 杨春花 +1 位作者 秦淑英 王文全 《河北林果研究》 2000年第1期89-94,共6页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综合效益 评价方法
下载PDF
杨树林带木材纤维长度变化规律及其在经营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9
作者 朱教君 姜凤歧 曾其蕴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0-56,共7页
为探讨农田防护林合理经营的最佳途径,本文从林带木材生物学特性研究入手,针对杨树农田防护林带不同品种、不同立地、不同行位和不同年龄木纤维长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杨树林带木纤维长度的变化主要受品种和年龄的影响... 为探讨农田防护林合理经营的最佳途径,本文从林带木材生物学特性研究入手,针对杨树农田防护林带不同品种、不同立地、不同行位和不同年龄木纤维长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杨树林带木纤维长度的变化主要受品种和年龄的影响,与林带特殊生境无显著相关;通过林带纤维长度频率分布和木纤维长度与年龄相关关系的分析,建立了一系列相关模型,据此得出了林带木纤维长度相对稳定的年龄;该年龄即为农田防护林带开始进入全面有效防护农田状态时的年龄,此时林带所达到的树高可作为农田防护林规划设计的成林高。由此为农田防护林带的经营提供了可靠的木材生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农田防护林 纤维长度 木材
下载PDF
宁夏地区农田防护林结构与小气候效应 被引量:24
10
作者 查同刚 孙向阳 +1 位作者 于卫平 马晖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4年第4期82-86,共5页
为研究宁夏地区农田防护林体系的生态效益 ,于 2 0 0 2年和 2 0 0 3年 8月 ,对宁夏地区农田防护林体系的疏透度、林网内风速、温度、湿度、农作物增产量等多项生态因子 ,进行了全面调查。采用综合疏透度和农作物增产量的综合权重指标分... 为研究宁夏地区农田防护林体系的生态效益 ,于 2 0 0 2年和 2 0 0 3年 8月 ,对宁夏地区农田防护林体系的疏透度、林网内风速、温度、湿度、农作物增产量等多项生态因子 ,进行了全面调查。采用综合疏透度和农作物增产量的综合权重指标分析表明 :大林网、多林带、多树种混交 ,利于防护林体系综合效益的提高 ,应是今后防护林建设的重点。对该地区农田防护林体系的生态效益研究表明 :农田防护林的防风效能在 35 %~ 4 5 %时较高 ,偏高或偏低时 ,防护效能都将下降 ,农田防护林体系特征 ,决定了林网内风速变化规律 ;农田防护林体系通过对太阳辐射的再分配 ,在地面、树体、树叶及作物表面使温度下降 4 0 %~ 6 0 % ,这种温度效益在宁夏地区具有防止作物被灼伤的作用 ;农田防护林网具有增加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含水量的生态效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林网 宁夏地区 疏透度 增产量 农作物 小气候效应 体系 生态效益 再分配
下载PDF
运用层次分析法优选临夏北塬农田防护林树种 被引量:27
11
作者 杨斌 杨国州 张延东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9-55,共7页
选取对农田防护林体系有重要影响的树种适应性、树种防护效果和社会经济状况3大类13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所选10个树种(或无性系)进行优选评价。结果表明,在影响优选评价因子中,树种的保存率贡献率最大,说明选择适生树种是营造农田... 选取对农田防护林体系有重要影响的树种适应性、树种防护效果和社会经济状况3大类13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所选10个树种(或无性系)进行优选评价。结果表明,在影响优选评价因子中,树种的保存率贡献率最大,说明选择适生树种是营造农田防护林成功的前提;防护效果评价因子,尤其是树种的防风效果,是农田防护林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综合防护效益的关键,对优选分析评价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考虑农村社会经济方面因素,才能得出客观、准确的优选评价结果。10个树种(或无性系)优选评价排序为:苏柳J172>苏柳J369>苏柳J194>青刚柳>准噶尔柳>二白杨>新疆杨>河北杨>三倍体毛白杨BT85>三倍体毛白杨B1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优选评价 树种 农田防护林
下载PDF
农田防护林林带疏透度数字化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4
12
作者 万猛 潘存德 +1 位作者 王梅 晋瑜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0-123,共4页
疏透度不仅是评价防护林林带结构的定量化指标和表征林带结构的重要特征参数,同时也是区别林带结构优劣的最主要指标之一。通过运用“数码相机”与“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NVI)相结合的林带疏透度数字化测定方法,表明其是一种操作程序简... 疏透度不仅是评价防护林林带结构的定量化指标和表征林带结构的重要特征参数,同时也是区别林带结构优劣的最主要指标之一。通过运用“数码相机”与“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NVI)相结合的林带疏透度数字化测定方法,表明其是一种操作程序简便,实用性强,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林带相片疏透度的方法。得出将该方法应用于新疆克拉玛依农业综合开发区农田防护林疏透度的测定,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出,林带疏透度(β)与林带行数(N)和树木株距×行距(Q)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透度 林带结构 农田防护林 株距 行距 树木 测定方法 农业综合开发区 主要指标 地测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农田防护林结构配置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忠林 高国雄 +2 位作者 李会科 廖超英 薛智德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5年第2期99-108,140,共11页
通过对毛乌素沙地不同类型地农田防护林结构配置与防护效益关系的调查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农田防护林类型可分为林带林网状、小片林、四块状林、复合型林等4种,最佳的农田防护林结构配置应该是林带走向同道路、渠系相结... 通过对毛乌素沙地不同类型地农田防护林结构配置与防护效益关系的调查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农田防护林类型可分为林带林网状、小片林、四块状林、复合型林等4种,最佳的农田防护林结构配置应该是林带走向同道路、渠系相结合,主带结构采用稀疏型或低度疏透型,副带结构采用低度疏透型或低度通风型,带间距在不同类型地风沙危害程度树木生长及农业要求上的差异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农田防护林 结构
下载PDF
宁夏平原农田防护林几种树种配置模式综合效益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邵爱英 吴燕 刘文蔚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8-53,共6页
应用技术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对宁夏平原7种不同树种配置模式的抗虫效益、经济效益从定量角度进行评价,并在单项评价的基础上,运用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方法对林带的抗虫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应用技术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对宁夏平原7种不同树种配置模式的抗虫效益、经济效益从定量角度进行评价,并在单项评价的基础上,运用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方法对林带的抗虫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新疆杨与高感天牛杨树品种混交林带的综合效益优于单一杨树品种的林带,新疆杨2行×合作杨2行,实际株数比6∶4的混交模式综合效益较好;②臭椿纯林也是一种综合效益较好的树种配置模式,但臭椿的一些特性又限制了其在农田林网上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配置模式 综合效益 农田防护林
下载PDF
农田防护林人工生态工程的构建历史与现状 被引量:20
15
作者 范志平 关文彬 +1 位作者 曾德慧 姜凤岐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49-54,共6页
从农田防护林人工生态工程的内涵出发 ,论述了其作为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的重要意义 ;重点介绍了前苏联、美国、中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及北非等国有关农田防护林建设的特点、规模、规划设计、树种组成、结构配置、营造技术等重... 从农田防护林人工生态工程的内涵出发 ,论述了其作为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的重要意义 ;重点介绍了前苏联、美国、中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及北非等国有关农田防护林建设的特点、规模、规划设计、树种组成、结构配置、营造技术等重要内容 ;根据当前需求 ,剖析了世界农田防护林建设中亟待解决的许多关键问题及今后农田防护林建设的目标和新趋势 ,着重提出今后农田防护林建设的关键是发展大尺度农田防护林合理空间布局与生态空间镶嵌的稳定性、树种多样性组成与空间结构异质性配置、高质量营造新方法及优化经营模式等实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人工生态工程 构建 历史与现状
下载PDF
北方旱区农田防护林防风效应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永平 冯永忠 杨改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2-98,共7页
【目的】揭示防护林带的疏透度(β)、宽度、高度、风向与林带夹角等因子对农田防护林防风效应的影响。【方法】利用PC-3型便携式可移动自动气象站,采用多点观测方法对干旱、半干旱土壤风蚀区的林带结构和防风效应进行调查,分析不同林带... 【目的】揭示防护林带的疏透度(β)、宽度、高度、风向与林带夹角等因子对农田防护林防风效应的影响。【方法】利用PC-3型便携式可移动自动气象站,采用多点观测方法对干旱、半干旱土壤风蚀区的林带结构和防风效应进行调查,分析不同林带疏透度、宽度、高度以及风向与林带夹角对风速变化的影响。【结果】稀疏型结构的林带防风效应最佳,最高达34.27%,平均为32.69%;疏透型次之,为25.12%;通风型最差,为20.98%。β为0.30~0.50的林带防风效应最佳,且林冠层和林干层疏透度存在差异时防风效应较好。风向与林带夹角的正弦值与防风效应呈正相关;β为0.30~0.50时,宽度为2H^5H(H为林带平均高度)的林带防风效应相差不大,超过5H时林带的防风效应随其宽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弱;当气流进入林网区域后,风速在前4条林带呈减弱趋势,减弱幅度最大的是第1条林带,在第4条林带后风速开始恢复。【结论】林带的疏透度、宽度、高度和风向是决定单条林带防风效应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林带 疏透度 防风效应
下载PDF
徐淮平原农田防护林带(网)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胡海波 张金池 +2 位作者 王殿平 王成刚 李国钊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5,共5页
较为系统、全面地分析了林带(网)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得出:1林带的胁地范围大致为15H~20H。如采用断根措施,其胁地范围可减少05H左右。林网中2H~18H范围为增产区,5H~15H内为高增产区。2林带北侧和西侧林冠... 较为系统、全面地分析了林带(网)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得出:1林带的胁地范围大致为15H~20H。如采用断根措施,其胁地范围可减少05H左右。林网中2H~18H范围为增产区,5H~15H内为高增产区。2林带北侧和西侧林冠遮荫胁地影响较重,东侧、南侧较轻,且离林带愈近,其影响愈大。3开挖断根沟能有效地防止林带的根系胁地影响,使距林带1H范围内小麦减产幅度显著降低。4开挖断根沟的林网内,小麦平均增产77%,无断根林网内平均增产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淮平原 农田防护林 小麦 产量 遮阴 断根沟
下载PDF
农田防护林可持续集约经营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16
18
作者 范志平 曾德慧 +2 位作者 姜凤岐 关文彬 上官周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6期811-814,共4页
选择具有典型代表的辽宁北部平原区、河北坝上农牧交错区和渭北旱塬区农田防护林为研究对象 ,以主栽树种杨树林带为研究材料 ,针对每个特定类型区的主要自然灾害因子和防护目的 ,统计分析调查研究数据 ,确定了辽宁北部、河北坝上和渭北... 选择具有典型代表的辽宁北部平原区、河北坝上农牧交错区和渭北旱塬区农田防护林为研究对象 ,以主栽树种杨树林带为研究材料 ,针对每个特定类型区的主要自然灾害因子和防护目的 ,统计分析调查研究数据 ,确定了辽宁北部、河北坝上和渭北旱塬 3类型区农田防护林可持续集约经营模型的最优经营参数 .其中林带最适疏透度分别为 0 2 5~ 0 35、0 2 0~ 0 30和 0 2 75~ 0 375 ;主林带间距分别为 45 0~ 5 0 0m、2 0 0m和 2 0 0~2 5 0m ;副林带间距分别为 5 0 0~ 10 0 0m、5 0 0m和 35 0~ 45 0m ;林带带面宽度分别为 8m、9m和 4 5~ 8m ;林带行数分别为 3~ 4、6和 2~ 4;林带树木株行距分别为 2m× 1 5~ 3m、1 5m× 1 5m和 1 5~ 3m× 1 5~ 3m ,主栽树种的防护成熟龄分别为 15~ 16a、14~ 15a和 12~ 14a ;防护成熟期分别为 10a、10~ 11a和 12~ 14a ;最佳更新方式分别为隔带更新、半带嫁接更新和隔带更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可持续集约经营模型 应用 林网 最优经营参数
下载PDF
河北坝上农田防护林防风效能及类型配置研究——以河北省康保县为例 被引量:21
19
作者 付亚星 王乐 +2 位作者 彭帅 王红营 常春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9-283,共5页
通过野外试验观测,对比分析了不同种类和林网结构农田防护林的防风效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防护林优化配置建议。结果表明:综合防风效应和有效防护距离因素分析,对乔木农田防护林的综合防风效应进行评价:疏透型农田防护林>通风型... 通过野外试验观测,对比分析了不同种类和林网结构农田防护林的防风效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防护林优化配置建议。结果表明:综合防风效应和有效防护距离因素分析,对乔木农田防护林的综合防风效应进行评价:疏透型农田防护林>通风型农田防护林>紧密型农田防护林护林;在垂直方向上,三种疏透度的乔木农田防护林在不同高度上大体遵循随高度的增加防风效能逐渐下降的趋势。乔灌混交林、灌木防护林平均防风效能:榆树+柠条的乔灌混交林带21.5%>灌木防护林带20.5%,风速降低20%的有效防护距离分别出现在林后25H和12H。防护林建设方面乔灌木混交林应为首选;灌木防护林可布设在沙漠化严重的坡耕地或风口地带的农田;乔木防护林不是最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防风效能 疏透度
下载PDF
农田林网地区风速减弱规律的探讨 被引量:17
20
作者 朱廷曜 周广胜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36-140,共5页
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利用风洞实验资料和野外观测资料分析了林网地区动量通量(或动力速度)的变化规律,得到了林网地区与旷野的动力速度之比关系式:并据此分析了林网地区的风速减弱规律。
关键词 防风效应 生态效益 农田防护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