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民的“出场”:短视频中的乡村振兴图景与话语表征 被引量:34
1
作者 杨彪 郭昊天 《新闻爱好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8-50,共3页
短视频激活了农民和乡村的"可见性",促成了农民的"出场"。乡村作为农民生产生活的"背景"被嵌入叙事结构中,农民在经济生产、文化传播、日常生活中的自主表达、能动创造和自觉振兴的意愿得到展演。在乡村... 短视频激活了农民和乡村的"可见性",促成了农民的"出场"。乡村作为农民生产生活的"背景"被嵌入叙事结构中,农民在经济生产、文化传播、日常生活中的自主表达、能动创造和自觉振兴的意愿得到展演。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乡村短视频呈现出一派热闹且多元的景象。同时,随着商业资本和城市文化的入侵,农民的身份被表演,创作被褫夺,主体被遮蔽,农民主体性的实现和乡村振兴的实践也面临诸多问题,需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农民话语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我国农村体育生活方式的农民话语赋权研究——以歙县汪满田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余涛 崔琼 +1 位作者 花家涛 杨亮斌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0-101,共12页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个案调查法,在国家与地方、历史与现代互动关系的场域中,以歙县汪满田为个案调查对象,从官方话语和农民话语的视角分析当前我国农村体育生活方式农民话语权不足的现状和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赋权对策。研...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个案调查法,在国家与地方、历史与现代互动关系的场域中,以歙县汪满田为个案调查对象,从官方话语和农民话语的视角分析当前我国农村体育生活方式农民话语权不足的现状和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赋权对策。研究认为:农民话语权是官方话语与农民话语在话语权力和话语权利中的"互动"博弈系统,其获得关键要对接官方话语和农民话语以形成政府和农民求同存异、共享共赢、共同发展的博弈关系。然而,目前"官方力量"的强大和"农民力量"的弱小,造成了官方话语与农民话语对接不畅。虽然,官方在制度制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尽可能保证官方话语和农民话语在内容方面的一致性,但受到政府行政化倾向和"理性经济人"思维的影响,对接不畅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提出建设农民满意的服务型乡镇政府,建立健全农民话语保障制度;构建平等、民主、包容的话语空间,确保官方话语与农民话语的连接畅通;加强乡村组织与社会力量资源合作,扩大官方和媒体渠道农民话语影响力等农民话语赋权对策,以推动我国农村体育生活方式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体育 体育生活方式 农民话语 官方话语 话语 赋权
原文传递
国家意识形态话语、知识分子话语和农民话语——《二大妈探病》的文化人类学阐释 被引量:1
3
作者 赵亚丽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2-127,共6页
本文从文化人类学视角,通过对传统二人转剧目《二大妈探病》不同版本的文本及其整理附记的对比,分析其特定社会历史文化场域中的国家意识形态话语、知识分子话语、农民话语。
关键词 国家意识形态话语 知识分子话语 农民话语
原文传递
用农民话语写作——从《小二黑结婚》看赵树理小说的艺术风格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建荔 《科技信息》 2007年第2期112-112,139,共2页
本文主要从赵树理的代表作《小二黑结婚》来展现他小说创作的“大众化”和现代性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 农民话语
下载PDF
毛泽东农民话语的演变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建伟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62,共8页
先进性与革命性之间的张力,是毛泽东农民话语的隐藏线索,理解毛泽东农民话语的钥匙。1949年后,毛泽东的农民话语历经了两次转向。第一次是从强调革命性的阶级分析转向强调先进性的生产方式分析,但这一次转向使农民话语中的紧张关系愈加... 先进性与革命性之间的张力,是毛泽东农民话语的隐藏线索,理解毛泽东农民话语的钥匙。1949年后,毛泽东的农民话语历经了两次转向。第一次是从强调革命性的阶级分析转向强调先进性的生产方式分析,但这一次转向使农民话语中的紧张关系愈加凸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毛泽东进行了第二次话语转向,重新回到以革命性为核心的阶级分析。毛泽东农民话语的第二次转向,只是从表面上缓解了话语的紧张,并没有真正解决理论的内在矛盾。不过,虽然毛泽东的农民话语历经反复,在实践上也未取得预期的成功,但始终重视农民的主体地位,是毛泽东农民话语的重要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农民话语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下载PDF
短视频平台农民用户的数字劳工化分析
6
作者 刘恒 《新闻知识》 2023年第6期75-79,96,共6页
短视频平台对农村市场的开拓,原被期望着能够助力农民发声,但现实是农民在短视频平台上成了数字劳工。本文基于底层研究视角,从科技赋权、社会需求、经济需求等方面分析农民使用短视频平台的原因,试图探析农民在短视频平台的劳动过程,... 短视频平台对农村市场的开拓,原被期望着能够助力农民发声,但现实是农民在短视频平台上成了数字劳工。本文基于底层研究视角,从科技赋权、社会需求、经济需求等方面分析农民使用短视频平台的原因,试图探析农民在短视频平台的劳动过程,了解短视频平台的隐形剥削机制,呼吁讲述真正且完整的农民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研究 短视频 数字劳工 农民话语
下载PDF
论赵树理农民话语写作与小说艺术风格的形成
7
作者 詹琳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58,共4页
赵树理的小说明确的把自己的接受对象确定为农民群体,他用农民话语去描述农村的生活状态,消解了当时的精英话语在文学领域的话语霸权地位。他回归了中国民间文学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创造了属于农民大众的文学。同时他注重文学作品思想... 赵树理的小说明确的把自己的接受对象确定为农民群体,他用农民话语去描述农村的生活状态,消解了当时的精英话语在文学领域的话语霸权地位。他回归了中国民间文学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创造了属于农民大众的文学。同时他注重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正确导向,主张用明确的政治理想去全面提升普通民众的精神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话语 民间 艺术风格
下载PDF
微弱的反抗——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知青文学中农民话语的出现
8
作者 庄爱华 刘琳琳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66-68,共3页
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一些未经过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年轻作家对知青文学重新审视与把握 ,以民间立场对知青文学进行重写 ,知青文学中出现了农民话语 ,给当代文坛带来新视角和新风格 ,这也是对以往主流知青文学的一次微弱的反抗。这有利于... 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一些未经过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年轻作家对知青文学重新审视与把握 ,以民间立场对知青文学进行重写 ,知青文学中出现了农民话语 ,给当代文坛带来新视角和新风格 ,这也是对以往主流知青文学的一次微弱的反抗。这有利于全方位深层次反映与阐释知青和知青运动。本文试图从时代诉求、文本主题以及这种知青叙事的影响来考察知青文学微弱反抗的历史必然性。刘醒龙、韩东、李洱、何顿、赵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青文学 农民话语 知青
下载PDF
农民话语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维度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玉珂 许进利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17,共6页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农业文明传统,且至今农村人口仍然占多数的国家。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文本到心灵,冒着热气、带着温度,延伸到广泛而分散的乡土社会,才能彻底化解横亘在马克思和农民之间的话语尴尬,从而完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的&q...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农业文明传统,且至今农村人口仍然占多数的国家。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文本到心灵,冒着热气、带着温度,延伸到广泛而分散的乡土社会,才能彻底化解横亘在马克思和农民之间的话语尴尬,从而完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的"最后一公里"。向农民传播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我国农村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以农民为受众,通过形式和手段的改进和创新,塑造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形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可以为农民立言,拓展农民的话语空间,让农民不被时代抛下;另一方面,可以优化农村建设的理论供给,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铺开提供科学的精神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话语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话语体系
下载PDF
中国农民话语权的解构与重构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争鸣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103-109,共7页
文章梳理了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范式和方法论。利用后结构主义范式与话语分析法,解构了现实农民利益被非法侵占的案例,发现中国社会霸权话语的建构是真正导致农民失语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这与农民素质无关,因为当今的农民素质足以表... 文章梳理了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范式和方法论。利用后结构主义范式与话语分析法,解构了现实农民利益被非法侵占的案例,发现中国社会霸权话语的建构是真正导致农民失语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这与农民素质无关,因为当今的农民素质足以表达他们自己的诉求和言语。问题是霸权的话语剥夺了农民的言语场域和他们应有的空间。归还农民话语权的有效方式可通过中央政府联合其他力量和农民一起打破原有社会话语结构,重构农民的话语场域,使农民获得应有的平等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范式 话语分析 中国农民话语
下载PDF
后现代公共行政视角下的农民话语权回归 被引量:6
11
作者 程亿 史扬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6-118,共3页
农民话语权回归是建设新农村的保障,后现代公共行政分析视角下,农民话语权在农村公共能量场中尚未发挥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乡镇政府凭借其强势地位掌控话语权;农民缺乏使用话语权的积极意向性;公共对话平台建设不力。以后现代公共行... 农民话语权回归是建设新农村的保障,后现代公共行政分析视角下,农民话语权在农村公共能量场中尚未发挥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乡镇政府凭借其强势地位掌控话语权;农民缺乏使用话语权的积极意向性;公共对话平台建设不力。以后现代公共行政的视角,实现农民话语权的回归,需要乡镇政府推崇开放性思维还农民话语权,倡导农民进行重复性的话语表达实践以及政府为公共对话提供良好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公共行政 农民话语 公共能量场 公共对话
下载PDF
论乡村治理中的农民话语权保障——基于善治的视角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国普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2-125,共4页
能够有效地维护农民权益是现代乡村治理最为基础、最为现实的目标。话语权作为农民的首要权利,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有效行使,其缺失的原因在于农民利益表达与政治参与渠道不畅通、农民组织的体制性缺失、农民自身能力素质有限等方面,应... 能够有效地维护农民权益是现代乡村治理最为基础、最为现实的目标。话语权作为农民的首要权利,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有效行使,其缺失的原因在于农民利益表达与政治参与渠道不畅通、农民组织的体制性缺失、农民自身能力素质有限等方面,应从培养农民进行话语权表达的主体性意识与能力、完善和创新平等的保障农民话语权的制度机制、提高农民话语权表达的诉求能力和整体效能、增强农民话语权对政府决策输入的影响力方面保障农民话语权,从而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并走向乡村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话语 乡村治理 善治 同票同权 公共话语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民话语权探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阙祥才 桂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37-40,共4页
以当前中国新农村建设为视野,探讨了农民话语权的内涵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分析了中国农民话语权长期缺失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在新农村建设中保护农民话语权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话语 保护
下载PDF
农民话语权实现之路径选择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理阳 唐书俊 《党政干部学刊》 2009年第8期12-13,共2页
农民话语权作为一种公民权利,应该得到法律的许可和社会的承认。但由于诸多原因,目前中国农民的这种话语权不同程度地处于一种缺失的状态。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探索出农民话语权的实现路径,让农民拥有更多话语权。
关键词 政治文明 农民话语 路径
原文传递
短视频平台助力农民话语权提升的路径
15
作者 王晓雨 王灿发 《中国报业》 2024年第15期20-22,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民话语权的提升成为关键问题。短视频平台虽然为农民提供了展示自我、表达观点、传播文化的新渠道,但要实现农民话语权的提升,还需政府部门、平台运营方和社会的合力推进。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强传播内容监管,强化...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民话语权的提升成为关键问题。短视频平台虽然为农民提供了展示自我、表达观点、传播文化的新渠道,但要实现农民话语权的提升,还需政府部门、平台运营方和社会的合力推进。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强传播内容监管,强化政策支持与法规保障;其次,平台运营方要进一步优化内容传播机制,不断提升内容质量;再次,着力构建乡村品牌,加快农村媒体人才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短视频平台 农民话语
原文传递
新时代乡村治理评价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4
16
作者 韩园园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1年第6期53-59,共7页
乡村治理评价决定了乡村治理的成色和走向,乡村治理评价体系是否科学有效,决定了乡村治理成效。构建新时代乡村治理评价体系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农业有干头、农村有看头、农民有奔头的评价目标。新时代乡村治理评价体系建构的关键主要有以... 乡村治理评价决定了乡村治理的成色和走向,乡村治理评价体系是否科学有效,决定了乡村治理成效。构建新时代乡村治理评价体系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农业有干头、农村有看头、农民有奔头的评价目标。新时代乡村治理评价体系建构的关键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破除压力型体制,变被动考评为主动考评;二是畅通农民参与乡村治理评价的渠道,增加农民的话语权;三是在注重对经济进行考评的同时,建立健全对乡村文化的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治理 评价体系 农民话语
原文传递
维护农民话语权的后现代公共行政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程亿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4期40-42,共3页
维护农民话语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障,但就目前来说,农民仍然没有与其他阶层一样享有平等的话语权。从后现代公共行政的角度来看,这种话语权的缺失是与现代公共行政中隐含的强烈的精英意识、权威性的“专家理论”、集权主义倾向... 维护农民话语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障,但就目前来说,农民仍然没有与其他阶层一样享有平等的话语权。从后现代公共行政的角度来看,这种话语权的缺失是与现代公共行政中隐含的强烈的精英意识、权威性的“专家理论”、集权主义倾向和强制性的统一标准分不开的。后现代公共行政在对既有公共行政模式的批判和审视下,提倡开放性的民主氛围和文化共享,倡导建立一个开放的公共攻策对话机制,它为创建一个相对多元化的话语格局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农民话语权的回归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公共行政 农民话语 公共能量场 公共对话
下载PDF
民生新闻中农民话语权的缺失及媒体的社会责任 被引量:2
18
作者 钟敏霞 《韶关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205-208,共4页
当前民生新闻迅速兴起与发展,但是涉及农民的报道内容较少,且涉农信息当事人缺席,存在农民媒介话语权缺失的现象,这是由于农民处于经济弱势地位、媒介定位偏向、以及"知识沟"拉大等原因而导致的。媒体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当前民生新闻迅速兴起与发展,但是涉及农民的报道内容较少,且涉农信息当事人缺席,存在农民媒介话语权缺失的现象,这是由于农民处于经济弱势地位、媒介定位偏向、以及"知识沟"拉大等原因而导致的。媒体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为农民搭建话语平台;树立媒体责任,提高农民媒介素养,重建民生新闻农民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新闻 农民话语 媒体社会责任 重建话语
下载PDF
简政放权背景下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与农村贫困治理创新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晶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第1期59-63,共5页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职能转变已成为政府体制改革和行政效能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所在。然而,在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和政府职能缺位等因素的影响下,部分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不当致使农村贫困治理面临的形势更加严...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职能转变已成为政府体制改革和行政效能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所在。然而,在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和政府职能缺位等因素的影响下,部分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不当致使农村贫困治理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地方政府必须通过行政体制改革,逐步转变在农村贫困治理中的职能和方式。明确界定地方政府职能,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培育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的新型合作治理机制,提高贫困农民的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职能转变 农村贫困 社会参与 农民话语
下载PDF
新闻报道与农民话语权保障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丽雅 张坤媛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0年第12期38-39,共2页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大众传播媒介在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大众媒介往往忽略了如何让农民说话和怎样为农民说话这个课题,使农民未能真正拥有媒介话语权。要解决媒体对农民报道以及农民话...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大众传播媒介在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大众媒介往往忽略了如何让农民说话和怎样为农民说话这个课题,使农民未能真正拥有媒介话语权。要解决媒体对农民报道以及农民话语权保障的问题,需要评析现有研究成果中各种观点与争议,澄清误会与失误,为未来的研究厘清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报道 农民话语 权益保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