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2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人类的体贴和爱——铁凝访谈录 被引量:73
1
作者 赵艳 铁凝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8,共7页
关键词 铁凝 文学创作 人性关怀 叙述风格 农村题材 女性文学
下载PDF
百年中国的主流文学——乡土文学/农村题材/新乡土文学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64
2
作者 孟繁华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4-100,共7页
百年中国的主流文学不是意识形态意义上的主流,而是"题材"意义上的主流。主流文学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左右下,出现了两次转折:一次是乡土文学向"农村题材"的转移,发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中国主流文学在思想倾向... 百年中国的主流文学不是意识形态意义上的主流,而是"题材"意义上的主流。主流文学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左右下,出现了两次转折:一次是乡土文学向"农村题材"的转移,发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中国主流文学在思想倾向和审美取向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思想倾向上,是民粹主义的民众崇拜;在审美取向上是暴力美学崇拜。另一次是"农村题材"向"新乡土文学"的转移,发生于80年代初期。这一转向,使中国主流文学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个变化最重要的特征,一是对乡村中国"超稳定文化结构"的发现;二是乡村叙事整体性的破碎。这两次转移并不是简单的历史重复,但对农村题材意识形态性的否定却是未做宣告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学 农村题材 新乡土文学 民粹主义 超稳定文化结构
原文传递
试论五十至七十年代“农村题材”长篇小说——以《三里湾》、《山乡巨变》、《创业史》为中心 被引量:57
3
作者 萨支山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7-124,共8页
以“农村题材”作为分类方式来描述50至70年代的中国小说,揭示这一时期的创作与批评如何通过文学想象建立现实的意义秩序,并建立起这一时期“农村题材”小说的范式。该文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分析在《三里湾》、《山乡巨变》、《创... 以“农村题材”作为分类方式来描述50至70年代的中国小说,揭示这一时期的创作与批评如何通过文学想象建立现实的意义秩序,并建立起这一时期“农村题材”小说的范式。该文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分析在《三里湾》、《山乡巨变》、《创业史》等作品写作和修改的过程中,如何“建立故事的‘真实’的话语等级”,使这些作品所呈现的小说范式及其“历史必然性”,进入当代文学史写作的认识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题材 《创业史》 长篇小说 文学想象 当代文学史 中国小说 故事 七十年 范式 范畴
原文传递
精神的田园——铁凝访谈 被引量:41
4
作者 朱育颖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8-54,共7页
勃兰兑斯有言:“一个国家的文学,只要它是完整的,便可以表现这个国家的思想和感情的一般历史.”对我国20世纪后20年、特别是世纪末文学的精神走向也可以作如是观:它是国人精神的一种写照、一种折光.存在决定意识.每一个时代的精神归趋... 勃兰兑斯有言:“一个国家的文学,只要它是完整的,便可以表现这个国家的思想和感情的一般历史.”对我国20世纪后20年、特别是世纪末文学的精神走向也可以作如是观:它是国人精神的一种写照、一种折光.存在决定意识.每一个时代的精神归趋总是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走向.在一个正常的、健康的、民主的国度,在社会向人们敞开多个门户、提供多种选择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凝 小说创作 人物塑造 农村题材 城市题材 《麦秸垛》 《棉花垛》 《青草垛》 女性作家
下载PDF
中国电影中的乡土想象 被引量:23
5
作者 杨远婴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0-75,共16页
中国电影中的乡土想象依附于20世纪本土政治和艺术思潮的流变。在百年叙事的逻辑循环中,农村是一个永远的景观,农民是一个表述不尽的形象。他们时而被当做历史的客体,时而又被当做历史的主体。不论是主体还是客体,中国电影都显示... 中国电影中的乡土想象依附于20世纪本土政治和艺术思潮的流变。在百年叙事的逻辑循环中,农村是一个永远的景观,农民是一个表述不尽的形象。他们时而被当做历史的客体,时而又被当做历史的主体。不论是主体还是客体,中国电影都显示出农民视域的创作策略。事实上,中国电影史中真正标示社会转型特征的几乎都是农村题材作品。譬如左翼力量介入电影的代表作《春蚕》;标志1949年胜利的《白毛女》;预示文化革命的《槐树庄》;代表民主启蒙的《黄土地》;以及现代化遭遇中国的《被告山杠爷》。而创作这些影片的作者往往是和土地没有原始联系的城市知识分子,他们电影中的农民类型常常是其分析中国、建构理想的文本。因此,透过影像农村,我们隐约看见的是中国精神历史的变迁和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电影文化 农村题材 乡土意识 发展
全文增补中
《白鹿原》:民族秘史的叩询和构筑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仲生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6-11,38,共7页
《白鹿原》,一部超越了陈忠实的过去,也超越了建国以来问世的农村题材长篇小说的扛鼎之作。陈忠实是在写出我们民族的总体性存在和心灵变迁史的宏大预设中构筑他的这部长篇小说的。他不只是着眼农村,而是立足农村叩询我们民族生存的历... 《白鹿原》,一部超越了陈忠实的过去,也超越了建国以来问世的农村题材长篇小说的扛鼎之作。陈忠实是在写出我们民族的总体性存在和心灵变迁史的宏大预设中构筑他的这部长篇小说的。他不只是着眼农村,而是立足农村叩询我们民族生存的历史。陈忠实成功地实现了他的构想。他写出了一部我们“民族的秘史”。民族生存的历史反思历史是什么?历史的真实又是什么?历史的真实与我们想象中的、我们所理解的真实是不是同一的?这些困扰着一代又一代历史学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鹿原 陈忠实 白嘉轩 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秘史 长篇小说 民族生 民族历史 鹿子霖 农村题材
下载PDF
赵树理的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20
7
作者 旷新年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23,共9页
近年以来,随着中国广大内地农村及其人民成为中国问题的中心,随着新的文学视野的渐次展开,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精英知识分子建构的意识形态正从根基上被动摇,由此我们面临思想、学术和话语的深刻转型。在这个意义上,反思1980年代与关注... 近年以来,随着中国广大内地农村及其人民成为中国问题的中心,随着新的文学视野的渐次展开,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精英知识分子建构的意识形态正从根基上被动摇,由此我们面临思想、学术和话语的深刻转型。在这个意义上,反思1980年代与关注中国农村问题是内在地相互关联的。本专栏以下刊出的三篇文章恰好都不同程度地涉及中国革命的农民题材作家赵树理,从文学史、阶级意识和左翼思想遗产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作者均为六七十年代出生的新一代学人,他们的知识、理念和方法预示了中国学术理论在新世纪的新的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树理 文学创作 大众文化 艺术风格 农村题材
原文传递
论模式的突破与文化意蕴的彰显——近年来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反思 被引量:11
8
作者 孔朝蓬 《当代电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44,共4页
在商业化、娱乐化风潮持续走强的影视媒体中,荧屏上农村题材的影视剧不多,出类拔萃者更少。农村生活、农民形象往往成为被忽视和曲解的对象。近年来,《希望的田野》、《刘老根》、《马大帅》、《美丽的田野》、《圣水湖畔》、《都市... 在商业化、娱乐化风潮持续走强的影视媒体中,荧屏上农村题材的影视剧不多,出类拔萃者更少。农村生活、农民形象往往成为被忽视和曲解的对象。近年来,《希望的田野》、《刘老根》、《马大帅》、《美丽的田野》、《圣水湖畔》、《都市外乡人》、《插树岭》、《乡村爱情》等一批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活跃在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段并且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而今对剧作进行必要的文化艺术反思则成为促进其进一步繁荣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题材 电视剧 创作反思 文化意蕴 东北 《希望的田野》 《都市外乡人》 彰显
原文传递
新世纪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缺失与期待 被引量:13
9
作者 薛晋文 曾庆瑞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0-73,共4页
关键词 电视剧作品 农村题材 期待 中国农民 艺术载体 多维视角 社会责任 创作者
下载PDF
物欲·类型·想像——直面当下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三大误区 被引量:10
10
作者 薛晋文 《文艺评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3-37,共5页
应该说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起点是比较高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出现了以《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为代表的“农村三部曲”。新世纪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呈现出一派繁荣... 应该说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起点是比较高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出现了以《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为代表的“农村三部曲”。新世纪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先后出现了《刘老根》、《烧锅屯的钟声》、《希望的田野》、《当家的女人》、《民工》、《郭秀明》和《马大帅》等一批精品剧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创作 农村题材 20世纪80年代 《希望的田野》 《当家的女人》 误区 想像 物欲
下载PDF
十七年小说中的民间形态及美学意义——以赵树理、周立波、柳青为例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光东 《南方文坛》 2002年第1期11-14,共4页
关键词 赵树理 柳青 农村题材 周立波 十七年小说 长篇小说 小说创作 文学创作 政治意识形态 《山乡巨变》 美学意义
原文传递
乡土文学传统的当代变迁——“农村题材”转向“新乡土文学”之后 被引量:15
12
作者 孟繁华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6-34,共9页
"乡土文学"、"农村题材"、"新乡土文学",是三个有同源关系的概念,但它们在文学观念、内在结构、人物塑造等方面是非常不同的,这些不同或差异性在文学史中并没有得到说明或处理。本文涉及的主要问题是:为... "乡土文学"、"农村题材"、"新乡土文学",是三个有同源关系的概念,但它们在文学观念、内在结构、人物塑造等方面是非常不同的,这些不同或差异性在文学史中并没有得到说明或处理。本文涉及的主要问题是:为什么"农村题材"转向"新乡土文学"之后,在接续现代"乡土文学"剖析、批判国民性传统的时候,并没有超越启蒙主义文学?"国民性"也是被建构起来的,"新乡土文学"虽然终结了"农村题材"意识形态的功利要求,与乡土中国缓慢地建立起了联系,但对今天我们理解的文学来说是不够的。现代启蒙主义文学反复陈述建立的民族性格同样需要超越和重建,今天的文学也有义务提供高于现实的高贵和诗意。我们虽然充分经历了西方20世纪文学,特别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洗礼,但对西方18、19世纪文学的学习还没有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学” 农村题材 文学传统 变迁 同源关系 文学观念 内在结构 人物塑造
原文传递
辉煌历史激情展望--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发展简述 被引量:13
13
作者 仲呈祥 张新英 《当代电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10,共7页
由于中国农民和农村在中国历史及现实中占有重要地位,农村题材虫视剧自发轫之初便受到了创作者的青睐。1958年播出的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表现的便是中国农村和农民。1978年5月22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电视... 由于中国农民和农村在中国历史及现实中占有重要地位,农村题材虫视剧自发轫之初便受到了创作者的青睐。1958年播出的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表现的便是中国农村和农民。1978年5月22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单本剧《三家亲》,拉开了新时期中国电视剧发展的帷幕,也成为其后众多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视剧 农村题材 中国历史 展望 激情 中国农民 电视单本剧 中央电视台
原文传递
关于非虚构答陈竞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敬泽 《杉乡文学》 2011年第6期74-76,共3页
从今年第2期开始,《人民文学》开辟一个新栏目:"非虚构"。设立"非虚构"的初衷是什么?当时我要发韩石山的自传《既贱且辱此一生》,然后就有一个难题:把它放在哪个栏目里呢?你知道,文学期刊大致是几大块:小说、散文、... 从今年第2期开始,《人民文学》开辟一个新栏目:"非虚构"。设立"非虚构"的初衷是什么?当时我要发韩石山的自传《既贱且辱此一生》,然后就有一个难题:把它放在哪个栏目里呢?你知道,文学期刊大致是几大块:小说、散文、诗,有的还有报告文学。像韩这样的作品,当然不是小说,是报告文学吗?是散文吗?都不很对;中药柜子抽屉不够用了,我也想过临时做个抽屉,比如就叫自传,但我又没打算发很多自传,做个抽屉难道用一次就让它闲着?最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期刊 韩石山 《人民文学》 纪实文学 历史叙述 我不知道 写作态度 农村题材 乾坤袋 小时工
原文传递
创作·欣赏·评论——读《父亲》并与有关评论者商榷 被引量:13
15
作者 邵养德 《美术》 1981年第9期56-59,共4页
青年画家罗中立同志创作的《父亲》,是一幅反映当代农民“疾苦”的油画。自从在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展出以后,得到很多人的赞赏,感动了更多的人。足见创作农村题材的主题性绘画,已受到普遍的重视。但是,艺术家如何反映农民的“疾苦”,这... 青年画家罗中立同志创作的《父亲》,是一幅反映当代农民“疾苦”的油画。自从在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展出以后,得到很多人的赞赏,感动了更多的人。足见创作农村题材的主题性绘画,已受到普遍的重视。但是,艺术家如何反映农民的“疾苦”,这是值得探讨的重大课题。 有的评论者说,《父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亲》 罗中立 青年画家 创作思想 当代中国农民 现实主义艺术 农村题材 中国美术史 主题性 一幅画
原文传递
乡土电影中的现代性表达——简论1979年以来乡土电影的民间形态的影像言说 被引量:8
16
作者 蔡盈洲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3-96,共4页
关键词 乡土 农村题材 言说 乡村生活 独特 民间 现代性 中国电影 影片 城市电影
原文传递
农村的“发现”和“湮没”——20世纪中国文学视野中的农村 被引量:10
17
作者 何吉贤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9,共6页
“农村问题”是目前中国现实中的一个尖锐问题 ,也是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 ,而在文学研究界 ,这却是一个在一定程度上被“遗忘”的“冷门”话题。如何在新的现实和新的学术资源中“重提”这个话题 ?如何重新审视和总结百年中国文... “农村问题”是目前中国现实中的一个尖锐问题 ,也是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 ,而在文学研究界 ,这却是一个在一定程度上被“遗忘”的“冷门”话题。如何在新的现实和新的学术资源中“重提”这个话题 ?如何重新审视和总结百年中国文学史上对农村的表述 ?如何在新的现实关系中重建对农村的想象和表述 ?是一个沉重而迫切的话题。本期所发的这组文章意在以文学的眼光重新关注这一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农村题材 时代精神 审美意识 民族文化
原文传递
农村电视剧面临转折——略论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朱虹 苏品晶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56,共3页
农村题材电视剧作为展现农村风貌,刻画农民心灵的一个重要窗口,一直以来都是电视剧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题材。优秀的农村题材电视剧不仅是农村生活的缩影,还是时代与民族精神的展现。根据韩志君长篇小说《命运四重奏》改编的电视剧《篱... 农村题材电视剧作为展现农村风貌,刻画农民心灵的一个重要窗口,一直以来都是电视剧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题材。优秀的农村题材电视剧不仅是农村生活的缩影,还是时代与民族精神的展现。根据韩志君长篇小说《命运四重奏》改编的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是当代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标志性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创作 农村题材 现状 农村生活 民族精神 长篇小说 四重奏 韩志君
原文传递
赵树理研究述评 被引量:11
19
作者 董大中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6年第1期178-190,共13页
赵树理是在二十年代与三十年代之交开始写作生涯的。从现有资料来看,对赵树理作品的第一篇评论文章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初,作者为王中青,评的是中篇小说《有个人》。
关键词 赵树理小说 李有才板话 三里湾 李家庄的变迁 文学流派 锻炼锻炼 《小二黑结婚》 农村题材 一九 史纪言
下载PDF
路在脚下——试述当前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趋势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婧 宋毅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5-48,共4页
在中国电视剧的发展过程中,农村题材电视剧一直都有着自己的地位,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篱笆·女人和狗》三部曲就曾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热播,收视率极高,反响相当强烈。但是随着人们把眼光更多地投向经济建设的大潮,电视... 在中国电视剧的发展过程中,农村题材电视剧一直都有着自己的地位,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篱笆·女人和狗》三部曲就曾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热播,收视率极高,反响相当强烈。但是随着人们把眼光更多地投向经济建设的大潮,电视剧的生产者越来越多地关注电视剧生产的经济效益,电视剧的观众被越来越多的古装时装戏说传奇剧包围,农村题材电视剧似乎被尘封在了清冷的角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视剧 农村题材 创作趋势 20世纪90年代初 中央电视台 电视剧生产 黄金时间 经济建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