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经济发展史看近代以来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变迁 被引量:4
1
作者 唐晓腾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5期35-41,共7页
自鸦片战争后,中国农村传统的基于落后的自然经济所形成的"政社合一"的制度体系随着经济商品化开始出现变迁。但清末地方自治试行、民国乡村自治的努力、中共建立新政权后人民公社的尝试及改革开放后村民自治的推进,乡村社会... 自鸦片战争后,中国农村传统的基于落后的自然经济所形成的"政社合一"的制度体系随着经济商品化开始出现变迁。但清末地方自治试行、民国乡村自治的努力、中共建立新政权后人民公社的尝试及改革开放后村民自治的推进,乡村社会重构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性。我国近代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并没能缓解乡村社会危机,农村社会改革的本质问题是中国乡村社会的重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变迁 商品化 社会重构 乡村研究 中国
下载PDF
农村经济变迁对村民自治的挑战 被引量:1
2
作者 卢福营 《中国农村观察》 1999年第2期61-63,共3页
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后,中国农村重新构建了“乡政村治”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但农村还正处于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中。本文分析了这些变化对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的影响。
关键词 农村经济变迁 村民自治 权力结构
原文传递
新中国三大农业政策与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变迁 被引量:3
3
作者 叶明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4,共10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把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建设成强大的工业化国家,对传统农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先后出台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项重大农业政策。土地改革彻底清扫了封建制度的障碍,为新...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把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建设成强大的工业化国家,对传统农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先后出台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项重大农业政策。土地改革彻底清扫了封建制度的障碍,为新中国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做好了准备工作。农业合作化的结果是建立国家和集体土地所有制,这次转变为中国初步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作出重大贡献。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由于保留了土地公有的内涵,同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既稳定了农村社会、防止两极分化,又实现了对传统农村经济的突破,使得中国农业经济结构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农业政策 农村经济变迁
原文传递
评论“过密化”假设引出的分析思路问题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勇勤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7年第1期97-103,共7页
“过密化”假设提出后,中国学界的回应形成三种类型。数字分析派主要以农民家庭收入和农民生活水平作为评判标准。“过密化”假设认为,农户的经营目标是亩产量最大化。“过密化”假设的致命错误是它和“农村经济变迁”假设结合在一起。... “过密化”假设提出后,中国学界的回应形成三种类型。数字分析派主要以农民家庭收入和农民生活水平作为评判标准。“过密化”假设认为,农户的经营目标是亩产量最大化。“过密化”假设的致命错误是它和“农村经济变迁”假设结合在一起。“农村经济变迁”假设构思的三种状态应当有一个合理的演进过程,如果三者之间不能找到一个恰当的过渡点,“农村经济变迁”假设就存在被证伪的可能性。“过密化”假设对需要用到的经济学理论,对人均产值长期没有得到提高这个问题,都没有很好地进行研究。衡量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需要规定一种统一的定量属性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密化”假设 分析思路 农村经济变迁”假设 经济学理论
下载PDF
我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中“否定之否定”现象的原因探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高杉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5-98,共4页
在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变迁。每次变迁都程度不同的包含了对前一种制度的否定。尽管制度的每次变迁都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但每次变迁都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和农业发展趋势的论述为其理论依据。这... 在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变迁。每次变迁都程度不同的包含了对前一种制度的否定。尽管制度的每次变迁都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但每次变迁都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和农业发展趋势的论述为其理论依据。这种基于同一理论基础而在不同时期做出相反制度安排的现象,是我们误读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制度变迁 否定之否定 原因探析
原文传递
集体化时代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初探
6
作者 韩芸 《沧桑》 2006年第3期49-50,共2页
回顾和总结建国后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从互助组、初级社到高级社的变迁过程,对总结历史经验,准确把握、并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经济改革的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对集体化时代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 回顾和总结建国后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从互助组、初级社到高级社的变迁过程,对总结历史经验,准确把握、并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经济改革的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对集体化时代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特征进行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助组 初级社 高级社 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
下载PDF
视野新颖论证扎实的区域社会经济史新作——《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评介
7
作者 董志凯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3-115,共3页
近年来,"三农"问题成为决策层与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从现实问题的研究而追溯历史渊源,涌现出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20世纪赣闽粤三边地区实证研究>(温锐、... 近年来,"三农"问题成为决策层与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从现实问题的研究而追溯历史渊源,涌现出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20世纪赣闽粤三边地区实证研究>(温锐、游海华著)一书,以农村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广大农民的流动为切入点,依据大量而翔实的史料,对20世纪百余年间赣闽粤三边地区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的历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审视,清晰地勾勒出20世纪中国农民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的轨迹,在分析近代农村经济变迁总趋势和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详细地论证了激活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变迁与发展的根本历史动因,从而为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作出了新的开拓性贡献.读罢该书,印象深刻与值得关注的重要之处有如下几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 区域社会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评介 论证 新颖 “三农”问题 20世纪 农村生产力 历史渊源 现实问题 研究成果 实证研究 决策层 游海华 切入点 三边 涌现 温锐 农民
原文传递
中国农村经济变迁研究的突出力作——评温锐、游海华新著《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
8
作者 廖信春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35-236,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农村经济 《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 书评
下载PDF
农民问题研究的新视野和新突破——读《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
9
作者 何友良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43-144,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农村问题 农民问题 温锐 游海华 劳动力流动 经济 社会 《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
下载PDF
温锐、游海华著:《劳动力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
10
作者 张春龙 《学海》 CSSCI 2004年第3期202-203,共2页
关键词 温锐 游海华 《劳动力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 社会秩序 生活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