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县域农村居民点体系重构研究——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 被引量:17
1
作者 潘菲 杨庆媛 +1 位作者 樊天相 冯应斌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9-96,F0003,共9页
研究目的:以空间相互作用为着眼点,结合"居住场势"评价,对重庆市长寿区农村居民点体系进行重构,以期为科学开展农村居民点规划和综合整治提供依据。研究方法:运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测算农村居民点与最近城镇之间的作用引力,从... 研究目的:以空间相互作用为着眼点,结合"居住场势"评价,对重庆市长寿区农村居民点体系进行重构,以期为科学开展农村居民点规划和综合整治提供依据。研究方法:运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测算农村居民点与最近城镇之间的作用引力,从外部环境和经济发展两方面选取指标建立"居住场势"指标体系,评价农村居民点的发展实力。研究结果:(1)长寿区223个农村居民点的引力值介于0.21—52.32,运用Natural breaks方法将农村居民点划分为16个就地城镇化型农村居民点和207个非城镇化型农村居民点;(2)以207个非城镇化型农村居民点的"居住场势"值进行聚类分析,依此构建县域"中心村—基层村—迁并村"3级农村居民点体系,研究结果符合长寿区农村居民点的发展规律。研究结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较好地揭示了城镇—农村居民点这一层次结构中各要素间的联系,是从空间结构优化这一角度拓宽了农村居民点体系重构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居住场势 农村居民体系 重构
下载PDF
基于网络中心点辐射导向的农村居民点体系重组与优化——以重庆市江津区燕坝村为例 被引量:16
2
作者 宿瑞 王成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58-966,共9页
村落空间网络是以农村居民点为节点、线性设施为依托、节点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复杂网络。开展村落空间网络及其节点中心性研究能够理清节点在网络中的关键位置与影响范围,为农村居民点规划建设、整体网络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借鉴。本文以重... 村落空间网络是以农村居民点为节点、线性设施为依托、节点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复杂网络。开展村落空间网络及其节点中心性研究能够理清节点在网络中的关键位置与影响范围,为农村居民点规划建设、整体网络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借鉴。本文以重庆市江津区燕坝村为例,运用复杂网络理论与方法构建村落空间网络,进而辨析网络中心点及其辐射强度与辐射范围,厘定出农村居民点体系优化重组模式。结果表明:①村落空间网络具有典型的非均衡层次结构、小世界特征与无标度特性,网络整体的联系程度较低;②依据中心点的辐射能力划分其等级,形成Ⅰ级中心点、Ⅱ级中心点和Ⅲ级节点共同作用的网络节点体系;③基于此,从"整体-局部-个体"3个影响层次,构建了中心村(Ⅰ级中心点)扩散型、基层村(Ⅱ级中心点)增长型、散居农村居民点(Ⅲ级节点)挖潜型3类优化重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空间网络 中心辐射力 农村居民体系 重组优化 燕坝村 重庆市
原文传递
陕南山区农村居民点体系集约化整合策略思考——以商洛市丹凤县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晓荣 周庆华 段德罡 《小城镇建设》 2015年第8期28-34,共7页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居民点的空间重构具有必然性,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乡村空间演变的过程。陕南山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居环境条件差,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人口外流导致的宅基地闲置和耕地荒废现象普遍,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村居民点体...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居民点的空间重构具有必然性,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乡村空间演变的过程。陕南山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居环境条件差,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人口外流导致的宅基地闲置和耕地荒废现象普遍,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村居民点体系集约化整合需求迫切。论文以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为例,立足于丹凤县农村居民点体系的发展现状和问题,综合分析现阶段农村居民点体系集约化整合的主要驱动因素及作用机制,从等级体系构建、空间布局、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产业发展及建设引导四个方面提出丹凤县农村居民点体系集约化整合的方向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南山区 农村居民体系 集约化整合 丹凤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