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6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化滞后的经济后果分析 被引量:108
1
作者 李文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4-75,共12页
中国的城市化滞后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严重错位的结果 ,反过来也影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化滞后显著加大了农村的人口负担 ,加剧了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紧张关系 ,恶化了农村乃至全社会的生态环境 ;城市化... 中国的城市化滞后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严重错位的结果 ,反过来也影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化滞后显著加大了农村的人口负担 ,加剧了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紧张关系 ,恶化了农村乃至全社会的生态环境 ;城市化滞后使农业劳动力严重过剩 ,影响了农业经营的规模化、产业化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低下的比较收益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农村市场的开拓 ,并迫使农民大量涌入城市 ,给城市管理带来严重的冲击 ;城市数量不足还减少了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 ,影响了全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快速推进不仅是平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中国
原文传递
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制度分析 被引量:111
2
作者 简新华 张建伟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9-55,共7页
“民工潮”和“民工荒”是中国农民非农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非持久性的特殊现象 ,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顺畅、不合理的表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各种制度上的缺陷 ,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制度 ,扫清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 “民工潮”和“民工荒”是中国农民非农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非持久性的特殊现象 ,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顺畅、不合理的表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各种制度上的缺陷 ,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制度 ,扫清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制度障碍 ,使大多数农民顺利有效、持久稳定地实现非农化和城镇化 ,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民工潮”和“民工荒”这两种延长转移过程、增加转移成本、损害农民利益、不利于“三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工潮” 制度分析 有效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城镇化过程 农民非农化 创新制度 深化改革 制度障碍 转移成本 农民利益 问题解决 “三农” 持久性 不合理 中国 才能
原文传递
中国人口流动的现状和对策 被引量:30
3
作者 周毅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5-93,共9页
自80年代中期起,中国出现了人口流动的浪潮,此浪潮逐年升高,90年代则形成波澜壮阔的流动大潮。是什么力量在推动这汹涌澎湃、浪涛不止的大潮呢?正是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开放,在推动人口流动的速度和规模。人口... 自80年代中期起,中国出现了人口流动的浪潮,此浪潮逐年升高,90年代则形成波澜壮阔的流动大潮。是什么力量在推动这汹涌澎湃、浪涛不止的大潮呢?正是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开放,在推动人口流动的速度和规模。人口流动反映和体现着一个社会或社区的文明发达水平和进展程度。当代中国出现的人口流动大潮,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表现。本文描述和分析了今日中国人口流动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 农村城镇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乡镇企业 外来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 静态等级 城市居民 流动人口 “民工潮”
原文传递
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 被引量:48
4
作者 樊胜根 张晓波 ShermanRobinson 《经济学(季刊)》 2002年第1期181-198,共18页
本文创立一个新的分析体系并用此来解释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源泉,传统的索洛方法只包括投入与技术进步两方面内容。我们创新地引进结构调整作为第三个增长的源泉。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结构调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促进经济增长,即通过将... 本文创立一个新的分析体系并用此来解释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源泉,传统的索洛方法只包括投入与技术进步两方面内容。我们创新地引进结构调整作为第三个增长的源泉。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结构调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促进经济增长,即通过将资源从低效率的部门转移到高效率的部门,尤其是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生产上。我们还发现资本投资在对农业生产及乡镇企业的回报率比在城市要高许多,表明在农村地区缺乏投资。另一方由于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的劳动生产率还是很低。因此,进一步发展生产力,促进跨部门跨地区的劳动力流动,对提高整个经济效率将会有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增长 经济结构调整 技术进步 农业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原文传递
人口流动模型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段小梅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2-65,共4页
关键词 人口流动模型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中国 农民收入 收入差距 乡镇企业 农业产业化
下载PDF
FDI、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于“合力模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47
6
作者 赵德昭 许和连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42-1353,共12页
用FDI产业梯度转移和农业技术进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已是当前加快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系统构建了包含FDI、农业技术进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内的"合力模型"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1996-2009年中国28个省级单位... 用FDI产业梯度转移和农业技术进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已是当前加快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系统构建了包含FDI、农业技术进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内的"合力模型"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1996-2009年中国28个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全国层面的研究表明,FDI形成的"拉力"和农业技术进步形成的"推力"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分地区层面的研究表明,东部地区FDI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拉力"要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但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推力"要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东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农业技术进步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系统广义矩估计
原文传递
结构挤压与角色错位——社会转型期我国城市青年农民工群体中“问题化”倾向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陈星博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5-110,共6页
本文通过对社会结构变迁中城市青年农民工群体特征的描述 ,结合社会整合与发展的相关理论 ,在对青年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社区中的个人素质、社会地位及与城市居民的社会互动状况加以比较的基础上 ,揭示了青年农民工群体在城市中的“问题化... 本文通过对社会结构变迁中城市青年农民工群体特征的描述 ,结合社会整合与发展的相关理论 ,在对青年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社区中的个人素质、社会地位及与城市居民的社会互动状况加以比较的基础上 ,揭示了青年农民工群体在城市中的“问题化”倾向的现象 ,并对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期 中国 城市青年农民工 社会整合 个人素质 社会地位 “问题化”倾向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人口发展趋势与决策选择问题研究 被引量:32
8
作者 田雪原 《中国人口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9,共9页
21世纪中国人口具有一些明显变动和发展趋势,驾驶这些趋势促进现代化建设,要在深入研究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选择。关于下一个世纪前十年生育率要不要恢复到更替水平,提高人口文化素质的激励机制和旨在提高教育劳动生产率的改革,解... 21世纪中国人口具有一些明显变动和发展趋势,驾驶这些趋势促进现代化建设,要在深入研究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选择。关于下一个世纪前十年生育率要不要恢复到更替水平,提高人口文化素质的激励机制和旨在提高教育劳动生产率的改革,解决城乡劳动力就业的途径,养老保障体制的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截流”与“分流”,开发中西部的人才战略等问题,作者从实际出发,提出解决和改革的思路,比较充分地阐述了独立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 城乡劳动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中西部 趋势 养老保障体制 变动 教育劳动 高教 途径
原文传递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 被引量:30
9
作者 邓智团 但涛波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0-36,共7页
本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非农化水平的区域性差异进行分析,同时,考察了非农化水平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相关性。本文的结论是,我国产业结构(主要是就业结构)演变开始步入“退二进三”阶段,但各省(市)之间的区域差异十分明显。本文对... 本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非农化水平的区域性差异进行分析,同时,考察了非农化水平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相关性。本文的结论是,我国产业结构(主要是就业结构)演变开始步入“退二进三”阶段,但各省(市)之间的区域差异十分明显。本文对这些问题做出的分析,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区域产业结构 中国 区域经济 区域差异
原文传递
从农民到农民工再到市民——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和特点分析 被引量:37
10
作者 简新华 张建伟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2-18,共7页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农民的非农化与市民化不是同步实现的,而是先由农民转变为农民工,实现非农化,再由农民工转变为市民,实现城市化。"民工潮"和"民工荒"是中国农民非农化和城镇化过程中...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农民的非农化与市民化不是同步实现的,而是先由农民转变为农民工,实现非农化,再由农民工转变为市民,实现城市化。"民工潮"和"民工荒"是中国农民非农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非持久性的特殊现象,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顺畅、不合理的表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各种制度上的缺陷,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制度,扫清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制度障碍,合理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问题,使大多数农民顺利有效、持久稳定地实现非农化和城镇化,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民工潮"和"民工荒"等非正常现象,完成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民工潮 民工荒 市民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推拉模型”到“三力模型”的设想 被引量:24
11
作者 徐育才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2-26,共5页
“推拉模型”是解释农村劳动力流动原因的著名理论。但是,该模型存在着忽略劳动者能力、政府的社会改革行为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等缺陷。鉴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三力模型”。该模型认为,市场因素、政治与行... “推拉模型”是解释农村劳动力流动原因的著名理论。但是,该模型存在着忽略劳动者能力、政府的社会改革行为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等缺陷。鉴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三力模型”。该模型认为,市场因素、政治与行政制度安排和劳动者能力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三大因素。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政治与行政制度和劳动者能力在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制度性障碍。破除这些制度性障碍,促进劳动力有序、顺利转移离不开政府管理模式改革与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推拉理论 三力模型 政府作用
下载PDF
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被引量:11
12
作者 徐桂华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5-59,共5页
一、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涵义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可以从农业部门抽走,而不至于影响农业总产量的那部分农业劳动人口,也就是超出种植一定数量的耕地所必需的劳动力数量的劳动人口供给量。这是广义的农村剩余... 一、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涵义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可以从农业部门抽走,而不至于影响农业总产量的那部分农业劳动人口,也就是超出种植一定数量的耕地所必需的劳动力数量的劳动人口供给量。这是广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也称农业剩余劳动力。狭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乡镇企业 农业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 剩余劳动力转移 中西部地区 中小城镇 中国农村 农业剩余劳动力 测算方法
原文传递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 被引量:23
13
作者 刘洪 张玉肖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8-20,共3页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资源特征、地域特征、季节性特征和就业结构特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社会经济结构、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障碍是: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与现...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资源特征、地域特征、季节性特征和就业结构特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社会经济结构、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障碍是: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与现代化大生产的矛盾,城市化水平低导致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矛盾,农村人口持续增长与农村资源持续减少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特征 作用 困境
下载PDF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发展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李宝库 《城市问题》 1997年第3期11-14,共4页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发展民政部副部长李宝库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19年来通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整农村经济政策,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特别是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兴起转移...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发展民政部副部长李宝库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19年来通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整农村经济政策,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特别是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兴起转移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了农村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乡镇企业 中国农村 城市化水平 建制镇 常驻人口 我国农村 小城镇发展 发展小城镇
原文传递
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问题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姚裕群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25-29,共5页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高达 1 .3亿 ,加入WTO以后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还会增加 1 0 0 0万人的失业。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出路问题 ,既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也是非常紧迫的现实性问题。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劳动力转移方向 进城就业成本
下载PDF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式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启示 被引量:19
16
作者 孙正林 张淑芬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6-88,共3页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式是西方经济学界著名的人口流动模型之一。它是建立在对"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人口流动模式"批判基础上的人口流动模型,比较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的启示是:在农业和农村内部转移、利...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式是西方经济学界著名的人口流动模型之一。它是建立在对"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人口流动模式"批判基础上的人口流动模型,比较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的启示是:在农业和农村内部转移、利用剩余劳动力;发展小城镇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开拓国际劳务市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达罗 人口流动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及对策 被引量:17
17
作者 邵来安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城乡二元结构 劳动力素质 户籍制度改革
下载PDF
外商直接投资、适度财政分权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于经济因素和体制变革的双重合力视角 被引量:30
18
作者 赵德昭 许和连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4-206,共13页
本文利用2003~2010年中国282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FDI、财政分权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发现,FDI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持续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在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集聚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转移... 本文利用2003~2010年中国282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FDI、财政分权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发现,FDI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持续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在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集聚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转移的"路径依赖"。财政收入和支出分权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效应均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特征,财权和事权不匹配已成为制约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高的主要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适度财政分权指数
原文传递
农业机械化主要制约因素的制度创新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白丽 李行 +1 位作者 马成林 曹国强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4-36,41,共4页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发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耕地规模化经营是农机化发展的必要条件,资金投入是农机化发展的财政基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是农机化发展的客观前提。为此,在广泛研究国内外文献资料...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发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耕地规模化经营是农机化发展的必要条件,资金投入是农机化发展的财政基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是农机化发展的客观前提。为此,在广泛研究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地、资金和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创新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制约因素 财政基础 规模化经营 农业现代化建设 耕地 农机化发展 农业机械化 外文
下载PDF
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探讨 被引量:23
20
作者 任桂芳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产业结构调整 农村人口城市化 农业经营者 农民进城 劳动力非农化 人力资源素质 农村劳动力 人均耕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