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善农学管理措施减少太湖稻麦轮作NH_3和NO排放 被引量:6
1
作者 赵淼 田玉华 +3 位作者 张敏 姚元林 尹斌 朱兆良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36-841,共6页
在太湖稻麦轮作体系下,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和静态箱-化学发光法对空白(不施氮肥)、当地常规(农民习惯管理方式)和保产增效(与当地常规相比,改善作物种植、水分和养分管理方式)3个田间小区下的氨(NH_3)挥发和一氧化氮(NO)排放通量进... 在太湖稻麦轮作体系下,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和静态箱-化学发光法对空白(不施氮肥)、当地常规(农民习惯管理方式)和保产增效(与当地常规相比,改善作物种植、水分和养分管理方式)3个田间小区下的氨(NH_3)挥发和一氧化氮(NO)排放通量进行原位观测,并对作物产量和氮利用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当地常规处理相比,保产增效处理在施氮量减少25%的情况下,总作物产量没有降低,且农学利用率提高了39%;NH_3挥发量在稻季和麦季分别减少了26%和44%;NO排放量在稻季较低(N,(0.75±0.03)kg/hm^2),与空白和当地常规处理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在麦季则显著降低了49%。因此,保产增效措施不仅能保障高产和提高氮利用率,还能减少NH_3和NO排放,值得在太湖地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挥发 一氧化氮排放 稻麦轮作 农学管理
下载PDF
综合农学管理模式对春玉米产量和养分累积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袁静超 刘剑钊 +5 位作者 梁尧 展文洁 张洪喜 曾子豪 蔡红光 任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546-3558,共13页
【目的】研究综合农学管理模式下春玉米产量及开花前后植株养分累积与转运特征,旨在为春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试验于2009—2011年在吉林省公主岭市铁北区进行,以先玉335为供试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5种不同农... 【目的】研究综合农学管理模式下春玉米产量及开花前后植株养分累积与转运特征,旨在为春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试验于2009—2011年在吉林省公主岭市铁北区进行,以先玉335为供试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5种不同农学管理模式,即无肥区(CK)、农户习惯模式(FP)、综合农学管理模式1(Opt-1)、综合农学管理模式2(Opt-2)、综合农学管理模式3(Opt-3),通过3年定位试验,系统监测不同生育时期植株氮、磷、钾养分吸收与累积特征,重点对开花前后春玉米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累积与转运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合理增密、平衡施肥和深松作业是春玉米获得高产的关键措施。5种模式间以Opt-3最优,与农户习惯模式(FP)相比,Opt-3产量和干物质累积量增幅分别为13.9%和22.4%,其增产贡献主要来自于收获穗数(较农户模式增加34.3%)。在与FP处理化肥投入量基本一致的情况下,Opt-3处理下植株氮、磷、钾累积量分别增加9.5%、28.1%和23.9%,氮、磷、钾素转运效率分别增加47.7%、21.7%和45.0%,氮肥偏生产力增加14.0%,磷肥偏生产力增加4.4%。与Opt-1模式相比,Opt-3处理主要通过增加密度实现了产量的进一步提升(较Opt-1种植密度增加10000株/hm2,增产56—346 kg·hm-2);与Opt-2模式相比,Opt-3主要通过肥料的进一步优化实现了效率的提升(较Opt-2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29.5%)。通过肥料成本核算,Opt-3处理较FP处理增加收益2218元/hm2,较Opt-1处理增加收益290元/hm^2,较Opt-2处理节约成本367元/hm^2。【结论】合理增密至70000株/hm^2、优化化肥用量(N 225 kg·hm^-2-P2O590 kg·hm^-2-K2O 90 kg·hm^-2)和施用时期、增施有机肥(15000 kg·hm^-2)、补充中微肥(150 kg·hm^-2),并结合土壤深松是较为优化的综合农学管理模式,可以实现东北中部春玉米产量和效率的协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学管理 春玉米 产量 养分累积与转运 偏生产力
下载PDF
春玉米连作体系高产栽培模式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袁静超 刘剑钊 +4 位作者 闫孝贡 张洪喜 梁尧 蔡红光 任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3-62,共10页
【目的】通过探讨春玉米土壤物理性状、根系动态变化、产量等对不同农学管理模式的响应,为优化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先玉335为供试品种,进行了三年大田定位试验,对种植密度、肥料施用、土壤耕作三项关键技术进... 【目的】通过探讨春玉米土壤物理性状、根系动态变化、产量等对不同农学管理模式的响应,为优化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先玉335为供试品种,进行了三年大田定位试验,对种植密度、肥料施用、土壤耕作三项关键技术进行优化组合。设计了4种模式:1)按照当地农户习惯,种植密度5.0万株/hm^2,一次性施用化肥N 225、P_2O_5 82.5、K_2O 67.5 kg/hm2,灭茬旋耕(CK);2)种植增密至6.0万株/hm^2,化肥用量为N 190、P_2O_5 75、K_2O 82.5 kg/hm^2,氮肥分两次施用,播前和拔节期分别施78和117kg/hm2,基施有机肥15000 kg/hm2及中微肥60 kg/hm2,灭茬旋耕(Opt-1);3)种植密度7.0万株/hm^2,施化肥量为N 300、P_2O_5 120、K_2O 120 kg/hm^2,氮肥分三次施用,播前、拔节和抽雄期分别施用120、120、60 kg/hm2,磷肥和钾肥分两次施用,播前和拔节分别施用96和24 kg/hm2,基施有机肥15000 kg/hm^2及中微肥150 kg/hm^2,拔节期深松(Opt-2);4)施化肥N225、P_2O_5 90、K_2O 90 kg/hm^2,氮肥分三次施用,播前、拔节和抽雄期分别施用90、90、45 kg/hm^2,磷肥和钾肥分两次施用,播前和拔节分别施用72和18 kg/hm^2,有机肥、中微肥和种植密度同Opt-2(Opt-3)。调查了产量构成、氮素吸收、0—60 cm土壤物理性状和根系动态变化。【结果】产量主要是依靠收获穗数的增加来实现,Opt-1、Opt-2、Opt-3处理下的产量分别较CK高12.1%、15.3%和13.9%。与Opt-3处理相比,Opt-2处理氮肥用量增加33.3%,吸氮量仅增加6.9%,且多集中于茎叶,产量未增加。Opt-2、Opt-3处理在拔节期深松后,吐丝期和乳熟期固相比例有所下降,尤以乳熟期较为显著,平均各土层分别降低了8.8%和7.4%,进而增加了0—40 cm耕层土壤的通透性。Opt-1、Opt-2、Opt-3处理在0—10 cm土层根长、根重和根表面积均显著高于CK,在30—40 cm土层Opt-2、Opt-3处理的根长和根表面积比CK分别增加36.6%、44.6%和34.9%、37.1%;与CK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农学管理方式 土壤三相比 根系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