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我国农作物碳汇的阶段特征与空间差异研究
被引量:9
- 1
-
-
作者
李波
张俊飚
-
机构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29-1233,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3105)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2YJC790089)
-
文摘
农作物碳汇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测算并分析了中国主要农作物碳汇的历史阶段特征和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991~2008年中国农作物碳汇量呈现"蝙蝠型"波动上升趋势,由1991年的55 345.2万t增加至2008年的74 386.8万t,增长了34.41%。2008年农作物碳汇的空间差异特征明显:第Ⅰ类主要为农业大省或者是糖类作物大省,主要分布于东北、华东、华中及西南地区,碳汇量在3 000万t以上;第Ⅱ类主要为农业次发达区域,主要分布于华中、西北及西南地区,碳汇量在1 000万~3 000万t;第Ⅲ类主要为直辖市、农业欠发达地区或耕地紧缺地区,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西南及西北地区,碳汇量在1 000万t以下。
-
关键词
农作物碳汇
阶段特征
空间差异
-
Keywords
crop carbon sinks
phase characteristics
spatial differences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异质性农户碳汇供给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董莹莹
陈儒
张兴
姜志德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5-185,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71403214)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资助项目(14XJC790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71573212)
-
文摘
将农户的兼业化水平视为农户异质性的重要表现,结合实地调研的农户数据,首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作物碳汇供给进行测算;然后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兼业化水平下农户的农作物碳汇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兼业化水平的农户在农作物碳汇供给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低兼业水平农户的户均碳汇供给量高于高兼业水平农户,且粮食作物生产为农作物碳汇供给的主要来源;在经济作物碳汇供给方面,低兼业水平农户倾向于进行草本经济作物碳汇供给,高兼业水平农户更倾向于进行木本经济作物碳汇供给。户主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专业知识获取和社会关系网络特征对农作物碳汇供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同兼业化水平农户的共同影响因素源于实际经营的土地面积、是否接受过技术指导,家庭劳动力投入、是否使用互联网对低兼业水平农户的农作物碳汇供给产生正向显著影响,而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经常与城里熟人联系则对高兼业水平农户的农作物碳汇供给影响更为显著。此外,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差距的持续增大会抑制农作物碳汇供给水平。
-
关键词
农作物碳汇
异质性农户
农户兼业化
LOGISTIC模型
-
Keywords
crops carbon sinks
heterogeneous peasant households
part-time farming
Logistic model
-
分类号
F323.2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