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66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 被引量:880
1
作者 方精云 郭兆迪 +1 位作者 朴世龙 陈安平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04-812,共9页
利用森林和草场资源清查资料、农业统计、气候等地面观测资料,以及卫星遥感数据,并参考国外的研究结果,对1981-2000年间中国森林、草地、灌草丛以及农作物等陆地植被的碳汇进行了估算,并对土壤碳汇进行了讨论.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 利用森林和草场资源清查资料、农业统计、气候等地面观测资料,以及卫星遥感数据,并参考国外的研究结果,对1981-2000年间中国森林、草地、灌草丛以及农作物等陆地植被的碳汇进行了估算,并对土壤碳汇进行了讨论.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森林面积(郁闭度为20%)由1980年初的116.5×10^6ha,增加到2000年初的142.8×10^6ha;森林总碳库由4.3PgC(1PgC=10^15gC)增加到5.9PgC;平均碳密度由36.9MgC/ha(1MgC=10^6gC)增加到41.0MgC/ha;年均碳汇为0.075PgC/a.中国草地面积约为331×10^6ha,总碳库1.15PgC,总碳密度3.46tC/ha,年均碳汇0.007PgC/a.中国灌草丛的面积为178×10^6ha;年均碳汇为0.014-0.024PgC/a.中国农作物的生物量按0.0125-0.0143PgC/a的速率增加.(2)在1981-2000年间,中国陆地植被年均总碳汇为0.096-0.106PgC/a,相当于同期中国工业CO2排放量的14.6%-16.1%.利用国外结果对中国土壤碳汇进行了概算,为0.04-0.07PgC/a.因此,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总碳汇(植被和土壤)将相当于同期中国工业CO2排放量的20.8%-26.8%.(3)文中的碳汇估算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对土壤碳汇的估算.为此,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草地 灌草丛 农作物 土壤 陆地生态系统 碳汇
原文传递
作物抗旱指数的概念和统计方法 被引量:345
2
作者 兰巨生 胡福顺 张景瑞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0-25,共6页
田间测定农作物抗旱性所使用的胁迫敏感指数(1-Yd/Yp)/(1-∑Yd/∑Yp)是所谓抗旱系数Yd/Yp的变型,二者相关系数r=-1.因此,前者并没有改进后者的缺陷.作者以30个冬小麦为材料,经过两年试验,提出了作物抗旱指数的概念,其表达式:品种旱地产... 田间测定农作物抗旱性所使用的胁迫敏感指数(1-Yd/Yp)/(1-∑Yd/∑Yp)是所谓抗旱系数Yd/Yp的变型,二者相关系数r=-1.因此,前者并没有改进后者的缺陷.作者以30个冬小麦为材料,经过两年试验,提出了作物抗旱指数的概念,其表达式:品种旱地产量×抗旱系数/供试品种旱地平均产量,使抗旱生理指标的抗旱系数与农艺指标品种旱地产量得到较好的结合,更适合育种工作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抗旱指数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中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能源化利用分析评价 被引量:275
3
作者 崔明 赵立欣 +5 位作者 田宜水 孟海波 孙丽英 张艳丽 王飞 李冰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91-296,共6页
该文应用不同的秸秆资源评价指标,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对中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进行了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2006年全国5种主要农作物秸秆的理论资源量为4.33亿t。其中,可能源化利用资源量约1.76亿t,呈"两高两低"的分布... 该文应用不同的秸秆资源评价指标,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对中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进行了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2006年全国5种主要农作物秸秆的理论资源量为4.33亿t。其中,可能源化利用资源量约1.76亿t,呈"两高两低"的分布特点,即人均资源量"北高南低"、单位播种面积资源量"东高西低"。依据各区的秸秆资源分布特点,可将全国划分为重点开发利用区(东北区、蒙新区和华北区)、适度开发利用区(西南区、长江中下游区和华南区)、限制开发利用区(黄土高原区和青藏区),建议对各区采取不同的开发利用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秸秆 能源化利用 生物质能 资源评价
下载PDF
近10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的统计和分析 被引量:241
4
作者 刘万才 刘振东 +3 位作者 黄冲 陆明红 刘杰 杨清坡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46,共10页
2006-2015年,我国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总体处于严重发生状态,各类病虫害年发生面积在4.603 5亿~5.075 3亿hm^2次,年均挽回粮食损失9 684.68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7.35%;年均实际损失粮食1 965.49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的3.53%。五大粮食作物... 2006-2015年,我国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总体处于严重发生状态,各类病虫害年发生面积在4.603 5亿~5.075 3亿hm^2次,年均挽回粮食损失9 684.68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7.35%;年均实际损失粮食1 965.49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的3.53%。五大粮食作物中每年通过防治挽回损失的比例,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马铃薯分别占55.18%、21.29%、18.97%、1.88%和2.68%,实际造成损失的比例分别占33.67%、23.31%、35.13%、2.11%和5.79%。影响全国粮食生产最为重要的10种(类)病虫害依次为稻飞虱、水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玉米螟、小麦蚜虫、二化螟、稻瘟病、小麦纹枯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某一个病虫暴发危害时最高可实际造成200万t以上的粮食损失,总损失可达2 200万t,占某类粮食总产的12%左右,对国家粮食安全影响巨大。最具暴发和流行危害特点的种类主要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小麦条锈病、小麦赤霉病和黏虫等6种。本文运用大量翔实的历史数据统计分析了近10年来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病虫害的危害损失和暴发危害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病虫害 危害损失 暴发危害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农作物体内铅、镉、铜的化学形态研究 被引量:143
5
作者 许嘉琳 鲍子平 +2 位作者 杨居荣 刘虹 宋文昌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44-248,共5页
本文报道了农作物体内重金属存在的化学形态。用逐步提取法分析了生长在污染土壤上的水稻、小麦的根与叶。结果表明,在两种作物中,根部的铅以活性较低的醋酸可提取态与盐酸可提取态占优势,而叶中的铅以盐酸可提取态占优势。不论根部或叶... 本文报道了农作物体内重金属存在的化学形态。用逐步提取法分析了生长在污染土壤上的水稻、小麦的根与叶。结果表明,在两种作物中,根部的铅以活性较低的醋酸可提取态与盐酸可提取态占优势,而叶中的铅以盐酸可提取态占优势。不论根部或叶部,在各种形态镉中,以氯化钠可提取镉所占比例较高,作用较重要。作物体内的铜活性较强,根部以乙醇可提取态占优势,叶中以水提取态占优势。各种结合形态的重金属迁移能力、毒性效应有显著差异。作物体内重金属化学形态特征与其表观毒性效应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化学形态
下载PDF
天地结合开展我国空间诱变育种研究 被引量:175
6
作者 温贤芳 张龙 +1 位作者 戴维序 李春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1-246,共6页
本文着重介绍了自 1 987年以来 ,我国空间科学家和农业生物学专家 9次利用返回式卫星、2次利用神舟号飞船和 4次利用高空气球搭载了 70多种植物近 5 0kg的种子 ,涉及粮、棉、油、蔬菜、瓜果、牧草和花卉等植物。经国内 2 2个省、市、自... 本文着重介绍了自 1 987年以来 ,我国空间科学家和农业生物学专家 9次利用返回式卫星、2次利用神舟号飞船和 4次利用高空气球搭载了 70多种植物近 5 0kg的种子 ,涉及粮、棉、油、蔬菜、瓜果、牧草和花卉等植物。经国内 2 2个省、市、自治区 70多个研究单位多年的地面选育 ,已培育出一批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经审定的新品种 1 9个 ,其中水稻新品种 5个、小麦 2个、棉花 2个、青椒 1个、番茄 1个、芝麻 1个、西瓜 3个、莲子 3个、灵芝 1个 ;另外还选育出新品系 5 0多个 ,还有一大批种质资源。在航天育种机理方面也做了不少研究工作 ,航天诱变的生物学效应 ,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了航天新品种的遗传物质变异 ,地面模拟试验进行了许多研究 ,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全国许多省市建立了航天育种示范基地 ,累计示范推广航天新品种 (系 )面积 2 70 0 0 0hm2 ,取得了很好的科技成果和社会经济效益。我国空间诱变育种的研究工作走在世界的前列。本文还介绍了我国前 3代返回式卫星在空间科学方向所做的成果及贡献。列出前 3代返回式卫星与空间诱变育种研究相关的基本参数。报道了返回式卫星回收舱的空间环境的数据。我们还对今后空间诱变育种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空间诱变 诱变育种 航天育种 农作物 育种机理
下载PDF
我国农作物的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止对策 被引量:136
7
作者 仲维科 樊耀波 王敏健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0-272,共3页
在参考国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的原因,其中,污水灌溉、乡镇企业的“三废 ”污染、汽车尾气等是造成我国农作物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针对不同的污染原因,提出了防止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的控制对策,保护... 在参考国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的原因,其中,污水灌溉、乡镇企业的“三废 ”污染、汽车尾气等是造成我国农作物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针对不同的污染原因,提出了防止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的控制对策,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防止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污染 农作物 重金属 中国 污染防止 对策
下载PDF
农作物空间格局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84
8
作者 唐华俊 吴文斌 +2 位作者 杨鹏 周清波 陈仲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879-2888,共10页
遥感技术因其高时效、宽范围和低成本等优点正被广泛应用于对地观测活动中,为大区域尺度掌握农作物空间格局提供了新的科学技术手段。本文系统总结了近10年来国内外农作物空间格局遥感监测在理论、方法、实践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指... 遥感技术因其高时效、宽范围和低成本等优点正被广泛应用于对地观测活动中,为大区域尺度掌握农作物空间格局提供了新的科学技术手段。本文系统总结了近10年来国内外农作物空间格局遥感监测在理论、方法、实践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指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监测主要根据遥感传感器记录的不同农作物光谱特征的差异,进行不同农作物种植面积的识别,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光谱特征、基于作物物候特征和基于多源数据的农作物遥感识别方法。遥感技术应用于农作物复种模式监测主要根据时间序列植被指数描述的作物季节活动过程,利用不同的拟合方法得到作物生长曲线,实现作物复种模式有效监测。农作物种植方式遥感监测是更高层次的遥感应用,主要利用时间序列遥感数据,根据作物植被指数的变化规律区分不同作物生育周期,判断不同复种模式下作物的种植顺序和方式。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建立农作物空间格局遥感监测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发展和改进遥感影像分类方法、优化时间序列遥感数据平滑技术和提高信息提取的自动化与流程化将是农作物空间格局遥感监测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农作物 空间格局 种植面积 复种模式 种植方式
下载PDF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124
9
作者 胡代泽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00年第1期19-20,共2页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年产量达6亿t。传统上,秸秆被作为农户生活燃料或用于牲畜的粗饲料,少量用于造纸。近年来,由于农户生活用燃料锐减,腐熟还田量少,而田间直接焚烧量大,导致大气严重污染。作者在分析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前景的基础上...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年产量达6亿t。传统上,秸秆被作为农户生活燃料或用于牲畜的粗饲料,少量用于造纸。近年来,由于农户生活用燃料锐减,腐熟还田量少,而田间直接焚烧量大,导致大气严重污染。作者在分析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前景的基础上,提出应用先进的就地还田和快速腐熟技术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资源 综合利用 环境污染 农作物 废物处理
下载PDF
农作物气候适宜度模型研究——以河南省冬小麦为例 被引量:165
10
作者 赵峰 千怀遂 焦士兴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7-82,共6页
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受温度、降水和日照等气候要素的综合影响,适宜度模型的建立是农作物气候适宜度评估的基础。该文运用模糊数学方法,结合河南省冬小麦生理生态特征建立了旬温度适宜度函数、旬光照适宜度函数和旬降水适宜度函数。考虑到... 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受温度、降水和日照等气候要素的综合影响,适宜度模型的建立是农作物气候适宜度评估的基础。该文运用模糊数学方法,结合河南省冬小麦生理生态特征建立了旬温度适宜度函数、旬光照适宜度函数和旬降水适宜度函数。考虑到不同生育期气候条件对作物生长影响强度的客观差异,运用相关系数法设定每个生育期内各旬的权重;运用因子分析法设计全生育期20个旬的权重。冬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光温水的共同影响,为反映其气候适宜性变化,必须模拟三因子的协同效应,因此该文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同期光温水的综合气候适宜度,对10个代表站点的气候适宜度计算结果与冬小麦气象产量的相关分析发现,两者间的相关性极为显著,说明用这种方法模拟作物气候适宜性变化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气候适宜度 河南 冬小麦 生育期 模糊数学方法
下载PDF
开放系统中农作物对空气CO_2浓度增加的响应 被引量:146
11
作者 B.A.Kimball 朱建国 +2 位作者 程磊 K.Kobayashi M.Bindi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1323-1338,共16页
FACE试验 (free airCO2 enrichment)开展的 10多年中 ,供试农作物主要有 :C3 禾本科作物小麦(TriticumaestivumL .)、多年生黑麦草 (Loliumperenne)和水稻 (OryzasativaL .) ,C4禾本科类高粱(Sorghumbicolor (L .)M ench) ,C3 豆科植物... FACE试验 (free airCO2 enrichment)开展的 10多年中 ,供试农作物主要有 :C3 禾本科作物小麦(TriticumaestivumL .)、多年生黑麦草 (Loliumperenne)和水稻 (OryzasativaL .) ,C4禾本科类高粱(Sorghumbicolor (L .)M ench) ,C3 豆科植物白三叶草 (Trifoliumrepens) ,C3 非禾本科块茎状作物马铃薯 (SolanumtuberosumL .) ,以及多年生C3 类木本作物棉花 (GossypiumhirsutumL .)和葡萄 (VitisviniferaL .) .本文系统整理和分析了以下各项参数的结果 :光合作用、气孔导度、冠层温度、水分利用、水势、叶面积指数、根茎生物量累积、作物产量、辐射利用率、比叶面积、N含量、N收益、碳水化合物含量、物候变化、土壤微生物、土壤呼吸、痕量气体交换以及土壤碳固定 .CO2 浓度升高对农作物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促进了植物光合作用、增加了其生物量累积 ;(2 )显著提高C3 作物产量 ,但对C4作物产量的影响很小 ;(3)降低了C3 和C4作物气孔导度 ,非常显著地提高了所有作物的水分利用率 ;(4)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在水分不足与水分充足时二者相当或前者大于后者 ;(5 )对非豆科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要受到土壤低N水平限制 ,而对豆科植物则不受氮肥水平限制 ;(6 )对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地上部分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系统 农作物 空气CO2浓度增加 响应 全球变化 生长 产量 水分 碳固定 N固定
下载PDF
玉米幼苗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130
12
作者 王丽燕 赵可夫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4-266,共3页
关键词 盐胁迫 玉米幼苗 生理响应 植株 盐分胁迫 农作物 土壤盐渍化 叶绿体超微结构 NaCl胁迫 光合能力
下载PDF
NDVI曲线与农作物长势的时序互动规律 被引量:128
13
作者 江东 王乃斌 +1 位作者 杨小唤 刘红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7-253,共7页
利用气象卫星 NOAA AVHRR资料 ,反演出农作物生育期内每日和旬度的 N DVI数据 ,分析了 NDVI时间曲线的波动与农作物生长发育阶段及农作物长势的响应规律 ,并以华北冬小麦为例 ,探讨了 N DVI在冬小麦各生育期的积分值与农作物单产之间的... 利用气象卫星 NOAA AVHRR资料 ,反演出农作物生育期内每日和旬度的 N DVI数据 ,分析了 NDVI时间曲线的波动与农作物生长发育阶段及农作物长势的响应规律 ,并以华北冬小麦为例 ,探讨了 N DVI在冬小麦各生育期的积分值与农作物单产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 ,利用长时间序列的 N DVI数据 ,结合作物的物候历 ,可以实现作物长势的遥感监测和产量遥感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互动规律 NDVI 农作物 长势 时间序列 卫星遥感
下载PDF
叶片化学组分成像光谱遥感探测机理分析 被引量:115
14
作者 牛铮 陈永华 +2 位作者 隋洪智 张庆员 赵春江 《遥感学报》 EI CSCD 2000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利用地面光谱仪的测量数据 ,进行了成像光谱遥感探测叶片化学组分的机理性研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 ,分析了鲜叶片 7种化学组分含量与其光谱特性的统计关系 ,分别建立了反射率 ρ及其变化式 1/ρ、logρ和ρ的一阶导数Kρ 与化学组... 利用地面光谱仪的测量数据 ,进行了成像光谱遥感探测叶片化学组分的机理性研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 ,分析了鲜叶片 7种化学组分含量与其光谱特性的统计关系 ,分别建立了反射率 ρ及其变化式 1/ρ、logρ和ρ的一阶导数Kρ 与化学组分含量的统计方程 ,并对这 4个指标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 ,在 95 %的置信水平下 ,可以由叶片的精细光谱特征较好地反映出化学组分含量 ;特别是利用Kρ 作为因子 ,使置信水平提高到 99% ,尤以对粗蛋白质、N、K含量反映最好 ,R2 均达到 0 8以上 ,粗蛋白质可达 0 95 6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光谱遥感 叶片 化学组分 探测机理 农作物
下载PDF
水分亏缺下作物补偿效应类型及机制研究概述 被引量:125
15
作者 赵丽英 邓西平 山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523-526,共4页
总结了作物在水分亏缺下产生补偿效应的类型、机制及条件 .补偿效应类型可分为生长补偿、生理生化补偿、代谢及产量补偿等 ;从渗透调节、脱水保护等方面对补偿效应的生化及分子机制作了探讨 ,并阐明了作物产生补偿效应的生物学基础 。
关键词 农作物 水分亏缺 补偿效应 补偿类型 分子机制 生长补偿 生理生化补偿 代谢补偿
下载PDF
转基因植物 被引量:84
16
作者 贾士荣 曹冬孙 《植物学通报》 CSCD 1992年第2期3-15,共13页
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在少数植物种(如烟草、马铃薯)上由野生型 Ri 和 Ti 质粒转化的细胞再生出植株(Ackermann;Wullems 等,DeGreve 等;Spano 等;Barton 等;Ooms 等;Davrd 等;Tepfer。
关键词 农作物 转基因植物 农业生物工程
下载PDF
农作物倒伏及其评价方法 被引量:123
17
作者 田保明 杨光圣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7期111-114,共4页
倒伏是由外界因素引发的植株茎秆从自然直立状态到永久错位的现象。倒伏是作物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已成为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倒伏的严重性和对产量品质所造成的损失与作物生长环境和倒伏的发生时期有关。一般来说,适宜的生... 倒伏是由外界因素引发的植株茎秆从自然直立状态到永久错位的现象。倒伏是作物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已成为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倒伏的严重性和对产量品质所造成的损失与作物生长环境和倒伏的发生时期有关。一般来说,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的措施会引发倒伏或使倒伏程度加重。鉴于倒伏性对产量、品质的严重影响,国内外学者对作物的抗倒伏性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笔者综述了对倒伏类型的划分,归纳为茎倒(折)、根倒和根茎复合倒伏三种类型,并对评价抗倒性的方法和指标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方法 农作物 生长环境 外界因素 作物生产 高产稳产 发生时期 产量品质 倒伏程度 产量提高 作物生长 抗倒伏性 严重性 国内外 抗倒性 类型 茎秆 植株 根茎
下载PDF
碳十三测定和古代食谱研究 被引量:127
18
作者 蔡莲珍 仇士华 《考古》 1984年第10期949-955,共7页
碳十三(<sup>13</sup>C)测定可以提供古代人类的食谱和动物摄食习性的讯息,从而探讨古代农作物的种类及农业的起源等,这对考古研究是很有用处的。近年来我们收集了一些有关标本进行了<sup>13</sup>C 测定,取得... 碳十三(<sup>13</sup>C)测定可以提供古代人类的食谱和动物摄食习性的讯息,从而探讨古代农作物的种类及农业的起源等,这对考古研究是很有用处的。近年来我们收集了一些有关标本进行了<sup>13</sup>C 测定,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本文首先对这一应用的根据和可靠程度,以及它可能的应用范围作一些探讨。然后再结合我国古代的实际情况,对已测定的<sup>13</sup>C 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和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测定结果 食谱 农作物 碳十三 我国古代 同位素分馏效应 摄食习性 玉米 标本
原文传递
当前生产条件下不同作物施肥效果和肥料贡献率研究 被引量:128
19
作者 王伟妮 鲁剑巍 +4 位作者 李银水 邹娟 苏伟 李小坤 李云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997-4007,共11页
【目的】研究在当前生产条件下化肥施用对不同作物产量的影响,明确化肥对不同作物产量的贡献率及肥料的农学利用率现状。【方法】2006年至2008年在湖北省分别布置水稻、小麦、油菜和棉花的田间肥效试验251、47、62和26个,分析研究氮、... 【目的】研究在当前生产条件下化肥施用对不同作物产量的影响,明确化肥对不同作物产量的贡献率及肥料的农学利用率现状。【方法】2006年至2008年在湖北省分别布置水稻、小麦、油菜和棉花的田间肥效试验251、47、62和26个,分析研究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农作物的增产效果,以及目前不同作物的肥料贡献率和肥料农学利用率现状。【结果】目前农作物平衡施用氮、磷、钾肥的增产效果显著,但不同作物的施肥效应差异较大。与不施肥相比,水稻、小麦、油菜和棉花平衡施用氮、磷、钾肥分别平均增产2269、2200、1438和1617kg·hm-2,增产率分别为46.7%、109.8%、173.7%和68.6%;相对应的肥料对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29.6%、48.6%、56.2%和38.0%,肥料农学利用率分别为7.2、7.7、4.0和3.0kg·kg-1。【结论】现代作物产量的提高和维持必须依赖肥料的施用,并且应该根据不同作物的施肥效应合理配置肥料资源,同时在保证农作物高产的前提下,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施肥 产量 肥料贡献率 肥料农学利用率
下载PDF
农膜残留污染研究 被引量:107
20
作者 赵素荣 张书荣 +6 位作者 徐霞 徐立超 张栋河 张新民 王金凤 徐立功 齐瑛 《农业环境与发展》 1998年第3期7-10,共4页
通过科学的模拟试验,研究了土壤中残留农膜对小麦、玉米、花生、蔬菜等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及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残留农膜不仅影响土壤的物理性质,破坏土壤结构,而且妨碍了作物扎根和对水肥的吸收,影响作物的生... 通过科学的模拟试验,研究了土壤中残留农膜对小麦、玉米、花生、蔬菜等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及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残留农膜不仅影响土壤的物理性质,破坏土壤结构,而且妨碍了作物扎根和对水肥的吸收,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 农作物 土壤污染 农用薄膜 薄膜残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