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侨与近代侨乡农业变迁——广东省梅县个案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肖文燕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8-83,共6页
近代以来,中国侨乡农业经历了一个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的过程。在这一变迁过程中,华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田野调查与历史研究结合起来,以全国著名侨乡——广东省梅县为个案,从种植业这个视觉切入,阐述和探讨华侨在侨乡梅县农业变... 近代以来,中国侨乡农业经历了一个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的过程。在这一变迁过程中,华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田野调查与历史研究结合起来,以全国著名侨乡——广东省梅县为个案,从种植业这个视觉切入,阐述和探讨华侨在侨乡梅县农业变迁中所起的作用。本文认为,在传统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产以及山林业的发展诸方面,华侨通过多种形式的努力,或引进并推广优良品种,或传播先进生产技术,或身体力行改变经营管理方式等等,推动了传统种植业的更新。正是由于华侨这一资源,农业中近代新因素(新品种、新管理、新的经营方式、新的技术与人才)开始在侨乡梅县出现并日渐成长,有力地推动农业近代化转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 侨乡 农业变迁 种植业
下载PDF
先秦至汉晋时期云贵地区北盘江流域的农业变迁与族群迁徙
2
作者 张勇 汤红豆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6,共9页
先秦至汉晋时期贵州高原西部的北盘江流域的原始农业发生重大变迁,根据生产工具、技术、粮食作物品种等方面的变化,农业变迁过程可以分为新石器时代中期至商周、战国至西汉、东汉至两晋南朝时期三个阶段。造成变迁的主要原因是战国至两... 先秦至汉晋时期贵州高原西部的北盘江流域的原始农业发生重大变迁,根据生产工具、技术、粮食作物品种等方面的变化,农业变迁过程可以分为新石器时代中期至商周、战国至西汉、东汉至两晋南朝时期三个阶段。造成变迁的主要原因是战国至两晋南朝时期滇人和汉人移民的两次迁徙带来先进的农具和技术,北盘江流域的原始农业进入锄耕阶段,而且出现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但是,先进农业方式没有在北盘江流域普及,当地维持了多元生计方式和农业生产模式并存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盘江 农业变迁 族群迁徙
下载PDF
农民的分化与农业的变迁 被引量:1
3
作者 付少平 张琳 荆峰 《农业考古》 1999年第3期174-176,共3页
关键词 中国农民 农民分化 社会地位 农业变迁 农村经济 农业发展 生产经营活动 农村社会 农业生产 农业历史
下载PDF
近代皖江地区农业的变迁 被引量:2
4
作者 梁诸英 吕君丽 《古今农业》 2009年第2期84-91,共8页
面对近代市场竞争环境,皖江地区农业变迁存在积极因素。文章论述了近代皖江地区农业变迁情况,这些包括:商品化的发展,传统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水稻亩产量的提高,圩田的扩展,农业的面向市场。
关键词 近代 皖江地区 农业变迁
下载PDF
基于影视资源开发的地理主题式教学设计——《我和我的家乡》中的“农业”变迁
5
作者 黄淑芬 罗柳 刘龙龙 《创新教育研究》 2023年第12期3800-3805,共6页
在系统梳理“农业”知识点基础上,深入挖掘并整合电影中“农业变迁”资源,结合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开展地理主题式教学,以农业生产活动的定义、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和产业升级等知识点为切入,以激发兴趣、情景互动、对... 在系统梳理“农业”知识点基础上,深入挖掘并整合电影中“农业变迁”资源,结合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开展地理主题式教学,以农业生产活动的定义、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和产业升级等知识点为切入,以激发兴趣、情景互动、对接热点、温故知新等教学过程为主导,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期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式教学 农业变迁 影视资源开发 高中地理
下载PDF
民国以降广西专业村的农业变迁——以宾阳县高明村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宁金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299-301,312,共4页
高明村是一个瓷器专业村,深入分析它近百年来的农业变迁,有助人们从微观层面了解更多的乡村史。
关键词 专业村 农业变迁 高明村
下载PDF
明清时期贵州传统农业与社会适应性研究
7
作者 杨成 周丕东 《贵州文史丛刊》 2021年第1期102-108,共7页
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具有延续性及稳定性。为探求明清贵州传统农业的特征及其社会适应性问题,文章从历史学的角度考察了明清贵州传统农业的特征;分析了明清贵州传统农业与当时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以及民族多样性的相互适应问题。研究发... 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具有延续性及稳定性。为探求明清贵州传统农业的特征及其社会适应性问题,文章从历史学的角度考察了明清贵州传统农业的特征;分析了明清贵州传统农业与当时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以及民族多样性的相互适应问题。研究发现,明清贵州传统农业的这种特征,与当时社会发展状况是相互适应的。这种适应,表现在农业资源的互补性、多民族的相互融洽性以及政治制度与经济体系的相互调协性上。如果没有外来强大政治势力的干扰,该种传统农业形式会持续下去,并发展成一种新型的资源互补型的社会生产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传统农业 生计方式 农业变迁 动态平衡
下载PDF
我国农村工业化的现实基础与深化对策
8
作者 赖扬恩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2002年第2期32-35,共4页
农村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任务之一。当前推进农村工业化的农业基础不牢靠,政府(制度)基础不理性,文化基础日益薄弱。要深化农村工业化道路,必须采取拉动农业变迁、整合乡村工业、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等综合性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农村工业化 现实基础 农业变迁 乡村工业整合 乡村文化建设
下载PDF
关于中国农业经济历史变迁的争论与悖论
9
作者 李学昌 董建波 《探索与争鸣》 2006年第12期48-50,共3页
学术界有关中国农业经济历史变迁基本脉络的观点存在颇多分歧。学者们对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判断大致可区分为发展论、起伏论与衰退论,对中国近代农业的基本判断可区分为发展论与衰退论。若将这些有关传统农业和近代农业变迁趋势的基本... 学术界有关中国农业经济历史变迁基本脉络的观点存在颇多分歧。学者们对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判断大致可区分为发展论、起伏论与衰退论,对中国近代农业的基本判断可区分为发展论与衰退论。若将这些有关传统农业和近代农业变迁趋势的基本观点加以比照,可以发现在中国农业经济变迁的基本判断背后潜藏着一些引人思考的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变迁 争论 悖论
原文传递
关于贵州为水稻次生起源中心的讨论
10
作者 杨成 《农业考古》 2020年第6期27-30,共4页
在水稻起源的学术讨论中,水稻起源地有多种说法。各种说法都有一定的材料和证据来说明其地与水稻起源的关系。贵州为云贵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稻起源于云贵高原学说的背景下,贵州是否为水稻的起源中心?通过对各种水稻起源学说证据材... 在水稻起源的学术讨论中,水稻起源地有多种说法。各种说法都有一定的材料和证据来说明其地与水稻起源的关系。贵州为云贵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稻起源于云贵高原学说的背景下,贵州是否为水稻的起源中心?通过对各种水稻起源学说证据材料的梳理和比较,就目前贵州出土的考古材料以及文献来看,还无法支持贵州为水稻起源中心的结论。然而,这些材料与证据却可以充分说明,贵州为水稻次生起源中心是无疑的。至于为什么无法找出更多水稻种植的考古遗迹或文献,这可能跟贵州的生态环境和历史发展进程有关。贵州山地占全省面积的97%,平地仅占3%。在远古时代,农业技术比较落后的贵州,水稻种植面积无法扩大,没有稳定的粮食收入,人口也就无法增加。古代贵州历史发展受到地域因素限制非常明显,但水稻种植却是较早的地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贵高原水稻起源说 贵州水稻起源 农业变迁起源
下载PDF
发展嵌入传统:藏族农民的生计传统与西藏的农业技术变迁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强舸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7-202,共26页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什么因素制约着农民对新技术的选择,决定了技术变迁的方向?本文以西藏的青稞新品种推广作为研究技术变迁的案例,使用2007年、2010年、2011年、2012年田野调查资料和部分档案资料,探讨发展与传统在西藏农业技术变迁...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什么因素制约着农民对新技术的选择,决定了技术变迁的方向?本文以西藏的青稞新品种推广作为研究技术变迁的案例,使用2007年、2010年、2011年、2012年田野调查资料和部分档案资料,探讨发展与传统在西藏农业技术变迁中的关系。研究认为,技术变迁受本地传统生计模式及其背后的自然环境制约,不符合本地实际的新技术会被抵制,以保护生计传统和生态平衡,这种抵制表现为文化观念的不认同。但传统的生计模式和农业新技术并不必然发生冲突,藏族农民的生计传统有其内在合理性,但同时存在严重的内在危机。恰当的新技术不仅不会被生计传统及相应的文化观念抵制,反而能迅速地嵌入进本地生计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其内在危机,达到了将传统纳入发展,用发展繁荣传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模式 农业技术变迁 新品种推广
原文传递
城镇化与农业技术变迁的互动机制——基于中国数据的理论与经验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维奇 韩媛媛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7-99,共13页
农业技术变迁包括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两个方面,城镇化不仅可以直接对农业新技术的生产和扩散产生作用,而且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两条途经促进非农技术向农业技术的转移。农业技术水平也会反作用于城镇化,即可以通过影响非农技术间接产生影... 农业技术变迁包括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两个方面,城镇化不仅可以直接对农业新技术的生产和扩散产生作用,而且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两条途经促进非农技术向农业技术的转移。农业技术水平也会反作用于城镇化,即可以通过影响非农技术间接产生影响,也可以对城镇化产生直接影响。本文分析了城镇化与农业技术变迁的互动机制,并基于中国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认为我国城镇化过程对农业技术的影响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需要充分借助城镇化的力量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本文最后提出了促进城镇化与农业技术变迁良性互动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技术变迁 互动机制
下载PDF
中国传统有机农业是如何转变为化学农业的?——农业生产方式变迁的危机及其可能的前景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伟兵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1-183,共13页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有机农业养育了庞大的人口、维系着生态平衡。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家户分散经营体制等因素诱导中国农业迅速走上了化学农业道路。化学农业促进了粮食的高产和食品的丰富多样,但引发了生态环...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有机农业养育了庞大的人口、维系着生态平衡。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家户分散经营体制等因素诱导中国农业迅速走上了化学农业道路。化学农业促进了粮食的高产和食品的丰富多样,但引发了生态环境、国民健康和人民食物主权等多方面的风险和危机。化学农业是一条不可持续的"自虐式发展"的农业道路。实践证明,有机农业不仅不会饿死人,还会生产出产量高、质量安全的粮食和畜禽产品。全面恢复和升级有机农业是当前重要且紧迫的任务,为此,需要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新组织农民,对农业经营体制进行大力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有机农业 农业生产方式变迁 化学农业 危机 前景
原文传递
新中国农业结构变迁70年:历史演进与经验总结 被引量:12
14
作者 叶初升 马玉婷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33,共10页
文章利用经济结构变迁的内生驱动理论机制,构建了一个关于开放条件下农业结构变迁的一般分析框架,并从经验层面回顾了新中国70年农业结构变迁的历史背景、基本特征和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发现,中国农业结构变迁趋势符合结构变迁的一般规律... 文章利用经济结构变迁的内生驱动理论机制,构建了一个关于开放条件下农业结构变迁的一般分析框架,并从经验层面回顾了新中国70年农业结构变迁的历史背景、基本特征和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发现,中国农业结构变迁趋势符合结构变迁的一般规律,并且农业结构变迁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49-1978年,以粮食增产为导向;1979-1984年,以粮为纲、全面发展;1985-1991年,以丰富农产品品种为导向;1992-1997年,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导向;1998-2012年,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导向;2013年至今,以与国际市场接轨为导向。最后,文章对70年来的农业结构变迁作了经验总结:农业结构必须要顺应消费结构变化;农业结构内生于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要素禀赋;农业结构必须要适应国家战略要求的变化;必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农业结构变迁 战略要求 制度条件 供求结构
原文传递
土地规模经营问题探讨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春霞 冯巨章 《农业与技术》 2003年第2期16-20,共5页
关键词 土地规模经营 中国 技术进步 农业经营制度变迁 推动型规模政策 合作社经营 工业机械技术
下载PDF
农业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时机选择 被引量:6
16
作者 邓大才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5,共4页
由于制度供给的边际效率开始递减,向后累积的制度变迁成本已无法再递延,核心制度已经障碍了增量制度的安排,农业制度变迁经验已趋成熟,农村经济主体对新制度的需求日益增强,因此,必须及时将农业制度变迁从诱导性制度变迁向强制性... 由于制度供给的边际效率开始递减,向后累积的制度变迁成本已无法再递延,核心制度已经障碍了增量制度的安排,农业制度变迁经验已趋成熟,农村经济主体对新制度的需求日益增强,因此,必须及时将农业制度变迁从诱导性制度变迁向强制性制度变迁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制度变迁 强制性制度变迁 制度供给 陷阱 边际效率 农业制度变迁方式
下载PDF
农业跑步机理论:研究述评与中国实践 被引量:8
17
作者 高雪莲 李阳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43,共9页
农业跑步机理论指出,由于"农业跑步机"的存在,农业生产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大农场主手中,农场更加商业化和资本化,农业结构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农村剩余人口大量流失,农民阶层逐渐分化。20世纪后半叶美国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农产品... 农业跑步机理论指出,由于"农业跑步机"的存在,农业生产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大农场主手中,农场更加商业化和资本化,农业结构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农村剩余人口大量流失,农民阶层逐渐分化。20世纪后半叶美国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农产品价格的"农业跑步机"到"土地跑步机"的转变。后继者既有对理论的经验验证,认为政策、种子、化肥等同样存在"跑步机"陷阱;也有理论批判,提出农业跑步机理论难以解释小家庭农业和兼业农民的生产状况。文章在对农业跑步机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利用该理论对河北定州市大西丈村的经验材料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变迁 农业跑步机理论 农民分化 中国实践
下载PDF
我国农业技术变迁的内在冲突问题 被引量:4
18
作者 雍兰利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3-27,共5页
本文探讨了目前我国进行的现代农业技术变迁 ,由于我国国情与西方有较大差异 ,导致在借鉴西方成熟理论的同时 ,所产生的各种不可避免的内在冲突。
关键词 中国 现代农业技术变迁 内在冲突
下载PDF
我国农业经济组织的演进轨迹与趋势判断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彬 范云峰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8-95,共8页
改革开放前,我国农业经济组织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和调整,改革开放后又经历了两次大的历史变迁,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组织正处在多元化的发展变迁之中,标志着我国农业经济组织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回顾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农业组织的发展... 改革开放前,我国农业经济组织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和调整,改革开放后又经历了两次大的历史变迁,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组织正处在多元化的发展变迁之中,标志着我国农业经济组织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回顾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农业组织的发展历程和变迁轨迹,预示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对指导我国农业组织的发展实践、破解我国的"三农"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组织 农业经济组织变迁 农业经济组织趋势
下载PDF
成本分摊制度创新是新一轮农业制度变迁的突破口 被引量:4
20
作者 邓大才 《经济研究参考》 2001年第43期35-39,共5页
1.制度实施后成本。一是政治成本。政治成本有两层意思,制度变迁主体的政治风险和制度变迁所造成的社会政治风险,这种成本必须内部化。因为成本内部化是与改革收益内部化相对应的,作为诱导性制度变迁的主体,其改革是为了追求潜在... 1.制度实施后成本。一是政治成本。政治成本有两层意思,制度变迁主体的政治风险和制度变迁所造成的社会政治风险,这种成本必须内部化。因为成本内部化是与改革收益内部化相对应的,作为诱导性制度变迁的主体,其改革是为了追求潜在的利润,当然其政治成本应内部化。作为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主体只要制度安排成功就可获得最大的租金,还可获得支持和巨大的政绩,甚至职位的提升,因此其改革成本理应由改革主体自行承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成本 内部化 农业制度变迁 强制性制度变迁 改革成本 租金 政治风险 改革主体 诱导性 最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