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新质生产力、农业产业链延伸与共同富裕 被引量:35
1
作者 张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42,共6页
文章以2011-2022年作为考察区间,选取中国2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能显著推进共同富裕。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对长三角、珠三... 文章以2011-2022年作为考察区间,选取中国2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能显著推进共同富裕。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及大规模城市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更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农业产业链延伸助推共同富裕,农业产业链延伸在数字新质生产力与共同富裕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门槛回归结果表明,在全国及东部地区,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呈现边际效益递增的非线性动态影响;而在中部地区及西部地区,则呈现正向“N”型非线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数字新质生产力 农业产业链延伸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农业产业链延伸与农民增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杰义 胡静澜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85,共5页
文章利用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乡村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指数,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农业产业链延伸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并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增收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 文章利用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乡村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指数,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农业产业链延伸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并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增收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不仅直接显著促进农民增收,而且通过农业产业链延伸间接促进农民增收。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增收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分区域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增收在区域间存在异质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业产业链延伸 农民增收 面板门槛模型
下载PDF
农业产业链城乡间延伸的动力和路径——农业产业链区域延伸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的运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杰义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1-84,共4页
随着农业分工的深化,在需求、供给和技术因素的作用下,具有短链或断链形态的农业产业链在城乡之间延伸,以分享分工带来的经济利益。这种延伸遵循先内后外的区域经济运动规律和技术路径进行。延伸后的农业产业链是农村农业产业链向城市... 随着农业分工的深化,在需求、供给和技术因素的作用下,具有短链或断链形态的农业产业链在城乡之间延伸,以分享分工带来的经济利益。这种延伸遵循先内后外的区域经济运动规律和技术路径进行。延伸后的农业产业链是农村农业产业链向城市市场延伸区域空间的展现,它延展于城市、城郊和农村3个区域单元,其中,郊区的涉农加工业与农业物流业环节是农业产业链城乡间延伸的关键环节。新型的农业产业链将沟通城乡两个地域、链接三次产业,能较好地打破城乡两套封闭体系独自运行局面,加强三次产业的内在经济联系,进而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延伸 系统动力机制 新农村建设
下载PDF
农业产业链延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4
作者 罗振豪 汪延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17-121,共5页
农业产业链延伸是推动农业产业振兴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我国2010—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在测度农业产业链延伸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多种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农业产业链延伸能显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产业链延伸是推动农业产业振兴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我国2010—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在测度农业产业链延伸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多种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农业产业链延伸能显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和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其中,农业产业链横向延伸比纵向延伸的促进效应更强;农业产业链延伸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以及农业技术创新,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链延伸对农村经济发展存在异质性影响,在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和金融支持水平较高地区,农业产业链延伸的作用更大;农业产业链延伸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时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两者间关系呈“倒U”型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延伸 农民增收 农业技术创新 农村经济发展
下载PDF
农业产业链延伸、生产性服务业和农村教育耦合协调研究--基于山东省产业融合视角 被引量:4
5
作者 朱啸枫 张东玲 陈景帅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62-68,共7页
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农业产业融合的重要方式,农村教育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重要手段。基于山东省2007~2016年的时序数据,构建了农业产业链延伸、生产性服务业和农村教育的测度指标体系,并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三系统... 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农业产业融合的重要方式,农村教育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重要手段。基于山东省2007~2016年的时序数据,构建了农业产业链延伸、生产性服务业和农村教育的测度指标体系,并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三系统的耦合协调性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农村教育的综合指数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农村教育水平对三系统耦合协调性的提高具有拉动作用;三系统协调性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受三系统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但总体协调性处于轻度失调状态,仍需进一步调节。研究结论为山东省农业强省建设和农业产业融合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延伸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农村教育 耦合协调
下载PDF
代际差异视角下家庭农场主农业产业链延伸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胡威 谢云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2期3256-3260,共5页
基于对430位湖北省家庭农场主农业产业链延伸意愿影响因素的调查数据,从主体特征类、要素配置类、外部环境类三个方面实证分析了在家庭农场发展中不同代际农场主对农业产业链延伸意愿起显著作用的因素。结果发现,就主体特征类来说,两代... 基于对430位湖北省家庭农场主农业产业链延伸意愿影响因素的调查数据,从主体特征类、要素配置类、外部环境类三个方面实证分析了在家庭农场发展中不同代际农场主对农业产业链延伸意愿起显著作用的因素。结果发现,就主体特征类来说,两代农场主农业产业链延伸意愿存在显著差异;就要素配置类来说,对两代农场主农业产业链延伸意愿的影响因素较多,两代农场主之间存在差异;就外部环境类来说,各影响因素对两代农场主农业产业链延伸意愿都有显著影响,但代际差异不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对家庭农场农业产业链延伸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差异 家庭农场 农业产业链延伸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普惠金融、农业产业链延伸与贫困减缓——基于耦合协调发展视角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国庆 张东玲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119-125,共7页
为厘清金融支持农业产业链延伸减贫的内在逻辑,基于耦合协调发展视角,采用200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普惠金融与产业链延伸的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普惠金融与农业产业链延伸对农村贫困的非线性影响,构建门限模型讨论二者协同减贫... 为厘清金融支持农业产业链延伸减贫的内在逻辑,基于耦合协调发展视角,采用200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普惠金融与产业链延伸的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普惠金融与农业产业链延伸对农村贫困的非线性影响,构建门限模型讨论二者协同减贫效果的异质性;利用交乘项研究金融支持产业扶贫的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普惠金融与农业产业链延伸独立发挥减贫作用的门槛较高,但金融资源通过支持设施农业发展、促进农产品精细加工、推动建立专业化合作社等途径实现两者协调发展能够有效地减缓贫困。普惠金融与产业链延伸对于高贫困率、低城镇化率地区以及低收入人群的减贫效应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农业产业链延伸 减贫 耦合协调度 面板门限模型
下载PDF
民族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探析——以荷美覃塘景区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曹晗 黄晓宁 《乡村振兴》 2021年第9期76-77,共2页
农村产业融合是指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促进产业之间的联动和发展,达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增收。总的来说,以往对于农村三产融合的研究大多从乡村多功能理论、产业融合理论等视角出发,涉及多方面多角... 农村产业融合是指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促进产业之间的联动和发展,达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增收。总的来说,以往对于农村三产融合的研究大多从乡村多功能理论、产业融合理论等视角出发,涉及多方面多角度,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理论基础,然而却缺乏对民族地区农村三产融合的分析。鉴于此,笔者对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荷美覃塘景区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民族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理论支撑,助力少数民族地区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 农村三产融合 民族地区农村 荷美覃塘 农民增收 农业产业链延伸 贵港市 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青海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9
作者 祁凯亭 张继泽 张爱儒 《中国果菜》 2023年第3期70-74,84,共6页
根据农村产业融合内涵和发展模式,从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拓展、农业服务业融合、产城融合四个维度,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青海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结果发现,2012—2021年青海省农村产业融合发... 根据农村产业融合内涵和发展模式,从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拓展、农业服务业融合、产城融合四个维度,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青海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结果发现,2012—2021年青海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从整体看发展水平仍然偏低。其中,农业服务业融合贡献度最高,农业产业链延伸与农业多功能拓展在曲折中前进,产城融合发展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基于此,文章提出了精准延链强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多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延伸 农业多功能拓展 农业服务业融合 产城融合 熵值法
下载PDF
新生态农业链延伸研究
10
作者 朱惠楠 刘昊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9期305-307,311,共4页
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各种农产品需求增长的引导,农产品消费结构的加快变化和加工食品需求迅速上升,农业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新生态农业开始蓬勃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及其深加工产品的产业发展形式越... 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各种农产品需求增长的引导,农产品消费结构的加快变化和加工食品需求迅速上升,农业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新生态农业开始蓬勃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及其深加工产品的产业发展形式越来越好,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愈来愈多,发展新生态农业及延长及其产业链已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至此,笔者围绕研究新生态农业产业链的内涵、发展意义、发展前景及目前行业现状进行描述,结合实际案例,对该产业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态农业 农业产业链延伸 产业发展 战略
下载PDF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与时空特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莉 《统计学报》 2021年第3期14-19,共6页
根据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类型构建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评价体系,对2009—2018年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进行了测算与分析。研究发现:从时间趋势来看,2009—2018年我国农村产业融合整体呈上升趋势,表明我国农村产业的融合态势在逐渐加强;从... 根据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类型构建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评价体系,对2009—2018年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进行了测算与分析。研究发现:从时间趋势来看,2009—2018年我国农村产业融合整体呈上升趋势,表明我国农村产业的融合态势在逐渐加强;从空间分布来看,融合程度高的省份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表明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在地区间呈现出非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延伸融合 农业功能拓展融合 信息技术全面融合 面板熵值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