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制衡的苏联对华军事技术转移
被引量:
3
1
作者
杨爱华
陆可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7-102,共6页
20世纪50年代苏联对华军事技术转移是中苏基于趋同一致的意识形态与互惠互利的国家利益需求,在国际冷战背景下建立的中苏同盟关系领域内实施的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技术转移。苏联从武器装备、人才培养、国防工业三方面对华实施了全面的军...
20世纪50年代苏联对华军事技术转移是中苏基于趋同一致的意识形态与互惠互利的国家利益需求,在国际冷战背景下建立的中苏同盟关系领域内实施的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技术转移。苏联从武器装备、人才培养、国防工业三方面对华实施了全面的军事技术转移。这次技术转移缩短了新中国军队走向正规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苏联对华军事技术转移是在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制衡与较量中前进的,体现出军事技术国际转移中的三个特点:国家利益的至上性、技术转移的限度性、消化吸收的关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国家利益
军事
技术
转移
原文传递
印度与俄美两国的军购合作关系比较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童宇韬
《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6-130,159,160,共27页
俄罗斯和美国是印度最重要的两个武器装备供给国,来自两国的军售对印度的国防军事建设至关重要。通过对印俄和印美之间的军购合作关系发展历程的梳理,并利用相关数据对印俄和印美军购合作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可发现印度对俄美两国的军...
俄罗斯和美国是印度最重要的两个武器装备供给国,来自两国的军售对印度的国防军事建设至关重要。通过对印俄和印美之间的军购合作关系发展历程的梳理,并利用相关数据对印俄和印美军购合作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可发现印度对俄美两国的军购在发展历程、规模、成本、武器种类、对军力提升的影响、技术转移程度、合作矛盾以及发展阶段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整体而言,印度的对外政策不受制于军购合作,印度对俄政策与对美政策是由国际格局和自身国家利益决定的。未来,印度对俄军事依赖短期内无法改变,同时印美军购合作关系将继续深化发展。这一趋势虽有可能导致印度与俄美两国产生分歧,但印度与美国和俄罗斯的军事合作在一定时期内将兼容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俄关系
印美关系
军
售
军
购
军事
技术
转移
原文传递
军事技术国际转移:动因、路径及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石海明
曾华锋
刘昱东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22,共3页
诞生于战争实践中的军事技术,因其特有的对抗性、保密性及体系性,一经问世也就开始了源自不同动因、经由不同路径、产生不同影响的国际转移历程。从技术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基于对军事技术及其特性的清晰界定,分析了军事技术国际转移的政...
诞生于战争实践中的军事技术,因其特有的对抗性、保密性及体系性,一经问世也就开始了源自不同动因、经由不同路径、产生不同影响的国际转移历程。从技术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基于对军事技术及其特性的清晰界定,分析了军事技术国际转移的政治、军事及经济动因,探讨了军事技术国际转移的三条路径:战争实践、军备贸易及国防科技人才流动,揭示了军事技术国际转移对国家利益、全球安全及国际体系三个层面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
技术
转移
动因
战争实践
军
备贸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国时期德国对华军事技术转移与兵工署弹道研究所的建设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奕新
尤鑫
尹晓冬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5-19,共5页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为了重振经济,德国需要一个可以进行互利贸易的伙伴.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成为德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中国也以此为契机引进德国的资本与先进技术进行军事工业与重工业建设.在此背景...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为了重振经济,德国需要一个可以进行互利贸易的伙伴.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成为德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中国也以此为契机引进德国的资本与先进技术进行军事工业与重工业建设.在此背景下成立的兵工署弹道研究所,为我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本文介绍了弹道研究所成立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过程,并以兵工署第十工厂制造的六〇迫击炮弹为例,一窥弹道研究所所达到的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兵工署
弹道研究所
军事
技术
转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制衡的苏联对华军事技术转移
被引量:
3
1
作者
杨爱华
陆可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文理学院
出处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7-102,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苏联对华军事援助研究(1949-1960)"(13CZS033)
文摘
20世纪50年代苏联对华军事技术转移是中苏基于趋同一致的意识形态与互惠互利的国家利益需求,在国际冷战背景下建立的中苏同盟关系领域内实施的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技术转移。苏联从武器装备、人才培养、国防工业三方面对华实施了全面的军事技术转移。这次技术转移缩短了新中国军队走向正规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苏联对华军事技术转移是在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制衡与较量中前进的,体现出军事技术国际转移中的三个特点:国家利益的至上性、技术转移的限度性、消化吸收的关键性。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国家利益
军事
技术
转移
Keywords
ideology
national interests
military technology transfer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印度与俄美两国的军购合作关系比较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童宇韬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
出处
《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6-130,159,160,共27页
基金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为“南亚地缘政治新态势及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应对”(项目批准号:2023GQ015)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俄罗斯和美国是印度最重要的两个武器装备供给国,来自两国的军售对印度的国防军事建设至关重要。通过对印俄和印美之间的军购合作关系发展历程的梳理,并利用相关数据对印俄和印美军购合作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可发现印度对俄美两国的军购在发展历程、规模、成本、武器种类、对军力提升的影响、技术转移程度、合作矛盾以及发展阶段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整体而言,印度的对外政策不受制于军购合作,印度对俄政策与对美政策是由国际格局和自身国家利益决定的。未来,印度对俄军事依赖短期内无法改变,同时印美军购合作关系将继续深化发展。这一趋势虽有可能导致印度与俄美两国产生分歧,但印度与美国和俄罗斯的军事合作在一定时期内将兼容共存。
关键词
印俄关系
印美关系
军
售
军
购
军事
技术
转移
Keywords
India-Russia Relations
India-U.S.RI elations
Arms Sales
Military Procurement
Military Technology Transfer
分类号
E351 [军事—军事理论]
E512
E712
原文传递
题名
军事技术国际转移:动因、路径及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石海明
曾华锋
刘昱东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22,共3页
文摘
诞生于战争实践中的军事技术,因其特有的对抗性、保密性及体系性,一经问世也就开始了源自不同动因、经由不同路径、产生不同影响的国际转移历程。从技术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基于对军事技术及其特性的清晰界定,分析了军事技术国际转移的政治、军事及经济动因,探讨了军事技术国际转移的三条路径:战争实践、军备贸易及国防科技人才流动,揭示了军事技术国际转移对国家利益、全球安全及国际体系三个层面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
军事
技术
转移
动因
战争实践
军
备贸易
分类号
E13 [军事—军事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国时期德国对华军事技术转移与兵工署弹道研究所的建设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奕新
尤鑫
尹晓冬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5-1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11075109)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面上项目(项目号:KM201010028007)
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项目
文摘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为了重振经济,德国需要一个可以进行互利贸易的伙伴.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成为德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中国也以此为契机引进德国的资本与先进技术进行军事工业与重工业建设.在此背景下成立的兵工署弹道研究所,为我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本文介绍了弹道研究所成立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过程,并以兵工署第十工厂制造的六〇迫击炮弹为例,一窥弹道研究所所达到的技术水平.
关键词
德国
兵工署
弹道研究所
军事
技术
转移
Keywords
Germany
Department of War Industry
Trajectory Research Institution
Military technology transfer
分类号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制衡的苏联对华军事技术转移
杨爱华
陆可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3
原文传递
2
印度与俄美两国的军购合作关系比较研究
童宇韬
《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2
原文传递
3
军事技术国际转移:动因、路径及影响
石海明
曾华锋
刘昱东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民国时期德国对华军事技术转移与兵工署弹道研究所的建设
王奕新
尤鑫
尹晓冬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