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拓宽视野写报道——参加城运会报道的一点感受
- 1
-
-
作者
刘宏奇
-
出处
《传媒观察》
1996年第3期56-57,共2页
-
文摘
我是新华日报的一名驻地记者,1995年10月,接到回编辑部参加第三届城市运动会报道的通知。意外之中心思重重,因为对体育,我不光以前从未搞过报道,而且平时连爱好都谈不上。 带着“一张白纸 到南京,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带下,十几天的采访报道,见报20篇稿件(含合作),不但比较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
关键词
城运会
拓宽视野
写报道
赛事报道
驻地记者
城市运动会
运动员
五台山
报道领域
全民健身运动
-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我靠的是“三勤”
- 2
-
-
作者
后国权
-
出处
《传媒观察》
1997年第4期61-62,共2页
-
文摘
我作为一个基层通讯员,已为新闻传媒写稿二十三年了,近几年,每年有200多篇稿件被各地报刊和广播电台采用,有的稿件被发了头条,有的获了奖,有的被选编入书出版,平时常能收到全国各地的约稿信、用稿通知和样报样刊。在写作上,能取得这点成绩,主要是我做到了三勤:勤看、勤思、勤动笔。
-
关键词
粮管所
基层通讯员
新闻传媒
报道主题
勤动笔
民营企业家
随州市
写报道
广播电台
定购政策
-
分类号
G214.3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不断创新不断进步──《谁来装备中国》序
- 3
-
-
作者
艾丰
-
出处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4-45,共2页
-
文摘
不断创新不断进步──《谁来装备中国》序艾丰程远是经济日报的著名记者之一,也是我国新闻界80年代后崛起的一位有影响的记者。70年代末80年代初念研究生的时候,他是我低两班的同学──当然年纪比我轻得多。现在我们又都在经济日报工作,除了原有的同学关系,又加...
-
关键词
新闻报道
采访对象
程远
新闻述评
学者型记者
经济日报
写报道
读者服务
研究生
经济一体化
-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
-
题名难忘“师傅引进门”
- 4
-
-
作者
贾保民
-
出处
《今传媒》
2000年第3期53-54,共2页
-
-
关键词
渭北黄土高原
干事
师傅
努力奋斗
写报道
写作方法
新闻报道
新兵
政治处主任
新闻写作
-
分类号
G214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努力反映事实真相——我的采访论
- 5
-
-
作者
下村满子
侯志山
-
机构
朝日新闻总社编委
-
出处
《国际新闻界》
1986年第3期58-60,共3页
-
文摘
摸索来的采访方法我是作为临时工进入朝日新闻社的。当时,朝日新闻社办了个《这是日本》的英文杂志,向海外介绍日本的情况。而我又刚刚从美国留学归来,大概是考虑到在编英文杂志的工作中能立即派上用场,所以就被录用了。因此,既未经过正规的入社考试,入社后也未接受过系统的训练。六年后,《这是日本》停刊,我被正式调到了《朝日周刊》。从事用日语写报道的工作,我和新入社的人一样毫无经验,只好摸索着干。报社无论怎么说也拥有大批记者。记者一结束分社的实习锻炼,就作为诸如政治部、经济部、社会部、科学部。
-
关键词
临时工
政治部
美国人
采访对象
事实真相
苏联
新闻社
对外报道
写报道
朝日
-
分类号
G219.1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围绕“富”字作文章——关于采写深度报道的思考
- 6
-
-
作者
段存章
-
出处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5-8,共4页
-
文摘
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生之计在于勤 一家之计在于和 一国之计在于富 ——作者题记 从1978年到1998年,这是我国大变革、大变化的二十年。也是我从四十岁到六十岁大写作、大丰收的二十年。回首一晃而过的黄金时间,在这千载难逢的大环境里,人还是我这个人,笔还是我这支笔。
-
关键词
深度报道
为人民服务
形式美
思想解放
农民
共产党
资本主义
通讯
阶级斗争
写报道
-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角度”初探
- 7
-
-
作者
夏鼎铭
-
出处
《新闻大学》
1982年第2期39-42,共4页
-
文摘
讨论改进新闻报道时,人们常常提到"角度"问题——"要会选角度","角度要新","要从群众角度、生活角度报道"等等.角度的含义究竟如何,怎样选好角度,说法往往不一.本文拟就此作一些探讨.提起角度,人们都会想起苏东坡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角度的本意,原是说,同一座山,你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高度望去,景致就不一样.黄山胜景,什么"猴子观海""喜鹊啣梅""关公挡曹"等等,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去看。
-
关键词
选材角度
新闻报道
选好角度
新闻事件
老主题
写报道
人民生活
问题
记者
苏东坡
-
分类号
G21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立体地多层次地报道新鲜事物
- 8
-
-
作者
黄力仑
-
出处
《国际新闻界》
1985年第4期50-53,共4页
-
文摘
我们写报道时,很怕平铺直叙、谈而无味。在现实中有不少新闻事件本身有曲折情节和引人的故事,记者适当安排就能引起广泛兴趣。可是相当多的新闻事件,固然有丰富的内涵,却无曲折动人情节,难免让读者感到索然,不愿读下去。因此写好这类报道确是难题,这要靠记者多方面发掘意义,要立体地写,充分揭示这类新闻事件的内涵与外部联系。
-
关键词
国营企业
中国政府
新闻事件
多层次
曲折情节
经营
中国经济改革
立体
外部联系
写报道
-
分类号
G219.1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我的采访方法
- 9
-
-
作者
匹田桂一郎
刘明华
郑超然
-
出处
《国际新闻界》
1979年第3期62-66,共5页
-
文摘
现在,我正负责“朝日新闻”每星期一晚刊连载的“我的主张”这个专栏。这里,我把这个专栏报道的采访方法介绍一下。给我的题目是“采访”,可是,为了恰当的说明采访问题,也许要扯得远一点,同时,关于我采访的一般作法,也需要作一些解释。如果读者多少能从中获得一点参考的话,我也就如愿以偿了。
-
关键词
采访对象
方法介绍
专栏
做笔记
写报道
记笔记
十个问题
访问
提问
主题
-
分类号
G219.1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追求广播语言的可听性
- 10
-
-
作者
明卫华
-
出处
《新闻窗》
1997年第2期21-23,共3页
-
文摘
广播用有声语言传播信息,是说给人们听的。广播稿要让人听得懂,写作时就必须用"广播体",把书面的东西变成群众的语言。换言之就是写广播稿时要从广播的特点出发,用最接近群众的语言写报道,使群众一听就明白。一、单音改双音,文言变白话单音词和文言词都是古文中大量运用的词,它们对句子的简练、增加文字的庄重感起着重要作用,现在书面文章中也经常出现。但是用在广播中却不易让人听懂,前者如:曾——曾经,可——可是,虽——虽然,因——因为,自——自从,乃——就是;后者如;
-
关键词
可听性
广播语言
广播稿
有声语言
语言环境
单音词
传播信息
写报道
文言
重要作用
-
分类号
G222.2
[文化科学]
-
-
题名慎言“预计”
- 11
-
-
作者
宏程
-
机构
福建省龙岩地委组织部
-
出处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6-57,共2页
-
文摘
慎言“预计”现有的数字不够惊人,不够“辉煌”时,我习惯于借助“预计”来弥补,提起人们对所写报道的关注。前年3月,报道苹林村创办百亩集约经营的蔬菜基地。采写时,基地才上交村财8000元。这数字显然不起眼,于是,我在后面添上一句“预计这片蔬菜基地年终可上...
-
关键词
蔬菜基地
经济项目
集约经营
法律责任
新闻工作者
福建省
蚕桑基地
乡村干部
成泡影
写报道
-
分类号
G213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体育新闻的七要和五不要
- 12
-
-
作者
陈金淼
-
出处
《国际新闻界》
1981年第4期34-35,共2页
-
文摘
在《堪萨斯城星报》和《堪萨斯城时报》举办的体育记者为期两天的专题讨论会上,《堪萨斯城星报》的主编迈克·沃勒强调,写体育消息必须访问运动员本人,不能单凭发布的新闻稿写报道。在那个讨论会上,《费城问询报》体育版执行编辑杰伊·塞西和《纽约时报》的体育副编辑肯·芬克尔也谈到了改进报道和编辑体育新闻的方法。
-
关键词
体育新闻
堪萨斯
体育消息
运动员
专题讨论会
体育记者
执行编辑
体育版
纽约时报
写报道
-
分类号
G219.1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且说“虎皮术”
- 13
-
-
作者
刘洪波
-
出处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8-29,共2页
-
文摘
“拉大旗,作虎皮”是很不少见的。“拉大旗”的目的却不仅仅在于“作虎皮”,而在于替那“拉”的人作“自我的服务”。大旗一拉,便有虎皮加身,结果便可遂一己的利益。 《工人日报》1993年11月21日有轶事如下:深圳龙岗区葵涌镇一玩具厂11月19日失火,烧死了81人。这应算作比深圳爆炸更重大的事件。
-
关键词
葵涌镇
重大的事件
龙岗区
玩具厂
深圳
客观环境
写报道
记者采访
新闻处
简单化
-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草堂》《稗草》《猴脑》及其他
- 14
-
-
作者
林帆
-
出处
《新闻大学》
1982年第3期122-123,共2页
-
文摘
最近阅卷,引起了我的思绪.试卷问《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是谁?竟有好几份卷子不某而合地回答"唐代诗人杜甫".很明显,"阅微草堂"与成都"草堂"在字面上多少有点联系,致使考生产生了"想当然".象类此的失误是不乏其例的.我还听说有一位编辑,看到来稿提到王尔德的剧本《莎乐美》,竟认为是脱了字,顺笔改成为《莎乐美人》.
-
关键词
稗草
莎乐美
王尔德
农村生活
作者
科学性
写报道
杜甫
评论文章
孔融
-
分类号
G21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坚持“三勤” 必有作为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后国权
-
机构
湖北随州市小林镇政府
-
出处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40-40,共1页
-
-
关键词
小林镇
定购政策
随州市
报道重点
粮食局
省级报
跨世纪优秀人才
时效性
写报道
《教师报》
-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我的爱好
- 16
-
-
作者
甘仲兔
-
出处
《传媒观察》
1996年第12期43-43,共1页
-
文摘
人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我的爱好是业余时间读书看报写报道。我是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养成这个爱好,是得到了县电台老编辑杨万桢的鼓励。那时我从部队退伍回家不久,他送给我几本《新闻通讯》,我边学边干,后来就爱不释手了。
-
关键词
司磅员
业余时间
写报道
《新华日报》
文化水平
村党支部书记
经营态度
社会新闻
新闻故事
冷热水管
-
分类号
G219.2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常往基层跑 定能出好稿
- 17
-
-
作者
牛茂林
-
出处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41-41,共1页
-
文摘
我搞专职通讯报道已经10年了。10年风风雨雨但我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考虑其中原因,其一是我喜爱这一工作;其二是我觉得,我是新城区人民把我哺育培养大的,我只能用手中的笔来报答他们。 写报道,有人错以为是“瞎吹”。其实,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胡吹冒撂的东西是既无生命力又让人瞧不起的,写新闻我从不稿“合理想象”。真实的东西才有生命力、才有价值。一个好的企业由于我们的报道,会迅速提高它的知名度,因而增强它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并获得迅速发展。拿我区的翠宝首饰公司来说,1987年才成立时,才有10几个人、几十万元产值,开业那天我去了并予以报道。
-
关键词
常往
合理想象
残疾人运动员
竞争力
万元产值
新闻舆论
写报道
新城区
生命力
企业发展
-
分类号
G212.2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好钢”要找准“刀刃”
- 18
-
-
作者
李下
-
出处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9-39,共1页
-
文摘
常碰到这样的懊恼:读到报刊上被吹得天花乱坠的影视作品,实际一看,满不是那么回事,心里充满一种受骗上当的感觉。这事怪谁呢?怪写报道的记者么?他可以辩解说,他没有说谎。他说的“首映式获得成功”,是他的“亲见”。在电影放映前,他听了导演和制片主任关于此片如何不容易的详细介绍。放映后,大家整齐地鼓掌祝贺影片的成功。这还不算成功么?记者的报道简直是无懈可击的。不过,这骗不了圈里人。影视作品的好坏,是有个比较稳定的标准的。在“首映式”那种场合,看完了片子拍拍手,是一种修养,一种礼貌。试想一下,片子得臭到什么样的程度,人们才能纷纷退席,或者群起抗议呢?如果平平安安地开完了“首映”
-
关键词
影视作品
首映式
制片主任
电影放映
写报道
吹捧之风
管理艺术
思想内容
文艺工作者
宣传教育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感谢您,我的朋友
- 19
-
-
作者
樊元生
-
出处
《传媒观察》
1997年第12期54-54,共1页
-
文摘
我做乡镇报道员已有五个年头了。刚开始写报道时,我每天都迫不及待地到邮局去翻看报纸,多么希望能看到自己写的稿件啊,可是总是败兴而归。正当我心灰意冷之际,当时乡党委分管宣传工作的孙书记看透了我的心思,他勉励我多采多写,还送给我10本《新闻通讯》。 好像饥饿的汉子见到了喷香的面包,又似在屋外徘徊已久的人找到了开门的钥匙,我被这薄薄的小册子深深地吸引住了,从1993年起,每年订阅杂志的第一份便是《新闻通讯》。
-
关键词
新闻通讯
写报道
报道员
宣传工作
朋友
说来也怪
刚开始
新闻单位
面包
通讯员
-
分类号
G214.3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通讯员要做到“五不怕”
- 20
-
-
-
出处
《新闻窗》
2000年第5期43-43,共1页
-
文摘
1 不怕冒风险。要敢于写批评性的社会新闻,只要事实准确又值得宣传,就不怕承担责任。 2.不怕别人说闲话。不怕别人说写报道影响工作、图名利、挣表扬、出风头,因为写报道是搞宣传,
-
关键词
通讯员
写报道
社会新闻
批评性
承担责任
宣传
工作
事实
名利
准确
-
分类号
G214.3
[文化科学—新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