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的中国形象:源点还是盲点——对周宁“跨文化形象学”相关问题的质疑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云龙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19,共7页
周宁的"跨文化形象学"系列研究立足于西方与非西方世界之间文化权力对比悬殊的前提预设,使其研究回避了中国形象在非西方世界被重新组装利用的可能。因此,其系列研究呈现为一个缜密的推导式论述结构,并对非西方世界进行了整... 周宁的"跨文化形象学"系列研究立足于西方与非西方世界之间文化权力对比悬殊的前提预设,使其研究回避了中国形象在非西方世界被重新组装利用的可能。因此,其系列研究呈现为一个缜密的推导式论述结构,并对非西方世界进行了整体化的处理,其学理依据仍然是西方中心主义的。西方的中国形象在进入非西方世界时,带出了一个双向互动的跨文化对话空间,混杂并置是文化间对话的基本风貌。中国形象跨文化流动的西方源点并不存在,其跨文化传播的基本图式也是非线型的。非西方世界的文化传统与西方中国形象之间的互塑及其构成的过渡性空间的内在结构辨析,是跨文化研究不能忽视另一重要问题。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理论背后的问题不属于中国,它对中国语境而言不完全具有适切性。只有站在一种本土批判的立场上,对自己的思考本身进行"再魅"和对象化,使其避免与本土的某种权力结构达成无意识的共谋,探讨西方的中国形象才能成为我们深入思考中国问题的有效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形象 西方中心主义 西方源点 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
原文传递
消费主义视角下“盲盒热”传播现象探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常榕莎 王文慧 《传播与版权》 2020年第9期137-139,共3页
盲盒作为一种没有任何提醒的手办纸盒,深受青年群体的喜爱,从2005年开始到2019年以泡泡玛特为代表的盲盒市场已经达到千亿元。本文采用深度访谈法,结合传播学理论深入分析盲盒玩家的消费心理,解读"盲盒热"形成的背后原因,认... 盲盒作为一种没有任何提醒的手办纸盒,深受青年群体的喜爱,从2005年开始到2019年以泡泡玛特为代表的盲盒市场已经达到千亿元。本文采用深度访谈法,结合传播学理论深入分析盲盒玩家的消费心理,解读"盲盒热"形成的背后原因,认为盲盒盲买盲拆的方式实现了现代社会消费方式的一种再魅,拆盒分享让盲盒爱好者因趣结缘,系列收藏更是让人上瘾。同时也为今后盲盒潮玩产品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思路:盲盒品牌方需要创新产品设计,深化品牌价值,同时,对盲盒市场的管控手段必须跟上市场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盒 消费心理 因趣结缘 上瘾
下载PDF
诗与思之清醒——论菲力浦·雅各岱的诗学伦理 被引量:1
3
作者 姜丹丹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58,共9页
本文将法语诗人雅各岱的诗学伦理倾向放置在二战后欧洲文明危机的历史背景里予以研究和定位。
关键词 雅各岱 诗学伦理 清醒 有限性
原文传递
《阿凡达》:对文明的反思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卫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49-50,共2页
美国大片《阿凡达》的3D拍摄技术震人心魄,大众无不谈论和佩服大导演技术革新的勇气和卓越的想象力。但就该片的主题来说,与技术同等重要的就是它的环保理念。影片营造了一个生态和谐的人与万物可以进行心灵交流的美轮美奂的星球,批判... 美国大片《阿凡达》的3D拍摄技术震人心魄,大众无不谈论和佩服大导演技术革新的勇气和卓越的想象力。但就该片的主题来说,与技术同等重要的就是它的环保理念。影片营造了一个生态和谐的人与万物可以进行心灵交流的美轮美奂的星球,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倡导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唤起了民众对技术文明的反思和对环境的重视以及对生态和谐与社会和谐的世界的向往。颠覆了对于技术文明的惯常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凡达》 人类中心主义
下载PDF
涂尔干社会学思想的集中呈现——《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评述
5
作者 李婷婷 《美与时代(城市)》 2017年第4期122-123,共2页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是涂尔干社会学思想的集中呈现,在涂尔干看来宗教来源于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并不会在现代社会理性发展之下走向消亡。在现代社会伴随着理性对宗教的祛魅,社会分化过程中出现的混乱使原子化的个人再次将目光投...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是涂尔干社会学思想的集中呈现,在涂尔干看来宗教来源于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并不会在现代社会理性发展之下走向消亡。在现代社会伴随着理性对宗教的祛魅,社会分化过程中出现的混乱使原子化的个人再次将目光投向宗教来寻求认同和心理的安宁,再次赋予宗教仪神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制造 神圣帷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