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素供应对小麦锌吸收、转运和向籽粒累积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薛艳芳 李宗新 +2 位作者 张慧 夏海勇 王恒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36期24-30,共7页
为进一步实现小麦籽粒锌(Zn)营养强化和氮肥(N)优化管理提供参考,归纳了氮素供应对小麦锌吸收、转运和向籽粒累积的影响。得出:(1)氮素供应是否通过增加锌吸收载体数量(如金属转运蛋白ZIPs家族中的类铁调控IRT-like蛋白)提高根系对锌的... 为进一步实现小麦籽粒锌(Zn)营养强化和氮肥(N)优化管理提供参考,归纳了氮素供应对小麦锌吸收、转运和向籽粒累积的影响。得出:(1)氮素供应是否通过增加锌吸收载体数量(如金属转运蛋白ZIPs家族中的类铁调控IRT-like蛋白)提高根系对锌的吸收;是否通过促进木质部中与锌螯合的含氮化合物如尼克酰胺(NA)和有机酸如柠檬酸的合成,或通过提高锌转运载体(如重金属腺苷三磷酸酶HMA和类黄色条纹YSL家族蛋白)的数量促进锌从根系向地上部的转运;是否通过提高NA或YSL的数量促进锌从营养器官向籽粒的再转移,均值得进一步研究。(2)应加强不同形态氮素(如硝态和铵态氮)和叶面喷施的研究,将^(15)N和^(67/68)Zn同位素标记结合定量化深入研究氮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吸收 转移 氮素
下载PDF
新常态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再转移问题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邹淼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67-72,共6页
数据分析显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转移殆尽,人口红利促发展的阶段已经过去,我国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时期,处于优势产业需要转移、产业结构需要优化升级调整的经济战略调整期。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随产业变革的再转移成为... 数据分析显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转移殆尽,人口红利促发展的阶段已经过去,我国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时期,处于优势产业需要转移、产业结构需要优化升级调整的经济战略调整期。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随产业变革的再转移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已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归纳分析,描述并预测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再转移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为新常态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优化再转移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下载PDF
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转移
3
作者 姚国雄 杨鹏洲 祁玺 《宁夏农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57-61,共5页
从宏观的角度论证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再转移的背景,再转移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再转移的形式和途径。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转移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下载PDF
评个人信息出境安全评估最新方案
4
作者 张奕欣 邢潇 张金平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22年第3期19-26,共8页
为分析《个人信息保护法》框架下个人信息出境安全评估的具体实施机制,确保境外第三方对所接收个人信息提供符合我国法律要求的标准,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21年发布的最新个人信息出境安全评估方案与此前的两个草案进行对比分析,发... 为分析《个人信息保护法》框架下个人信息出境安全评估的具体实施机制,确保境外第三方对所接收个人信息提供符合我国法律要求的标准,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21年发布的最新个人信息出境安全评估方案与此前的两个草案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新草案在评估原则、门槛、评估主体、个人信息处理者义务4个方面取得进展,但仍存在不足,提议在安全评估目的限缩、持续监督机制、再转移要求3个方面对个人信息出境安全评估的管理工作进行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出境信息 转移 安全评估 持续监督
下载PDF
花后营养调控对冬小麦灌浆期物质生产、氮素吸收及再运移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卢殿君 陈新平 +3 位作者 张福锁 崔振岭 贺明荣 王振林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9期57-60,共4页
花后营养调控已成为高产超高产冬小麦栽培中抗早衰,增加籽粒重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验证花后不同养分调控策略对高产超高产冬小麦灌浆期物质生产,氮素吸收及再转移的影响,并为高产超高产冬小麦花后养分调控提供理论支撑,在大田试验中,... 花后营养调控已成为高产超高产冬小麦栽培中抗早衰,增加籽粒重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验证花后不同养分调控策略对高产超高产冬小麦灌浆期物质生产,氮素吸收及再转移的影响,并为高产超高产冬小麦花后养分调控提供理论支撑,在大田试验中,研究了花后1次氮肥调控、4次氮肥调控、喷施磷酸二氢钾处理对小麦籽粒灌浆及氮素再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产栽培条件下,花后无调控处理(对照)的小麦籽粒产量为8.7t/hm2。即使在高产条件,花后营养调控仍增加籽粒产量,其中花后4次氮肥、一次氮肥处理和花后喷施磷酸二氢钾分别较对照处理提高产量9.9%,8.9%和11.6%。与对照相比,花后营养调控增加了后期干物质与养分积累,促进花前干物质与养分的再转移,增加小麦千粒重,最终提高小麦籽粒产量。综合以上结果,在高产超高产条件,冬小麦花后的氮素管理有利于保证氮素充分供应,结合喷施磷酸二氢钾有助于延缓花后胁迫导致的早衰,改善灌浆过程,可以明显增加小麦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调控 花后干物质积累 氮素吸收 转移
下载PDF
市场结构与中等收入陷阱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健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8-72,共5页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技术模仿带来的问题。要让模仿切实起到技术进步的助推剂和实现后发优势的作用,就要注意如何避免因模仿而出现的制度陷阱,因此需要一个能摆脱局部利益束缚又必须廉洁有效的政府。
关键词 市场结构 中等收入陷阱 后发优势 后发劣势 技术模仿 人才初次转移 人才转移 技术进步
下载PDF
不同年代棉花品种磷效率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白灯莎·买买提艾力 孙良斌 冯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10-1021,共12页
提高磷肥利用率是当今农田磷养分资源管理面临的重要难题,作物品种改良是提高磷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明确新疆不同年代棉花品种(系)磷效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大田试验,以新疆1950s—2013年不同年代的22个棉花品种(... 提高磷肥利用率是当今农田磷养分资源管理面临的重要难题,作物品种改良是提高磷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明确新疆不同年代棉花品种(系)磷效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大田试验,以新疆1950s—2013年不同年代的22个棉花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年代培育的棉花品种(系)在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的磷吸收、利用效率特征,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不同棉花品种(系)磷效率的高低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棉花品种(系)磷吸收效率、利用效率、磷由茎叶向籽粒的转移效率(再转移效率)存在差异。吐絮期磷吸收效率为164.26~395.75 mg·株^-1,变异系数为3.3%;磷利用效率为0.25~0.40 g·mg^-1,变异系数为67.7%;磷再转移效率为16.0%~58.1%,变异系数为11.1%。以每20年为一个时期,划分了3个品种更替阶段,棉花磷利用效率在3个阶段没有发生明显改变,始终维持在0.30~0.32 g·mg^-1;磷吸收效率由225.5 mg·株^-1增加到286.3 mg·株^-1,提高了27.0%;磷由根系向地上部的转移效率(转移效率)没有发生明显改变,始终维持在93.9%~94.9%;磷再转移效率由26.8%增加到38.3%;磷经济利用效率由20.6 mg·mg^-1增加到30.4 mg·mg^-1。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棉花品种(系)生物量与磷吸收效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磷利用效率无显著的相关性;皮棉产量与磷吸收效率、转移效率、再转移效率、经济利用效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磷利用效率相关性不明显。对22个棉花品种(系)吐絮期生物量、皮棉产量、磷吸收利用效率及转移效率和经济利用效率等性状指标的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将22个品种(系)分为磷高效型、中效型、低效型和极低效型4组,‘新陆早50号’‘新陆早57号’‘军棉1号’为磷高效型品种。与磷低效组相比,磷高效组的品种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和产量。以上结果表明,新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种植年代 磷吸收效率 磷利用效率 转移效率 转移效率
下载PDF
7个水稻品种非结构性物质积累量及其再转移速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辛阳 杨重法 +1 位作者 王清峰 罗海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28-1132,共5页
为了探讨热带地区水稻非结构性物质的积累及其再转移特性,深入了解热带地区水稻产量的形成特点,以种植于海南的7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抽穗期茎叶部非结构性物质积累量、含量及其抽穗后0-14 d在遮光条件下向穗部再转移速度的差异性。结... 为了探讨热带地区水稻非结构性物质的积累及其再转移特性,深入了解热带地区水稻产量的形成特点,以种植于海南的7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抽穗期茎叶部非结构性物质积累量、含量及其抽穗后0-14 d在遮光条件下向穗部再转移速度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茎叶部非结构性物质积累量为314.7-553.85 g/m2,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杂交稻大于常规稻,杂交稻中籼型大于粳型;茎叶部非结构性物质再转移速度为9.45-21.75 g/(d.m2),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籼型杂交稻大于粳型杂交稻和常规稻;茎叶部非结构性物质含量为44.51%-51.48%,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并且非结构性物质含量对非结构性物质积累量呈显著的正效应;茎叶部非结构性物质积累量和含量较高的品种具有稳产和高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非结构性物质积累量 非结构性物质含量 转移速度
下载PDF
氮肥形态对小麦镉吸收及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于冲冲 高巍 +6 位作者 叶优良 冯文静 刘红恩 聂兆君 秦世玉 李畅 赵鹏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24,共10页
为缓解小麦镉毒害降低籽粒镉含量合理选用氮肥,探究硝态氮、铵态氮和酰胺态氮对小麦镉吸收转运规律、土壤根际pH、叶片SPAD值和根系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镉胁迫条件下,硝态氮处理有利于小麦千粒质量及旗叶SPAD值的提高,且SPAD值与千粒... 为缓解小麦镉毒害降低籽粒镉含量合理选用氮肥,探究硝态氮、铵态氮和酰胺态氮对小麦镉吸收转运规律、土壤根际pH、叶片SPAD值和根系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镉胁迫条件下,硝态氮处理有利于小麦千粒质量及旗叶SPAD值的提高,且SPAD值与千粒质量间呈显著正相关;铵态氮处理显著降低根际pH、提高植株镉积累量以及籽粒镉含量,根际pH与镉积累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小麦对镉的吸收在开花期前基本结束,出苗到拔节期是镉快速吸收的主要阶段。贡献率分析表明籽粒镉来自于花前根系(29%)和茎秆(71%)储存镉的再转移,且不同氮肥形态间差异不显著。可见,硝态氮肥处理籽粒镉含量最低,主要原因为该处理花前镉积累以及灌浆期镉从茎秆/根系向籽粒的再转移较少,籽粒产量较高所导致。推荐在镉胁迫土壤中施用硝态氮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小麦 氮肥形态 籽粒 镉吸收 转移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之省区产业转移升级与农民工再转移市民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邹淼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59-64,共6页
城乡户籍制度、农业劳动力转移区位现状使得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远低于农民工居民化的城镇化率,我国经济新常态阶段,产业转型与结构调整期间,缓慢的市民化进程将使得大部分农民工面临长期结构性失业,从而引发社会动荡。此时提出"... 城乡户籍制度、农业劳动力转移区位现状使得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远低于农民工居民化的城镇化率,我国经济新常态阶段,产业转型与结构调整期间,缓慢的市民化进程将使得大部分农民工面临长期结构性失业,从而引发社会动荡。此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一方面加强了国际间的文化经济交流与联系,另一方面巩固与扩大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为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提供了第二区位道路,因此,加速完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建,是加快新常态经济下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必然之路,也是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之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雁形理论 转移市民化
下载PDF
24例食管癌综合治疗后纵隔淋巴结再转移三维适形加顺铂疗效观察
11
作者 祁英 张艳 +1 位作者 陈喆 王开忠 《甘肃医药》 2011年第11期670-671,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综合治疗后纵隔淋巴结再转移三维适形加顺铂治疗的意义和效果。方法:24例食管癌患者综合治疗后2~65个月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上纵隔22例,后纵隔2例。手术后16例,放疗后8例。均放疗10天后开始配合顺铂20mg/次静脉滴注,1~... 目的:探讨食管癌综合治疗后纵隔淋巴结再转移三维适形加顺铂治疗的意义和效果。方法:24例食管癌患者综合治疗后2~65个月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上纵隔22例,后纵隔2例。手术后16例,放疗后8例。均放疗10天后开始配合顺铂20mg/次静脉滴注,1~5天化疗,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Ⅰ~Ⅱ级为16.6%(4/24),Ⅲ~Ⅳ级为0.83%(2/24),近期疗效(CR+PR)为91.7%(22/24)。1、2年生存率为75%、20%。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配合顺铂增敏化疗治疗食管癌综合治疗后纵隔淋巴结再转移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和局部控制率,患者均能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三维适形加顺铂治疗 纵隔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国有企业过剩就业的释放及再就业转移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建国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2-25,共4页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对劳动力需求取决于劳动力边际成本(工资)与劳动力边际生产力之间的比较。如果劳动力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且劳动工资显刚性,那么。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过剩就业 就业转移 利益障碍 中国
原文传递
臭氧氧化预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志远 陈晖 +3 位作者 刘修恒 詹炳炎 周江桥 祝恒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4-496,共3页
目的探讨臭氧氧化预处理通过诱导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合成,保护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建立原位大鼠单侧。肾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I/R前15d经直肠吹入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5.0—5.5ml(臭氧浓度50mg/L,1m... 目的探讨臭氧氧化预处理通过诱导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合成,保护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建立原位大鼠单侧。肾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I/R前15d经直肠吹入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5.0—5.5ml(臭氧浓度50mg/L,1mg/kg体重,每日1次)。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尿素氮(BUN)、肌酐(Cr),比色法测定血清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Western blot检测HSP70蛋白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HSP70的表达。结果肾缺血再灌注24h后,血清中BUN、Cr、MDA明显增高,肾组织内HSP70表达明显增强(P〈0.05),经臭氧氧化预处理后,血清中的BUN、Cr、MDA均降低,SOD升高;HSP70表达升高更加明显(P〈0.05)。结论臭氧氧化预处理可以诱导大鼠。肾缺血再灌注组织中HSP70表达,减轻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缺血 灌注转移 臭氧 预处理 热休克蛋白70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