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再解读 |
姜大源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3 |
263
|
|
2
|
“可见的女性”如何可能:以《青春之歌》为中心 |
贺桂梅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9
|
|
3
|
“再解读”:文本分析和历史解构 |
贺桂梅
|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34
|
|
4
|
要命的地方:《秋菊打官司》再解读 |
赵晓力
|
《北大法律评论》
|
2005 |
21
|
|
5
|
井冈山精神再解读 |
余伯流
|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
2010 |
13
|
|
6
|
解读与再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在中国的批评旅行 |
任虎军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7
|
再“历史化”:《创业史》的评价问题——以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为中心 |
杨辉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8
|
对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纺织机械发明传统观点的再解读 |
李强
李斌
李建强
|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9
|
大海:社会环境中各类力量汇聚的大容器——《老人与海》中“大海”形象再解读 |
谢政满
|
《读写月报》
|
2024 |
0 |
|
10
|
小说结构与人物意蕴:《马桥词典》的创新机制 |
杨杰琼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5
|
|
11
|
杨乃武案的再解读(三) |
茆巍
|
《文史知识》
|
2024 |
0 |
|
12
|
杨乃武案的再解读(二) |
茆巍
|
《文史知识》
|
2024 |
0 |
|
13
|
论张爱玲小说的求真意识 |
孙修让
|
《惠州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4
|
中国当代文学“历史化”研究的经验与反思 |
陈培浩
|
《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5
|
杨乃武案的再解读(一) |
茆巍
|
《文史知识》
|
2024 |
0 |
|
16
|
“江南水乡村镇”的再解读及其保护与发展——以周庄镇为例 |
邵甬
胡力骏
|
《南方建筑》
|
2009 |
6
|
|
17
|
文学史视阈的转换——论1950、1980和1990年代的文学史叙事 |
旷新年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18
|
马克思早期新闻思想及其时代性——《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再解读 |
徐梦菡
李彬
|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19
|
金岳霖“译意”“译味”观再解读 |
辛红娟
刘园晨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20 |
5
|
|
20
|
基于女性角度的《傲慢与偏见》再解读 |
胡卜雯
|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