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原发性肠套叠灌肠复位后早期再套叠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罗春 段泽猛 +4 位作者 尚克磊 谭小光 朱乾坤 陈永云 王彬彬 《安徽医学》 2021年第9期985-988,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肠套叠早期再套叠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20例原发性肠套叠复位成功的患儿临床资料,收集记录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发病季节、轮状病毒感染情况、禁食时间)...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肠套叠早期再套叠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20例原发性肠套叠复位成功的患儿临床资料,收集记录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发病季节、轮状病毒感染情况、禁食时间)、灌肠方式(空气灌肠、温盐水灌肠)及超声特征(是否有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根据是否再套叠分为分为有再套组(27例)与无再套组(293例),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肠套叠灌肠治疗成功后再套叠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发生再套叠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有再套叠组与无再套叠组在性别、禁食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发病季节、轮状病毒感染与否、灌肠方式(空气灌肠、温盐水灌肠)及是否有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发病季节、灌肠方式、是否有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轮状病毒感染均是再套叠发生的影响因素(OR=2.511、1.584、3.352、3.232、4.212)。结论小儿原发性肠套叠复位后早期再套叠发生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年龄、发病季节、灌肠方式、是否有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轮状病毒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叠 套叠 灌肠复位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小儿肠套叠术后近期再套叠(附3例报告)
2
作者 刘志民 刘允希 《滨州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42-42,54,共2页
小儿肠套叠经灌肠复位后再套叠者临床常见,而手术整复后近期再套叠临床少见。常因失去警惕或临床表现不典型而延误诊断和治疗。我院收治3例,报告如下。例1.男,3.5个月。因阵发性哭闹伴果酱样大便12小时入院。行回肠结肠套叠复位术。术... 小儿肠套叠经灌肠复位后再套叠者临床常见,而手术整复后近期再套叠临床少见。常因失去警惕或临床表现不典型而延误诊断和治疗。我院收治3例,报告如下。例1.男,3.5个月。因阵发性哭闹伴果酱样大便12小时入院。行回肠结肠套叠复位术。术后恢复正常,第7天再度出现急性肠梗阻表现,于第11天再次剖腹见距回盲部30cm处回回肠型套叠,经松解复位获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叠 套叠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