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4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高山林线的分布高度与气候的关系 被引量:70
1
作者 王襄平 张玲 方精云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71-879,共9页
通过研究我国高山林线的分布高度沿纬度、经度的变化格局,和对高山林线处的温度和基带降水等气候指标的分析,对我国高山林线分布高度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我国高山林线高度表现出明显的纬向和经向变化,总体趋势是:在... 通过研究我国高山林线的分布高度沿纬度、经度的变化格局,和对高山林线处的温度和基带降水等气候指标的分析,对我国高山林线分布高度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我国高山林线高度表现出明显的纬向和经向变化,总体趋势是:在北纬30o以北,高山林线高度随纬度升高而下降,下降速率为112m/度左右;在30oN以南,则表现出较大的东西部差异:在东部,高山林线高度变化不明显,西部则随纬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在相似的纬度上,高山林线高度呈现出从东向西升高的趋势。高山林线在藏东南的洛隆、丁青、工布江达一带(约29o^32oN,94o^96oE)达到4600m,为世界最高林线高度,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降低。(2)影响高山林线高度的主导气候因子为生长季温度条件。我国高山林线高度的温度指标为年生物温度3.5oC,温暖指数14.2oC·月,生长季平均温度8.2oC。该指标相应海拔高度的地理差异,导致了我国高山林线高度的纬向、经向变化,和从沿海到内陆林线高度的差异。(3)降水对高山林线高度有显著影响。在中高纬度地区,相同纬度上干旱区域的高山林线高于较湿润区域,降水量是通过温度间接作用于林线高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 生长季 气候因子 分布 高纬度地区 地理差异 干旱区域 中国 中国 内陆
下载PDF
近5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空间极化的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56
2
作者 郭腾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43-747,共5页
首先利用新近发展的ER、TW指数,以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指标,从经济总量上,详细考察了1952—2000年我国省市区经济空间极化变化趋势;其次利用广义熵的可分解特性,进一步探讨了1952—2000年我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在沿海—内陆、南方—北... 首先利用新近发展的ER、TW指数,以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指标,从经济总量上,详细考察了1952—2000年我国省市区经济空间极化变化趋势;其次利用广义熵的可分解特性,进一步探讨了1952—2000年我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在沿海—内陆、南方—北方区、高城镇化—低城镇化地区等具体空间方向上的极化及其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中国 经济空间 内陆 变化趋势 经济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 实际 不均衡 方向
下载PDF
国内特殊尾管悬挂器研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33
3
作者 马开华 马兰荣 +1 位作者 姜向东 郑晓志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6-19,共4页
为适应水平井、分支井、大位移井、小井眼井以及复杂井眼条件下的尾管固井要求 ,近几年不断有新型尾管悬挂器被研制应用。这些新型尾管悬挂器包括 :可有效解决尾管重叠段封固质量差和油气水窜的集尾管悬挂器、封隔器于一体的尾管封隔悬... 为适应水平井、分支井、大位移井、小井眼井以及复杂井眼条件下的尾管固井要求 ,近几年不断有新型尾管悬挂器被研制应用。这些新型尾管悬挂器包括 :可有效解决尾管重叠段封固质量差和油气水窜的集尾管悬挂器、封隔器于一体的尾管封隔悬挂器及其回接装置 ;具有液压、机械 2种坐挂功能的双作用尾管悬挂器 ;用于深井钻井中的超大尺寸、重负荷尾管悬挂器 ;适用于老井和套管开窗侧钻井的小尺寸尾管悬挂器 ;防止CO2 、H2 S气体腐蚀的特殊尾管悬挂器以及水平井尾管悬挂完井系统等。这些特殊尾管悬挂器在国内陆上和海上油田的应用中 ,均取得良好效果。介绍了其研制及应用概况 ,并就其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管悬挂器 水平井 分支井 复杂井 老井 套管开窗侧钻 油气水 国内 内陆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城市化过程中余杭市森林碳汇动态 被引量:26
4
作者 李惠敏 陆帆 +2 位作者 唐仕敏 唐礼俊 吴千红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44-1050,共7页
余杭市位于沪嘉杭地区,城市化进程较快,对今后众多内陆中小城市的发展有一定的预示性.根据余杭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结合实地调查校验,以城市人口密度作为城市化的指标,对余杭森林资源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用森林蓄积量推算了198... 余杭市位于沪嘉杭地区,城市化进程较快,对今后众多内陆中小城市的发展有一定的预示性.根据余杭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结合实地调查校验,以城市人口密度作为城市化的指标,对余杭森林资源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用森林蓄积量推算了1985年与1998年余杭森林生物量、碳储量,分析了其在时间上的动态变化和空间上的分布情况;还分析了森林类型、林龄结构及天然林与人工林等因素对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98年与1985年相比,余杭森林覆盖率由1985年的24.5%增加到1998年的40.3%,总面积增加35%;总森林碳储量增加18.07%,平均每年增长7942MgC,起着一个碳汇作用;但森林发展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西北及中西部,城市化水平高的东南部森林面积在减少,经济发展及人口密度的增加都负面影响到了碳储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加 经济发展 城市化过程 内陆 林龄结构 森林蓄积量 中西部 碳储量 碳汇 森林类型
原文传递
绿洲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张掖市绿洲为例 被引量:28
5
作者 刘振波 赵军 倪绍祥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80-585,共6页
绿洲属于生态环境的极度脆弱区,同时绿洲生态系统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自然与人文的诸多组元,因此定量评价其质量优劣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也存在一定难度。在对我国西北内陆区域绿洲生态系统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整体... 绿洲属于生态环境的极度脆弱区,同时绿洲生态系统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自然与人文的诸多组元,因此定量评价其质量优劣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也存在一定难度。在对我国西北内陆区域绿洲生态系统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整体性、实用性、稳定性、地域性、独立性原则,依据绿洲系统的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适用于绿洲这一特殊景观类型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绿洲生态环境实际状况,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和分级量化标准。在此基础上,以张掖市绿洲为例,对绿洲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做了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标体系 张掖市 内陆 独立性原则 环境质量状况 区域 层次分析法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绿洲生态系统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下载PDF
近20年福建省沿海与内陆城市高温热浪脆弱性比较 被引量:26
6
作者 郑雪梅 王怡 +2 位作者 吴小影 齐熙 祁新华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97-1205,共9页
高温热浪作为一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探索福建省沿海与内陆城市高温热浪脆弱差异性及其形成机制,本文构建了包含暴露性、敏感性、适应性3个维度的高温热浪脆弱性评估模型(Vulnerability Scoping... 高温热浪作为一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探索福建省沿海与内陆城市高温热浪脆弱差异性及其形成机制,本文构建了包含暴露性、敏感性、适应性3个维度的高温热浪脆弱性评估模型(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VSD)。利用1994-2013年逐日极端高温数据和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分别对处于沿海和内陆的福州和南平市辖区进行高温热浪脆弱性及其3个维度(暴露性、敏感性、适应性)的评估与比较,并试图解释分析福州市辖区与南平市辖区高温热浪脆弱性的差异及其原因。结果显示:由于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的显著差异,近20年来,沿海地区高温热浪的脆弱性低于内陆地区,但随着经济发展导致的敏感性增加,前者不断攀升的脆弱性可能会超越后者;内陆地区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干扰程度相对较弱,其敏感性不断降低而适应性有所上升,使得其高温热浪的脆弱性不断降低。降低高温热浪脆弱性的关键在于同时增强区域适应性与降低敏感性,这对制定适应性措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浪 脆弱性 脆弱性评估模型 沿海 内陆 福建省
原文传递
影响广西热带气旋暴雨的环境流场和一些物理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高安宁 《广西气象》 2004年第3期1-5,共5页
通过综合利用ECMWF提供的热带风场、气压场、高度场等资料,对24例影响广西的热带气旋环境流场和一些物理量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热带气旋的发生、发展都与赤道西风急流向东扩展或热带气旋东侧南风急流向北扩展有关... 通过综合利用ECMWF提供的热带风场、气压场、高度场等资料,对24例影响广西的热带气旋环境流场和一些物理量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热带气旋的发生、发展都与赤道西风急流向东扩展或热带气旋东侧南风急流向北扩展有关;造成广西大范围台风暴雨的因素不仅取决于台风登陆地点和登陆后的路径以及中心是否直接进入广西内陆有关,而且还与副热带高压脊线的位置和面积指数、强度指数的变化关系密切。登陆台风在影响广西的过程中,其台风东侧的偏南风急流中心涌进广西和正涡度中心进入广西对产生大范围的暴雨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暴雨 环境流场 急流 ECMWF 登陆台风 高度场 广西 内陆 影响
下载PDF
综论独树一帜的中华法文化 被引量:20
8
作者 张晋藩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8-145,共8页
中国是一个地处东北亚大陆、资源丰富的内陆性国家。以农业为立国之本的自然经济结构、以宗法家长制家庭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以儒家纲常伦理学说为统治思想、以皇权神圣的专制主义为基本政治制度的诸因素,构成了中国古代的基本国情,... 中国是一个地处东北亚大陆、资源丰富的内陆性国家。以农业为立国之本的自然经济结构、以宗法家长制家庭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以儒家纲常伦理学说为统治思想、以皇权神圣的专制主义为基本政治制度的诸因素,构成了中国古代的基本国情,也决定了中华法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诸如:礼和法的相互渗透与结合、以宗法家族为本位的伦理法、自然和谐与天人合一的思想、人本主义、综合性和包容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等等。对于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我们应该认真地总结、反思,客观地予以评价,从中吸取当前法制建设所需要的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文化 基本政治制度 家长制家庭 法律文化 法家 专制主义 基本国情 中国 内陆 资源丰富
原文传递
内陆水环境修复技术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维昊 张锡辉 +2 位作者 肖邦定 刘剑彤 刘永定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11-816,共6页
水环境退化是全球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退化后的水环境修复、重建,已成为当前各国重视的焦点,也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热点。该文全面综述了国内外水环境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水环境修复的重点和热点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文... 水环境退化是全球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退化后的水环境修复、重建,已成为当前各国重视的焦点,也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热点。该文全面综述了国内外水环境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水环境修复的重点和热点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文章指出,为改善我国水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水环境修复的方法学、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和示范推广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 水环境 退化 生态修复
下载PDF
中国丽江内陆降水背景值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刘嘉麒 Keen.,WC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46-251,共6页
关键词 丽江 内陆 降水 自然本底值
下载PDF
构建内陆“无水港” 被引量:11
11
作者 叶龙 《中国水运》 2005年第4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内陆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 全球经济一体化 无水 构建 加入WTO 经济战略 发展机遇 地区经济 运输需求 外贸运输 运输模式 中西部
下载PDF
天津港发展内陆无水港的实践与做法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继明 王庆声 《天津经济》 2007年第9期25-28,共4页
天津港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2006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达到2.58亿吨,居世界第六位;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95万标准箱,口岸进出口总值突破1000亿美元。天津港在建设世界一流大港的过程中,探索了一种为区域发展服务的新模式,... 天津港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2006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达到2.58亿吨,居世界第六位;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95万标准箱,口岸进出口总值突破1000亿美元。天津港在建设世界一流大港的过程中,探索了一种为区域发展服务的新模式,这就是大力发展内陆无水港,服务内陆腹地,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港 内陆 做法 实践 集装箱吞吐量 货物吞吐量 进出口总值 国际贸易
原文传递
内陆盐水水体枝角类研究述评 被引量:19
13
作者 赵文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31-41,共11页
本文论述了世界范围的内陆盐水水体枝角类的种类组成及其分布,并分析了决定内陆盐水水体枝角类分布的环境因子。随着盐度升高,枝角类种数减少,能在超盐水体中出现的枝角类只有少数几种,且大多数淡水耐盐种能适应很大的盐度变化。盐度和... 本文论述了世界范围的内陆盐水水体枝角类的种类组成及其分布,并分析了决定内陆盐水水体枝角类分布的环境因子。随着盐度升高,枝角类种数减少,能在超盐水体中出现的枝角类只有少数几种,且大多数淡水耐盐种能适应很大的盐度变化。盐度和离子组成是决定内陆盐水水体枝角类分布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此外,温度、碱度和pH离子系数等也起作用。文后对内陆盐水水体枝角类的利用前景进行了讨论,认为将分布于内陆盐水水体的一些枝角类(如蒙古裸腹溞、点滴尖额溞、大型溞等)驯于化海水中大量培养,是扩大海水养殖上鱼虾幼体活饵料的良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 盐水水体 枝角类 种类组成
下载PDF
龙眼耐寒性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13
14
作者 黄治远 李隆华 +4 位作者 张云贵 郭爱民 蔡智勇 李骏 张义刚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龙眼 可溶性糖含量 耐寒性 产区 冻害 常绿果树 叶片 江津 内陆 中国
下载PDF
湖泊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基础及一个范例 被引量:13
15
作者 金刚 李钟杰 谢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9-75,共7页
从渔业与环境兼顾的角度出发作者认为湖泊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理论基础是渔业生态学和渔业湖沼学. 前者是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研究渔业对象的种群生态学渔产潜力最佳放流密度和规格以及科学的捕捞策略等. 后者研究渔业对湖泊生态系统... 从渔业与环境兼顾的角度出发作者认为湖泊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理论基础是渔业生态学和渔业湖沼学. 前者是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研究渔业对象的种群生态学渔产潜力最佳放流密度和规格以及科学的捕捞策略等. 后者研究渔业对湖泊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水质的影响并确定最佳的渔业规模和渔业方式但尚未提出令人满意的理论和完善的实验方法今后应予充分重视. 长江中下游草型湖泊因为其优良的水资源和丰富的生物资源而成为我国内陆水体发展优质高效渔业的重要基地. 以湖北一个浅水草型扁担塘渔业实践为例作者着重强调生态学管理的如下方面1) 沉水植被是草型湖泊优质高效渔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在合理利用的同时加以保护优化甚至重建使生物量和覆盖率保持和达到一定水平. 2) 食物链网的基础环节是渔业对象生长和繁衍的物质基础, 必须进行培育保护以提高其生产力从而为提高渔业产量打下物质基础. 3) 合理放养与捕捞策略是湖泊渔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可靠保证应使高价值的种群规模保持较大水平的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渔业 可持续发展 优质高效 渔业产量 内陆 策略 良性循环 捕捞 合理放养 草型湖泊
下载PDF
福建前加里东区域变质岩系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变质作用特征 被引量:14
16
作者 金文山 庄建民 +1 位作者 杨传夏 陈云钊 《福建地质》 1992年第4期241-262,共22页
本区前加里东区域变质岩系可划分为三大岩群,即麻源群,马面山群和长汀浅变质岩系。它们具有不同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区域变质作用特点。麻源群为早元古代大陆边缘广海盆地的沉积作用产物;马面山群为中元古代内陆裂陷海槽的沉积作用产物... 本区前加里东区域变质岩系可划分为三大岩群,即麻源群,马面山群和长汀浅变质岩系。它们具有不同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区域变质作用特点。麻源群为早元古代大陆边缘广海盆地的沉积作用产物;马面山群为中元古代内陆裂陷海槽的沉积作用产物;长汀浅变质岩系主要为晚元古代至早古生代内陆裂陷海槽的沉积作用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变质岩系 沉积作用 地球化学 岩石学 变质作用 海盆 早古生代 内陆 东区 区域
全文增补中
上海周边地区海陆风特征及其对PM_(2.5)和O_(3)浓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孙璐 田文寿 +2 位作者 张文煜 刘朝顺 方春刚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39-350,共12页
海陆风环流对沿海和内陆城市的大气污染物浓度有重要作用,基于风廓线雷达数据、大气PM_(2.5)和O_(3)质量浓度数据等分析了上海及周边地区海陆风局地环流的特征及其对区域大气污染物PM_(2.5)和O_(3)浓度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一... 海陆风环流对沿海和内陆城市的大气污染物浓度有重要作用,基于风廓线雷达数据、大气PM_(2.5)和O_(3)质量浓度数据等分析了上海及周边地区海陆风局地环流的特征及其对区域大气污染物PM_(2.5)和O_(3)浓度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一年四季均会发生海陆风,海陆风发生的年平均日数为37.8 d.海陆风频率和强度在滨海高于内陆.海风持续时间在滨海大于内陆,而陆风持续时间滨海小于内陆.夏季的海风强度最强,其内陆地区风速和强度均小于沿海地区.海陆风导致该区的PM_(2.5)浓度降低和沿海地区O_(3)浓度升高.风向风速对污染物PM_(2.5)和O_(3)的影响在滨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更加显著.滨海地区的PM_(2.5)污染主要来自西北方向(WNW、NW、和NNW),西北风(NW)和偏南方向的风(SSW、S、和SSE)会分别导致夏季和春季的O_(3)浓度增大.随着风速增加,O_(3)浓度增大,大约当风速在3~4 m∙s^(-1)时增加到峰值,然后逐渐减小.海陆风对沿海地区的O_(3)及其前体物等污染物的循环输送及其引起的湍流混合使得沿海地区的O_(3)变化变得很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风 PM_(2.5) O_(3) 上海 滨海 内陆
原文传递
不同强度台风相伴随的内陆台前飑线对比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唐明晖 姚秀萍 +1 位作者 王强 丁小剑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12-923,共12页
本文应用多种常规观测资料和非常规观测资料,以两个强度差异较大的台风(201409号台风威马逊和200606号台风派比安)在内陆造成的台前飑线为研究对象,从飑线产生的实况、大尺度环流背景及飑线不同阶段进行分析,重点以飑线初生阶段的环境... 本文应用多种常规观测资料和非常规观测资料,以两个强度差异较大的台风(201409号台风威马逊和200606号台风派比安)在内陆造成的台前飑线为研究对象,从飑线产生的实况、大尺度环流背景及飑线不同阶段进行分析,重点以飑线初生阶段的环境条件和成熟阶段的地面中尺度特征、垂直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威马逊"飑线主要是台风倒槽和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而"派比安"飑线则是由台风倒槽、副高、西风槽相互作用引起的;两次过程副高位置的不同造成台风外围东南急流位置的差异,"派比安"飑线过程中东南急流更有利于飑线的持续。(2)飑线初生阶段,充沛的水汽来源、明显的条件不稳定、不稳定能量的积累、对流抑制能量的减小均为飑线的初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地面辐合线使得离散的对流单体组织发展成飑线;而水汽条件、地面辐合线位置的差异导致了两次飑线初生位置的不同;对流有效位能(CAPE)、对流抑制位能(CIN)差异预示着"派比安"飑线过程对流发展潜势强于"威马逊"飑线过程。(3)飑线成熟阶段:由地面温压场特征分析出"派比安"飑线冷池中心比"威马逊"飑线更明显;垂直动力结构更有利于强对流的产生和发展。(4)西风槽底部和台风倒槽顶部在湘北的结合,使得已衰减的"派比安"飑线再次增强发展形成Ⅱ阶段飑线。(5)和以往研究的西风带飑线相比,这两次飑线过程并没有分析出那么强的"雷暴高压"、正变压,但有冷池、明显的温度梯度、气压梯度,低层的垂直风切变主要是由风的方向变化所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 台前飑线 对比分析 副热带高压 西风带飑线 雷暴高压 冷池
下载PDF
中国生态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1
19
作者 翟宝辉 王如松 陈亮 《中国建材》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问题与对策 城市发展 20世纪下半叶 生态 中国 城市化进程 人类历史 生产方式 生存方式 城市规模 发展趋势 城市人口 文化生活 制度创新 改革开放 城市功能 社会经济 集聚 全球性 财富 内陆
下载PDF
我国内陆核电站选址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晓鲁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0-23,共4页
通过对2a多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部分内陆省份核电站选址和初步可研工作以及对外进行的内陆核电站选址技术交流和考察活动进行研究和总结,提出我国需要在内陆省份规划建设一批核电站,以解决环境问题和缺能省份的能源供应,并对我国内陆... 通过对2a多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部分内陆省份核电站选址和初步可研工作以及对外进行的内陆核电站选址技术交流和考察活动进行研究和总结,提出我国需要在内陆省份规划建设一批核电站,以解决环境问题和缺能省份的能源供应,并对我国内陆核电站选址需把握的原则、厂址特点、装机规模、水工设施与水文、大件运输、厂址可行性及安全性评价所关注的侧重点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我国开发内陆核电要抓紧做好规划,加强核电厂址保护。应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综合平衡沿海和内陆,合理布局,尽快启动1、2个内陆核电站工程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 核电站 选址 开发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