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龚彪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6年第6期407-409,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对226例肝外胆管结石的患者应用肠道型柱状气囊行乳头扩张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治疗,并比较2299例内镜乳头切开术(EST)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26例患者均顺利... 目的探讨改良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对226例肝外胆管结石的患者应用肠道型柱状气囊行乳头扩张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治疗,并比较2299例内镜乳头切开术(EST)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取石或碎石取石术,术后无胆道感染、穿孔等并发症,发生轻型急性胰腺炎4.7%(10例),与EST(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消化道出血0.47%(1例),与EST(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EST困难或易发生并发症者用肠道型柱状气囊行EPBD术,能有效地钝性切割乳头,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较大结石的取石或碎石取石术,同时并发症明显减少。EPBD是内镜下处理胆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乳头气囊扩张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十二指肠镜在复发性非结石性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张诚 杨玉龙 +3 位作者 林美举 史力军 张洪威 李婧伊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500-502,共3页
目的探讨诊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复发性非结石性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采取十二指肠镜技术诊治的28例复发性非结石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十二指肠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 目的探讨诊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复发性非结石性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采取十二指肠镜技术诊治的28例复发性非结石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十二指肠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憩室11例,胆胰合流异常8例,壶腹部狭窄3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4例。其中21例行ERCP治疗,2例十二指肠乳头憩室、1例胆胰合流异常及2例Odd/括约肌功能障碍行药物治疗。随访20例,时间1个月~4年,其中18例ERCP术后未再发生急性胰腺炎,l例十二指肠乳头憩室及1例胆胰合流异常患者多次复发急性胰腺炎,该例十二指肠乳头憩室患者在随访第27个月因胆总管结石行ERCP取石治疗。结论复发性非结石性急性胰腺炎往往与十二指肠乳头憩室、胆胰合流异常、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相关,ERCP技术是一种诊断和治疗复发性非结石性急性胰腺炎的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十二指肠乳头憩室 胆胰合流异常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内镜逆行胆胰管造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 内镜胰管括约肌切开 内镜乳头气囊扩张 内镜胆管内引流 内镜胰管内引流 内镜鼻胆管引流
下载PDF
EPBD术与EST术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文杰 王雪峰 +3 位作者 顾钧 庄明 刘颖斌 储冰峰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4期350-352,共3页
目的比较内镜下气囊扩张术(EPBD)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内镜下治疗,其中38例行EPBD术,30例行EST术。结果结石取净... 目的比较内镜下气囊扩张术(EPBD)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内镜下治疗,其中38例行EPBD术,30例行EST术。结果结石取净率,EPBD术比EST术更加有效(分别为97%和81%,P=0.027);EPBD组总的并发症和胰腺炎并发症分别为5.3%和5.3%,明显低于EST组的20%和13.3%(P值分别为0.024和0.028)。结论EPBD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比EST术操作方便、简单,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胆总管结石 内镜乳头气囊扩张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下载PDF
经内镜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近期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苏进根 王建平 +2 位作者 陆奕宁 朱堃 陆惠清 《肝胆外科杂志》 2009年第6期444-445,共2页
目的评估经内镜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分析其近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5例经内镜气囊扩张治疗的胆总管结石病例资料,分析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取石成功率97.9%,术后出现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10例,其中急性胰腺... 目的评估经内镜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分析其近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5例经内镜气囊扩张治疗的胆总管结石病例资料,分析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取石成功率97.9%,术后出现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10例,其中急性胰腺炎5例(5.3%),经药物治疗后痊愈,无一例发生胆道感染、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内镜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高、并发症低,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乳头气囊扩张 胆总管结石 并发症
下载PDF
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12mm)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国栋 庞秋萍 +4 位作者 张秀娟 董海燕 郭荣 翟海兰 贾欣永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3年第4期189-193,共5页
目的评价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方法与单纯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进行胆总管结石(≥12mm)取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98例胆总管结石(≥12mm)患者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组(100例)与乳... 目的评价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方法与单纯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进行胆总管结石(≥12mm)取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98例胆总管结石(≥12mm)患者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组(100例)与乳头括约肌切开组(98例)。比较两组一次性结石取净率、结石取净率、机械碎石使用率、操作时间、X线照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乳头括约肌切开组相比,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组以更低的机械碎石使用率(12.0%比35.7%,P〈0.05)取得了更高的一次性结石取净率(89.0%比71.4%,P〈0.05),并且操作时间[(39.3±15.8)min比(48.4±19.3)min,P〈0.05]与X线照射时间[(14.2±5.2)min比(24.2.±9.4)min,P〈0.05]显著缩短;而总的结石取净率(97.0%比93.9%,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8.0%比13.3%,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胆总管结石(≥12mm),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与乳头括约肌切开同样有效、安全,前者更加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括约肌切开 内窥镜 内镜乳头气囊扩张
原文传递
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管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 被引量:5
6
作者 翁坚军 王若燕 李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2-504,共3页
目的探讨1.0cm直径乳头气囊扩张管行气囊扩张术在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作用。方法采用Olympus公司TJF230/240十二指肠镜、Cook公司1.0cm直径乳头气囊扩张管配合碎石器、取石篮、鼻胆管等对31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目的探讨1.0cm直径乳头气囊扩张管行气囊扩张术在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作用。方法采用Olympus公司TJF230/240十二指肠镜、Cook公司1.0cm直径乳头气囊扩张管配合碎石器、取石篮、鼻胆管等对31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31例行10cm直径乳头气囊扩张管行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辅以取石、留置鼻胆管治疗,取尽结石,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生化指标较术前明显下降,随访2年28例治愈无复发。结论1.0cm直径乳头气囊扩张管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胆总管结石 内镜乳头气囊扩张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联合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用于胆总管结石取石的效果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晓燕 蒋小猛 +3 位作者 何亚龙 徐岷 陈萍 张尤历 《中国临床医学》 2013年第6期785-787,共3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ion,EPBD)用于胆总管结石取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64例接受内镜取石治疗...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ion,EPBD)用于胆总管结石取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64例接受内镜取石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82例患者采用EST联合EPBD取石(EST+EPBD组),其余82例患者采用EST取石(EST组),比较2组患者取石时间、碎石率、一次性结石取净率及并发症(出血、消化道穿孔、急性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胆管炎)发生率。结果:EST+EPBD组取石时间为(39.4±11.2)min,低于EST组[(45.2±20.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T+EPBD组一次性结石取净率为95.1%(78/82),高于EST组[90.2%(74/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T+EPBD组碎石率为9.8%(8/82),低于EST组[21.9%(1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T+EPBD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9%(18/82),高于EST组[20.7%(17/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T联合EPBD用于胆总管结石取石安全、有效,可较EST缩短取石时间、降低碎石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切开 内镜乳头气囊扩张 胆总管结石
下载PDF
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奇 李治 李健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4期149-150,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2010年我院收治的10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外科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内镜下乳头...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2010年我院收治的10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外科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及术后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因有2例患者的结石〉2cm,改用外科开腹手术,对照组患者取石的成功率为100%,治疗组为97.8%。但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是一项安全、可靠性较强、禁忌证较少、对胆管括约肌无损伤的治疗胆总管小结石的有效方法.但还需更深一步的研究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乳头气囊扩张 胆总管结石 胆道
下载PDF
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4
9
作者 常廷民 李秀敏 +3 位作者 李贞娟 张利利 靳玉红 李琨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668-1670,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EPBD手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资料,分析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术后17例(9.14%)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与多个因素有关。多因素L...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EPBD手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资料,分析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术后17例(9.14%)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与多个因素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伴有胰腺炎、胆总管直径≥9mm、术中插管困难、胰管显影和术中机械碎石是导致EPBD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EPBD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较高,与多个因素有关,应针对以上因素进行积极干预,以预防及减少术后胰腺炎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乳头气囊扩张 急性胰腺炎 胆总管结石
原文传递
经内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10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陆兆炯 刘福建 +1 位作者 杨军雄 关航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5期99-100,共2页
目的评价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术(EPBD)、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常规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选择性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 目的评价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术(EPBD)、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常规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选择性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鼻胆管引流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中,96例常规逆行胰胆管造影成功,成功率96.0%。另4例因结石嵌顿于壶腹部行乳头开窗术取石成功;79例一次取尽结石,18例分2次取石成功,总成功率97%,3例取石失败。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32例,胆道感染4例,急性胰腺炎1例,无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6d。结论经内镜下胆总管取石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鼻胆管引流 内镜乳头气囊扩张
下载PDF
内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焰平 汪祺 +3 位作者 陈翠平 朱艳萍 汪文生 李敏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23-24,50,共3页
目的:评价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8例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行常规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必要时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鼻胆管引流术治疗,对其临... 目的:评价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8例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行常规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必要时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鼻胆管引流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患者中,46例常规逆行胰胆管造影成功,成功率95.8%。另2例结石嵌顿于壶腹部行乳头开窗术取石成功;36例一次取尽结石,11例分2次取石成功,总成功率98%,1例取石失败。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10例,胆道感染4例,急性胰腺炎1例,无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6天。结论:经内镜下胆总管取石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鼻胆管引流 内镜乳头气囊扩张
下载PDF
气囊扩张时间对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小结石(<10mm)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郝建宏 许明辉 +2 位作者 郝素平 张爱飞 姚晶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03-705,共3页
目的探讨缩短气囊扩张时间对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总管小结石(<10 m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0例应用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气囊扩张时间为60 s组(45例)与20 s组(45例)。比较两组一次... 目的探讨缩短气囊扩张时间对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总管小结石(<10 m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0例应用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气囊扩张时间为60 s组(45例)与20 s组(45例)。比较两组一次性结石取尽率、总的结石取尽率、机械碎石使用率、操作时间及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的一次性结石取尽率、总的结石取尽率、机械碎石率、操作时间及术后早期并发症无明显差异,但20 s组可减少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结论应用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小结石,气囊扩张时间20和60 s是同样安全有效的,且短的气囊扩张时间减少了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乳头气囊扩张 胆总管结石 胰腺炎
下载PDF
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联合网篮碎石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柯松 马先仕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9期57-59,共3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联合网篮碎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为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3年6月阳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实施内镜下乳头括约肌... 目的分析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联合网篮碎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为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3年6月阳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实施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网篮碎石术]和研究组(35例,实施EPBD联合网篮碎石术)。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取石情况,术前和术后2周肝功能指标,以及术后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一次清除结石率、总清除结石率均高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2周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天冬氨酸基转移酶(AS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随访期间,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EPBD联合网篮碎石的治疗方式,可以更好地清除胆总管结石患者胆总管内结石,有利于改善肝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乳头气囊扩张 网篮碎石 胆红素 肝功能
下载PDF
ERCP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20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苏明琪 张辉 周嘉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24-326,共3页
目的探讨ERCP在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6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分成EST组及EST联合EPBD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EST组80例,结石一次取净71例(88.8%),二次取净7例(8.8%),术后并发出血3例,轻症胰腺炎12例;EST联合E... 目的探讨ERCP在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6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分成EST组及EST联合EPBD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EST组80例,结石一次取净71例(88.8%),二次取净7例(8.8%),术后并发出血3例,轻症胰腺炎12例;EST联合EPBD组126例,一次性取净115例(91.3%),二次取净8例(6.3%),术后并发出血5例,轻症胰腺炎6例。两组均无穿孔、大出血等中转手术病例。两组取石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RCP是一项相对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技术,适合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 内镜乳头球状气囊扩张(EPBD) 老年
下载PDF
ERCP联合LC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86例 被引量:12
15
作者 苏明琪 张辉 +2 位作者 陈颖 周嘉 王家亮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35-338,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下乳头球状气囊扩张术(EST/EPB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老年(>60岁)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同仁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4月间普外科收治的ERCP(E...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下乳头球状气囊扩张术(EST/EPB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老年(>60岁)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同仁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4月间普外科收治的ERCP(EST/EPBD)取石后择期行LC手术的86例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EST/EPBD+LC组)与同期42例LC+LCBDE患者(LC+LCBDE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EST/EPBD+LC组84例成功施行EST/EPBD取石,其中82例成功施行LC,成功率95.3%(82/84);LC+LCBDE组39例完成手术,成功率92.9%(39/4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T/EPBD+LC组与LC+LCBDE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15.1%)vs 9(21.4%),P>0.05],但是胆瘘[0 vs5(11.9%)],手术时间[(81.78±25.6)min vs(131.25±35.6)min],住院时间[(7.98±2.73)d vs(11.02±3.13)d],EST/EPBD+LC组优于LC+LCB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胰腺炎[9(10.5%)vs1(2.4%),住院费用[(5.19±0.85)万元vs(3.58±0.62)万元]方面,LC+LCBDE组优于EST/EPBD+LC组(P<0.05)。结论 ERCP(EST/EPBD)取石后联合LC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可行,具有胆瘘发生率低、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住院费用较高,且术后胰腺炎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内镜乳头球状气囊扩张(EST EPBD) 胆囊切除 腹腔镜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老年患者
下载PDF
不同术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对Oddi括约肌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焦黎 王军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7-613,共7页
Oddi括约肌是控制胆胰管通道的重要阀门,其损伤会造成肠胆反流,引起反流性胆管炎、胆囊炎、结石再发,以及胆管癌等一系列远期并发症。胆总管结石作为临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 Oddi括约肌是控制胆胰管通道的重要阀门,其损伤会造成肠胆反流,引起反流性胆管炎、胆囊炎、结石再发,以及胆管癌等一系列远期并发症。胆总管结石作为临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微创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可能对Oddi括约肌造成损伤。本文对ERCP的几种主要术式(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术、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内镜下钛夹乳头成形术)对Oddi括约肌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狄括约肌 胰胆管造影 内镜逆行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 胆总管结石
下载PDF
重视内镜技术在胆道疾病外科诊治中的规范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全志伟 汤朝晖 张文杰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32-837,共6页
微创时代的胆道外科,精细操作、微创技术的外延扩展应用已成为总的趋向,而内镜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主要作用。以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为主的十二指肠镜技术、胆道镜技术、多镜联合技术、超声内镜及腔内超声技术,已卓... 微创时代的胆道外科,精细操作、微创技术的外延扩展应用已成为总的趋向,而内镜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主要作用。以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为主的十二指肠镜技术、胆道镜技术、多镜联合技术、超声内镜及腔内超声技术,已卓有成效、较为广泛地应用于胆道疾病的外科诊治中。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在内镜技术的应用、推广过程中,存在缺乏可供借鉴的行业标准,操作规范性不够,医师培训制度不健全等弊病,因此,胆道外科医生应严格掌握指征,重视内镜技术在胆道疾病外科诊治中的合理、规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 肌切开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 十二指肠镜 胆道镜 腹腔镜 超声内镜 腔内超声 胆道
原文传递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大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59例 被引量:9
18
作者 双金权 王建宁 +1 位作者 汪胜林 翟启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95-598,共4页
目的探讨乳头括约肌切开联合乳头大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1月~2019年1月我科对59例胆总管结石常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后,采用直径1.2 cm及以上的乳头大柱状气囊扩张乳头口后,使用金属网篮或取石气囊... 目的探讨乳头括约肌切开联合乳头大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1月~2019年1月我科对59例胆总管结石常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后,采用直径1.2 cm及以上的乳头大柱状气囊扩张乳头口后,使用金属网篮或取石气囊进行取石,取石结束后留置鼻胆管,出院前再次鼻胆管造影证实有无结石残留。结果术中气囊扩张直径1.2~2.0 cm,(1.45±0.23)cm。一次性结石清除率91.5%(54/59)。术后24 h血淀粉酶24.1~2390 U/L,中位数93.8 U/L。术后出血2例,术后胰腺炎4例,均治愈出院。59例出院后1个月内随访,1例结石残留留置胆管支架出院无明显不适,3个月后再次入院复查结石缩小,内镜下取出结石,其余患者均无明显不适,无结石残留及复发。结论胆总管结石内镜取石术中使用柱状气囊扩张直径在2.0 cm以内临床应用安全有效,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乳头括约肌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有利于较大结石的取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对Oddi括约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孔雷 吴庆华 +6 位作者 陆一凡 叶靳华 赵良超 徐敬慈 黄丙仓 邵明山 李能平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301-305,309,共6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endoscopic papiallary balloon dilation,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对Oddi括约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瑞金医院北院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因胆总管结石入院行EPBD治疗并取净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共565例作为...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endoscopic papiallary balloon dilation,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对Oddi括约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瑞金医院北院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因胆总管结石入院行EPBD治疗并取净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共56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EPBD所用气囊直径大小,将患者分成8 mm组(n=102)、10 mm组(n=214)、12 mm组(n=86)和14 mm组(n=50),再前2组归为小气囊组,后2组归为大气囊组;同时将单纯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limited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LEST)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113)。对各组患者痊愈出院后每3个月进行一次电话、门诊随访,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上腹部CT、水溶性造影剂胃肠造影),每例患者随访至少1年,分析各组患者胆道积气、胆总管反流、胆总管结石复发、反流性胆管炎的发生率。结果各组胆道积气发生率均在EPBD术后3个月时最高,随着气囊直径的增加而增加,特别是直径为14 mm的大气囊组,达到了58.7%,各组之间胆道积气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1)。但随着时间延长,各组胆道积气发生率逐渐降低,EPBD术后12个月各组之间已无统计学差异(P>0.05)。93例在EPBD术后12个月时行水溶性造影剂胃肠造影,有7例(7.5%,7/93)观察到了造影剂一过性反流至胆总管,持续约5 s到2 min,造影剂即返回至肠道,各组之间胆总管反流无统计学差异(P>0.05)。EPBD术后有15例胆总管结石复发,占2.7%。各组之间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10例有胆管炎的患者,均被证实为胆总管结石引起胆道梗阻所致,未发现无胆道梗阻的反流性胆管炎患者。结论与小气囊组相比,大气囊组术后早期可能对Oddi括约肌功能损害较大,但并未增加因胆管反流造成的临床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 ODDI括约肌功能 胆总管结石 气囊直径
下载PDF
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宁克江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6期850-852,共3页
关键词 肝外胆管结石 治疗方法 腹腔镜胆囊切除 内镜乳头气囊扩张 胆总管结石 内镜乳头切开 胆道探查 外科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