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发现的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新疆民丰县Ⅰ.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8
1
作者 伊斯拉音·乌斯曼 金长发 +11 位作者 左新平 顾灯安 兰勤娴 童苏祥 李雄 张仪 茹孜古丽·朱马洪 牛新玲 阿不力米提 木合塔 阿布都外力 库尔班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对新疆民丰县一个新发现的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流行区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2007年6月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况调查相结合,对民丰县安迪尔乡所有居民进行逐户入户调查。内容包括家庭成员中20年来的健康状况、既往有无疑似内脏利... 目的对新疆民丰县一个新发现的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流行区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2007年6月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况调查相结合,对民丰县安迪尔乡所有居民进行逐户入户调查。内容包括家庭成员中20年来的健康状况、既往有无疑似内脏利什曼病史(包括已过世者),并对15岁以下儿童进行体查(触诊肝、脾);对部分居民进行利什曼素皮内试验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检测。结果共调查居民313人,未见现症病例。既往有疑似内脏利什曼病史者60例,其中13例已过世。171人进行利什曼素皮内试验检测,阳性率为99.4%(170/171),其中有疑似内脏利什曼病病史者的阳性率为96.6%(28/29)。197人进行rk39免疫层析试条检测,阳性率为10.2%(20/197),其中有疑似内脏利什曼病史者的阳性率为19.4%(6/31),追溯诊断为既往内脏利什曼病病例。结论新疆民丰县为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 流行 rk39免疫层析试条 素皮内试验 新流行区 新疆
下载PDF
2005~2010年新疆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的回顾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伊斯拉音.乌斯曼 侯岩岩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1年第4期3-6,共4页
目的分析2005~20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的流行趋势,为制定和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汇总2005~2010年新疆内脏利什曼病的报告数据(包括兵团垦区),采用Microsoft Excel2010和Epi In-fo2002对资料进行分析... 目的分析2005~20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的流行趋势,为制定和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汇总2005~2010年新疆内脏利什曼病的报告数据(包括兵团垦区),采用Microsoft Excel2010和Epi In-fo2002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报告内脏利什曼病1208例,其中新疆地方报告1108例,占91.72%(1108/1208),发病率为5.08/10万(1108/2181万);1108例患者分布在新疆南部27个县(市)的5个城镇与128个乡(镇)和新疆北部7个县(市)的4个城镇与5个乡(镇);新疆兵团垦区报告100例,占8.28%(100/1208),发病率为3.90/10万(100/256万);100例患者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北缘12个农垦团场和新疆北部6个农垦团场。1208例患者中,人源型内脏利什曼病占43.46%(525/1208),自然疫源型内脏利什曼病占54.88%(663/1208),未确定类型的占1.66%(20/1208)。2005年报告175例,2008年和2009年高于其他年份,分别报告309例和301例,男女性别之比为1.47∶1(718/490);人源型内脏利什曼病集中在5~20岁年龄组,占59.42%(312/525);自然疫源型内脏利什曼病以0~2岁年龄组婴幼儿为主,占92.43%(613/663);此后,随年龄的增大发病数降低。结论新疆内脏利什曼病自1996年起逐年增多,预示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其传染源和传播媒介,将会有更多的新疫区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 流行 回顾分析 新疆
原文传递
新发现的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新疆民丰县Ⅱ.传播媒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金长发 左新平 +11 位作者 顾灯安 伊斯拉音·乌斯曼 兰勤娴 张仪 童苏祥 李雄 茹孜古丽·朱马洪 阿不力米提 木合塔 阿不都外力 库尔班 牛新玲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在新发现的流行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民丰县调查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的媒介蛉种。方法在民丰县安迪尔乡雅通古斯村居民点和附近野外采集白蛉,经鉴定后计算蛉种组成和数量比例;定人、定点、定时观察白蛉数量统计密度;观察白蛉昼夜... 目的在新发现的流行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民丰县调查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的媒介蛉种。方法在民丰县安迪尔乡雅通古斯村居民点和附近野外采集白蛉,经鉴定后计算蛉种组成和数量比例;定人、定点、定时观察白蛉数量统计密度;观察白蛉昼夜活动的数量变动;解剖白蛉,分析雌蛉生殖营养周期;检查白蛉有无前鞭毛体自然感染。结果捕获白蛉1210只,其中99.17%(1200/1210)为吴氏白蛉;6月上中旬是该蛉季节消长的第一高峰;生殖营养周期分析表明吴氏白蛉为野生野栖蛉种,夜间活动的白蛉主要在户外吸血,有较强的亲人性;在2只白蛉体内查到自然感染前鞭毛体。结论塔里木盆地南缘民丰县安迪尔乡雅通古斯村存在内脏利什曼病传播媒介吴氏白蛉,并有利什曼前鞭毛体自然感染,表明当地存在内脏利什曼病自然疫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 吴氏白蛉 新流行区 新疆
下载PDF
2009—2017年甘肃省文县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特征回顾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林林 关真平 +1 位作者 李凡 余大为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9年第1期29-31,57,共4页
目的回顾2009—2017年甘肃省文县内脏利什曼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下一步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汇总2009—2017年文县内脏利什曼病疫情资料,采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7年文县报告内脏利什曼病病人141例,... 目的回顾2009—2017年甘肃省文县内脏利什曼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下一步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汇总2009—2017年文县内脏利什曼病疫情资料,采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7年文县报告内脏利什曼病病人141例,主要集中在县城以北的13个乡(镇)(82.98%,117/141),其中中寨镇占19.15%(27/141)、桥头乡占12.77%(18/141),其余乡呈散发状态;男女性别比为1.24∶1;0岁~(占50.35%)和6岁~(占14.89%)组人群病例数最多,随年龄的增长病例数呈减少趋势;发病人数自2009年达到最高峰(50例),其后逐年下降。结论文县依然是甘肃省犬源型内脏利什曼病的高发区;应加强疫情监测、临床医生培训和家犬管理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 流行特征 防治对策
原文传递
2008年新疆伽师县内脏利什曼病爆发流行调查 被引量:6
5
作者 伊斯拉音.乌斯曼 童苏祥 侯岩岩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2年第6期1-5,27,共6页
目的查明2008年新疆伽师县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爆发流行状况及其分布和原因。方法根据2008年伽师县报告的发病数据,抽取病例数较多的村,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况调查相结合,内容包括3岁以下婴幼儿进行查体(触诊肝、脾)和对有疑似症状者用r... 目的查明2008年新疆伽师县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爆发流行状况及其分布和原因。方法根据2008年伽师县报告的发病数据,抽取病例数较多的村,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况调查相结合,内容包括3岁以下婴幼儿进行查体(触诊肝、脾)和对有疑似症状者用rk39免疫层析试条检测。结果 2008年伽师县内脏利什曼病患者264例,发病率71.78/10万(264/367 765);患者年龄2个月~32岁,其中1岁以下占85.2%(225/264);卧里托格拉克乡有143例患者,发病率367.87/10万(143/38 873),年龄2个月~6岁,其中1岁以下占94.4%(135/143);调查点3岁以下儿童检查795人,阳性率为2.0%(16/795)。结论 2008年伽师县内脏利什曼病疫情是以自然疫源性中的荒漠型内脏利什曼病占主导地位的爆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 爆发 流行
原文传递
新疆喀什市防治内脏利什曼病培训效果与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伊斯拉音.乌斯曼 童苏祥 +8 位作者 伍卫平 朱常忠 斯康德尔 茹孜古丽.朱马洪 阿不都那比江 开塞尔 张松 付青 许翔 《地方病通报》 2008年第2期37-38,41,共3页
目的新疆喀什市伯什克然木乡是我区内脏利什曼病流行最为严重的地区,开展防治内脏利什曼病培训,以提高当地的医务人员、乡村干部、教职工对该病的防治知识。方法通过语音、文字、多媒体、讨论等形式,对医务人员、中小学教职工、乡村干... 目的新疆喀什市伯什克然木乡是我区内脏利什曼病流行最为严重的地区,开展防治内脏利什曼病培训,以提高当地的医务人员、乡村干部、教职工对该病的防治知识。方法通过语音、文字、多媒体、讨论等形式,对医务人员、中小学教职工、乡村干部分批分层开展防治内脏利什曼病基本知识的培训。结果目标人群医务人员、中小学教职工和乡村干部对内脏利什曼病及其防治知识的知晓合格率由培训前的27.5%、12.1%、0提高到培训后的75.0%、68.2%、44.2%。知晓不合格率由培训前的52.5%、45.5%、82.5%下降到培训后的15.0%、10.6%、21.6%。培训前、后知晓合格率、不合格率相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培训提高了大众对内脏利什曼病的认识和自觉防病的意识。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内脏利什曼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 防治培训 效果评价
下载PDF
Difference in DNA sequences in SSU rDNA variable regions among pathogens isolated from different epidemic foci of visceral leishmaniasis in China
7
作者 胡孝素 卜玲毅 +3 位作者 马莹 王雅静 敬保迁 易桃林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17-19,143,共4页
To confirm the existence of point mutations in the SSU rDNA variable regions of 5 Leishmania donovani (L d ) isolates from different epidemic foci in China Methods Specific SSU rDNA fragments from nuclear DNA of 7... To confirm the existence of point mutations in the SSU rDNA variable regions of 5 Leishmania donovani (L d ) isolates from different epidemic foci in China Methods Specific SSU rDNA fragments from nuclear DNA of 7 Leishmania species/isolates were amplified by PCR and then cloned into pGEM R T Easy Vectors After that, the specific fragments were sequenced by an automated DNA sequencer Results Seque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mplified DNA fragments of 7 Leishmania species/isolates were all 392 bp in length All 5 point mutations were located in two unique sequence blocks (UQ Ⅰ and UQ Ⅱ), and no insertions or deletions were found The identities of comparison of Leishmania in GeneBank were more than 98% Conclusion Five point mutations exist in the SSU rDNA variable region of 5 L d isolates from different epidemic foci of visceral leishmaniasis (VL) in China Sequence differences of the SSU rDNA variable region exist among L d isolates from different fo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ceral leishmaniasis · Leishmania · point mutation · small subunit ribosomal DNA ·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cloning · sequence analysis · epidemic foci
全文增补中
2005—2015年新疆克州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的回顾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玉苏布江.塞提瓦尔 依马木.阿布都热西提 伊斯拉音.乌斯曼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6年第6期32-34,共3页
目的分析2005—2015年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内脏利什曼病的流行趋势,为制定和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汇总2005—2015年克州内脏利什曼病的报告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和Epi Info 3.5.3对资料进行分... 目的分析2005—2015年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内脏利什曼病的流行趋势,为制定和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汇总2005—2015年克州内脏利什曼病的报告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和Epi Info 3.5.3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1年间克州以2005年病例报告最多(21例)、占27.27%(21/77),2015年最少、无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1,P〈0.05);发病高峰期病例占全年的58.45%(45/77),发病低峰期占全年的41.55%(3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P〈0.05);1岁-组病例数最多、占29.87%(23/77),21岁-组病例数最少、占2.60%(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3,P〈0.05);阿图什市阿扎克乡病例数最多(29例)、占37.66%(29/77),阿克陶县奥依塔克镇和克孜勒陶乡病例数最少(各1例)、各占1.30%(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46,P〈0.05)。结论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传染源和传播媒介,克州将会出现更多的内脏利什曼病新疫区和新发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 流行趋势 回顾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