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9篇文章
< 1 2 1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糖消脂颗粒对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痰瘀互阻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筑红 张广德 +1 位作者 魏子孝 余欢欢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4-548,共5页
目的评价降糖消脂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T2DM)气阴两虚、痰瘀互阻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并观察其对内皮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试验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气阴两虚、痰瘀互阻证患者分为降糖消脂颗粒组(试验... 目的评价降糖消脂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T2DM)气阴两虚、痰瘀互阻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并观察其对内皮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试验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气阴两虚、痰瘀互阻证患者分为降糖消脂颗粒组(试验组29例)和二甲双胍组(对照组31例)。入组后两组患者均维持原基础治疗及生活方式不变,试验组加用降糖消脂颗粒口服,每次1袋,每天2次;对照组加用二甲双胍缓释片口服,每次0.5g,每天1次,均连续服用12周。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体重、腰围、体重指数(BMI)、中医症状评分;检测血糖[空腹血浆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血脂(TC、TG、HDL-C、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记录肝、肾功能及不良事件。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治疗后体重、腰围、TC、LDL-C、ET降低(P<0.05);对照组BMI、ET下降(P<0.05);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降低(P<0.01),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病程<12个月患者中,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HbA1c、FBG下降(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降糖消脂颗粒具有降低T2DM气阴两虚、痰瘀互阻证患者FBG、HBA1c、TC、LDL-C及改善内皮细胞因子的作用,对病程<12个月患者疗效更优,与二甲双胍缓释片相当,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消脂颗粒 气阴两虚 痰瘀内阻 2型糖尿病 内皮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血中内皮细胞因子及纤溶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李书芳 刘翠青 谭秀玲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96-198,共3页
胎粪吸入综合征发生率及病死率均很高,重型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常发生持续肺动脉高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慢性肺疾病、肺出血等合并症。但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内皮细胞因子在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 胎粪吸入综合征发生率及病死率均很高,重型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常发生持续肺动脉高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慢性肺疾病、肺出血等合并症。但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内皮细胞因子在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血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hne,TM)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t-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粪吸入综合征 内皮细胞因子 肺出血 纤溶功能 患儿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持续肺动脉高压
原文传递
内皮细胞因子在妊高征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侯振江 刘月珍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 1999年第1期7-9,共3页
妊高征的病因迄今尚不清楚。近年来的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内皮细胞因子在妊高征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含量变化与妊高征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本文就内皮细胞因子在妊高征监测中的应用概述如下。
关键词 血液 妊娠高血压 监测 一氧化氮 内皮细胞因子
下载PDF
胎粪吸入综合征和内皮细胞因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书芳 刘翠青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12期1978-1980,共3页
关键词 胎粪吸入综合征 内皮细胞因子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持续肺动脉高压 内皮细胞损伤 内皮细胞功能 发病机制 慢性肺疾病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和大颗粒淋巴细胞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吕淑英 李杰 李亚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979-1980,共2页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大颗粒淋巴细胞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内皮细胞因子
下载PDF
淋巴转移机制及抗淋巴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潘蕾 胡学庆 程健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2518-2520,共3页
临床上,局部淋巴结在肿瘤的诊断、分期和治疗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往往会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这对分析这类患者的预后往往十分重要。尽管人们200年前就已经发现了肿瘤经淋巴管转移的现象,但其确切的机制仍未完全清... 临床上,局部淋巴结在肿瘤的诊断、分期和治疗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往往会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这对分析这类患者的预后往往十分重要。尽管人们200年前就已经发现了肿瘤经淋巴管转移的现象,但其确切的机制仍未完全清楚。近年来的许多关于肿瘤病理生理、特异性淋巴内皮细胞(lymphatic endothelial cell,LEC)标记物、及淋巴内皮细胞因子的研究大量集中在肿瘤淋巴管生成和肿瘤细胞淋巴管转移的机制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转移机制 淋巴管生成 局部淋巴结转移 恶性肿瘤 肿瘤病理生理 淋巴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因子 CELL
原文传递
妊高征患者血液中内皮细胞因子的表达
7
作者 林莲莲 王寅初 +3 位作者 陈素华 全小珍 温怀凯 王秀娣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 探讨妊高征患者血液中内皮细胞因子的表达与妊高征发病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4月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6 5例不同组别的研究对象血浆中内皮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内皮素 1(ET 1)在重度妊高征组中显... 目的 探讨妊高征患者血液中内皮细胞因子的表达与妊高征发病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4月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6 5例不同组别的研究对象血浆中内皮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内皮素 1(ET 1)在重度妊高征组中显著升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各组间无差异 ,神经肽Y(NPY)在妊高征各组中较正常组升高 ,中、重度妊高征组降钙素基因肽 (CGRP)较正常组为低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1)在重度妊高征组显著低于正常组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IGFBP 3)水平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各细胞因子间关联性分析发现ET 1与VEGF、NPY及CGRP相关联 (r分别为 - 0 2 87P <0 0 5 ,0 2 6 5P <0 0 5 ,0 5 4 4P <0 0 1)。结论 ET 1和IGF 1在妊高征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ET 1与NPY呈正相关 ,提示妊高征的病理过程与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高征 血液 内皮细胞因子 表达 内皮素-1 神经肽Y
原文传递
高原肺水肿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内皮细胞因子变化特点
8
作者 马四清 潘卫忠 +1 位作者 吴世政 杨正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16-617,共2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内皮细胞因子在高原肺水肿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时变化特点。方法采用右心漂浮导管及热稀释法,对8例高原肺水肿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了血流动力学监测,同时也采用放免分析方法检测了其肺动脉内皮细胞... 目的探讨肺动脉内皮细胞因子在高原肺水肿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时变化特点。方法采用右心漂浮导管及热稀释法,对8例高原肺水肿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了血流动力学监测,同时也采用放免分析方法检测了其肺动脉内皮细胞分泌到血液中的收缩因子ET-1、TXA2及舒张因子、NO、PGI2变化。结果监测开始时,8例患者mPAP、RAP、PVRI、RVSWI明显增高,CI、PaO2/FiO2明显减低;治疗第4天时mPAP、RAP、PVRI、PVSWI明显减低,而CI、PaO2/FiO2明显增高;监测开始时,血浆ET-1、TXA2含量增高,NO、PGI2含量减低,ET-1/NO、TXA2/PGI2明显增高。第4天时ET-1、TXA2明显减低、NO、PGI2明显增高。结论高原肺水肿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血流动力学已发生明显的紊乱,内皮细胞因子分泌失衡在高原肺水肿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肺动脉高压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肺水肿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内皮细胞因子
下载PDF
工具避孕
9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1995年第3期129-130,共2页
关键词 工具避孕 子宫内膜 阴道部 节育器 内皮细胞因子 生殖与避孕 正常育龄妇女 血管内皮 数字化图象 宫颈长度
下载PDF
内皮细胞因子及其对损伤的反应
10
作者 Palombo JD 陆树良 《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57-159,共3页
内皮细胞产生糖蛋白粘附分子,促进了内皮细胞与白细胞的结合,有利于炎性细胞的迁移。内皮细胞产生释放的促凝和抗凝因子、内皮细胞源性舒张因子以及内皮细胞源性收缩因子(内皮素)对局部的血凝机理以及血管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精氨酸、... 内皮细胞产生糖蛋白粘附分子,促进了内皮细胞与白细胞的结合,有利于炎性细胞的迁移。内皮细胞产生释放的促凝和抗凝因子、内皮细胞源性舒张因子以及内皮细胞源性收缩因子(内皮素)对局部的血凝机理以及血管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精氨酸、ω-3脂肪酸等营养素可调节内皮细胞的功能。创伤和某些病理状态可导致内皮细胞功能表达不当,从而表现出一系列病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因子 创伤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加减对糖尿病肾病血管内皮细胞因子及尿蛋白排泄率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邓妍妍 张立波 +1 位作者 叶婷婷 沈建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109-111,115,共4页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加减对湿热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其对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因子及尿蛋白排泄率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湿热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2组患者均接受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加减对湿热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其对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因子及尿蛋白排泄率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湿热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2组患者均接受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芩连汤加减,2组均连续治疗8周,治疗前后均对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m Alb)、24 h尿蛋白定量(Upro/24 h)、血肌酐(Scr)、糖基化血红蛋白(Hb Alc)、尿素氮(BUN)、餐后2 h血糖(FPG)、三酰甘油(TG)以及外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的趋势更为明显(P<0.05);葛根芩连汤加减能够更明显得下调糖尿病肾病患者m Alb、Upro/24 h、Scr、BUN、Hb Alc、FPG、TG的水平,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EGF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加用观察组患者下降的幅度更大(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加减对湿热型糖尿病肾病有理想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纠正脂代谢紊乱,且通过阻断VEGF的分泌可能可以实现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葛根芩连汤 血管内皮细胞因子
下载PDF
通心络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巢蛋白及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立新 尹瑞雪 孙景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31-2135,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巢蛋白(nestin)和血管内皮细胞因子(VEGF)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内的表达变化关系及中药通心络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模型,分别应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RT-PCR法观察缺血后3、7、14、21d缺血侧... 目的探讨神经巢蛋白(nestin)和血管内皮细胞因子(VEGF)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内的表达变化关系及中药通心络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模型,分别应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RT-PCR法观察缺血后3、7、14、21d缺血侧室管膜及室管膜下区(SVZ)、海马齿状回(HDG)神经巢蛋白、缺血病灶周围脑组织内VEGFmRNA的表达变化及二者关系。给予模型大鼠大、小剂量通心络灌胃,观察其对不同时间段上述指标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神经巢蛋白阳性细胞荧光强度值、VEGFmRNA含量随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表达均增加,第7、l4、21天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通心络大小剂量治疗后,各组nestin阳性细胞荧光强度值、VEGFmRNA含量均高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差异显著(P<0.05),而VEGFmRNA含量除第3天无差别(P>0.05)外,第7、14、21于均高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差异显著(P<0.05),而以大剂量组效果更为显著。结论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可引起其缺血侧SVZ、HDG区神经干细胞反应和增殖,其机理可能与其促进缺血灶周围的VEGFmRNA表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神经巢蛋白 通心络 血管内皮细胞因子
下载PDF
复宫宁颗粒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海霞 李萍 +2 位作者 李楠 陈炜 李晶晶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7-199,共3页
目的:观察复宫宁颗粒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卵巢功能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细胞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细胞因子(VEGF)及脂联素(APN)的影响。方法:将150例EMT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5例... 目的:观察复宫宁颗粒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卵巢功能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细胞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细胞因子(VEGF)及脂联素(APN)的影响。方法:将150例EMT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妈富隆联合达菲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宫宁颗粒治疗,治疗时间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雌二醇(E2)、卵泡雌激素(FSH)、VEGF、IL-6、TNF-α、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AP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宫宁颗粒能有效抑制EMT患者炎症因子分泌及血管内皮增生,改善患者卵巢功能,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宫宁制剂 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功能 血管内皮细胞因子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性因子与血管内皮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志刚 朱成刚 +1 位作者 张涛 牛少林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6年第1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性因子与血管内皮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98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及酶联免疫法检测手术前及手术后3天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性因子与血管内皮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98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及酶联免疫法检测手术前及手术后3天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血管内皮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随访12个月,根据术后预后情况分为未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患者75例(对照组)和发生心脏不良事件患者23例(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预后与术后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细胞因子的关系。结果术后3天,96例患者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明显高于手术前(t=25.786、24.178、7.787、7.095,P<0.05),血管内皮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手术前(t=65.764,P<0.05);观察组术后3天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索-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4.333、6.629、4.195、5.864,P<0.05),血管内皮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3.677,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导致血清炎性因子表达升高,血管内皮细胞因子表达降低,从而导致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术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血管内皮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相关,建议应尽早采取药物进行预防,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急性心肌梗死 炎性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因子
下载PDF
甲泼尼龙冲击递减法对重症HSP患儿的疗效 被引量:10
15
作者 濮晓霞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的疗效、安全性和对患儿血清炎性因子和血管内皮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海宁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60例重症HSP患儿随机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在常规治...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的疗效、安全性和对患儿血清炎性因子和血管内皮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海宁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60例重症HSP患儿随机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在常规治疗和对症处理的基础上,治疗1组采用常规甲泼尼龙治疗,治疗2组采用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治疗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o(TNF-α)、血管内皮细胞因子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等治疗前后变化和与对照组的比较。结果治疗1组显效率为33.3%,总有效率为73.3%,均显著低于治疗2组的70.0%和9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076和4.320,均P<0.05);治疗2组住院时间、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消化道出血消退时间、腹痛消退时间、关节肿痛消退时间均少于治疗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85、4.285、2.462、5.099、4.515、5.451,均P<0.05);治疗前,治疗1组和治疗2组IL-6、IL-10和TNF-α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1值分别为25.673、19.463、15.309;t_2值分别为22.091、17.556、16.663,均P<0.05);治疗后,治疗1组和治疗2组IL-6、IL-10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_1值分别为10.086、8.564、9.227;t_2值分别为16.732、12.047、14.336,均P<0.05),且治疗2组均低于治疗1组(t值分别为5.667、5.008、4.461,均P<0.05);治疗前,治疗1组和治疗2组NO和ET-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1值分别为10.004、8.276;t_2值分别为6.786、7.223,均P<0.05);治疗后,治疗1组和治疗2组NO和ET-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_1值分别为3.278、3.563;t_2值分别为5.225、5.965,均P<0.05),且治疗2组均低于治疗1组(t值分别为3.002、2.874,均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甲泼尼龙 冲击治疗 炎症细胞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因子
下载PDF
免疫治疗方案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闫军 李亮 陈曦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24期2455-2457,共3页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DC-CIK)生物免疫疗法对甲状腺癌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将84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及观察组(n=42),两组均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对照组术后行...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DC-CIK)生物免疫疗法对甲状腺癌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将84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及观察组(n=42),两组均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对照组术后行CMF[环磷酰胺(CTX)+甲氨蝶呤(MTX)+氟尿嘧啶(5-FU)]化疗方案辅助治疗,观察组术后应用DC-CIK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免疫功能、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细胞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85.71%高于对照组的59.5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Th17细胞比率低于对照组,Th17/Treg、CD4^+CD^+25 Treg细胞的比率则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白细胞介素-1,6(IL-1,6)、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及VE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C-CIK生物免疫疗法能有效改善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免疫疗法 免疫功能 炎症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因子
下载PDF
益气活血方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炎症因子及VEG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黎 付晓敏 +2 位作者 杨勇豪 巩金培 胡成旗 《贵州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703-704,共2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细胞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4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术前行EC(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基础上术前给予益气活...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细胞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4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术前行EC(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基础上术前给予益气活血方+AC化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免疫功能、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细胞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24例(57.14%)高于对照组20例(47.6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5,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细胞比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IL-1,IL-6)、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及VE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益气活血方能有效改善乳腺癌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患者炎症反应,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方 乳腺癌 免疫功能 炎症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因子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对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利强 田素清 +1 位作者 靳英 余艳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12期1447-1448,共2页
目的研究疏血通注射液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皮素-1(ET-1)、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影响,探讨疏血通注射液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方法将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48例随机... 目的研究疏血通注射液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皮素-1(ET-1)、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影响,探讨疏血通注射液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方法将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6mL,静脉输注,每日1次;对照组用低分子肝素0.4mL皮下注射,2周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ET-1、ICAM-1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IL-6、TNF-α、ET-1、ICAM-1水平下降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Р<0.05)。结论疏血注射液能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与血管内皮损伤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水平,从而起到血管内皮保护作用,为临床上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注射液 深静脉血栓 血管内皮细胞因子
下载PDF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与玻璃体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有关 被引量:2
19
作者 Funatsu H. Yamashita H. +1 位作者 Nakamura S. 王文军(译)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 2006年第6期53-54,共2页
Purpos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vitreous levels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and 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 (PEDF) are related to diabetic macular edema (DME). Design: Retrospective case-control ... Purpos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vitreous levels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and 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 (PEDF) are related to diabetic macular edema (DME). Design: Ret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 Participants: Thirty-six patients with DME,6 diabetic patients without retinopathy,and 13 patients with nondiabetic ocular disease. Methods: After vitreous fluid samples were obtained at vitreoretinal surgery,VEGF and PEDF levels in the vitreous fluid were measur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Main Outcome Measures: Correlations between vascular permeability and the vitreous fluid levels of VEGF and PEDF. Results: The vitreous level of VEGF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DME than in nondiabetic patients and diabetic patients without retinopathy (P < 0.0001 and P < 0.0001,respectively). Convers-ely,the vitreous level of PEDF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patients with DME than in nondiabetic patients and diabetic patients without retinopathy (P < 0.0001 and P < 0.0001,respectively). The vitreous level of PEDF did not correlate significantly with that of VEGF (P=0.1806). The vitreous level of VEGF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hyperfluorescent DME than in those with minimally fluorescent DME (P=0.0022). Conversely,the vitreous PEDF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patients with hyperfluorescent DME than in those with minimally fluorescent DME (P=0.0172). Vitreous levels of VEGF and PEDF were related to the retinal thickness at the central fovea (P < 0.0001 and P=0.0469,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Our retrospective study suggests that VEGF and PEDF have an independent association with vascular permeability in the eye and on the DME,and we recommend that prospective validation of our findings be undertaken to confirm these observ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玻璃体视网膜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浓度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糖尿病患者 血管内皮细胞因子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慢性间歇低氧老龄大鼠脑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伟三 张蔷 +3 位作者 张蕴 王琳 徐晏 陈宝元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01-604,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间歇低氧(CIH)对老龄鼠脑血管及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间歇低氧处理方式建立CIH老龄大鼠实验模型,实验3、6、9周后,检测血浆ET-1、NO和VEGF的含量;观察脑血... 目的 探讨慢性间歇低氧(CIH)对老龄鼠脑血管及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间歇低氧处理方式建立CIH老龄大鼠实验模型,实验3、6、9周后,检测血浆ET-1、NO和VEGF的含量;观察脑血管病理变化与脑组织中小动脉血管壁厚度与外径之比(WT%)与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CIH组血ET-1、VEGF表达均增加,NO表达减弱,从第3周ET-1含量较空白对照(UC)组增高(t=2.47,P〈0.05),VEGF含量较空白对照(UC)组升高(t=2.38,P〈0.05),NO含量较UC组降低(t=2.39,P〈0.05).VEGF水平与间歇低氧时间呈正相关,第9周[(171.1±13.5)pg/ml]表达最强,与第3周[(129.3±12.3)pg/ml]比较升高明显(t=2.38,P〈0.05),较UC组[(109.8±8.6)pg/ml]增高(t=3.46,P〈0.01).光镜下UC组脑血管未见明显的病理变化,CIH组可见脑细胞水肿和血管增生.CIH组大鼠脑小动脉WT%改变从第3周即强于UC组(t=2.34,P〈0.05),脑组织VEGF的表达在CIH组各时间段均显著高于UC组(t=2.37,P〈0.05),随着CIH作用时间的累积,脑组织VEGF和脑小动脉WT%改变均有加重的趋势,第9周明显高于第3周(t=2.32和t=2.35,均P〈0.05).结论 CIH可诱导老龄大鼠ET-1、VEGF表达增强,NO水平下降,导致脑细胞肿胀,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提示纠正VEGF、ET-1/NO的表达紊乱应成为OSAS综合防治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缩血管肽 一氧化氮 血管内皮细胞因子 缺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