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皮祖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云苏日娜 孟根杜希 +4 位作者 包玉龙 张冲 哈申图雅 包纳日斯 纳顺达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4期165-168,F0003,共5页
内皮祖细胞(EPCs)是一种成血管干细胞,通过刺激诱导能够增殖分化为成熟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参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修复。动脉粥样硬化(AS)是血管内皮损伤和脂质聚集在动脉壁上形成的血管病变。机体可通过动员体内EPCs来修复血管... 内皮祖细胞(EPCs)是一种成血管干细胞,通过刺激诱导能够增殖分化为成熟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参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修复。动脉粥样硬化(AS)是血管内皮损伤和脂质聚集在动脉壁上形成的血管病变。机体可通过动员体内EPCs来修复血管内皮细胞从而达到缓解,治疗AS的目的。EPCs对血管内皮细胞修复的作用近年来被广泛研究,本文就内皮祖细胞对AS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其基础研究进行系统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细胞修复
下载PDF
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和修复情况 被引量:2
2
作者 吴良臣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第22期78-79,共2页
目的: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和修复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50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作为分析样本,对比不同时期细胞密度与细胞直径指标的变化差异。结果:相比于术... 目的: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和修复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50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作为分析样本,对比不同时期细胞密度与细胞直径指标的变化差异。结果:相比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的细胞密度降低,细胞直径增加,出现的差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的细胞密度、细胞直径与术前的细胞密度、细胞直径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后会导致患者短期内角膜内皮细胞受损且密度下降,术后3个损伤细胞修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内皮细胞损伤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角膜内皮细胞修复
下载PDF
UAG联合bFGF和G-CSF治疗糖尿病大鼠后肢缺血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张立海 王娇 +4 位作者 张雅军 金松 陈福军 钟敏 王桂梅 《中国病案》 2012年第5期76-78,共3页
目的观察去乙酰化的胃肠激素(unacylated ghrelin,UAG)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促进2型糖尿病大鼠后肢缺血模型血管新生... 目的观察去乙酰化的胃肠激素(unacylated ghrelin,UAG)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促进2型糖尿病大鼠后肢缺血模型血管新生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糖尿病后肢缺血模型及正常大鼠后肢缺血模型各60只,且各随机分成对照组、bFGF+G-CSF组、UAG+bFGF+G-CSF组各20只。UAG 30umol/kg隔日一次腹腔注射,共14天;连续七天皮下注射G-CSF 10ug/kg;第1、3、5、7、天缺血区肌注bFGF5ug/kg。术后一周,应用ELISA试剂盒测定缺血肌肉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表达。四周后取后肢缺血部位肌肉组织行免疫组化观察CD34阳性表达血管数。结果 MMP9表达及毛细血管计数(1)非糖尿病大鼠,N2 vs N1、N3 vs N1有极显著差异(P<0.01),N2、N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糖尿病大鼠各组间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3)糖尿病大鼠与非糖尿病大鼠分别比较,N1 vsD1、N2 vs D2均有显著差异(P<0.05),UAG输注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FGF联合G-CSF能促进大鼠缺血后肢血管新生,糖尿病大鼠缺血后肢血管新生能力明显弱于正常大鼠,UAG联合bFGF和G-CSF能明显促进糖尿病大鼠缺血后肢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 血管新生 血管内皮细胞修复
原文传递
红花注射液对大鼠血管吻合口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程春生 查朱青 +4 位作者 单海民 赵治伟 杜志军 吕松峰 姚俊娜 《中医正骨》 2006年第12期3-5,共3页
为观察红花注射液对血管损伤后的内皮细胞修复作用,探讨其作用机理与环节,给显微外科术后提供新的用药依据。将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成红花注射液组、肝素钠组及空白对照组;行左侧颈总动脉切断即刻端端吻合造模,各组分别于术后30分钟2... 为观察红花注射液对血管损伤后的内皮细胞修复作用,探讨其作用机理与环节,给显微外科术后提供新的用药依据。将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成红花注射液组、肝素钠组及空白对照组;行左侧颈总动脉切断即刻端端吻合造模,各组分别于术后30分钟2、4小时7、2小时7、天切取吻合段血管,作扫描电镜检测,观察内皮细胞(EC)的生长情况并作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红花注射液组对抑制血小板在针孔处黏附聚集方面,以及促进纤维蛋白覆盖和血管内皮细胞早期向吻合口移行生长方面与肝素钠组作用相当(P>0.05),但优于空白组(P<0.05)。表明红花注射液具有促进血管吻合口修复愈合的作用,对防治显微外科术后血管危象确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注射液/药效学 血管吻合D/修复 内皮细胞/修复 实验研究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槐米及其不同成分对内皮细胞损伤修复作用比较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安金蒙 杨中林 +4 位作者 郑琢 萧伟 王振中 黄文哲 丁岗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第10期27-30,共4页
目的:比较研究芦丁、槲皮素、槐米黄酮部位和槐米药材提取物对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含有33mmol·L-1葡萄糖和1%FBS的DMEM低糖培养基处理人脐静脉HUVEC内皮细胞,建立细胞损伤模型,采用NO试剂盒检测各样品对... 目的:比较研究芦丁、槲皮素、槐米黄酮部位和槐米药材提取物对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含有33mmol·L-1葡萄糖和1%FBS的DMEM低糖培养基处理人脐静脉HUVEC内皮细胞,建立细胞损伤模型,采用NO试剂盒检测各样品对模型内皮细胞NO分泌量的影响;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结果:芦丁、槲皮素、槐米黄酮部位和槐米药材提取物均可不同程度地升高模型HUVEC内皮细胞NO分泌量,不同程度地增强细胞活力。结论:芦丁和槲皮素可能为槐米修复内皮细胞损伤的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丁 槲皮素 槐米黄酮部位 槐米药材提取物 内皮细胞损伤修复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修复及PERK、IRE1α、BiP、Ero1-Lα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林捷 阮长武 +1 位作者 葛智儒 黄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4803-4805,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修复及PERK、IRE1α、Bi P、Ero1-Lα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88例高血压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线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高血压基础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加用阿托...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修复及PERK、IRE1α、Bi P、Ero1-Lα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88例高血压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线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高血压基础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前后两组内质网应激(ER stress)标记蛋白(Ero1-Lα、Bi P、IRE1α、PERK)、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肱动脉血流介导血管扩张率(FMD)]、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Ero1-Lα、Bi P、IRE1α、PERK光密度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ET、NO、FMD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ET水平低于对照组,NO、FM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IL-6、TNF-α、hs-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患者可有效降低PERK、IRE1α、Bi P、Ero1-Lα蛋白及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促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修复,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高血压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修复 内质网应激标记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