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必净对感染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大鼠组织及内皮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64
1
作者 曹书华 王今达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8期489-491,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药血必净注射液对感染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S MODS)组织及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 Wistar大鼠 6 0只随机平分为正常对照组、内毒素模型组、低剂量血必净组和高剂量血必净组。通过光镜及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肺、肝... 目的 :探讨中药血必净注射液对感染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S MODS)组织及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 Wistar大鼠 6 0只随机平分为正常对照组、内毒素模型组、低剂量血必净组和高剂量血必净组。通过光镜及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肺、肝、心、肾、血管内皮细胞变化。结果 :内毒素组组织损伤严重 ,内皮细胞间隙加大 ,损伤严重者出现溶解消失 ;低剂量血必净组变化较轻 ;高剂量血必净组组织及内皮细胞结构趋于正常。结论 :血必净对内毒素诱导的 S MODS组织及内皮细胞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高剂量的作用更强 ,可以起到早期保护组织、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感染性 内皮细胞 血必净注射液 中药 动物实验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对鸡胚绒毛尿囊膜及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的促血管生成作用 被引量:145
2
作者 汪姗姗 李勇 +1 位作者 范维琥 戴瑞鸿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在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及培养的微血管内皮细胞系统中的促血管生成作用。方法 :分别以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 ,贝复济 )和生理盐水为阳性和阴性对照 ,作用于绒毛尿囊膜 (chrioallantoicmembrane ,CAM) ,...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在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及培养的微血管内皮细胞系统中的促血管生成作用。方法 :分别以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 ,贝复济 )和生理盐水为阳性和阴性对照 ,作用于绒毛尿囊膜 (chrioallantoicmembrane ,CAM) ,通过一级、二级血管计数 ,初步评价麝香保心丸的促血管生成活性 ;并通过观察它对培养的牛肾上腺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管腔结构形成的影响 ,验证其促血管生成效应 ;同时检测麝香保心丸作用于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mRNA表达及其上清液中VEGF、bFGF含量 ,初步探索其作用机理。结果 :麝香保心丸组CAM上血管数比生理盐水组明显增加 ;麝香保心丸组内皮细胞及管腔数目均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增多 ,前者细胞表达VEGF和bFGFmRNA明显增高 ,上清液中VEGF和bFGF含量明显增多。结论 :麝香保心丸能促进CAM及培养的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鸡胚绒毛尿囊膜 内皮细胞 血管生成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被引量:127
3
作者 陈健 张金枝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0年第2期75-78,共4页
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中间产物。由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异常导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已被许多研究证实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其致病机理尚不十分明确 ,可能与氧化机制造成的内皮损伤和功能... 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中间产物。由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异常导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已被许多研究证实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其致病机理尚不十分明确 ,可能与氧化机制造成的内皮损伤和功能失调 ,破坏体内凝血纤溶平衡 ,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影响脂质代谢等方面有关。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相关的 5 ,10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和胱硫醚 -β-合成酶的基因突变导致酶活性下降 ,食物中 B族维生素 (特别是叶酸 )摄食不足均可影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性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细胞 脑血管病
下载PDF
丹参和丹参素对牛内皮细胞抗凝和纤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7
4
作者 顾杨洪 张彩英 +1 位作者 黄桂秋 王振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208-212,共5页
作者用放免法测定6-Keto-PGF1a,用发色底物S_(2390)测定纤溶酶原激活物(Plasminogen activator,PA)以及它的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用发色底物S_(2238)间接测定血栓调理蛋白的活性,研究了丹参和丹参素对培养的... 作者用放免法测定6-Keto-PGF1a,用发色底物S_(2390)测定纤溶酶原激活物(Plasminogen activator,PA)以及它的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用发色底物S_(2238)间接测定血栓调理蛋白的活性,研究了丹参和丹参素对培养的牛内皮细胞分泌上述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及其抗凝和纤溶的机理。结果提示:丹参注射液能促进牛内皮细胞分泌PA,提高PGI_2的产生量,降低PAI的活性。人工合成的丹参素也具有同样作用。此外,丹参还能增加牛内皮细胞膜表面血栓调理蛋白的活性,而丹参素尚未观察到上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丹参素 内皮细胞 抗凝血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抑制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4
5
作者 黄煜伦 周幽心 +4 位作者 周岱 许期年 叶明 孙成法 杜子威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9-432,共4页
目的 探讨雷公藤红素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雷公藤红素对血管内皮细胞株 (ECV)增殖的影响 ,观察雷公藤红素对ECV迁移实验和小管形成实验的作用 ,以及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体内实验采用Matrigelplug方法。... 目的 探讨雷公藤红素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雷公藤红素对血管内皮细胞株 (ECV)增殖的影响 ,观察雷公藤红素对ECV迁移实验和小管形成实验的作用 ,以及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体内实验采用Matrigelplug方法。结果 雷公藤红素可明显抑制ECV的体外增殖 ,IC50 为 1.33μg/ml;可抑制ECV的迁移和小管形成 ,并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同时具有抑制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和Matrigelplug中的血管新生的作用。结论 雷公藤红素具有明显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 ,有可能成为有效的血管生成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抑制 血管生成 实验研究 内皮细胞 抗肿瘤治疗
原文传递
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86
6
作者 李可 朱大伟 +4 位作者 陈建昆 韩健 郑秀慧 郭建新 李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3-429,共7页
子痫前期(PE)是妊娠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全球发病率为2%~8%,是导致妊娠期妇女与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蛋白尿(>0.3 g/24 h),可同时伴有肾功能不全、血... 子痫前期(PE)是妊娠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全球发病率为2%~8%,是导致妊娠期妇女与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蛋白尿(>0.3 g/24 h),可同时伴有肾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肝功能障碍、肺水肿等多系统多器官受累。抗磷脂抗体综合征、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肥胖、PE家族史、多胎妊娠、孕产妇高龄等是导致PE的危险因素。目前,PE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管生成因子水平异常和凝血功能障碍是引发该病的主要原因。该文主要就近年来PE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以供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发病机制 内皮细胞 胎盘生长因子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可溶性内皮因子 肾脏
下载PDF
中医血瘀证本质研究概况 被引量:63
7
作者 刘军莲 宋剑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91-1093,共3页
血瘀证是目前中西医界研究最多和最广泛的中医证候,关于血瘀证的实质不同学者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目前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粗浅的归纳。
关键词 血瘀证 内皮细胞 纤溶酶原 降钙素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0
8
作者 胡可斌 刘志红 +1 位作者 刘栋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29-233,共5页
目的 :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人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mRNA表达及VEGF生成与分泌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雷公藤内酯醇降低肾小球肾炎患者尿蛋白的作用机制。  方法 :以人内皮细胞系ECV 30 4为研究对象 ,利用RT PCR ,流式细胞... 目的 :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人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mRNA表达及VEGF生成与分泌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雷公藤内酯醇降低肾小球肾炎患者尿蛋白的作用机制。  方法 :以人内皮细胞系ECV 30 4为研究对象 ,利用RT PCR ,流式细胞仪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不同剂量雷公藤内酯醇对佛波脂 (PMA)诱导的内皮细胞VEGFmRNA表达及VEGF生成与分泌的影响。  结果 :雷公藤内酯醇可以抑制PMA诱导的内皮细胞VEGFmRNA表达及VEGF生成与分泌 ,并呈剂量依赖性。  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抑制内皮细胞VEGFmRNA表达及VEGF生成与分泌可能是其雷公藤内酯醇降低肾小球肾炎患者尿蛋白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内皮细胞 肾小球肾炎 VEGF
下载PDF
基于血管生物学的神阙穴特异性解析 被引量:70
9
作者 姜劲峰 徐旺芳 +1 位作者 俞兴根 吴晓静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04-1308,共5页
从血管生物学的角度分析神阙穴的结构特异性。首先,从神阙穴的结构解剖、组织解剖、分子解剖3个层面进行分析。结构解剖:神阙穴具有明确的血管结构,是唯一可以直接作用于血管内膜的腧穴;神阙穴具有的血管联系和丰富微循环,是神阙治疗效... 从血管生物学的角度分析神阙穴的结构特异性。首先,从神阙穴的结构解剖、组织解剖、分子解剖3个层面进行分析。结构解剖:神阙穴具有明确的血管结构,是唯一可以直接作用于血管内膜的腧穴;神阙穴具有的血管联系和丰富微循环,是神阙治疗效应特异性的基础。组织解剖:内皮细胞和微血管内皮细胞是神阙穴治疗效应启动环节特异性的组织基础。分子解剖: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家族(TRPV)通道、内皮细胞分泌的神经肽在神阙穴位结构功能中的作用。然后,根据神阙穴位的血管生物学特异性分析神阙隔盐灸"回阳救逆"的机制在于有效针对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以及重复温热刺激方式获取最大化灸量。最后指出,神阙穴的血管生物学结构特征为以神阙作为治疗部位实现直接针对内皮细胞的治疗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阙 内皮细胞 微血管内皮细胞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家族(TRPV)
原文传递
参麦注射液对血管生成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2
10
作者 尹丽慧 丁志山 +2 位作者 高承贤 楼兰花 沃兴德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61-763,共3页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 (简称参麦 )对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参麦对牛血清促进的牛内皮细胞、人肝癌细胞SMMC 772 1增殖的影响 ;琼脂糖刮除法检测参麦对牛血清促进的牛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 (CAM )模型 ...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 (简称参麦 )对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参麦对牛血清促进的牛内皮细胞、人肝癌细胞SMMC 772 1增殖的影响 ;琼脂糖刮除法检测参麦对牛血清促进的牛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 (CAM )模型 ,观察参麦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 :参麦能明显抑制牛内皮细胞增殖 ,与SMMC 772 1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参麦能抑制牛内皮细胞迁移 ;并可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的血管生成。结论 :参麦能抑制血管生成 ;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可能是参麦抗血管生成的机理之一 ;同时也说明参麦是一种特异性血管生成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抗血管生成 内皮细胞 鸡胚绒毛尿囊膜 迁移 中药 药理
下载PDF
川芎嗪抗血栓形成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6
11
作者 阮秋蓉 宋建新 邓仲端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97-300,共4页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是一种重要的促凝血因子。内毒素脂多糖通过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导致炎症过程中血栓形成。为探讨其机制,本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North-ern印迹法和电泳迁移法观察中药川芎嗪对内...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是一种重要的促凝血因子。内毒素脂多糖通过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导致炎症过程中血栓形成。为探讨其机制,本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North-ern印迹法和电泳迁移法观察中药川芎嗪对内毒素脂多糖所致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川芎嗪不仅抑制内毒素脂多糖所致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蛋白分泌和mRNA表达.而且抑制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础水平的表达。此结果提示,川芎嗪并非通过核因子NF-KB途径抑制内毒素脂多糖所致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表达增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脂多糖 内皮细胞 血栓形成 PAI-1
下载PDF
痰瘀同治方逆转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3
12
作者 韩学杰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3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 :研究痰瘀同治方逆转家兔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造成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再给予中药治疗 ,观察不同时期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高脂血症时 ,家兔血脂及ET、MDA含量升高 ,NO、SOD含量降低。结论 :痰瘀同治方... 目的 :研究痰瘀同治方逆转家兔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造成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再给予中药治疗 ,观察不同时期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高脂血症时 ,家兔血脂及ET、MDA含量升高 ,NO、SOD含量降低。结论 :痰瘀同治方有明显调节NO、ET、MDA、SOD、TNF含量 ,抑制细胞过度凋亡 ,对损伤的内皮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瘀互结 高脂血症 内皮细胞 损伤 痰瘀同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3对胃癌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9
13
作者 王兵 王杰军 +3 位作者 徐钧 许青 高勇 郭静 《肿瘤防治杂志》 2001年第3期234-236,共3页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3对胃癌诱导血管内皮细胞 (VEC)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Rg3对VEC、胃癌MKN 4 5细胞增殖及MKN 4 5细胞诱导VEC增殖的影响。结果 :Rg3浓度为 0 0 313~ 0 5mmol/L时 ,对VEC及MKN 4 5细胞增殖没...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3对胃癌诱导血管内皮细胞 (VEC)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Rg3对VEC、胃癌MKN 4 5细胞增殖及MKN 4 5细胞诱导VEC增殖的影响。结果 :Rg3浓度为 0 0 313~ 0 5mmol/L时 ,对VEC及MKN 4 5细胞增殖没有影响 (P >0 0 5) ;经 0 0 313~ 0 5mmol/LRg3作用后的MKN 4 5细胞条件培养液对VEC增殖没有影响 (P >0 0 5) ;Rg3浓度为 0 12 5~0 5mmol/L时 ,对MKN 4 5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的VEC增殖有抑制作用 (P <0 0 1) ,抑制率为13 10 %~ 77 38%。结论 :人参皂苷Rg3对胃癌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的VEC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人参皂苷RG3 内皮细胞 血管 生物抑制剂
下载PDF
Kimura病和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66
14
作者 陆磊 陈仁贵 +1 位作者 李小秋 王坚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3-357,共5页
目的探讨Kimura病和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学表型及两者的鉴别诊断。方法分析和观察9例Kimura病和3例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和组织学形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其免疫表型,所用抗体包括CD43、CD3、CD45RO(UCHL-1)、... 目的探讨Kimura病和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学表型及两者的鉴别诊断。方法分析和观察9例Kimura病和3例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和组织学形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其免疫表型,所用抗体包括CD43、CD3、CD45RO(UCHL-1)、CD20、CD79α、Ki-67、CD31、CD34、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CD68(KP1)和细胞角蛋白(AE1/AE3)。结果临床上,Kimura病多见于男性患者,而上皮样血管瘤多见于女性。两者均好发于头颈部,但Kimura病多表现为皮下多发性结节或局部肿胀,部分病例伴有区域淋巴结肿大,而上皮样血管瘤则多表现为皮肤单发的小结节或丘疹样病变。组织学上,两者均可位于真皮内或皮下,但Kimura病均以增生的淋巴组织为主,其中7例可见淋巴滤泡形成,内含活跃的生发中心,滤泡间可见大量增生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型血管,其内皮呈肿胀状或扁平状,血管周围和滤泡旁可见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3例内可见嗜酸性微脓疡形成。3例上皮样血管瘤均以成簇增生的血管为主,其中2例为毛细血管型,1例为小至中等大的血管型。血管内衬胞质丰富、深嗜伊红染的上皮样内皮细胞。除内衬管腔外,内皮细胞还可在血管腔内生长或在血管周围呈实性片状增生或排列成条索状,部分细胞的胞质内含有空泡,拟形成原始血管腔。2例的间质内可见多少不等的慢性炎症细胞反应,但不见淋巴滤泡形成,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也远不如Kimura病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显示,Kimura病中的淋巴滤泡表达B细胞抗原,滤泡间的淋巴细胞多表达T细胞标记,而上皮样血管瘤中的内皮细胞强阳性表达CD31和FⅧRAg等内皮标记。结论Kimura病和上皮样血管瘤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病种,前者是一种淋巴组织的增生,而后者则是一种良性的血管瘤,掌握两者的临床特点和组织学形态对避免将两者相互混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MURA病 上皮样血管瘤 临床病理学观察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第Ⅷ因子相关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淋巴滤泡形成 临床病理学特征 组织学形态 内皮细胞 炎症细胞反应 CD31 淋巴组织 血管周围 免疫学表型 Ki-67 细胞角蛋白 多发性结节
原文传递
丹参红花提取物保护内皮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的体外实验 被引量:61
15
作者 满永 丁莉 +3 位作者 国汉邦 王蕾 王抒 黎健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9期119-122,共4页
目的:观察低密度脂蛋白和无血清培养刺激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活性氧、NOX4mRNA水平和细胞凋亡的变化,以及丹参红花提取物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11/2006-05在卫生部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完成。取人新鲜脐带分离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 目的:观察低密度脂蛋白和无血清培养刺激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活性氧、NOX4mRNA水平和细胞凋亡的变化,以及丹参红花提取物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11/2006-05在卫生部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完成。取人新鲜脐带分离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①正常对照组。②无血清培养组: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24h。③低密度脂蛋白处理组:以含有800mg/L低密度脂蛋白的培养基培养16h。④丹参红花提取物预处理组:用丹参红花提取物(商品名丹红滴注液,由陕西步长集团提供浓缩液,国药准字号Z20026866/Z20026867)预处理24h后加入800mg/L低密度脂蛋白继续培养16h或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24h。以MTT法观察丹参红花提取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NOX4mRNA水平;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并以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生成量。结果:①低密度脂蛋白处理组NOX4mRNA表达、细胞内活性氧生成量和细胞凋亡为正常对照组的1.3倍,1.2倍和4倍。②无血清培养组NOX4mRNA表达、细胞内活性氧生成量和细胞凋亡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1.4倍、1.6倍和3倍。③丹参红花提取物预处理组NOX4mRNA表达、细胞内活性氧生成量和细胞凋亡分别为低密度脂蛋白处理组的0.4倍,0.5倍和0.2倍。④丹参红花提取物组NOX4mRNA表达、细胞内活性氧生成量和细胞凋亡分别为无血清培养组的0.2倍、0.5倍和0.6倍。结论:丹参红花提取物能够有效抑制高脂及缺血状态下NOX4mRNA表达水平,从而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及细胞凋亡,对内皮细胞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静脉/细胞 内皮细胞 NADPH氧化酶 活性氧 细胞凋亡 丹参 红花
下载PDF
吸入激素对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气道重塑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2
16
作者 张卓红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040-1042,共3页
目的:研究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气道重塑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吸入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气雾... 目的:研究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气道重塑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吸入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吸入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气道重塑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TM)、阻力指数(RI)、血流速度,同时检测分析血清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气道重塑状态有效改善;治疗组的颈动脉IMT、血流速度和RI、NO、ET-1和sicam-1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延缓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气道重塑状态,有效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且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内皮细胞 气道重塑
下载PDF
三参冲剂对肺癌转移中内皮细胞及粘附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2
17
作者 林洪生 李树奇 +3 位作者 朴炳奎 李攻戍 裴迎霞 祁鑫 《中国肿瘤》 CAS 1999年第12期574-576,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抗肿瘤转移机理。[方法]采用三参冲剂的主要成份川芎嗪、苦参碱对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及粘附因子表达和对内皮细胞通透性影响进行研究,采用三参冲剂对裸鼠肿瘤转移模型进行抑制转移实验及对裸鼠Tiam基因的影响实验。... [目的]研究中药抗肿瘤转移机理。[方法]采用三参冲剂的主要成份川芎嗪、苦参碱对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及粘附因子表达和对内皮细胞通透性影响进行研究,采用三参冲剂对裸鼠肿瘤转移模型进行抑制转移实验及对裸鼠Tiam基因的影响实验。[结果]中药三参冲剂对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明显抑制CD44、CD49粘附因子的表达,还可以减轻内皮细胞的通透性,保护内皮细胞的完整,阻断了肿瘤细胞与基质的粘附,从而减少了肿瘤转移的形成。三参冲剂高、中、低三个剂量抑瘤率分别为54%、42%、39%,大、中剂量组肺转移组抑制率为33.30%。小剂量为16.70%。三参冲剂对肿瘤浸润转移Tiam-l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探鼠接种PG细胞后,Tiam-l在瘤组织具有较好的表达,经用中药治疗后,Tiam-l的表达明显减弱,说明三参冲剂对于Tiam-l基因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从而减轻肿瘤转移的可能性。[结论]三参冲剂可抑制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抑制粘附因子的表达,减轻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对Tiam-l基因具有调控作用,可以减轻肿瘤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内皮细胞 粘附因子 肺癌 三参冲剂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被引量:51
18
作者 王玉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59-263,共5页
同型半胱氨酸血浓度的升高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子。研究发现,同型半胱氨酸可在金属离子介导下自身氧化生成过氧化物及氧自由基,损伤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降低了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一氧化氮的生物活性,并提高血... 同型半胱氨酸血浓度的升高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子。研究发现,同型半胱氨酸可在金属离子介导下自身氧化生成过氧化物及氧自由基,损伤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降低了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一氧化氮的生物活性,并提高血液的凝固性,从而启动了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同型半胱氨酸通过影响平滑肌细胞基因的表达,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分化及表型变化,伴脂质代谢紊乱,而导致泡沫细胞的生成,促进了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内皮细胞 脂质代谢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小檗碱对IL-1或TNF诱导的多形核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 被引量:48
19
作者 郝钰 邱全瑛 +1 位作者 吴珺 王娟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585-587,共3页
目的 :通过研究小檗碱对IL - 1、TNF诱导的多形核白细胞 (PMN)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及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探讨小檗碱抗炎作用机制。方法 :以小檗碱加IL - 1、TNF处理人PMN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后 ,用蛋白染料染色法研究小檗碱对PM... 目的 :通过研究小檗碱对IL - 1、TNF诱导的多形核白细胞 (PMN)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及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探讨小檗碱抗炎作用机制。方法 :以小檗碱加IL - 1、TNF处理人PMN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后 ,用蛋白染料染色法研究小檗碱对PMN与HUVEC粘附的作用 ,用细胞ELISA、APAAP法研究小檗碱对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 :小檗碱与IL - 1或TNF共同处理HUVEC ,能抑制IL - 1、TNF诱导的PMN与HUVEC间的粘附增强 ,且能下调由IL - 1、TNF诱导的HUVEC表面粘附分子ICAM - 1表达的增高 ;小檗碱与TNF共同处理PMN ,能抑制TNF诱导的PMN与HUVEC的粘附增强 ,亦能降低TNF诱导的PMN表面粘附分子CD18的表达。结论 :通过抑制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而抑制PMN与内皮细胞的粘附 ,可能是小檗碱发挥抗炎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小檗碱 IL-1 TNF 多形核白细胞 内皮细胞
下载PDF
血府逐瘀液对血小板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3
20
作者 李艳梅 汪钟 +3 位作者 翁进 陈志勇 陈可冀 田菲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89-291,共3页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液对血小板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血府逐瘀液与血小板和体外培养人脐带内皮细胞共同作用,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小板膜表面GPⅡb/Ⅲa复合物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面血栓调节蛋白(TM)分子数...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液对血小板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血府逐瘀液与血小板和体外培养人脐带内皮细胞共同作用,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小板膜表面GPⅡb/Ⅲa复合物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面血栓调节蛋白(TM)分子数。结果:血府逐瘀液(40mg/ml,80mg/ml)明显抑制二磷酸腺苷诱导的GPⅡb/Ⅲa复合物分子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而血府逐瘀液对TM无明显影响。结论:血府逐瘀液通过阻断GPⅡb/Ⅲa复合物的暴露,可抑制ADP对血小板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液 血小板 内皮细胞 中药 药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