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源性CO和NO在糖尿病高血压发病中关系及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赵晓云 郭杨 +2 位作者 杨爽 邢邯英 高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内源性一氧化碳(CO)和一氧化氮(NO)在糖尿病(DM)大鼠高血压发病中的相互作用。方法监测DM大鼠动脉血压,测定下肢动脉环对苯肾上腺素(PE)累积收缩反应和对乙酰胆碱(ACh)累计舒张反应,检测血中CO和NO含量。结果DM大鼠出现低体重... 目的探讨内源性一氧化碳(CO)和一氧化氮(NO)在糖尿病(DM)大鼠高血压发病中的相互作用。方法监测DM大鼠动脉血压,测定下肢动脉环对苯肾上腺素(PE)累积收缩反应和对乙酰胆碱(ACh)累计舒张反应,检测血中CO和NO含量。结果DM大鼠出现低体重、高血压和高血糖,下肢动脉累积收缩和舒张反应明显降低,血中CO含量明显降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和NO水平则明显上升;应用正铁血红素(He)可部分逆转DM高血压,明显改善下肢动脉的收缩反应和舒张反应,提高血中CO水平,同时抑制iNOS活性和NO合成。结论DM大鼠早期内源性CO合成减少和代偿性NO合成增加共同参与诱导下肢血管反应障碍,是引起DM高血压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co 糖尿病高血压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发病 乙酰胆碱(ACh) 糖尿病(DM) 内源性一氧化碳 大鼠动脉血压 舒张反应 对苯肾上腺素 收缩反应 DM大鼠 下肢动脉 NO合成 正铁血红素 NOS活 相互作用 NO含量 NO水平
下载PDF
一氧化碳生物学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潘晨 郑曙云 《感染.炎症.修复》 2013年第1期58-60,共3页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惰性气体,但由于其能与氧气竞争性结合血红蛋白,所以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是一种有毒气体.生物体内存在一类能够产生内源性CO的酶系统,即血红素加氧酶(HO),HO催化血红素降解为Fe2+、胆绿素和CO气体.HO...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惰性气体,但由于其能与氧气竞争性结合血红蛋白,所以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是一种有毒气体.生物体内存在一类能够产生内源性CO的酶系统,即血红素加氧酶(HO),HO催化血红素降解为Fe2+、胆绿素和CO气体.HO主要分为HO-1、HO-2和HO-3这3种亚型,其中HO-2、HO-3在生物体内组成型表达,表达量不受外界刺激影响,而HO-1在应激状态下表达量增高[1].1991年,Mark等[2]发现,在生物体内,CO气体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从而揭开了人们对CO的生物学作用的研究热潮.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CO在生物体内是一种重要的气体信号分子.本文就CO在生物体内功能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作用 一氧化碳 内源性co 血红素加氧酶 生物体内 气体 HO-1 病理生理过程
下载PDF
内源性CO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甄国华 张珍祥 徐永健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4-377,共4页
目的和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右心导管及维多利亚蓝染色方法 ,动态观察慢性缺氧不同时间点大鼠肺组织中诱导型血红素氧合酶 (HO 1)基因表达、内源性CO生成、肺动脉压力及构型的变化 ,探讨内源性C... 目的和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右心导管及维多利亚蓝染色方法 ,动态观察慢性缺氧不同时间点大鼠肺组织中诱导型血红素氧合酶 (HO 1)基因表达、内源性CO生成、肺动脉压力及构型的变化 ,探讨内源性CO在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结果 :①正常大鼠肺组织可表达少量HO 1mRNA ,缺氧 5、10、15d大鼠肺组织HO 1mRNA含量分别增加 2 .3、3.6、4 .0倍 (P <0 .0 1) ,动脉血中COHb分别较正常大鼠增加 1.9、2 .6和 2 .9倍 (P <0 .0 1或P <0 .0 5 ) ,同时RVSP升高。光镜下可见IAPA血管壁增厚 ,管腔变窄。②Hemin可使缺氧大鼠肺组织HO 1mRNA和动脉血中COHb保持在高水平 (分别高达正常对照组的 5 .2和 3.7倍 ,P <0 .0 1或P <0 .0 5 ) ,能部分地抑制缺氧时大鼠RVSP的升高 ,减轻IAPA的病理改变。结论 :在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中HO 1基因的表达增加 ,内源性CO生成增多。Hemin促进HO 1基因表达和内源性CO生成 ,可抑制肺动脉压升高 ,阻抑肺血管重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co 缺氧肺动脉高压 大鼠 肺血重构 作用
下载PDF
联合有氧运动对高脂血症大鼠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田祯祥 耿青青 徐德刚 《体育科学研究》 2019年第6期59-66,共8页
探讨复方中药制剂联合运动对高脂血症大鼠不同组织HO-1/CO系统的影响。将47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复方中药制剂组、单纯运动组、运动+中药组。复方中药制剂灌胃,运动干预为跑台运动。测定标本中大鼠骨骼肌和心肌不同组织中的血红素... 探讨复方中药制剂联合运动对高脂血症大鼠不同组织HO-1/CO系统的影响。将47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复方中药制剂组、单纯运动组、运动+中药组。复方中药制剂灌胃,运动干预为跑台运动。测定标本中大鼠骨骼肌和心肌不同组织中的血红素氧合酶1(HO-1)水平、CO含量、血清T-AOC含量、骨骼肌肌内甘油三酯含量、激素敏感脂肪酶(HSL)和脂蛋白脂酶(LPL)活性。研究结果:复方中药制剂和有氧运动均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机体的总抗氧化能力、HO-1/CO系统水平以及骨骼肌脂代谢水平,高脂血症大鼠服用复方中药制剂的同时坚持有氧运动的效果更显著,有氧运动对不同组织HO/CO的刺激反应具有选择性,骨骼肌对运动的应激反应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HO-1 内源性co 有氧运动 高血脂症
下载PDF
内源性CO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世红 杨振江 《中国医刊》 CAS 2003年第12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内源性co 肺动脉高压 低氧 基质金属蛋白酶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内源性CO抑制肾性高血压大鼠离体血管反应性
6
作者 庞东卫 韩莉 +2 位作者 马铁民 潘桂兰 徐海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大鼠 血管反应 内源性co 可溶鸟苷酸环化酶 血红素加氧酶 血管平滑肌 离体 PDGF-β
下载PDF
内源性一氧化碳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7
作者 康奕飞 刘国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5期504-506,共3页
目的:应用内源性一氧化碳诱导剂,观察内源性一氧化碳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氯化血红素组。建立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后,即刻经尾静脉分别注入生理盐水和氯化血红素。于再灌注后不... 目的:应用内源性一氧化碳诱导剂,观察内源性一氧化碳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氯化血红素组。建立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后,即刻经尾静脉分别注入生理盐水和氯化血红素。于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动物,测量血清中CO ,ET的水平,及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生理盐水组与氯化血红素组CO水平均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高,但氯化血红素组增高明显,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 0 5)。在生理盐水组E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增高明显(P <0. 0 5) ,氯化血红素组ET水平则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 0 5)。结论:内源性CO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内源性一氧化碳 机制研究 氯化血红素 生理盐水组 缺血再灌注模型 显著差异 内源性co 对照组 作用机制 SD大鼠 不同时间 病理变化 时间延长 ET水平 保护作用 诱导剂 肝组织 高明
下载PDF
雌二醇对去势大鼠动脉内源性CO含量的影响
8
作者 张英 张波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03年第1期8-9,共2页
目的:探对雌二醇对去势大鼠主动脉内源性CO的影响。方法:选择8-10s SD雌性大鼠(由佳木斯大学动物室提供)30只,分为三个组,去势对照组(A),雌二醇组(B),非去势对照组(C),正常饮食一个月后处死大鼠,测主动脉匀浆CO的含量... 目的:探对雌二醇对去势大鼠主动脉内源性CO的影响。方法:选择8-10s SD雌性大鼠(由佳木斯大学动物室提供)30只,分为三个组,去势对照组(A),雌二醇组(B),非去势对照组(C),正常饮食一个月后处死大鼠,测主动脉匀浆CO的含量。结果:同对照组相比,去卵巢大鼠主动脉CO含量显著降低,在补充适量的雌激素后,主动脉CO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雌激素可以调节大鼠动脉内源性CO的产生,可能是其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去势大鼠 动脉内源性co 绝经 冠心病 激素替代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