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院校辅导员“内提--外促--互学”三位一体培养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陆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9期73-74,共2页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既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又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挑战,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不容忽视。对此,文章提出高职院校辅导员"内提—外促—互学"三位一体培养机制,分别从内提、外促、互学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该培养机...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既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又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挑战,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不容忽视。对此,文章提出高职院校辅导员"内提—外促—互学"三位一体培养机制,分别从内提、外促、互学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该培养机制的具体举措和方法,以期为有效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辅导员队伍建设 内提 外促 互学
下载PDF
高职院校辅导员“内提”培养机制研究
2
作者 陆虎 唐卓贞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80-82,共3页
文章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内提"培养机制,分别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该培养机制的具体举措和方法,实践结果表明,"内提"培养机制能够有效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 文章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内提"培养机制,分别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该培养机制的具体举措和方法,实践结果表明,"内提"培养机制能够有效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辅导员 内提
下载PDF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内提”培养机制探究
3
作者 胡亮华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2期5-6,共2页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中重要的一环。文章就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内提"培养机制,分别从五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该培养机制的具体举措,旨在培养和建设适合高职教育发展的优秀辅导员队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辅导员队伍 内提
下载PDF
超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区骨量严重不足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黄娜 李平 +3 位作者 李安 戴静桃 王远勤 唐尤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4810-4814,共5页
背景:目前大量研究证实短种植体与常规种植体的成功率无明显差异,但对于超短种植体应用在上颌后牙骨量严重不足中的临床效果并不明确。目的:短期观察超短种植体应用在上颌后牙区骨量严重不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18例上颌后牙骨量严... 背景:目前大量研究证实短种植体与常规种植体的成功率无明显差异,但对于超短种植体应用在上颌后牙骨量严重不足中的临床效果并不明确。目的:短期观察超短种植体应用在上颌后牙区骨量严重不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18例上颌后牙骨量严重不足患者,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5-68岁,平均余留牙槽骨高度为3.19 mm,均进行超短种植体植入结合上颌窦内提升治疗。通过用锥形束CT观察种植体修复后12个月的骨结合能力,以及种植体周围边缘骨水平变化的情况。结果与结论:18例患者均完成12个月随访,植入的21颗种植体均获得良好骨结合,完成义齿修复,均未发生软组织炎症。随访修复后12个月,21枚种植体近、远中边缘骨高度变化分别为(-0.21±0.78),(-0.16±0.55)mm;种植体近、远中边缘骨高度与修复后即刻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在上颌后牙骨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中应用超短种植体可取得良好的骨结合,同时能够维持种植体边缘骨量稳定,但仍需长期临床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起短种植体 边缘骨吸收 上颌窦 上颌窦内提
下载PDF
原位植入并上颌窦内提同期种植治疗上颌后牙区牙缺失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雷明辉 姬小婷 +1 位作者 杨丹 王洁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0期1605-1607,共3页
目的探讨上颌后牙区牙缺失采用原位植入并上颌窦内提同期种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42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均采取原位植入并上颌窦内提同期种植治疗,术后1、3、6、12个月复诊,观察上颌窦底高度、种植... 目的探讨上颌后牙区牙缺失采用原位植入并上颌窦内提同期种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42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均采取原位植入并上颌窦内提同期种植治疗,术后1、3、6、12个月复诊,观察上颌窦底高度、种植体情况及种植体周围骨量及上颌窦有无炎症变化,术后采用视觉类比量表对痛苦指数进行测评痛苦指数,术后让患者拍摄曲面断层X线片,在X线片上测算上颌窦底提升距离及骨吸收高度。结果 42例患者均未发生上颌窦底黏膜穿孔,无患者发生伤口感染、鼻部渗血和上颌窦炎症,术区创口愈合良好;术后4~6个月,行上部结构修复,均成功负载;对42例患者随访6~12个月,患者无不良自觉症状,种植体无脱落或松动,义齿修复效果满意,牙龈组织健康,成功率达100.0%;随访发现,术后6个月患者的骨吸收值为(0.56±0.18),明显高于3个月时的(0.40±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2个月时患者骨吸收值为(0.59±0.19),与术后6个月时的(0.56±0.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位植入并上颌窦内提同期种植治疗上颌后牙区牙缺失,尤其是牙槽骨高度在5 mm以下时,具有操作安全、创伤小、痛苦少等优点,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后牙区牙 缺失 上颌窦内提 原位植入
下载PDF
基于CBCT分析不同骨移植材料对上颌窦内提术后骨形成的影响
6
作者 罗震山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8期126-128,131,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锥形束CT(CBCT)分析不同骨移植材料对上颌窦内提术后骨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口腔科收治的上颌后牙缺失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骨移植材料的不同分为自体骨组(n=25)、异种骨组(n=... 目的:探究基于锥形束CT(CBCT)分析不同骨移植材料对上颌窦内提术后骨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口腔科收治的上颌后牙缺失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骨移植材料的不同分为自体骨组(n=25)、异种骨组(n=28)、混合组(n=27)。均实施上颌窦内提升术,对三组患者术后进行随访2年,比较三组植骨面积、骨吸收率,用CBCT对三组患者骨密度进行测量;比较三组疼痛和肿胀评分以及种植体留存率。结果:术后2年内三组患者植骨面积均呈现缩小的趋势(P<0.05),混合组患者骨吸收率明显高于自体骨组、异种骨组。术前与术后2个月三组患者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个月、6个月混合组患者骨密度值低于自体骨组、异种骨组(P<0.05)。三组患者手术疼痛均为轻度,与自体骨组、异种骨组比较混合组肿胀分级高。三组患者种植体留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骨移植材料对上颌窦内提术后骨形成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混合自体骨和异种骨表现出较好的促进骨愈合效果。CBCT作为一种有效的评估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可靠的骨形成评估手段。因此,在选择骨移植材料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分析 骨移植材料 上颌窦内提 骨形成
下载PDF
IBS内提骨凿与Summers骨凿行上颌窦内提升效果比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温红霞 范亚伟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8年第3期114-118,135,共6页
目的:建立上颌窦内提升的山羊动物实验模型,比较IBS内提骨凿与Summers骨凿进行山羊上颌窦内提升的效果。方法:大量预实验对山羊上颌窦解剖分析,结合山羊CBCT对上颌窦提升位点探讨,建立上颌窦内提升的山羊动物实验模型。对18只本地山羊3... 目的:建立上颌窦内提升的山羊动物实验模型,比较IBS内提骨凿与Summers骨凿进行山羊上颌窦内提升的效果。方法:大量预实验对山羊上颌窦解剖分析,结合山羊CBCT对上颌窦提升位点探讨,建立上颌窦内提升的山羊动物实验模型。对18只本地山羊36个上颌窦左右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运用IBS内提骨凿,对照组运用Summers骨凿,18只山羊依据上颌窦提升高度为5,8,10mm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羊头,统计每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穿孔数并记录穿孔时上颌窦提升的高度。结果:建立了以山羊上颌第一磨牙腭侧6-8mm的位点进行上颌窦内提升的动物实验模型。每组实验组6个上颌窦穿孔数分别为0、1、3;对照组6个上颌窦穿孔数分别为1、5、6。实验组与对照组行上颌窦内提升高度为5mm时两者安全性无明显差异[(5.00±0.00) mm vs(4.92±0.20) mm,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行上颌窦内提升高度为8mm时两者差异显著[(7.83±0.41) mm vs (6.58±1.32) mm,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行上颌窦内提升高度为10mm时两者安全性差异显著[(9.17±1.57) mm vs (6.08±0.97) mm,P<0.05]。结论:山羊上颌第一磨牙腭侧6-8mm的位点进行上颌窦内提升效果显著,当提升高度小于5mm,两者提升效果无明显差异,提升高度大于5mm,两骨凿相较而言,IBS内提骨凿较Summers骨凿有更好的提升效果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S内提骨凿 Summers骨凿 上颌窦提升高度 山羊动物实验模型
下载PDF
IBS内提骨凿行山羊上颌窦内提升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温红霞 范亚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321-324,共4页
目的以山羊头为模型,探讨IBS内提骨凿行上颌窦内提升的效果。方法通过解剖山羊上颌窦并分析山羊CBCT,建立直视下于山羊头腭侧壁进行上颌窦内提升的动物实验模型。山羊头24只含48个上颌窦依据不同的上颌窦目标提升高度随机分为提升高度5 ... 目的以山羊头为模型,探讨IBS内提骨凿行上颌窦内提升的效果。方法通过解剖山羊上颌窦并分析山羊CBCT,建立直视下于山羊头腭侧壁进行上颌窦内提升的动物实验模型。山羊头24只含48个上颌窦依据不同的上颌窦目标提升高度随机分为提升高度5 mm,8 mm,10 mm三组,每组8只16个上颌窦,使用IBS内提骨凿行上颌窦内提升术,统计并记录每组提升到目标高度时上颌窦是否穿孔、上颌窦穿孔个数以及穿孔时提升高度。结果提升高度5 mm,8 mm,10 mm三组各16个上颌窦穿孔数分别为1,3和9个。上颌窦提升至目标高度5 mm与8 mm组窦膜穿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提升高度5 mm与10 m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升高度8 mm组与10 m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提升高度达10 mm,运用IBS内提骨凿进行山羊上颌窦内提升高度5 mm与8 mm穿孔率低,安全性高。结论IBS内提骨凿是一种良好的上颌窦内提升器械,可以安全提升山羊上颌窦膜5-8 mm,使上颌窦膜形成一均匀的伞状膨隆,但提升8 mm以上高度时仍需要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S内提骨凿 上颌窦内提 山羊 上颌窦穿孔
下载PDF
高度严重不足时经牙槽嵴顶行上颌窦内嵌骨块提升同期植入短种植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滕敏华 梁星 +3 位作者 袁泉 聂晶 叶俊 莫安春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3年第2期78-78,共1页
目的:通过前瞻性临床试验评估上颌窦内嵌骨块技术在余留牙槽嵴高度不足5mm时的疗效。方法:采用上颌窦内嵌骨块技术,借助环形钻对32例50颗上颌后牙行经上颌窦提升术,并同期植入短种植体。缺牙区平均余留牙槽嵴高度为3.34mm(0.96mm~4.96... 目的:通过前瞻性临床试验评估上颌窦内嵌骨块技术在余留牙槽嵴高度不足5mm时的疗效。方法:采用上颌窦内嵌骨块技术,借助环形钻对32例50颗上颌后牙行经上颌窦提升术,并同期植入短种植体。缺牙区平均余留牙槽嵴高度为3.34mm(0.96mm~4.96mm)。术后6个月行暂冠修复,进行咬合训练及软组织塑形,3个月后永久修复。定期复诊,检查上颌窦及种植体骨结合情况,CBCT图像测量骨增量水平。结果:所有病例均无种植体松动、脱落及上颌窦炎发生,CBCT示种植体与周围组织形成良好的骨性结合。经平均16个月的随访观察,临床效果良好。术后平均窦底垂直骨增量为5.38mm。讨论:1上颌窦内嵌骨块技术的优点和解剖生理基础;2手术注意事项;3短种植体的临床应用。结论:该上颌窦内嵌骨块技术联合短种植体同期植入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单、行之有效的上颌后牙区种植外科技术,可用于上颌窦底垂直骨量严重不足,余留牙槽骨高度不足5mm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内提 短种植体 同期植入 前瞻性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